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它相当于傣族的新年,在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会持续三至七天。关于这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
于是七个姑娘趁机将恶神的一撮头发剪下,做了一张弓赛宰,然后她们将弓弦放在恶神的脖子上一划,恶神的头便落了地。哪知那头颅一落地就四面喷火,而且不管怎么扑救,火都不灭,火势反而越来越大。七个姑娘怕给天上和人间带来灾难,就将头颅抱了起来。说也奇怪,头颅一接触到她们的身体,那火就熄灭了,而且渐渐冒烟消失,于是七个姑娘就轮流抱住头颅。为了去掉身上的污物,换下头颅的人就被其他六个姐妹泼水。直到七七四十九天,那头颅终于消失了,她们又互相泼水庆祝。从此以后,傣族人民为了纪念七个姑娘大义灭亲的行为,就都在每年的四月份举办泼水节了。而这个节日也渐渐成为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⑵ 关于泼水节的一部电影
花腰新娘
⑶ 泼水节来历的一部电影,
有人说是《花腰新娘》或《孔雀公主》但应该不是你要找的。
还有说是<<傣族魔王的老婆>>但电影太老,网上貌似找不到了。。。。。
⑷ 泼水节是哪个国家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浴佛节”,是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天,泰国、老挝、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共同庆祝这个节日,东南亚民族在海外聚居地也承袭相关习俗。整个节庆历时数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前面二天是去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⑸ 什么是泼水节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
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5)泼水节的是哪个电影了扩展阅读: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思为新年),多在公历4月中旬左右举行。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
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 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也是岁首之意)。
⑹ 泼水节 一部电影的名称
<<傣族魔王的老婆>>
⑺ 有泼水节场景的电影或者电视剧
花腰新娘
季节变幻
⑻ 泼水节是哪个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