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明王朝1566》讲述了什么历史故事
大明王朝1566有一个副标题:嘉靖与海瑞(顺便提一下1566年是嘉靖皇帝离世的一年)。所以全剧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嘉靖,一个海瑞,全剧围绕这两个人来展开故事。具体的故事包括:浙江改稻为桑等。
嘉靖帝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可以称得上一代仁君,不过二十年不上朝,任用奸佞,妄杀忠良,宠好道教,信任方士。
海瑞清廉刚正,且有勇有谋,忠于君父,体恤百姓。以一篇直言天下第一疏与嘉靖“开战”。
围绕这二人的故事还涉及了其它一大批人,也刻画得有血有肉,正面的如胡宗宪、徐阶,反面的如严嵩父子,复杂人物如杨金水、沈一石等。个人最喜欢的是胡宗宪。
❷ 大明王朝1566 说的是什么故事
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
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熜(陈宝国饰)练道修玄二十载,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
当时的中国经济发达,市井文化也算繁荣,但社会各阶层矛盾突出,国家大面积实施的土地兼并使千百万农民一夜之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严嵩的专权引起了地方各级官员的不满,“倒严”之声甚嚣尘上,从上至下、从里到外,从朝廷到地方官府,到处充斥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血雨腥风。忠臣良将与乱臣贼子纷纷登上了当时的历史舞台....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该剧于2007年1月8日在湖南卫视首播,2017年2月13日于优酷视频网络独播。
(2)大明王朝电影讲的哪个皇帝扩展阅读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明朝嘉靖45年间为历史背景,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刻画了嘉靖、海瑞、严嵩等一批观众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形象。该剧所揭示的社会问题与矛盾——贫富对立以及清官与贪官的传统议题,直逼现今社会,引发了人们对现今社会矛盾进行的深度思考。
尤其是剧集塑造的嘉靖和海瑞,一个一个是权力顶端的嘉靖,至阴至柔之君;一个是权力底部的是海瑞,至阳至刚之臣。两人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相克相生,每一次发力都会搅动大明政局;每一次对决都能惊天动地。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新锐而独到的视角、鞭辟入里的时代精神,向观众朋友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视觉、灵魂和情感的冲击。
尤为可贵的是,学界权威们对于《大明王朝·1566》给予了一致高度的评价。思想理论界、文化理论界和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大明王朝·1566》用当代先进的科学历史观,并运用了当代艺术审美手段,对历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动的解读。
该剧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并不仅仅满足于表现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故事,而是在这些故事里面展示了命运的逻辑。将我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❸ 电视剧《大明王朝1449》讲述了明朝哪些事
《大明1449》曾经和我看过的《大明王朝1566》,都是不错的电视剧,也都是讲的明朝那些事。
《大明1449》故事梗概:宫廷叛乱,当朝天子遁入空门,全景式展示明朝两代帝王阴谋与情仇,功高震主,救时宰相暴尸荒野,大手笔揭密于谦残酷被害千古之悬疑。 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中国。历经数代长达八十余年的励精图治,天下太平,边疆一统,至明英宗皇帝登基期间大明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英宗正统年间,太监王振把持朝政,诛灭异己,逼迫“垂帘听政”的孙太后还政于英宗,并陷害忠良,使奸计将兵部侍郎于谦打入死牢,直至朝纲不振,社会腐败之风日盛。 蒙古瓦剌军侍机大举入侵,边关军情危急,英宗在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困于“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满朝文武百官死于战场,英宗被瓦剌军生擒……
危难中,孙太后下旨免去于谦死罪,回朝主持危局。于谦力挽狂澜,为对付瓦剌挟天子攻城掠地的毒计,不顾后患,立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成王朱祁钰为帝,并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以智谋大败瓦剌军,迎回英宗,然而,一场明争暗斗的皇位之争又在景帝与英宗之间展开…… 一心想重振大明的于谦,铁心整肃朝纲,力推新政,追查私钱,铲除腐败,结果遭到权贵们的极力反对,一挫再挫…… 及至景泰七年,石亨等奸党密谋迎复上皇,一出“夺门之变”上演,英宗复位,景帝被害至死,于谦也被贯以“莫须有”的罪名再次下狱……
其实这部剧写的就是一代清官,宰相于谦的故事,于谦的“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早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句,但是他的故事和精神,可有些人不一定知道。
❹ 9.25分的豆瓣神剧,《大明王朝1566》 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明嘉靖年间。
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朱厚熜(陈宝国 饰演)出现了。他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却始终牢牢掌控着整个大明朝政治、财经、军事和民生大权。
严嵩(倪大宏 饰演),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个二十年把持内阁的首辅,明史将其定为奸臣之首。他党羽密布,权倾朝野,但是却能在家产被抄没、儿子被砍头之后,仍然独保其身,直至寿终正寝。
海瑞(黄志忠 饰演),数百年来民间广为传颂的清官典范,敢于挑战皇权、斥责皇帝、不惧牢狱和死亡的威胁,虽地位卑微,却敢向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发出震古烁今的挑战。
《大明王朝》全剧展现的是中国封建史上商业经济十分发达、手工业作坊经济十分发达、市井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也是中国封建史上商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时代。土地兼并使得大量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贪墨横行使大明朝的统治濒临崩溃的边缘。全剧以“倒严”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的一幅幅历史画面——从朝廷到各级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从官场到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忠勇的官兵和忠义的百姓风起云涌的抗倭之战;国与家命运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大情大我和小情小我的矛盾交织在这里折射出历史精神的伟大理想和人生命运的严酷现实。一批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海瑞、嘉靖、严嵩、严世藩、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李时珍等,从历史如烟的迷雾中有血有肉地向我们清晰地走来。
❺ 大明王朝一共经历了多少个皇帝那些皇帝的分别是叫什么皇帝/
[编辑本段]帝王世系明朝皇帝(16位)
姓名庙号谥号年号陵墓朱元璋太祖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孝陵朱允炆 惠宗让皇帝(又谥惠帝)建文(1399年——1402年)待考朱棣成祖(原为太宗)文皇帝永乐(1403年——1424年)长陵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献陵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朱祁镇英宗睿皇帝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裕陵朱祁钰代宗景皇帝景泰(1450年——1457年)景泰陵朱见深宪宗纯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朱祐樘孝宗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朱厚熜世宗肃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永陵朱载垕穆宗庄皇帝隆庆(1567年——1572年)昭陵朱翊钧神宗显皇帝万历(1573年——1620年)定陵朱常洛光宗贞皇帝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庆陵朱由校熹宗悊皇帝天启(1621年——1627年)德陵朱由检毅宗(原为思宗)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思陵南明皇帝(4位)
朱由崧安宗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朱聿鐭文宗节皇帝 绍武(1646年)绍武陵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 注:明太祖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与安宗葬处不明,景泰陵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于福州罗汉岭,绍武陵位于广州越秀公园内,永历陵位于贵州都匀高塘山,其余十三位皇帝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明十三陵。
❻ 谁知道大明王朝的所有皇帝
这个应该比如说刚开始的时候应该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后的话,应该也就是朱允文,朱允文之后应该也就是明成祖朱棣,在这时候应该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炽,接下来应该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接下来应该也就是明英宗朱祁钰,还有明代宗朱祁镇,接下来应该也就是成化,接下来是弘治,然后是接下来是明孝宗,接下来应该也就是明武宗,下来应该也就是明世宗,接着就,隆庆和万历,再接着就到了明朝的最后阶段。
❼ 大明王朝皇帝是谁演的
嘉靖帝朱厚熜是由陈宝国扮演的,裕王朱载垕是由郭广平扮演的。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
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熜练道修玄二十载,始终把控着大明朝的军政、经济大权。
❽ 大明王朝最伟大的皇帝是那位
引用明月的话,好人当不了好皇帝。所以偶个人认为朱棣和朱佑樘 最好,一个以武治国,一个以仁治国。
❾ 大明王朝的皇帝有哪几位
有以下几位及明末的几为: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明末:
安宗简皇帝,朱由崧,年号,弘光(1644—1645)。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孙,福王朱常洵之子,崇祯皇帝之堂弟。
潞王,朱常淓,监国(1645.6—1645.7)。神宗显皇帝(万历)之弟。
绍宗襄皇帝,朱聿键,年号,隆武(1645—1646)。唐王朱桱八世孙,崇祯皇帝族叔祖。
鲁王,朱以海,监国(1645—)。鲁王朱檀九世孙,崇祯皇帝族叔。
唐王,朱聿粤,年号,绍武(1646)。朱聿键之弟。
永历皇帝,朱由榔,年号,永历(1646—1661)。桂王之子,崇祯皇帝堂兄。
❿ 大明王朝的十六位皇帝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国瑞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皇帝 永乐(1403年——1424年) 长陵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献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裕陵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庆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检 毅宗(原为思宗) 烈皇帝 崇祯(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皇帝
朱由崧 安宗 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键 绍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节皇帝 绍武(1646年) 绍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历(1646年——1662年) 永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