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巴黎和会是哪个电影

巴黎和会是哪个电影

发布时间:2021-08-02 11:52:20

⑴ 关于巴黎和会的电影,要陈道明演的

《我的1919》
剧情简介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受了感动,说:“山东是中国的,我们拒绝签字!”

⑵ 一个关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谈判的电影

《我的1919》,陈道明主演。http://ke..com/view/107448.htm?fr=aladdin

⑶ 陈道明主演的那部他参加巴黎和会的那部电影叫什么

片名是:《我的1919》
1999年摄制, 彩色宽银幕, 100分钟

内容简介:
影片描写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本片获1999年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男演员奖,获2000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部感人肺腑的历史名片……

编剧 黄丹 唐娄彝
导演 黄健中
摄影 张中平
美术 李瑶
录音 章文 刘燕
作曲 许舒亚
制片主任 王中军
主演 陈道明 许晴 何政军 修宗迪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

《我的1919》———顾维钧的悲哀
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顾维钧无疑是片中最耀眼的人物,作为一名年轻的外交官,他勇敢,机智,才华横溢,具有极强的爱国情感,他为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倾尽了全力。面对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待客的无礼,他表现得不卑不亢,严肃而自信,得到了对方的尊重;在巴黎和会的发言中,他机智地利用日本代表的一个怀表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强占山东的强盗行为,这更是轰动了整个巴黎;而在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诱下,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蔑视,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可是,顾维钧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政府让他悲哀,一心想当皇帝的袁世凯,只是在想着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他领导的北洋政府,腐败无能,胆怯懦弱,早已把国家利益、民族尊严抛到一边。顾维钧这边还在义正词严,据理力争,那一头却一封封电报催着要代表团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我在想,当他接到这一封封要命的电报时,是多么的心灰意冷。
他的同事让他悲哀。同样是外交官,同样是谈判代表,他的同事却害怕承担责任,没有人敢出席会议,出席会议也不敢发言,都把重担往顾维钧身上推,而当顾维钧的演讲取得成功时,又指责他“耍小伎俩,非大国风范”,表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嫉妒,和这样的同事共事,让他是多么寒心。
而我认为,顾维钧最大的悲哀是来自国人对他的误解。在整个巴黎和会中,他为中国的利益殚精竭虑,花费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他比任何人都辛苦,比任何人都累,中国外交的失败绝不是他的责任。可是同胞却不理解。他们聚在他的住所,责问他,辱骂他。当为中国付出全力的他听到别人叫他“卖国贼”时,我能感觉到他的心在流泪,在滴血。
顾维钧是强大的,强大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高尚的灵魂,然而他又是孤独的,在那个时代,在那个环境中,他孤立无援,他无法抗拒那些强权。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留在了中国的外交史册上,他也将留在今天中国人的心中。

⑷ 有一个电影北京是巴黎和会 叫什么1919的 全名叫什么

《我的1919 》

⑸ 求几部描写巴黎和会三巨头的电影

美国总统威尔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被称作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和会期间,他们在严守秘密的情况下碰头开会,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他们中的克里孟梭还被选为和会的主席。克里孟梭(1841—1929)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他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坚持自己提出的要求,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他要求确保法国免遭德国侵略。他说他一生中已经历过两次入侵,不要让他的国家再遭受第三次侵略。在防止侵略的旗号下,他要求以最严厉的手段处分德国,尽可能地肢解这一强大的邻国,以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自由党首领,有30年从政经验,原是一位威尔士律师。他矮小、精明、圆滑。就在和会召开的头一年,他还在自己的竞选纲领中提出“绞死德皇”的蛊惑人心的口号,以迎合群众对德国的激愤情绪。但在和会上,却常与威尔逊一唱一和,对法国极力削弱德国的要求加以批评和抵制,似乎在某些问题上成为德国利益的维护者,以致引起克里孟梭极大的反感,指责他对欧洲的形势一窍不通。克里孟梭还不无讽刺地说“我猜测这个人是会念书的,但是我怀疑他从来就没有念过什么书”。实际上劳合·乔治清醒得很,这就是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威尔逊(1856—1924)是连任两届的美国总统。他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民主党人,当过教授和普林斯敦大学校长。1918年1月,大战即将结束前,他就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他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作法,亲自跑到巴黎参加和会。他深信,只有他自己才能说服协约国缔造出他所憧憬的那种“公正和平”。他反对过多削弱德国,要利用德国来同英法相抗衡。

⑹ 巴黎和会上,中国顾外交官(电影上面是陈道明饰)的纤细资料

顾维钧:外交胜利的起点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惨败宣告结束,中国是战胜国之一。举国上下顷刻之间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盛大的庆祝活动频频举行,人们齐呼协约国的胜利是"公理战胜强权。"在国人的眼里,中国从鸦片战争时代开始的漫长寒冬就要过去,在这"公理战胜强权"的时代,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必将还中国一个公道,取消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列强强加在中国身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然而,巴黎和会迅速把国人的梦想击得粉碎。几个大国无视中国的反对,也无视他们曾鼓吹的"公理",将中国山东的权益出卖给了日本。消息传回国内,1919年5月4日,愤怒的青年学生率先走上街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拉开了序幕。发展到6月3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国内爱国运动风起云涌,而在巴黎,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中,一位非常年轻的代表--顾维钧在和会的外交和最后的拒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顾维钧1888年生于上海。中国正好是在鸦片战争后,一步步陷入列强的侵略包围之中,而上海又是一个中外交往非常集中的地方,顾维钧从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状况,也因此从小就有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积弱状况的理想。1904年,16岁的顾维钧剪辫易服,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选择了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
顾维钧回国后,先是担任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后来进入外交部任职,1914年晋升为外交部参事。他的才华在工作中日渐显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法俄相继投入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也使日本获得了扩大在华势力的天时地利。8月下旬,日本迫不及待地对德宣战,11月,日军占领青岛,接管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对德战事结束后,日本并没有如先前所说的从中国撤军,反而在1915年1月18日,向袁世凯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顾维钧也正是在这时,第一次正式接触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对外交涉。
那一年,顾维钧才27岁,那时的他还有着京城三大美男子之一的美称。这位年轻英俊的外交官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驻外使节,也是华盛顿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外国使节。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当人们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顾维钧却正在为爱妻的去世深深悲痛。顾维钧的妻子唐梅是唐绍仪之女,二人感情甚笃。然而,在1918年有一场疫病席卷全球,今天被称作西班牙流感。唐梅不幸染病去世,留下了一儿一女。
此时,顾维钧接到了担任全权代表之一的任命。北京政府任命的代表共5人,分别是外交总长陆征祥、南方政府代表王正廷、驻英公使施肇基、驻比公使魏宸组、驻美公使顾维钧。顾维钧因为家事,一度想谢绝任命,但最终,他还是决定为国出使。起程前,顾维钧专程拜访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威尔逊许诺愿意支持和帮助中国,这让顾维钧对即将开幕的和会多了一份信心和期望。1918年深冬,顾维钧抵达巴黎。这一年,他31岁。
刚到巴黎,代表团就遭遇到了第一个打击--和会席位问题。各个国家被划分为三等,一等的五个大国英美法意日可以有5席,其它一些国家3席,一些新成立、新独立的国家2席,中国被划为最末一等,只能有两个席位,列强仍然把中国看得很低。虽只有两个席位,但五位代表可轮流出席。在代表团排名问题上,波澜又起。在代表团中埋下了不和的种子。随着和会的进行,代表团内部的矛盾也在不断升级。
中国准备向和会提出收回山东权利问题,但还没来得及,日本先发制人,率先在五个大国的"十人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大会通知中国代表到下午的会上作陈述。代表团接到通知时已是中午。这对于中国代表团又是一个晴天霹雳。
经过一番周折,确定由顾维钧和王正廷出席。下午的会议作出决定,有关山东问题,由中国代表次日进行陈述,1919年1月28日,顾维钧受命于危难,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力地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在他的雄辩面前,日本代表完全处于劣势。各国首脑纷纷向他表示祝贺,顾维钧在国内外一举成名。
这次雄辩在中国外交史上地位非凡,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己国家的主权作了一次成功的演说。形势对中国本来十分有利,然而,到了4月,变化陡生。因分赃不均。意大利在争吵中退出了和会。日本借机要挟:如果山东问题得不到满足,就将效法意大利。为了自己的利益,几个大国最终决定牺牲中国的合法权益,先后向日本妥协,并强迫中国无条件接受。这一事件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种。
面对如此现实,代表团心灰意冷,名存实亡,有的代表离开了巴黎,团长陆征祥住进了医院。和会最后一段时间里,顾维钧独自担当起了为中国作最后努力的职责,一直坚持到和约签订前的最后一刻。
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为中国全权代表准备的两个座位上一直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签约仪式的同时,顾维钧乘坐着汽车经过巴黎的街头。他在回忆录中说:想象着当出席和会的代表们看到为中国全权代表留着的两把座椅上一直空荡无人时,将会怎样地惊异、激动。这对我、对代表团全体、对中国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中国的缺席必将使和会,使法国外交界,甚至使整个世界为之愕然。"
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的历史中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没有退让。这也是中国外交胜利的起点。以后,中国一步步夺回了丧失的主权。
巴黎和会悬而未决的山东问题,最终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解决。经过36次谈判,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无可奈何地一步步交出了强占的山东权益。在这次会议上负责山东问题并最终虎口夺食的,是33岁的顾维钧。
1985年11月14日,顾维钧在纽约的寓所去世。他一生最后一天的日记只有一句话:"这是平静的一天。"当98岁高龄的他离别这个世界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已不再是弱国外交。
1983年,96岁的顾维钧出版了他的自传,共13册,真正是活到老,勤奋到老。

“睡”为人生第一要务
● 卧榻铺上厚的棉垫能适应睡眠者的身体表面曲线的需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和正常的生理弧度,对睡眠、健康都有好处。
● 顾维钧枕的是菊花枕。菊花枕具有醒脑明目、祛风清热的作用,所以陆游有“头风使菊枕”的诗句。
● 夫人严幼韵规定他每天清晨5点醒来后,要喝一杯牛奶,吃一点点心,再继续睡觉。

⑺ 有谁看过陈道明演的的关于巴黎和会那部电影

你说的是这个吧?
我的1919

主 演:陈道明、何政军、许晴
修宗迪、李建义
导 演: 黄健中
摄 影:张中平
出品人:张丕民、闵晓明、韩三平
编 剧:黄 丹、唐娄彝。

本片描述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一九一九》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背景,通过中国外交使团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 现和描写了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陈道明饰),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光辉伟绩和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何政军饰)为抗争列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影片表现了 一个“弱国”(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脯,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本世纪新的篇章。

⑻ 外国关于巴黎和会的电影

没有找到国外关于巴黎和会的电影
但是,这一部
《我的1919》
真诚的推荐楼主看一看
全程在巴黎拍摄
非常不错的一部影片
当时很赶到震动,至今印象很深

《我的1919》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震动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

剧情介绍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说:“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行罢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顾维钧受了感动,说:“山东是中国的,我们拒绝签字!”

阅读全文

与巴黎和会是哪个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恶灵骑士电影为什么不拍了 浏览:699
在线免费看盗墓电影 浏览:676
孙悟空电影版最好看的 浏览:333
什么国产悬疑爱情电影好看 浏览:937
爱之杀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125
聚合全网最好看的电影 浏览:570
电影早方乙方怎么找不到 浏览:604
腾讯视频有哪些好看的色电影 浏览:148
电影院怪兽大学免费播放 浏览:140
网上电影票网站有哪些 浏览:755
八百电影为什么没有3D 浏览:398
怪物猎人电影不好看 浏览:220
最近比较好看的动漫电影 浏览:516
最好看的日本武士电影推荐 浏览:545
国内好看的都市电影排行榜 浏览:924
好看排队枪毙战争电影 浏览:195
杰森斯坦森和成龙有什么电影好看的电影下载 浏览:136
gl电影哪部好看 浏览:753
2828电影网如何下载 浏览:680
电影花容月貌讲什么 浏览: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