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几部反映关于二战德国纳粹的电影
辛德勒名单——一个德国企业家用自己的家产拯救犹太人的故事
虎口脱险——几个英国空军迫降在德国占领的法国,影片讲诉的是他们逃出法国的故事,整个过程笑点不断,是喜剧片。
纳粹荒淫史——为了进一步控制纳粹军官的目的,纳粹特派了一批对纳粹思想和信念都无比坚定而又年轻美貌的女子,把他们训练成淫荡的妓女,专供那些纳粹军官淫乐,但这些妓女又是纳粹特工,专门负责收集那些军官的心里话,从而辨别军官的忠诚度,玛葛塔,一位中产阶级的女儿,也加入这个队伍,起先她对纳粹思想信仰无比,后来她逐渐明白了纳粹的本质,于是她奋起反抗,一手毁灭了以韦伯格为首的一套纳粹监视系统。
索罗玛的120天——世界禁片,影片所表现的背景是墨索里尼体制的最臭名昭著的一段史实——“萨罗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18个月中法西斯主义的最后堡垒,在这段统治期间,有72000人惨遭屠杀,40000人被截肢,大量的人被送入集中营,一大批妇女,少年被奸污或鸡奸。
窃听风暴——1984年前东德东柏林史塔西(国家安全局)的一名秘密探员负责监听一男剧作家及其女友(知名演员),逐渐被他们的生活所吸引,转而同情他们的遭遇,以至最后暗中对他们施以援手的故事。结尾很感人
钢琴家——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时期被迫害,四处逃亡的故事。
穿长条纹睡衣的男孩——八岁男孩布鲁诺(Asa Butterfield 饰)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失去了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产生了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并且其中一个为布鲁诺一家服务,他形容肮脏,态度慎微。周遭环境和布鲁诺的举止让母亲暗暗担忧,但纳粹父亲制止家中任何怀疑既定政策的行为。布鲁诺偷偷结识了铁丝网另一边的同龄男孩施穆尔,并时常带给他食物吃。在紧张的家庭氛围和姐姐向成人世界的变化中,施穆尔是布鲁诺惟一的朋友。某日布鲁诺决定,去铁丝网的另一边,以便见到施穆尔的父亲。
苦难童年——讲的是几个犹太儿童的悲惨生活。
布达佩斯之恋——上世纪30年代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餐馆里,美丽的伊洛娜(艾丽卡·莫露珊 Erika Marozsán 饰)同时被两个男人深爱着。一个是餐厅老板,另一个是钢琴师。三个人都并不愿意改变现况,打破平衡,伊洛娜同时拥有两个男人的爱而深感平静幸福。钢琴师为她创作出《忧郁星期天》,他和餐厅也因此一举成名。 一个无名小子汉斯迷上伊诺娜表白被拒后,最后成为纳粹军官回来复仇。
无耻混蛋——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作品,也是讲纳粹的故事,荒诞而搞笑
音乐之声——经典呀
B. 二战关于德军的电影
辛德勒名单 美好人生 帝国的毁灭
C. 有哪些是反映二战纳粹内容的电影
您说的那个是电影《红樱桃》
《刺杀希特勒》(Valkyrie)
◎片 名 Valkyrie
◎年 代 2008
◎国 家 美国/德国
◎简 介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汤姆·克鲁斯在片中扮演德国陆军上校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施陶芬贝格当时担任柏林预备军总长,是德国反抗力量中最有机会接近藏身于“狼穴”内(纳粹指挥部)的希特勒的人。施陶芬贝格和一群德国高官策划刺杀希特勒,从而结束战争、拯救德国,该计划被命名为“瓦尔基里”(Valkyrie)。1944年7月,施陶芬贝格试图通过藏炸弹的公文包杀死希特勒,结果随后希特勒虽然也受了伤,却幸运逃过一劫。刺杀计划的相关人等皆被处死。
中文名: 希特勒:恶魔的崛起
英文名: Hitler: The Rise of Evil
发行日期: 2003年
◎简 介
1889 年,希特勒出生于奥地利布劳瑙镇一个公务员家庭。青年时期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阿道夫·希特勒,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他的出现与崛起是希望的开端、还是灾难的开始?这个看似平凡的小男孩,长大后却指挥了德国军队大规模入侵各国,掀起了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文名: 暗杀希特勒
发行日期: 2004年2月25日
国家:德国
史道芬贝格上校带头策划的“七月阴谋”(The July Plot),是几乎成功暗杀阿道夫·希特勒、一举推翻纳粹政权的暗杀密谋。
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有许多高层军官,对於向人民犯下的可怕罪行感到惊愕,他们认为这样做违反了道德。很多军官相信,德国会伤亡残重,都是因希特勒坚持采用灾难性的攻击战略。
越来越多的军官认定拯救德国的唯一方法,就是消灭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掀起一场政变。此外他们期盼和盟军达成停战协议。1944年7月,盟军已经从法国登陆攻击,他们怀着一些希望,也许有机会可以阻止斯大林在“东部战线”的进攻。
暗杀任务十艰巨,因为独裁者身边都有保镖,行动也飘忽不定。过去所有的刺杀行动不是中途放弃就是失败。因为行踪神秘的希特勒总在最后一刻更改计划。
◎译 名 拜见希特勒/关于希特勒的真正最真实真相/我的元首
◎片 名 Mein Fuehrer
◎年 代 2006
◎国 家 德国
◎类 别 喜剧/剧情/战争
◎简 介
剧情:
希特勒因为在孩子时代遭受过虐,就让世界遭受苦难。他喜欢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战舰,总是尿床,性无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仪中。
这部新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纳粹时期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还不放弃任何希望。戈培尔从一个集中营里叫来希特勒的前犹太籍表演指导阿道夫·格林巴姆,让他打扮成这位独裁者的样子,到一个盛大集会上去鼓舞德国人。当瘦弱的格林巴姆进入元首府时,戈培尔对他说:“不要亲自做出决定。”
纳粹军官挤满了办公室,举起手臂兴奋地高呼“万岁,希特勒!”每隔几秒就有一次举手礼。格林巴姆杀死希特勒的计划连续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他辞去这位独裁者表演指导的职务,最后还变成一个有点像精神病专家的人。他在一个偶然机会竟然发现一个秘密:希特勒从来都没有博得严厉父亲的喜欢,这一直都是他内心的一块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办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烦恼的童年往事。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的父亲曾经给我一个弹弓。他抬头看了看,并对我说‘杀死那只鸽子!’我弹出子弹,死掉的鸽子落到他的脚上。父亲说‘真倒霉!’然后就愤然离开了。”这时眼泪从希特勒的脸上静静滑落。
影片的另一个画面显示,爱娃·布劳恩说“我不觉得你是元首”时,躺在她怀里的希特勒显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结尾中,希特勒的理发师无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胡子,使这位独裁者火冒三丈。几分钟后,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气去发表演讲。
片 名】Der Untergang
【译 名】帝国的毁灭 *加长版
【年 代】2004
【国 家】德国/意大利/奥地利
【片 长】155Mins
【类 别】剧情/战争
【语 言】德语/俄语
获奖纪录:
第7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29届多伦多电影节参展影片
德国巴伐利亚电影观众选择奖
影片简介
德国电影《帝国的毁灭》将镜头对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后12天
在获得本届奥斯卡奖提名的外语片中,没有一部如《帝国的毁灭》一般在全球引起那么大的争议。在这部德国影片中,以往只是作为背景人物的希特勒,首次当了一回主人公。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说:“我的电影非常有争议。作为电影人,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我很为这部电影自豪。”该片赢得了德国顶级电影荣誉奖之一的巴伐利亚电影观众奖。
几天前,由奥利弗西斯贝格导演的德国影片《毁灭》(Der Untergang)开始在法国公映。电影院场场爆满,巴黎媒体更是持续高烧,每天都有人议论这部富有争议的影片。趁热看完之后,笔者相信这是迄今为止反思纳粹罪行的最好影片之一。理由是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该片去年9月份在德国甫一公映便引发争论,因为它打破了一个禁区,“打开了重评纳粹的潘多拉盒子”——西斯贝格将希特勒从魔鬼还原成了人,还原成一个“可能引起人们同情的末路英雄”。在媒体热炒的影响之下,短短一个月内有300万人被劝进了电影院。当月,《汉堡周刊》为这部影片做了17页的专题报道;德国历史学家第45届大会上甚至同意专为该片举行一天辩论;德国前总理科尔也斩钉截铁地说,这部电影拍得很值,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
《毁灭》的创作来自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2002)和希特勒最后的女秘书特劳德尔琼格的回忆录《直到最后时刻》(2002)。琼格生于1920年的慕尼黑,22岁时被希特勒选作私人秘书。她一直供职到希特勒自杀并记录了希特勒的遗嘱,最后和一支小分队一起逃出地堡。令许多人不安的是,在这个打字员的记忆里,希特勒是个有教养、受人尊敬,做事斯斯文文的领袖。当她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它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所以,直到希特勒自杀,琼格对他始终心存敬意。该书还透露,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与情人爱娃布劳恩结婚前,他还当众吻了她。希特勒多少有些多愁善感,他不让别人在他的办公室里放花,因为花会凋谢,他不喜欢看到死去的东西。影片从琼格的书里提取大量素材,赋予了希特勒极其人性化的一面。
中文名: 德意志的胜利
英文名: Triumph des Willens
别名: 1934/2004
1934年,当希特勒和他的党羽们在纽伦堡举行阅兵典礼时,32岁的莱妮·雷芬斯塔尔被选中,指挥全部电影拍摄工作。纳粹党为她提供了任何一个导演都会为之咋舌的工作条件:无限制的经费,一百多人的摄制组,36架以上的摄影机同时开工,再加上无数的聚光灯随时听候调遣--希特勒投下这么多的马克,为的就是要把纳粹党变成银幕上最美和最有力量的形象。雷芬斯塔尔做到了这一点。《德意志的胜利》在经过长时间的禁止后,重新发行了DVD并在电视上公映。她在这两部纪录片中创始的技法,被无数后人或巧妙或拙劣地反复模仿着。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都曾公开地向她表示过同行的敬意。在这个意识形态对立逐渐淡化的时代里,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两部作品中强大的力量、秩序和美。中国的学院教授们甚至不敢把《德意志的胜利》在课堂上全部放完,他们说:"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担心我的学生如果把片子看完,就会变成真正的纳粹。"
反映纳粹的外国纪录片更是数不胜数。
您可以在电驴搜索获得
D. 求几部 从德军角度描述二战 的电影
从海底出击 片名:特种任务/ 从海底出击
主演:J黵gen ProchnowHerbert Gré°?emeyer克劳斯.温奈曼胡伯特斯.班斯奇马丁.塞米尔罗格Bernd TauberErwin LederMartin May海恩兹.霍尼格Uwe Ochsenknecht
首映1981-09-17
片长149分钟
电影投资:$14,000,000 (estimated)
类型: 剧情片
时长: 149分钟
颜色: 彩色
别名: 潜水艇,特殊任务,紧急下潜,潜艇风暴,船,特种任务
类型剧情 战争
地区 德国
配音 英语 法语 德语
大导演沃夫冈·彼得森一举成名之作,影史上少见广受好评的战争片,在出品本片的德国创下极高卖座纪录。 完整版片长293分钟。
剧情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明了一艘出没无踪的深海潜水艇,在海战中无往不利,后来跟英国海军发生了遭遇战,双方都有重大牺牲。影片制作认真,戏剧张力逼人。导演在潜艇内狭窄的空间内运用行云流水般的镜头将船上的军队生活作出生动逼真的呈现,海战镜头的气氛亦掌握得相当不错……
电影相当忠实地纪录了一艘德国U型潜艇在二战中的一段航程,从奉命出航搜索并击沉大洋上的英国商船队,历经惊涛骇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电影的结局实在太有意味,为顾及未看过此片的读者,这里还是不煞风景不说为妙)。摄影机仿佛观众的眼睛,身临其中,但又自始至终旁观着一幕幕险景的发生。从娱乐的角度来看,电影的戏剧性与紧张度无时无刻不在(虽然它的放映时间是那么漫长,一如全体船员的航程)。看完该片没几天,我碰巧看到一部讲二战片的电视片,其中就有该片导演及主要演员的专访。据导演说,他拍此片时为照顾狭窄的内景空间,特意改制了一部小型摄影机,以追求写实与纪录的风格。而且,整部电影打破了拍摄常规(众所周知,一部电影并非按照放映的物理时间先后来拍摄),尽量依照故事的顺序来拍,所以观众甚至可以留意到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 为了拍摄的真实,演员们有差不多1年的时间没晒太阳,个个脸色苍白。
曾有评论说,与沃夫冈的《从海底出击》相比,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简直是再讲童话故事。
影片评价:
影相当忠实地纪录了一艘德国U型潜艇在二战中的一段航程,从奉命出航搜索并击沉大洋上的英国商船队,历经惊涛骇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电影的结局实在太有意味,为顾及未看过此片的读者,这里还是不煞风景不说为妙)。摄影机仿佛观众的眼睛,身临其中,但又自始至终旁观着一幕幕险景的发生。从娱乐的角度来看,电影的戏剧性与紧张度无时无刻不在(虽然它的放映时间是那么漫长,一如全体船员的航程)。看完该片没几天,我碰巧看到一部讲二战片的电视片,其中就有该片导演及主要演员的专访。据导演说,他拍此片时为照顾狭窄的内景空间,特意改制了一部小型摄影机,以追求写实与纪录的风格。而且,整部电影打破了拍摄常规(众所周知,一部电影并非按照放映的物理时间先后来拍摄),尽量依照故事的顺序来拍,所以观众甚至可以留意到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
从意旨的层面来说,《Das Boot》尽乎完美地达到了理想的战争片境界,因为这里几乎听不到任何狂热的国家主义及民族主义论调(或许因为那是艘孤悬海外沉潜于远洋的扁舟)。潜艇上的船员近乎机械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就像越战纪录片《Hearts Minds》里美军轰炸机师的自述,他当时觉得向越南村庄投弹不过是个触动按钮准确无误的operation),或是出于求生本能而奋勇当先。在更大的意义上,他们不过是战争机器上的一颗颗螺丝钉,以职业军人的责任感去完成任务(虽然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任务)。他们冷酷,看到下沉的英国商船上跳入海中的船员而见死不救;他们脆弱,轮机长大难当头竟精神失控擅离岗位,差点就被艇长就地正法,而随军记者则无望地凝视着一桢陆地的风景照片以求慰安。《Das Boot》的制作者既没有谴责亦没有讴歌这些船员,只是把发生的一件件事情呈现在观者眼前,至于对此作出什么样的判断,则需要观者自己去完成。或许电影中唯一有英雄主义嫌疑之处,是全体船员临危时(正如DVD封套的广告词:“捕猎者成为被猎者”),那种求生的意志与齐心协力。不过我想,即使在战胜者眼中,那亦是相当值得尊重的行为,甚至堪称另一种“意志的胜利”,只是这些英勇的行为本身丝毫不关国家社会主义的事。
下载地址:http://www.gougou.com/search?search=%E4%BB%8E%E6%B5%B7%E5%BA%95%E5%87%BA%E5%87%BB&id=1
E. 以德军为主的二战题材的电视剧,电影都有哪些。
帝国的毁灭
从海底出击
意志的胜利
遥远的桥
斯大林格勒战役(有两个版本,比较有名的版本是毛子拍的,以苏军为主视角,还有一个版本是德国人拍的,以德军为主视角)
库尔思克战役
F. 一部二战德军电影!
那个电影不好看...
说实话呢,完全是业余电影团队制作的,虽然装备和人都很符合二战,但是制作方面,和环境的渲染,战场的残酷都没有表现出来,我感觉就像英国的二战迷纪念日一样,在过家家...
这个电影 最后德军是全灭...
具体电影的名字忘了...好久以前在光盘店租来看的...
反正记的最后是一个德国兵开着摩托车去找武器弹药。
G. 有部进口电影,讲述的是二战与德军的事。麻烦谁知道!谢谢!
老译制电影《墨菲的战争》
http://ke..com/view/1507378.htm?fr=ala0_1
H. 有什么二战德军胜利的电影
《至暗时刻》
我给你推荐一部,是讲二战的,但是主要讲的不是德军,讲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前的准备,但是也确实讲到了德军攻陷法国,使得法国人投降,然后接着进攻英国,到电影结束一直是德军胜利的状态。
1940年5月至6月,温斯顿·丘吉尔(加里·奥德曼饰)作为英国首相,不仅要面对德国纳粹势力的入侵,还要面对一群毫无准备的人民群众,和一个怀疑自己的国王。他必须面对接下来最黑暗的时刻——是成为第三帝国的傀儡,还是与世界人民站在一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 。温斯顿·丘吉尔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发表演讲,鼓舞了英国以及同盟国的无数民众,最终赢得敦刻尔克战役的胜利,带领英国走出了危机。
这里的敦刻尔战役的胜利其实并不是胜利,只是成功的撤退了,其实赢的还是德国。这部电影主要着墨在二战德国攻陷法国,正要攻打英国的时间段,所以德国是胜利的。
I. 找一部电影 讲二战德军的 有点搞笑
《我最好的敌人Mein bester Feind 》(2011)
奥地利
后来我也记得,犹太人装作党卫军提审党卫军军官,结果当地的党卫军认为不该给犹太人座位坐,而怀疑了犹太人的真实身份,结果拿着照相机去照相的时候,党卫军军官成功的激怒了犹太人,被犹太人按在地上打,这也使得犹太人伪装的身份得到了确定,
后来犹太人以自己的伪装身份下令让自己的家人趁飞机去中立国,最后被识破了
J. 谁推荐几部讲述二战德军高层的电影看看
你去查下 隆美尔2012
具体我也忘了,不过这个或许是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