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王德标是哪个电影的人

王德标是哪个电影的人

发布时间:2021-05-25 08:30:00

⑴ 响水有哪些名人

周玉珍、朱文泉、刘静生、纪太年、黄国柱等。

1、周玉珍

周玉珍(1921~1943),张集乡人。烈士。民国29年(1940年)参加革命后,她从事党的-工作,大力宣传抗日。不久,组织兄弟团和姐妹团,向广大青年宣传并布置工作任务,吸收其中一批优秀青年参加革命,加入中共组织。抗日兄弟团和姐妹团成立后,十分活跃。

2、朱文泉

朱文泉,男,汉族,1942年10月生,江苏省响水县南河镇昌盛村人。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函授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上将军衔。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3、刘静生

刘静生(1937~)江苏响水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上海所,上海美术电影厂,《雨花》,江苏省作协创研室副主任,专业作家。

4、纪太年

纪太年,江苏响水人,1966年8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江苏工人报》、《江苏商报》及《乡土》、记者,《艺术名流》杂志主编。

5、黄国柱

笔名皇甫。江苏响水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文书、干事,解放军报社编辑、科长、发行部主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等。

⑵ 电影侦察兵的敌炮团长叫什么名子

侦察兵 (1974)
敌跑团团长黄宇轩——邵冲飞扮演
侦察兵的剧情简介 · · · · · ·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侦察参谋郭锐(王心刚 饰),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丰城进行侦察,路遇还乡团长(于绍康 饰)带领团丁押解我妇女主任(杨雅琴 饰)和村干部(周冠森 饰),小分队将他们营救。之后,他们在小村安扎下来,分几路化装进城侦察。与此同时,敌人已知晓我侦察兵进城,派搜索队长王德标(安震江 饰)全城布控,郭锐得知王的姐夫是敌炮团团长黄宇轩(邵冲飞 饰),便假扮敌作战处长,并以黄老同学的身份到其家里,智取到敌人火力配备图,在第一时间上报给指挥部。当敌人发觉上当后,展开全城大搜捕,无奈为时已晚,我侦察兵早装扮成敌执法队,驾驶着缴获的中吉普,扬长而去......

⑶ 最近看到科度的《最美科度人》,里面有好几个人物,

映像最深的是常召军吧,他在算料上可以精确到500g以内,做事情可以精确到毫米,科度的员工身上都有着一份严谨和匠心人的精神

⑷ 黑旗军的参加战斗

上世纪(十八)末,流亡在外的广南国王阮福映,得到法国传教士的协助,一七八九年,跟法国签订同盟条约,允许法军长驻交趾中国地区(越南南部),并把土伦(岘港)割让给法国。法国承诺派遣一支军队,帮助阮福映复位。一七九四年,法国远征军攻陷首都顺化,西山党政权消灭。这时正逢法国大革命,无法消化它的胜利果实,而把军队撤回。阮福映继续北伐,灭掉安南王国,统一全境。
本世纪(十九)初叶,阮福映请求中国加封,中国改封他为越南国王,他就是越南历史上著名的嘉隆王。一八二O年,阮福映逝世,他临死时,嘱咐他的儿子阮福晈 说:“不可忘记法国的大恩,对法国要敬爱不衰,但千万不要把土地割给法国。”可是他的后裔对法国却采取敌视态度,法国传教士受到动辄被杀的迫害,法国的愤怒自在意料之中。
延迟到一八五六年,法国才采取行动,海军少将鲁约里到顺化呈递国书,要求越南履行一七八九年跟嘉隆王阮福映签订的条约。越南政府理也不理,原封退回。鲁约里就在土伦(砚港)登陆,摧毁越南炮台。越南政府等法国舰队撤退后,把在越南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屠杀净光,作为报复。
一八五九年,英法联军在中国大沽口挫败,但对越南并不放松。法国舰队再度光临越南,攻陷交趾的首府西贡(胡志明市)。越南只好屈膝,一八六二年,跟法国签订《西贡条约》,把交趾割给法国。
法国政府对于占领越南三分之一的国土,似乎已经满意,但法国商人却垂涎被称为“北圻”地区的越南北部,商人久辟酉在北圻首府,交趾古都东京(河内),发现一条可以通往中国云南省的交通新道,就是红河。他利用这条河道贩卖军火到云南省,卖给正在作战的伊斯兰教边民和清政府的军队。但军火在越南却是违禁物品,越南官员无法阻止他,就要求驻在西贡的法国总督召回这位商人。一八七三年,法国总督派遣海军官员葛尔里前往调查,葛尔里率领两艘军舰到达东京(河内)后,竟被久辟酉说服,建议总督派兵并吞越南北部——北圻。越南官员对葛尔里痛恨入骨,就跟山区的黑旗军秘密联络,葛尔里遂在黑旗军一次狙击战中,中伏被杀。
黑旗军的领袖刘永福,是中国广西人,在五十年代中国遍地民变时,刘永福是其中的一支,但他不像太平军那些领袖有政治理想。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政府逐渐恢复秩序,刘永福在中国无法立足,就率领他的部众逃到越南,在中越边境北圻西北部山区一带屯垦,当然也免不了种种不法的勾当,自成一个独立王国。越南一向把中国人当作天朝人,所以对刘永福的侵入,既无力驱逐,也不想驱逐。刘永福这批约二千余人的绿林豪杰,使用黑颜色的旗帜,越南人因之称他们为黑旗军。当刘永福把葛尔里等五颗法国人头呈献给越南国王阮洪任(二任王阮福皎的孙儿)时,阮洪任大为高兴,认为法国已经丧胆,就任命刘永福当三宣兵团副司令(三宣副提督)。
葛尔里之死,引起法国更大的压力。第二年(一八七四),越南政府再次屈服,跟法国签订第二次《西贡条约》。
一法国承认越南是独立国。
二越南外交由法国代理。
三开放红河自由航行。
法国驻中国公使把条约副本,通知清政府,清政府正式覆函声明:“条约中有承认越南是独立国条款,中国大惑不解,越南自古就是中国的属邦,所以对此条约,中国不能承认。”越南对这种连外交权都丧失了的屈辱条约,也根本不准备履行。可是中越两国别无他法,只把希望寄托在黑旗军上,希望黑旗军能对红河通航发生阻挠作用。越南政府告诉法国说,因为来历不明的黑旗军盘据保胜城(中越边界上红河东岸的重镇老街城)的缘故,红河无法通航。一面不理会法国代理外交,继续向中国派遣朝贡使节,法国用武力阻止贡使出发,贡使却提前一天动身,使法国军队扑了一个空。
法国当然不肯罢休,一八八二年,海军司令李威利由西贡率舰队北上,在北圻登陆,攻陷东京(河内),要求越南履行第二次《西贡条约》。越南向宗主国中国乞援,中国向法国交涉,两国代表在天津签订《天津草约》,在草约上,法国同意红河以北是中国保护区,中国承认红河以南是法国保护区。但这个草约呈报给两国政府时,立即受到反对,北京认为这样做等于瓜分越南,而且坚信黑旗军是法军的克星;巴黎认为法国必须全部占领越南,不能让中国分一杯羹。
次年(一八八三),中法两国同时宣布草约无效。法国大军即进攻越南首都顺化,越南国防军瓦解,国王阮福升(阮洪任的儿子)投降,跟法国签订《顺化条约》,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内政外交,全归法国管理。越南政府高阶层拒绝承认,把阮福升罢黜,另立他的儿子阮福吴当国王,一面派急使到中国求救。清政府的反应十分迅速,立即派遣援越远征军进入越南,在东京(河内)附近的北宁府、山西府、兴化府一带布防。可是等到法军发动攻势,援越远征军和被估计过高的黑旗军,全部溃败。清政府只好再跟法国谈判。
第二年(一八八四),中国代表李鸿章,法国代表福禄诺,在天津签订《李福协定》(或称《天津简明条款》)。
一中国军队从越南撤退。
二中国仍是越南宗主国,但不再过问法国和越南间所订的条约。
三中国不向法国索取赔款。
然而,这草约再度受到两国政府的反对,中国政府认为这样等于出卖越南,法国政府认为中国仍保留宗主国名义,可能引起后患。法国首先突击越南东北边境城市谅山,被中国援越远征军击退,法国驻北京代办谢满禄就向清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中国在两天内承诺赔偿法国军费八千万法元(法郎)。清政府拒绝,谢满禄逾期得不到回答,即下旗回国。中国皇帝载湉下令各省备战,而法国舰队已开始攻击。清政府的军队腐败如故,停泊在福建福州闽江口的舰队和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尾炮台,被闯进来的法国舰队全部摧毁。法国舰队再攻击台湾,在基隆登陆,占领沪尾(台湾淡水),封锁台湾海峡,切断中国南北海道。
第二年(一八八五),法国军队再在台湾海峡中的澎湖群岛陆。法国舰队司令海军中将孤拔,就死在澎湖。他的死,中国宣称是被中国击毙,但史界认同是害病逝世。但法国的陆军从东京(河内)向北进攻时,在中越边界上的镇南关(友谊关),被一位因这一次战役而成名的中国将军冯子材击败,令法军阵亡74人受伤213人,并乘胜追击,重占谅山,进逼东京(河内)。这对于一向习惯于胜利的法国,是一个人心震动的打击,消息传到巴黎的明日,法国议会否决了茹费理提出的“增拨军费案有先议权”提案,茹费理内阁倒台。然而不容忽视的事是茹费理刚倒台法国就给越南法军增拨了军费,表明法国战意正酣。而且此时法军在台已经连连得手,台湾快要守不住了。
就在这种情况下,中法接受调停,签订《越南条约》,承认《李福协定》,但取消中国是越南宗主国的条款,越南从此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中国虽然被迫放弃越南,但中国已尽了宗主国应尽的力量,没有逃避。
——当时,越南的嘉隆王朝政府,跟中国的清王朝政府,同等的腐败和同等的无知,对外国只一味的闭着眼睛。这时候距鸦片战争已三十年,清政府应该了解通商贸易的本身,并不是一件罪恶,应该鼓励越南接受。不去这样做,却去帮助越南利用乌合之众的黑旗军阻挠红河通航,即令阻挠成功,对于已经土崩瓦解的越南危局,实质上也没有补益。幸而中国乘着谅山的胜利,立即和解,否则法国非常有可能继续占领台湾、澎湖,造成割让的事实。 1885年刘永福率三千黑旗军由安南回国后,历任南澳、石褐总兵将近十载,备受压制,郁郁不得志。黑旗军经过濒年裁减,只剩下三四百名老兵,著名战将亦多离去,这支英雄劲旅被清朝政府摧残殆尽。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水陆大败,台湾孤危,清政府把这支“异端”军队调赴危区。当年七月廿六日刘永福奉命渡台,他要求闽、粤总督准其回粤西、桂南招集旧部,重建黑旗军,受到婉言拒绝。他沉痛地说:“当此之时,既无粮钠,何能招军?言至于此,不禁痛哭!此皆福平日有统军之名,无统军之实。”(刘水福《乞总署代奏下忱书》)刘永福尽管困难重重,万分悲愤,但他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救台心切,立即就地补足四营人,续招两营,于八月一日成军,九月二日在汕头乘轮东渡。
台湾巡抚邵友濂、蕃司唐景崧忌惮刘永福,奏调黑旗军驻防台南穷荒之地,他们则坐踞台北富庶之区。1895年初,邵友廉设法调回湖南,唐景崧升台湾巡抚,刘永福建议合力守卫台北冲要之地,唐管政务,刘管军事,受到唐景崧拒绝。在籍工部主事丘逢甲是粤东嘉应州客家人,刘永福的先世亦是嘉应州客族。他们主张相同,加上同乡之谊,关系甚笃,丘极力斡旋,仍不能阻止唐、刘分军,台湾抗战因而种下祸根。
1895年4月,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弃台湾。台湾人民誓死不肯脱离祖国,于五月廿五日成立台湾民主国,挽留唐景崧、刘永福主持杭战。唐景崧接大总统印时,向北三跪九叩首,大哭而入。他电奏清廷说:“ 臣先行,民断不容,各官亦无一保全;只可臣暂留此,先令各官陆续内渡,臣当相机自处。”(《清季外交史料》卷一)刘永福的态度和唐迥然不同:他在台南军次,接到唐景崧送来“台湾民主国” 大将军印,立即出布告激励军民共守危疆。他说:“ 自问年将六十,万死不辞” 。表示“ 抗不奉诏,“弃职而为” 。(《中东战纪本末》卷四)刘永福不但在宣言中慷慨激昂,而且行动上也做了认真准备。据《台湾战记》载:“刘永福守台南,尤民望所归。自安平至旗后各港,重重布置,百姓咸恃以无恐。”
六月二日,清政府派李经方到台北海面向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递交割台清单。三日日军在基隆港外登陆,四天后即占领了台北首府。唐景崧私微服出走,溃军难民涌向新竹。新竹、苗栗一带聚居着粤东迁来的客家人,勇敢漂悍,团结性强,自动联防保乡。丘逢甲的部将吴汤兴、徐骧、徐绍祖率领义军,在三角涌歼灭日军樱井队六十余人和敌侦察队十九骑。双方相持月余,互有胜负,使日军占领新竹后不敢贸然南下,台中、台南军民赢得时间进行战斗准备。
台北陷落后,台南绅民商议再立民主国,迎刘永福入驻府城,三次进呈大总统印,刘永福都坚拒了。他说:“ 区区此印,无能为力。” 号召人民出钱、出枪、出力,才是当务之急。沿海督抚张之洞、谭仲麟,边宝泉等相继函嘱刘水福坚守,答应源源接济饷械。刘永福内受台民热诚所感动,外恃祖国大陆的支援,便以帮办台湾军务的名义主持大局。六月间,台南数千军民集会,刘永福率十七名文官员登台歃血誓盟,盟书十七款,有关战守、财经、奖惩等事宜。(详见《台湾抗战日方资料》)在盟书里,反映了刘永福等将领的爱国爱民思想,守土抗敌的决心,民主团结的作风。军民公推刘永福为军统,台南总兵杨泅洪为分统,指挥台湾的军事。又选举七名委员组成议院,谘商政事和财务。
台南抗战中心的建立,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由于清廷传谕各官内渡,文武官员纷纷向刘永福缴印辞职,役吏开小差,军队缺员。刘永福本着去留自愿原则,擢选了一批忠勇之士担任黑旗军、新楚军、镇海军以及台中、台南义军的统领和管带。委任了一批自愿留台的文官,充任台中、台南两有八县的官员。经过整顿后,台湾军民团结在刘永福黑旗军的周围,安定了社会秩序,重振了人心。但严重的问题在于经济。由于台北财富之区丧失,藩库、军械局、兵工厂尽落敌手,台中、台南贫困,不足养战,饷械须仰赖于沿海官民的支援,但是清朝下令严禁,日舰拦截,只能少量暗济。刘永福想方设法就地筹晌,盘点库存银二十多万发行钞票廿五万元,发行邮票得数千元,动员凤山盐商捐军响得十一万元,总数约五六十万。当时台湾驻军、义勇近百营,每月需饷十七万两,加上政费、杂费开支,这笔钱仅可支持两三个月。
八月,三国干涉还辽的问题结束,日本增兵两万到台湾。一面派兵舰骚扰台南各港,牵制黑旗军北援。主力则从新竹分三路南下台中进迫府城彰化。为了配合军事进攻,桦山致书刘永福,威迫他停战撤兵,日本负责用船“礼送还国。” 刘永福立即回书驳斥,指责日本无端侵略台湾,表示“余奉命驻防台湾,当与台湾共存亡。……台南一隅,虽属偏小,而余所部数十营,均系临阵敢死之士,兼有义民数万众,饮血枕戈,誓死前敌。” 劝告桦山“将台北地方全行退出。……否则余将亲督将士,克日进征。”(吴桐林《今生自述》)这封信义正词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刘永福回信后,知道一场恶战即将到来,他加强了台南沼海的防务,筑炮台,挖陷阱,装竹签,防敌登陆。月初,派遣四营黑旗军进援台中,连他的亲兵七星队和新装备起来的旱雷兵也源源派赴前线,稳定了台中地区纷乱的局面。
黑旗军的前敌主将吴彭年,浙江人,流离广东,充刘永福文案,自请领兵救台中,他组织前线各军扼守彰化北面十里的大甲溪,和日寇隔溪大战,适有一队日本粮船开进溪来,黑旗战士冒着枪林弹雨,跳进河中俘获两艘敌船而回。八月廿三——廿八日,两军隔溪大战,黑旗军果不负众望,一上阵就锐气百倍,“日军多死伤,不能前,别军转由溪上下涉,七星队则望对岸战而北,五人为伍,以背相向,迥环放枪散成数十队,呼声大进。”(洪弃父《台湾纪战》上卷)这支训练有素的精兵,表现出熟练的战术动作和勇敢精神,使得敌人惊愕,友军赞叹。这一仗日军伤亡惨重,被俘多人。大败奔入山内。吴彭年率兵追杀,封锁住山口,准备聚而歼之。刘永福接到捷报,拍案惊叫:“ 书生误事矣!” 他知道内山有小路通彰化城外的八卦山,中了敌人的奸计,立即电令全军退守八卦山,急派王德榜率军四营驰援彰化。果然,日军以汉奸引路,廿九日抄袭八卦山,排炮连翻施放,步兵满山遍野往上攻;守军死守不退,逐山肉搏争夺,主将吴彭年、吴汤兴阵亡,七星队全部殉国。彰化城内汉奸树起白旗,日军冲进城内,黑旗将士多在巷战中牺牲;义军首徐骤突围入高山族地区,重组队伍。
黑旗军在彰化决战中精锐尽失,但却表现出败而不馁的顽强精神。八月三十一日杨洒洪到前线督师,兵不满五百,到嘉义后就夜袭大林甫,日寇全军溃奔,杨在追擒日酋时中弹身亡。刘永福来到嘉义,组织反攻彰化,以肖三发、王德标为主将,招编绿林简成功、叶义成、黄荣帮参加抗战,围歼他里雾日寇,收复云林县城,声势复振。日寇本想乘战胜之威形成破竹之势,遇到哀兵拼死再战,被迫收缩兵力,谴守彰化。这时刘永福推行联庄法,“ 一庄联十,十庄联百,由台南联至台中,由台中暗联至台北。侨至则协力攻侨,屡去则严查土匪。只待粮铜筹足,即约台北同时并举。”(吴质卿:《感事诗》注)台湾抗战有了转机。但是财政状况继续恶化,八月间各军已无晌,仅发伙食,到九月连伙食也没有了。刘永福扫库得银八千两解济前线,途中被土匪劫去三千。刘永福派人向沿海督抚哭求援助,无一应者。他电质张之洞说:“谕福守两月,俄即出援,今两月有余,南中幸无恙,今仍未见,何以战守?” “乞为大局计,痛哭流血,乞设法救援,守走生死,望公一言为定。”张之洞回电说:“ 守台之举,出自阁下义勇,鄙人并未置词。至守台两月俄即来援之说,实系讹传,鄙人并未发此电。或去或留,仍请阁下自酌,鄙人不与闻。自协济晌械,屡奉谕旨严禁,万不敢违。”(两电皆见《张文襄公电稿》)这位保台运动的策动者,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翻脸食言了。刘永福仰天长叹:“ 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此电一传开,市面上拒绝使用民主国的银票,台南经济崩溃。苍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肖三发召集前线诸将商议,与其饿死,不如战死,舍命夺彰化以求活路。这支衣衫槛缕的饥军,肉搏攻城两天,前仆后继,黄荣帮倒下,林义成重伤。
十月上旬,日本为了避免引起国际干涉,决心一举解决台湾问题,调集陆军五万,战舰三十多艘,实力与黄海海战相当,分水陆三路进攻台南。陆路从彰化南下,十月九日,台南门户嘉义陷落,肖三发阵亡,日近卫师团长能久亲王也被击毙。十日第二路日军在布袋咀登陆,十一日第三路日军在枋寮港登陆。日军进攻台南,遇到了黑旗军和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日寇惊呼:“东南西北,到处无不战斗” 、“可称为中日战争以来未曾有的勇兵。”(《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但是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战线节节瓦解。侵略者叫嚣说:“台南四面已成铁桶,不管刘永福如何强悍,插翼亦难飞了。”(《台湾抗战日方资料》)十九日台南城绝食,刘永福移驻安平炮台,仍亲自发炮击敌舰,但亲信们已为他安排了出走计划。二十晚城内乱起,刘永福急欲回城,部将们曰:“军心散矣,各路倭兵又大至,此城万不可守,请公去。” 公曰:“吾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仰天推胸,呼号恸哭。部将陈树南日:“天下多事,愿公留有用之身,切勿留连。”(《昊质卿感事诗注》)左右遂拥刘永福上艇,乘英轮爹利士号驶向厦门。日舰两次追来反复搜查,在船主掩护下,刘永福侥幸脱险。时人诗曰“孤城无援计终尽,拨队归来气亦雄。”
刘永福出走时,黑旗军和台湾义军数千人还坚守在台南北面的曾丈溪一线,在日军的全线猛攻下,徐骥、柏正才、林义成血战阵亡,王德林、简精华突围而出,不知所终,全军玉碎。时人诗云:“难呜孤掌忿,风雨吊台南。”

⑸ 王德标出自那个电影

侦察兵,原为刘永福所属黑旗军守备

⑹ 电影侦察兵德彪的演员是谁

《侦察兵》是李文化导演,王心刚主演的电影。1974年在中国上映。

剧情简介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侦察参谋郭锐(王心刚饰),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丰城进行侦察,路遇还乡团长(于绍康饰)带领团丁押解我妇女主任(杨雅琴饰)和村干部(周冠森 饰),小分队将他们营救。之后,他们在小村安扎下来,分几路化装进城侦察。与此同时,敌人已知晓我侦察兵进城,派搜索队长王德标(安震江饰)全城布控,郭锐得知王的姐夫是敌炮团团长黄宇轩(邵冲飞 饰),便假扮敌作战处长,并以黄老同学的身份到其家里,智取到敌人火力配备图,在第一时间上报给指挥部。当敌人发觉上当后,展开全城大搜捕,无奈为时已晚,我侦察兵早装扮成敌执法队,驾驶着缴获的中吉普,扬长而去......

1948年,我解放军参谋部郭锐奉命率领一支侦察队直插敌占区丰城一带。为了解敌情郭锐化装成新调来的敌作战处长,骗取敌炮团团长的信任,拿到敌炮团火力配备图,又从敌人口中了解到他们紧急防务会议情况。随后又虎口拔牙抓住了敌搜索队长和敌作战处长,获得准确情报,配合大部队全歼丰城之敌。

演员表

⑺ 为什么最近北京人都在谈论着一个名字、王德彪

是一种不好的称呼,北京人叫外地人“王德彪”。

王德彪(1978-至今),生于除北京之外的祖国广大地区。

王德彪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放弃家乡的就业条件,扎入了全国人民涌向北京的洪流之中。他们享受着在老家的人口红利以及宅基地,以及自身和子女在户口所在地的一切权利,同时又想通过努力希望能够扎根于都市。

(7)王德标是哪个电影的人扩展阅读:

北京外来人口现状:北京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双下降。



自1949年以来,北京市人口规模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2017年最新数据表明,北京市外来人口、户籍人口实现了双下降。

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与上年末相比减少13.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16年的37.2%下降为2017年的36.6%。全市户籍人口1359.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降幅3%。

从区级人口密度情况来看,2013-2017年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有所下降。

东城区人口密度从2013年的21715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0330人/平方公里,降幅6.4%;西城区人口密度从2013年的25787人/平方公里降低到2017年的24144人/平方公里,降幅也是6.4%。



⑻ 侦察兵之歌 歌词

《侦察兵之歌》歌词如下:

作曲:羊羊

作词:部队流传的歌词

演唱:飞扬哥

来无影去无踪,如闪电似清风,

单枪匹马闯敌阵,捕捉俘虏探敌情,

水深千尺能泅渡,山高万丈敢攀登,

思想红作风硬,胸怀朝阳干革命,

你要问我是哪一个,我是人民的侦察兵。

来无影去无踪,如闪电似清风,

单枪匹马闯敌阵,捕捉俘虏探敌情,

水深千尺能泅渡,山高万丈敢攀登,

思想红作风硬,胸怀朝阳干革命,

你要问我是哪一个,我是人民的侦察兵。

(8)王德标是哪个电影的人扩展阅读:

《侦察兵》相关影视:

电影《侦察兵》讲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侦察参谋郭锐,奉命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丰城进行侦察,路遇还乡团长带领团丁押解我妇女主任和村干部,小分队将他们营救。之后,他们在小村安扎下来,分几路化装进城侦察。与此同时,敌人已知晓我侦察兵进城,派搜索队长王德标全城布控。

郭锐得知王的姐夫是敌炮团团长黄宇轩,便假扮敌作战处长,并以黄老同学的身份到其家里,智取到敌人火力配备图,在第一时间上报给指挥部。当敌人发觉上当后,展开全城大搜捕,无奈为时已晚,我侦察兵早装扮成敌执法队,驾驶着缴获的中吉普,扬长而去。

⑼ 近代史上保卫台湾的重要人物和事迹有

刘铭传闲居十几年中,国事日益衰败,外患也日益严重,在同一些办洋务和具有改良思想的人士交往中,其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常常中夜彷徨,不能安眠。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已解甲归田,在乡间隐居多年的刘铭传愤然而起,准备重赴沙场,杀敌报国。清政府任命他为督办台湾事务大臣,筹备抗法,不久又授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1884年六月,法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台湾海面,清廷诏令刘铭传入京,他当即上了一道《遵筹整顿海防讲求武备折》,慷慨主战。6月26日,清廷下诏,命刘铭传督办台湾军务,就在同一天,法国政府下令将驻越南的东京湾舰队和南中国海舰队混合编组,成立一支特遣舰队。刘铭传于1884年7月16日抵达基隆,第二天即巡视要塞炮台,检查军事设施,并增筑炮台、护营,加强台北防务。在他到达基隆的第15天,战争就爆发了。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越南北部及中越边境进行;第二阶段战火扩大到福建台湾沿海,有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尤以台湾陆战最为激烈。
1884年8月4日,法舰直逼基隆,法军远东舰队司令孤拔和副司令利士比派一副官上岸,要求守军“于明日上午八时以前将炮台交出”,守军置之不理。5日,法舰在利比士的指挥下齐向基隆炮台猛烈开火,摧毁了清军数处炮垒及营房,守军于死伤十余人后向内地撤退。法军登陆,占领基隆港,将港内各种设施和炮台进行破坏。6日下午,法军陆战队向基隆市街搜索前进,并攻击附近高地。守军在刘铭传亲自统率下奋勇从各个方向进行反击,逐渐缩小包围圈。经过几小时的激战,法军伤亡100余人,狼狈逃回军舰,侵占基隆的计划破产了。
法军侵犯基隆首战即告失败,于是又向清政府提出新的和议条件,清政府再次拒绝。此时,法舰已有预谋地集中于福州马江,乘清军将吏相信“和谈大有进步”、丝毫不作准备之际,于23日下午发动突然袭击,把福建水师所有战舰全部击沉,然后炮轰马尾造船厂和马江沿岸各炮台。从此,法军就牢牢地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得以随心所欲地全力侵台。
孤拔再犯基隆。守军奋勇抵抗约两小时,伤亡百余人,最后被迫后撤。法军乘势登陆进攻,基隆港湾及周围阵地尽失,基隆市区告危。这时,法军在利士比的指挥下正进攻沪尾。刘铭传在得到大批法军猛攻沪尾,沪尾不断告急要求增援的消息后,考虑到台北府城是统帅部所在地,军资饷械集中于此,不可稍有疏虞。为保台北,沪尾重于基隆,于是决定撤离基隆,移师沪尾。法军占领基隆后,于8日又对沪尾发起进攻。利士比以战舰七艘轰击沪尾市街和各处据点,然后登陆,分几路前进。法军不惯于陆战,一进丛林,便失去了统一指挥,只得各自为战。这时,预先埋伏在各处的清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奋起截杀,锐不可当。在短兵相战中,守军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开近战,而法军却溃不成军,伤亡累累。到最后,法军弹药已罄,全线崩溃,只得奔向海滩,逃回舰上。在这场战斗中,法方自认死27名,伤49名;刘铭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我军阵亡哨官三员,死伤兵勇百余人,法军被斩首二十五级,枪杀三百余人。此外又俘获法兵十四名,枭首示众。”通过这次战役,法国人不得不承认:“淡水的败战突然发生,它一方面使我们看出中国兵力的强大,一方面使我们明白局势的危险。这次败战是难以补救的。”自此以后,法国舰队只能轮流在淡水河口对这个海港实施封锁,再没有能力发动进攻了。
法国新的和议条件,其中一条是法国占领基隆、淡水作为可以接受第三者调停的先决条件。由于淡水大捷,清政府断然拒绝这样的条件。为了挽救进攻受挫、和谈停顿的困境,法国侵略者宣布自10月23日起封锁台湾。法军的封锁使台湾对外贸易交通中断,生产停滞,粮饷支绌。但在这种情况下,全台军民同仇敌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线。许多大陆大小船只,不顾风浪和被截捕的危险,采取夜航、偷渡或在东南部海岸登陆等方式,突破法军封锁线,把3000名淮军、60门钢炮、9000支步枪、200万发弹药、40只鱼雷和10万两饷银安全运到台湾。沿海地方当局也纷纷“协饷馈械,南洋最多,北洋次之”。此外,云南广西两省军队也相机向安南边境的法军阵地进攻,以为牵制。在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援下,台湾终于度过了法军封锁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危机,使敌人的封锁计划完全破产。
法军自淡水惨败后,即集中注意力于基隆。从11月以来,双方冲突时断时续。1885年1月以后,战斗加剧。3月初,法军增兵大批到达,3日法军派出精锐1300余名猛扑月眉山,5日又出动2000名直攻戏台山。守军腹背受敌,抵挡不住,月眉山失守,退守基隆河南岸,河北地区悉为敌所占据。两军隔河对峙,直至战争结束。法军多次进攻,用了不少气力,而始终局促于基隆港周围一隅之地,经常受到强大守军反攻的威胁。为了摆脱进退维谷的困境,法军于3月29日向澎湖发起进攻,31日占领澎湖岛。但与此同时,法军在镇南关大败,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中国占有了极其有利的形势。清政府决定“乘胜即收”,《中法合订越南条约》在天津正式签订,中国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开放蒙自、龙州两地与法国通商,法军撤出基隆、澎湖,并撤销对于中国海面的封锁。在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下,法国侵占台湾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结束。

督办台湾
公元1885 年(光绪十一年),清廷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修建铁路,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台湾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了台湾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台湾防务也日益巩固。清廷加刘铭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军务。公元1890 年(光绪十六年),刘铭传因通商口岸税务问题上与外商交涉及基隆煤矿招商承办等事,遭到顽固派官僚的激烈反对和清廷的严厉申斥,忧病交加,被迫向清廷提出辞呈。次年清廷准其辞职。刘铭传怀着忧郁之心乘船离开他苦心经营7 年之久的宝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溃败,清廷令刘铭传出山,刘因病重辞命。不久,《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刘铭传得知自己一生中花精力最大创置的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忧思郁结,口吐鲜血,于光绪二十二年一月十二日在六安刘新圩病逝。 赠太子太保,谥壮肃。

中法战争(法文:Guerre franco-chinoise)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
战争过程中,法海陆两军虽于多数战役占上风,但均无法取得底定全局的战略性大胜:法国远东舰队虽于海战赢得全胜,并一度攻占基隆,却因沪尾(今台北县淡水镇)一役受挫及疫病流行,无法达成拿下台湾岛的战略目的;而清军虽于初期陆海皆遭惨败,导致由恭亲王奕䜣领班的军机处被全面撤换(甲申易枢),但后期台湾及杭州湾防卫成功,且有冯子材统率各部于镇南关之役给法国陆军带来较重伤亡,导致费里政权垮台。
以此为契机,两国重启和谈,结果订定《中法新约》,清方承认法国对法属印度支那诸殖民地的宗主权,两国重开贸易。受此战的影响,清廷于台湾设省,以刘铭传为巡抚大力推展现代化防务及新政,并积极筹建北洋水师。

台湾抗日
1885年刘永福率三千黑旗军由安南回国后,历任南澳、石褐总兵将近十载,备受压制,郁郁不得志。黑旗军经过濒年裁减,只剩下三四百名老兵,著名战将亦多离去,这支英雄劲旅被清朝政府摧残殆尽。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清军水陆大败,台湾孤危,清政府把这支“异端”军队调赴危区。当年七月廿六日刘永福奉命渡台,他要求闽、粤总督准其回粤西、桂南招集旧部,重建黑旗军,受到婉言拒绝。他沉痛地说:“当此之时,既无粮钠,何能招军?言至于此,不禁痛哭!此皆福平日有统军之名,无统军之实。”(刘水福《乞总署代奏下忱书》)刘永福尽管困难重重,万分悲愤,但他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完整,救台心切,立即就地补足四营人,续招两营,于八月一日成军,九月二日在汕头乘轮东渡。
台湾巡抚邵友濂、蕃司唐景崧忌惮刘永福,奏调黑旗军驻防台南穷荒之地,他们则坐踞台北富庶之区。1895年初,邵友廉设法调回湖南,唐景崧升台湾巡抚,刘永福建议合力守卫台北冲要之地,唐管政务,刘管军事,受到唐景崧拒绝。在籍工部主事丘逢甲是粤东嘉应州客家人,刘永福的先世亦是嘉应州客族。他们主张相同,加上同乡之谊,关系甚笃,丘极力斡旋,仍不能阻止唐、刘分军,台湾抗战因而种下祸根。
1895年4月,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弃台湾。台湾人民誓死不肯脱离祖国,于五月廿五日成立台湾民主国,挽留唐景崧、刘永福主持杭战。唐景崧接大总统印时,向北三跪九叩首,大哭而入。他电奏清廷说:“ 臣先行,民断不容,各官亦无一保全;只可臣暂留此,先令各官陆续内渡,臣当相机自处。”(《清季外交史料》卷一)刘永福的态度和唐迥然不同:他在台南军次,接到唐景崧送来“台湾民主国” 大将军印,立即出布告激励军民共守危疆。他说:“ 自问年将六十,万死不辞” 。表示“ 抗不奉诏,“弃职而为” 。(《中东战纪本末》卷四)刘永福不但在宣言中慷慨激昂,而且行动上也做了认真准备。据《台湾战记》载:“刘永福守台南,尤民望所归。自安平至旗后各港,重重布置,百姓咸恃以无恐。”
六月二日,清政府派李经方到台北海面向日本台湾总督桦山资纪递交割台清单。三日日军在基隆港外登陆,四天后即占领了台北首府。唐景崧私微服出走,溃军难民涌向新竹。新竹、苗栗一带聚居着粤东迁来的客家人,勇敢漂悍,团结性强,自动联防保乡。丘逢甲的部将吴汤兴、徐骧、徐绍祖率领义军,在三角涌歼灭日军樱井队六十余人和敌侦察队十九骑。双方相持月余,互有胜负,使日军占领新竹后不敢贸然南下,台中、台南军民赢得时间进行战斗准备。
台北陷落后,台南绅民商议再立民主国,迎刘永福入驻府城,三次进呈大总统印,刘永福都坚拒了。他说:“ 区区此印,无能为力。” 号召人民出钱、出枪、出力,才是当务之急。沿海督抚张之洞、谭仲麟,边宝泉等相继函嘱刘水福坚守,答应源源接济饷械。刘永福内受台民热诚所感动,外恃祖国大陆的支援,便以帮办台湾军务的名义主持大局。六月间,台南数千军民集会,刘永福率十七名文官员登台歃血誓盟,盟书十七款,有关战守、财经、奖惩等事宜。(详见《台湾抗战日方资料》)在盟书里,反映了刘永福等将领的爱国爱民思想,守土抗敌的决心,民主团结的作风。军民公推刘永福为军统,台南总兵杨泅洪为分统,指挥台湾的军事。又选举七名委员组成议院,谘商政事和财务。
台南抗战中心的建立,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问题。由于清廷传谕各官内渡,文武官员纷纷向刘永福缴印辞职,役吏开小差,军队缺员。刘永福本着去留自愿原则,擢选了一批忠勇之士担任黑旗军、新楚军、镇海军以及台中、台南义军的统领和管带。委任了一批自愿留台的文官,充任台中、台南两有八县的官员。经过整顿后,台湾军民团结在刘永福黑旗军的周围,安定了社会秩序,重振了人心。但严重的问题在于经济。由于台北财富之区丧失,藩库、军械局、兵工厂尽落敌手,台中、台南贫困,不足养战,饷械须仰赖于沿海官民的支援,但是清朝下令严禁,日舰拦截,只能少量暗济。刘永福想方设法就地筹晌,盘点库存银二十多万发行钞票廿五万元,发行邮票得数千元,动员凤山盐商捐军响得十一万元,总数约五六十万。当时台湾驻军、义勇近百营,每月需饷十七万两,加上政费、杂费开支,这笔钱仅可支持两三个月。
八月,三国干涉还辽的问题结束,日本增兵两万到台湾。一面派兵舰骚扰台南各港,牵制黑旗军北援。主力则从新竹分三路南下台中进迫府城彰化。为了配合军事进攻,桦山致书刘永福,威迫他停战撤兵,日本负责用船“礼送还国。” 刘永福立即回书驳斥,指责日本无端侵略台湾,表示“余奉命驻防台湾,当与台湾共存亡。……台南一隅,虽属偏小,而余所部数十营,均系临阵敢死之士,兼有义民数万众,饮血枕戈,誓死前敌。” 劝告桦山“将台北地方全行退出。……否则余将亲督将士,克日进征。”(吴桐林《今生自述》)这封信义正词严,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刘永福回信后,知道一场恶战即将到来,他加强了台南沼海的防务,筑炮台,挖陷阱,装竹签,防敌登陆。月初,派遣四营黑旗军进援台中,连他的亲兵七星队和新装备起来的旱雷兵也源源派赴前线,稳定了台中地区纷乱的局面。
黑旗军的前敌主将吴彭年,浙江人,流离广东,充刘永福文案,自请领兵救台中,他组织前线各军扼守彰化北面十里的大甲溪,和日寇隔溪大战,适有一队日本粮船开进溪来,黑旗战士冒着枪林弹雨,跳进河中俘获两艘敌船而回。八月廿三——廿八日,两军隔溪大战,黑旗军果不负众望,一上阵就锐气百倍,“日军多死伤,不能前,别军转由溪上下涉,七星队则望对岸战而北,五人为伍,以背相向,迥环放枪散成数十队,呼声大进。”(洪弃父《台湾纪战》上卷)这支训练有素的精兵,表现出熟练的战术动作和勇敢精神,使得敌人惊愕,友军赞叹。这一仗日军伤亡惨重,被俘多人。大败奔入山内。吴彭年率兵追杀,封锁住山口,准备聚而歼之。刘永福接到捷报,拍案惊叫:“ 书生误事矣!” 他知道内山有小路通彰化城外的八卦山,中了敌人的奸计,立即电令全军退守八卦山,急派王德榜率军四营驰援彰化。果然,日军以汉奸引路,廿九日抄袭八卦山,排炮连翻施放,步兵满山遍野往上攻;守军死守不退,逐山肉搏争夺,主将吴彭年、吴汤兴阵亡,七星队全部殉国。彰化城内汉奸树起白旗,日军冲进城内,黑旗将士多在巷战中牺牲;义军首徐骤突围入高山族地区,重组队伍。
黑旗军在彰化决战中精锐尽失,但却表现出败而不馁的顽强精神。八月三十一日杨洒洪到前线督师,兵不满五百,到嘉义后就夜袭大林甫,日寇全军溃奔,杨在追擒日酋时中弹身亡。刘永福来到嘉义,组织反攻彰化,以肖三发、王德标为主将,招编绿林简成功、叶义成、黄荣帮参加抗战,围歼他里雾日寇,收复云林县城,声势复振。日寇本想乘战胜之威形成破竹之势,遇到哀兵拼死再战,被迫收缩兵力,谴守彰化。这时刘永福推行联庄法,“ 一庄联十,十庄联百,由台南联至台中,由台中暗联至台北。侨至则协力攻侨,屡去则严查土匪。只待粮铜筹足,即约台北同时并举。”(吴质卿:《感事诗》注)台湾抗战有了转机。但是财政状况继续恶化,八月间各军已无晌,仅发伙食,到九月连伙食也没有了。刘永福扫库得银八千两解济前线,途中被土匪劫去三千。刘永福派人向沿海督抚哭求援助,无一应者。他电质张之洞说:“谕福守两月,俄即出援,今两月有余,南中幸无恙,今仍未见,何以战守?” “乞为大局计,痛哭流血,乞设法救援,守走生死,望公一言为定。”张之洞回电说:“ 守台之举,出自阁下义勇,鄙人并未置词。至守台两月俄即来援之说,实系讹传,鄙人并未发此电。或去或留,仍请阁下自酌,鄙人不与闻。自协济晌械,屡奉谕旨严禁,万不敢违。”(两电皆见《张文襄公电稿》)这位保台运动的策动者,为了自己的乌纱帽,翻脸食言了。刘永福仰天长叹:“ 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此电一传开,市面上拒绝使用民主国的银票,台南经济崩溃。苍海横流,更显英雄本色。肖三发召集前线诸将商议,与其饿死,不如战死,舍命夺彰化以求活路。这支衣衫槛缕的饥军,肉搏攻城两天,前仆后继,黄荣帮倒下,林义成重伤。
十月上旬,日本为了避免引起国际干涉,决心一举解决台湾问题,调集陆军五万,战舰三十多艘,实力与黄海海战相当,分水陆三路进攻台南。陆路从彰化南下,十月九日,台南门户嘉义陷落,肖三发阵亡,日近卫师团长能久亲王也被击毙。十日第二路日军在布袋咀登陆,十一日第三路日军在枋寮港登陆。日军进攻台南,遇到了黑旗军和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日寇惊呼:“东南西北,到处无不战斗” 、“可称为中日战争以来未曾有的勇兵。”(《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但是敌我力量十分悬殊,战线节节瓦解。侵略者叫嚣说:“台南四面已成铁桶,不管刘永福如何强悍,插翼亦难飞了。”(《台湾抗战日方资料》)十九日台南城绝食,刘永福移驻安平炮台,仍亲自发炮击敌舰,但亲信们已为他安排了出走计划。二十晚城内乱起,刘永福急欲回城,部将们曰:“军心散矣,各路倭兵又大至,此城万不可守,请公去。” 公曰:“吾何以报朝廷,何以对台民!”仰天推胸,呼号恸哭。部将陈树南日:“天下多事,愿公留有用之身,切勿留连。”(《昊质卿感事诗注》)左右遂拥刘永福上艇,乘英轮爹利士号驶向厦门。日舰两次追来反复搜查,在船主掩护下,刘永福侥幸脱险。时人诗曰“孤城无援计终尽,拨队归来气亦雄。”
刘永福出走时,黑旗军和台湾义军数千人还坚守在台南北面的曾丈溪一线,在日军的全线猛攻下,徐骥、柏正才、林义成血战阵亡,王德林、简精华突围而出,不知所终,全军玉碎。时人诗云:“难呜孤掌忿,风雨吊台南。”

⑽ 黑旗军:一支农民起义军发展成了什么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片名叫《一刀倾城》电影一开头就放到大刀王五在表演一段热血沸腾的武艺后喊出了“黑旗军,力万钧,杀外贼,保家国,挥不掉英雄泪,忘不了家国恨,饮不尽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这样的豪言壮语,最后王五带领着黑旗军去日军营刺杀了日军司令,随行的黑旗军全部战死沙场,历史上的黑旗军,真实存在,先是在越南抵抗法国的军队,甲午战争时候奉命驻守台湾,当清政府签订协议把台湾割让的日本,黑旗军在首领刘永福带领坚决抵抗日军的侵略,最终却因为孤立无援,武器差距太大黑旗军几乎全部战死台湾。这些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我觉得应该被我们铭记,不应该忘记他们。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黑旗军那段精忠报国的英雄往事。

紧接着日军从海上陆上二军并进来夺台南,刘永福亲自登上炮台向日军军舰开炮,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了台南大部分地区,形势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局面,刘永福账下将官,劝他留得有用之身将来报效国家,刘永福哭嚎着说“我何以报朝廷,何以面对台民。众人死拉硬拽把刘永福拉上英国人商船跑回内地,黑旗军几乎全部战死台湾。随后台南失守,台湾彻底被日军占领,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再一次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国民党逃到台湾又造成了,大陆和台湾分离到现在已经七十几年,希望祖国早点统一,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黑旗军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和台湾各族人民一起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他们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永远铭记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阅读全文

与王德标是哪个电影的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特种部队犯罪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58
手机快播下载的电影怎么在电脑上看 浏览:510
被强迫的婚姻电影有哪些 浏览:43
数字艺术电影有哪些 浏览:670
世界上最好看的三个电影 浏览:987
手机下载的电影怎么连电脑看 浏览:932
我星期五去电影院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683
电影有时很大声音怎么回事 浏览:376
有哪些关于探险的电影 浏览:668
怎么评价改编电影杀手47 浏览:983
吃鱼籽被感染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551
拍摄好看的电影片段 浏览:897
韩国电影圣母讲的是什么 浏览:961
国产免费114精品福利电影 浏览:737
电影荆棘免费下载 浏览:22
恐龙电影大全免费蓝眼 浏览:174
好看的电影f8电影网 浏览:130
电影剧本需要多少页 浏览:958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哪部好看 浏览:372
手机上有什么好看的电影迅雷下载地址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