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皇上出游时谁在守家
时代不同任务也就不同,一般有太子,丞相(比如刘备打东吴,刘禅和诸葛亮守成都)太后,军队将军,亲王,大臣之类的。当然国都也有自己的警卫部队和领导
Ⅱ 有部电影假叫朱皇帝是什么名
皇帝出京 应该这部电影
Ⅲ 电影绣春刀很好看,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绣春刀》讲述了明末崇祯年间,锦衣卫三兄弟奉命追杀魏忠贤,最后却卷入到一场宫廷阴谋当中的充满悬疑的故事。
剧情介绍:明朝崇祯皇帝登基后,权倾天下的大太监魏忠贤(金士杰饰)被弹劾辞官,阉党覆灭。锦衣卫授命追捕阉党。锦衣卫卢剑星(王千源饰)、沈炼(张震饰)、靳一川(李东学饰)三人是结拜的兄弟,感情非常好。
大哥卢剑星(王千源饰)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升到百户的职位,二哥沈炼(张震饰)暗恋着教坊司的女子周妙彤(刘诗诗饰),三弟靳一川(李东学饰)则有着不可告人的过去被人攒在手里。
一天,内宫太监赵靖忠(聂远饰)秘密找到三兄弟,要他们奉皇命去追杀要出京流放的大太监魏忠贤(金士杰饰)。一场追杀之后,三人带回了大太监魏忠贤(金士杰饰)的尸首,本以为凭此大功,三人的夙愿皆可实现。没想到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阴谋的开始,三人即将落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3)电影皇帝出京讲的是哪个扩展阅读
《绣春刀》角色介绍:
1,靳一川
三兄弟中的三弟。为人坦荡直接,对大哥卢剑星与二哥沈炼十分信任。身体不好,去求医时对大夫之女张嫣一见倾心,不想在此刻曾经的大师兄出现在他的面前,到底是好是坏。
2,赵靖忠
皇上身边红人的内宫太监,魏忠贤义子。对权利有不小野望,为人阴狠擅攻心计,下令命三兄弟捉拿魏忠贤,却不想背后有另一个阴谋。
3,魏忠贤
崇祯时期第一大宦官,东厂首领,家囤万贯财产,收养一众义子与死士为自己效命,直至赵靖中下令命三兄弟去夺他性命时,事情有了变化
Ⅳ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皇帝是否离京出逃
1854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南京条约》等要求,遭到清廷拒绝。1856年,英国军队进犯广州。1857年冬,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夏,英法联军进逼天津。咸丰皇帝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分别与英、法、俄、美等国代表签订了四国《天津条约》。与此同时,俄国政府还用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领土60万平方公里,并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划为所谓中俄“共管”。
1859年夏,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又率军舰进攻大沽炮台。1860年春,英法联军25000余人陆续开赴中国,于1860年夏再度攻占了天津并向北京进发。
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咸丰帝让皇六弟、恭亲王奕�6�0为钦差大臣便宜行事,而自己则以所谓的“秋狝木兰”为名,于1860年9月23日从圆明园启程奔往热河。
这是大清王朝的皇室自从入关以来的仅有的两次匆忙离开北京、狼狈出逃外地的行动之一,也是这仅有的两次出逃的第一次。
您想啊,这第一次出逃,大清王朝的皇室成员肯定会思考很多内容:什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之后会怎么样啦,什么英法联军会不会连同这紫禁城都一起放一把火烧掉啦,什么英法联军会不会继续尾随追击到承德避暑山庄啦,什么这大清王朝的皇室成员一路之上如何受到很好的保护和照顾啦等等,都是他们在出逃的时候没有来得及想的,只能在在出逃的路上才可以好好想一想。
出逃之前的咸丰皇帝,最最需要想的是:我出逃了之后,把北京、把紫禁城皇宫交给谁?按照道理来说,出逃之前的咸丰皇帝只能把北京、把紫禁城皇宫交给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6�0——因为在自己所有的弟弟当中,只有他是成了年、有经验、有见识的啊!
可是,把北京、把紫禁城皇宫交给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6�0,这哪里行啊?自己哪能放心得下呢?您想啊,这个恭亲王奕�6�0早年就是咸丰皇帝争夺皇位的最大的对手,他会不会趁着咸丰皇帝出逃的机会在北京宣布继承皇位、而把咸丰皇帝当做所谓的什么“太上皇”给“供奉”起来呢?请注意,当年大明王朝的明英宗被瓦刺部首领也先率领的大军俘虏之后就出现过类似的惊心动魄一幕啊!
Ⅳ 帮帮忙找部古装老电影的名字!男主救被强抢的女主,谈吐被误认为是太子(或皇上)
可能是香港电影《糊涂姻缘》。
Ⅵ 皇帝出游时守家的人是谁
皇帝出京巡游,军国大事要如何处理呢?在漫长的实践中,为应对皇帝不能正常行使职权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应急体制——监国制度,使皇帝在巡游的时候,不必担心自己的皇位易于他手,大权旁落。 监国制度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周代替殷商后,周武王派遣王室亲信到各地驻守,代天子行使监督的职权。此后,建国制度不断的完善与改进,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操作机制。监国大致有三种形式:朝廷的代理元首,即皇帝缺位的情况下,临时选出一位重要人物行使皇帝职权;临时的政府首脑,即皇帝和朝廷无法履行职责的情况下,由其他重要人物组织临时政府,出任首脑,行使职权;朝廷的常务副元首,即太子辅佐皇帝、参与政务的一种行政称号。在这监国的三种方式中,前两种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最后一种则着眼于政权的长久经营,也就是在皇帝因故离京出行期间,昭命太子或太孙监督政府各临时机构并临时执政。 明代之时,根据《明史》、《明实录》的记载,明代一共有四位监国者,分别是明成祖朱棣的太子,即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的太子,即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郕王,即后来的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太子,即庄敬太子朱载壑。 根据记载,皇帝出行,代皇帝坐镇京师的太子、太孙要代皇帝行使职权,并要承担一定的职责。首先,就是保证局势的稳定。古人云: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句话并非是说天下一定不能少了皇帝,而是说,无论如何,总要有人出面来维持局面,这个人可以是皇帝,也可以是其他人,而皇太子、皇太孙就是最适当的人选。一旦国内有人趁皇帝不在之机,煽动暴乱,按制监国的太子、太孙在飞章奏闻行在的同时,可以自行调动军队捕杀犯人;如果边陲告急,异族入侵危及国家安全,监国的太子、太孙可以一边奏知皇帝,一边调兵御敌。其次,监国之人要恪守礼制,禁止监国之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也就是说,皇太子、皇太孙虽然可以行使监国之权,但是,其行使的权力被规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绝对不能冒犯和威胁皇权。例如,每逢各种节日庆典,或是迎接皇帝诏书时,要行跪拜大礼;皇太子、皇太孙在御门听政时,御座的位置方位不能像皇帝一样居于正中;一些事关军国最高机务的大事都要奏请皇帝处分。由此可见,皇太子、太孙监国只是皇权在一定范围的延伸,是在皇帝的严格控制下,部分放权于人。 到了清代,皇帝在位时不设太子,所以在皇帝出行时,没有监国的制度,但清代有一套独特的制度。一旦皇帝出巡,所有的政务奏章都直达行在,由皇帝总裁。为了表示与在京时的区别,扈从的政府各部门都要重新铸一枚加“行在”二字的印章,称为“行印”,以别于日常所用的印章。由这些部门发出的公文命令钤行在印,较之前朝的监国制度,清代的方法更能防止大权旁落,表现了清代皇权的高度集中,达到了封建专制的顶峰。
Ⅶ 清代皇帝历史电影有什么
1、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德·奥图等主演的传记电影。该片于1987年10月23日在意大利上映,其3D修复版于2015年6月在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映。
该片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从当上皇帝开始到最终成为一名普通公民之间横跨60年的跌宕一生。
2、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是由新昆仑影业有限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的历史片,由李翰祥执导,刘晓庆、梁家辉、陈烨、张铁林等主演。
该片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历史背景,讲述了慈禧是如何从一位不被人注意的少女成长为咸丰帝宠妃的故事。1983年9月21日,该片在香港首映;同年,该片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特别奖 。
3、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是由香港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于1996年5月5日推出的一部历史战争类型电影,该片由谢晋执导,鲍国安、林连昆、苏民、郎雄等人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的是道光年间,英国的鸦片贸易给大清帝国造成严重威胁,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委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4、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是由冯小宁自编自导,陆毅、夏雨、杨立新、孙海英、龚洁主演的历史、战争电影。
影片从主角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从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讲述了甲午年间我们的先辈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该电影于2012年7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并获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奖。
5、两宫皇太后
《两宫皇太后》是长春电影制片厂、香港长顺影业公司联合出品的古装剧情片,由王学新执导,方舒领衔主演,于1987年上映。
该片讲述“辛酉政变”后,载淳继位,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后,慈禧千方百计独揽大权的故事。
Ⅷ 行宫是什么意思
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可能由其它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样子就是皇宫的简化版,皇帝在外地的家。
据记载:皇帝出巡一般都是二十里一休息,四十里一住。因而,在康熙时期,光是从北京到古北口就修建行宫七处;蔺沟、石槽、杯柔、密云、罗家桥、瑶亭、王家店等。
(8)电影皇帝出京讲的是哪个扩展阅读
清朝行宫:
1、寄畅园:史料记载,有两位清朝皇帝曾将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境内的一座宅第当作行宫。这座宅第就是所谓的寄畅园。坐落在无锡的惠山脚下,京杭大运河就在前面不远处。
2、五台山台麓寺,清朝皇帝朝台行宫之一。清朝皇帝朝台频繁,康熙5次朝台,干隆6次游山,嘉庆算少,只来过1次。’皇帝朝台,需修行宫,仅长城岭到五台山的百里之途,即修行宫五处。
3、承德避暑山庄—清朝三代皇帝修建的行宫,也叫热河行宫。养源斋,“养源斋”三字为干隆皇帝题写。内设会见厅和宴会厅。宴会厅金碧辉煌,厅内悬挂干隆皇帝的孙子临摹其书法“幽怀托泉石,乐事在桑麻”。现在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举办重要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4、正定隆兴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于寺院西侧修建行宫后,方形成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皇帝行宫三路并举的格局。行宫的修建增添了寺院恢宏的气势,成为后世皇室出京巡幸驻跸之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行宫
Ⅸ 求一段描写皇帝出行的片断,越详细越好,谢谢!!!
皇帝出行,随身跟随的四大护卫人选
我选择:
第一:东方不败,可当大内总管,平时服侍于皇帝左右,形影不离,已是天下最安稳的屏障,兼之皇帝帅气阳刚,更是让战神五体投地。加上其超人的速度,更是将一切皇帝最害怕的暗杀手段,暗器拒之于无形。
第二:郭靖,可当御林军统领,领导10万御林军随时陪伴皇帝御驾亲征。如果东方不败是皇帝在野外扎营时营内的贴身护卫,郭靖就是站在营外的24小时黄金保安。
第三:张无忌,可当京城六扇门6大高手之主管,随和温良的他,会和任何人都做成好朋友,无形中去掉不少的杀机,会让几乎所有在他领导下的人对他死心塌地,不生异心。禳内而安外,有了内部的绝对忠诚的保障,更是为皇帝的安全磅上加磅。
第四:黄蓉,四大护卫中唯一的女性,素有女诸葛之称的她,眼珠子一转,早有一十七,八条妙计在胸,加之奇门遁甲之术,更可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外加女性独有的魅力,实在是不二之选。
不知道哪位皇帝才会如此幸运,有这么四位高手左右其尔拥之,真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也,钦此!
Ⅹ 谁知道刘德华《美人痛》中的典故
这四句话好象是写的两个典故
“梅龙镇压上卷起一簇相思梦
凤姐妄攀龙徒遭情戏弄”
这两句话出自京剧《梅龙镇》(又名《游龙戏龙》),就是说的是明朝正德皇帝出京至宣府一带,在一家小店遇店家少女李凤姐,而极尽勾引调逗之能事,并强暴了她,后来当这个乔装皇帝露出本色(便装之内的龙衣),唱着“左边也是龙,右边也是龙”,该李女大惊失色,慌不迭地下跪讨封。皇帝又唱道:“孤三宫六院都封尽,封你为闲游戏耍宫”。纵是一向轻薄戏谑之词,也使李女感功莫名:“谢主龙恩”。
“范蠡狠心千里将爱送
西施忍辱只因救国梦”
这两句包含的故事是:
春秋战国之时,越国上大夫范蠡,踏青赏春,迤逦游玩,来到钱塘苎萝山中。他被这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瑰景所陶醉,感慨万分,留连忘返。正遇到溪边浣纱的美女西施,一个面如桃花,似采药之神姝;一个风流倜傥,若偶谪之上仙。互相倾慕,一见钟情,浣纱为赠,海誓山盟:二人同结百年之好,西施遵盟,非范不嫁;范蠡速返,择日迎亲。
不料,这一桩美满姻缘,却被纷纷战事所阻,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范蠡向勾践献计道:“臣启主公,臣闻五色令人目眩,故妙舞清歌,害人之谋,蛾眉皓齿,伐性之斧。为今之计,须选美女,进上吴王,一则显我服顺,以安其心;二则动彼荒淫之志,我们则可坐而观变。”越王闻言大喜,连夸妙计。马上派人于国中搜选美女,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国色佳人仍未觅得。
范蠡见此情景,内心矛盾重重,犹豫再三,终向勾践禀道:“臣知有一处女,独居山中,艳色绝伦,举世罕见,已曾许配于臣,尚未娶之,今可选用。”勾践闻言,觉得不太合适。范蠡又进言道:“臣闻为天下者不顾家,况一未娶之女!想那西施通情达理,聪颖过人,必会答应此事,主公不必过虑。”勾践这才转忧为喜,派范蠡带金银绸缎去迎西施。
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越王灭了吴国,十年之仇已报,勾践欲高官厚禄封于范蠡、文种、西施等,范蠡坚辞,携西施共乘一叶扁舟,泛游太湖,二人相亲相爱,飘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