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蜘蛛侠主人公读的是什么大学
是一所虚构的“纽约大学”。
⑵ 全中国哪所大学的电影专业最好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艺术学院正在筹建之中)现设3个本科专业、3个硕士专业和1个博士专业,即影视编导本科专业,艺术学专业辅修本科,文化艺术管理专业本科;艺术学专业硕士点、电影学专业硕士点、美术学专业硕士点;艺术学专业博士点。此外,艺术学系还从1998年起,陆续开始文化艺术管理、古代艺术品鉴定、文化经纪人、媒介经营管理、美术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艺术学系将依托北京大学雄厚的人文学科优势,力争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于1997年4月宣告成立,这标志着北大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研究在北大揭开了一页新的历史篇章。
艺术学系设四个教研室: 艺术学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音乐学教研室、影视学教研室。 设有四个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书法研究所、京昆艺术研究所、戏剧研究所、电视研究中心等。
艺术学系还设有数字影像实验室、苹果电脑实验室和图书音像资料室。目前,艺术学系建设成一座较大规模的图书音像资料馆,国内最大的数字电影研究资料库。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还负责管理和辅导北京大学学生艺术团的工作。北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学生合唱团、学生管弦乐团、学生舞蹈团、学生民乐团等,近年来曾多次应邀出访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艺术学习将努力把北京大学艺术团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学生艺术团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并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艺术学系还先后聘请一批海内外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艺术学系致力于以下互相联系的四项目标:一, 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使他们具有较丰富的艺术知识,同时具有较高的趣味、格调和鉴赏力,从而成为有相当艺术修养的人才;
二, 培养一批艺术教育、艺术评论、艺术实践和艺术研究的专门人才(包括一批艺术研究的高级人才),这些人才应在理论基础、专业训练、综合素质等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要求;
三, 积极组织基础艺术理论、各门类艺术、比较艺术和美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为创建具有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艺术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 通过面向社会的艺术教育、艺术评论,以及在艺术产业、艺术科技、广告产业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最快将于年内成立,初期计划包括美术系、音乐系、影视艺术系、文化管理系四个系和戏剧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影视研究所等。
现有专业:本科(影视编导、艺术学、音乐学、文化艺术管理)
硕士(艺术学、电影学、美术学)
艺术硕士(MFA)
博士(艺术学)
可预计即将开设:本科(音乐表演、艺术设计)
硕士(戏剧戏曲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博士(电影学、 广播电视艺术学)
目前,艺术学院有电影学博士生导师1名:彭吉象 [教授],硕士生导师5名.影视学教研室 (主任:陈旭光 教授) 陈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陈 宇 [副教授] 邱章红 [讲师] 陈宇[讲师]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书记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学术职务: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教美育研究常务副会长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分会副会长
中国高教影视学会副会长
开设主要课程:
艺术概论、影视鉴赏、中国艺术精神、
美学原理、影视美学
当前主要工作领域:
1. 主编"影视艺术丛书"(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写的《影视美学》(35万字),以及由国内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撰写的《影视社会学》,《影视心理学》,《影视文化学》,《影视语言学》,《影视批评学》,《影视艺术传播学》等,此套丛书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末开始陆续出版.
2. 研究课题《艺术学原理》拟在本人原来主编的《中国艺术学》(80万字)与《艺术学概论》(30万字)的基础上,努力用现代观念来阐述中国艺术传统理论,运用打通学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来进行。
3. 承担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组织一套影视艺术译丛,其中包括本人带领2000级影视专业研究生共同翻译的〈Film Art >(第五版),该书是美国著名大学均采用的电影教材,而且是美国影视专业学生必修课的指定教科书。该书将于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发行的还将有另外两本著作《电影文化》、《电影简史》等。
研究课题:
1. 国家"八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艺术学》,本人为课题负责人。该项目在"八五"期间全国艺术科研10个重点项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为《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5位教授共同撰写,历时5年完成,共80万字。
2 .中央电视台研究课题《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1 .《中国艺术学》(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于97年12月出版,80万字)1998年获"中国图书奖";1999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999年获全国文科最高奖,即第一届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成果二等奖。
2 .《影视鉴赏》(本人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1998年被列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普通高校美育与艺术教育重点教材(共四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岚清同志为这套重点教材写序,倡导高校普及美育与艺术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第一批重点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后被北京市评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及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艺术学概论》(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别获得北京大学第四届与第六届科研成果奖。
主要学术著作:
1. 《中国艺术学》,主编,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万字。
2. 《影视鉴赏》,主编,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万字。
3. 《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万字。
4.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万字。
5. 《影视美学》,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
1. 《散文诗电影的美学特色》,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7期
2. 《惊险片段的美学追求》,载《当代电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较艺术学》,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国戏曲与日本能乐美学特性比较略论》,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华语电影》,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北京日报》2001年2月18日转载摘要,《新华文摘》2001年第5期转载
6.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2期
7. 《中华民族影视艺术与WTO》,载《电影创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指导导师
开设主要课程: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
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批评、中国电影文化、中国电影传播
主要学术获奖情况: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万字)2004年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教学获奖情况:
2003年获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
主要学术著作(均为独立署名):
1. 《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1万字。
2. 《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27万字。
3. 《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64万字。
4. 《影视批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4万字。
5. 《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3万字。
6. 《波德莱尔是怎样读书写作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34万字。
主要学术论文(均为独立署名):
1. 《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寻光明——沈浮早期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3. 《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 《建构中国电影文化史》《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5. 《意识形态氛围与中国恐怖电影的不可预期》,《电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电影学术:无人喝彩的尴尬与渴望超越的焦虑》,《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11日。
7. 《电影启蒙与启蒙电影--郑正秋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4年第2期。
8.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喜剧片》(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3期(连载)。
9. 《新中国喜剧电影的历史境遇及其观念转型》,《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识及其艰难浮现--影片<跆拳道>文化阐释》,《当代电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场经济呼唤重构中国电影类型生态》(记者专访),《中国文化报》2003年8月26日。
12. 《从中国电影的类型传统看当前中国电影的发展机缘》,《文艺报》2003年7月17日。
13. 《心灵探询与价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读解》,《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导演的历史意识及其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地位》(上、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连载)。
16. 《为生而死与向死而生--对侯孝贤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种读解》,《电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父亲形象及其文化含义》,《电影艺术》2002年第6期。
18. 《物恋悲剧与生存困境--影片<寻枪>的文化读解》,《电影艺术》2002年第3期。
19. 《历史·文化与个体·尘世--夏钢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评析》,《当代电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独特处境及历史命运》,《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2. 《王家卫电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义》,《当代电影》2001年第3期。
23. 《选择与坚持: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批评》,《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24. 《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25. 《电影理论与电影史视野里的中国电影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6. 《中国早期电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电影艺术》1999年第5、6期(连载)。
28. 《建构中国电影批评史》,《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⑶ 电影《七月》讲叙的是什么
青年摄影师泉子夫妇与人合住一套两居室,生活很窘迫,妻子终于不堪忍受以爱上别人为由从家里搬走。这时候,泉子的弟弟小东来北京投奔他。
泉子到西藏拍一个广告片,邂逅女演员青青,青青对泉子产生好感。回到北京,泉子发现青青竟然跟自己住在一套房子里。
然而泉子始终无法忘记妻子。弟弟发现了嫂子的踪迹,用啤酒瓶砸破了嫂子的上司的头。弟弟从拘留所出来,伤感地离开了北京。
青青对于泉子在感情上拿不定主意很失望,也搬走了。
空荡荡的屋子只剩下泉子一个人。生活还在继续,只是泉子迷失在这个闷热的七月里
在北京“漂”着的青年摄影师泉子夫妇与人合住一套两居室,可合租者搬来了半个月,泉子还没有见过她。
妻子不满于泉子为了所谓的理想把生活搞得很窘迫,以爱上别人为由从家里搬走了。这时候,正赶上泉子的弟弟小东来北京投奔他。
泉子到西藏拍一个广告片,邂逅女演员青青。在美丽的圣湖那木错,青青对泉子产生好感。
回到北京,泉子发现青青竟然跟自己住在一套房子里。
一边是青青的情感表白,一边是对妻子的怀念。泉子限入困苦和迷惘。偏偏在这时候,泉子的弟弟跟踪发现了嫂子的踪迹,用啤酒瓶砸破了嫂子上司/情人的头。
弟弟从拘留所出来,伤感地离开了北京。
青青失望于泉子在感情上的游移,也搬走了。泉子又回到了单身的状态。一切已经物是人非,生活似乎完全变化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求采纳
⑷ 电影《7月》讲的是什么意思
三花是一名孕妇,一个暴雨的晚上被困在了抛锚的车子里,不料出现了宫缩的危险症状,四位好心农民工用门板组成了临时担架,及时把三花送到了医院,最终母子平安,而此时此刻,三花的丈夫郭勇也在出租车司机的帮助下赶到了医院。面对好心人,郭勇用下跪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激却被众人劝住。孩子起名叫“七月”,是为了纪念那个难忘的日子。
⑸ 有什么在你所读的大学取景的影视剧呢
《我的早更女友》,女主穿着婚纱喝酒的那个景就是在我们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宿舍楼取景的,当时知道后特别的激动,很想见周迅一面。
⑹ 电影里七月和安生那本书是谁写的
电影里七月和安生那本书是安生写的
电影原著是安妮宝贝
如果帮到你,望采纳!!!
⑺ 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 中推荐的50本书20部电影
大学,是一种专业能力定向学习或者是更深入学校的基础,比如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生、护士和各种医学相关的专业人才;但是大学不能仅仅学习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⑻ 德国电影《七月》女主角资料。
克里斯蒂安妮·保罗(christianepaul)
是德国电影,电视及舞台演员
生于1974年3月8日,德国柏林
星座:双鱼座
第一份工作是作为时尚杂志的模特。17岁时首次'触电',之前从未进行过表演方面的训练。大学学的是医学并完成了学业。有一女儿,目前和沃尔夫冈施文克医生生活在一起,并有一子马克西米利安生活在柏林。
电影作品如下:
小鬼勇斗恶保姆(2009)
您想要么?(2009)
伟大的雄猫(2009)
浪潮(2008)
时光之尘(2008)
新警探(2007)
远远的被谴责(2007)
Felix2-(2006)
ReineFormsache(2006)
ImSchwitzkasten(2005)
洪水屠城(2005)
我是父亲(2002)
玛琳(2000)
七月(茱莉与丹尼)(2000)
爱人的头颅(1999)
生活是你的所有(1997)
敲响天堂之门(1997)
窃听北京时间eineBaustelle(1997)
Dummgelaufen(1996)
工作狂(1995年)
温特报Milchstraße(1995)
主任(1994年)
脑出血达科陆(1993)
Deutschfieber(1992年)
电视
DieTotevomDeich(2006)
DieNachtdergroßenFlut(2005)
KüssmichHexe(2004)
AußerKontrolle(2003)
HimmelreichaufErden(2001)
ZuckerfürdieBestie(1998)
Mammamia(1997)
DerPirat(1997)
NurderSiegzählt(1994)
奖项
马克斯欧弗斯-防爆Preis:1996
巴伐利亚Filmpreis的Workaholik:1996
Goldene卡美拉最佳女配角:1998
柏林日报文化奖:1999
----------------------------------------------------------------------
具体的可到Google中查看:在Google中输入christianepaul查找,会列出很多其相关的内容(点击后边的'翻译此页'可翻译成中文)。
⑼ 微电影七月讲的是什么
微电影《七月》清纯美女沦为闺蜜玩偶
假如你最亲近的人为你虚构了一个人生,你,还能相信谁?一次变故,哥哥住进医院从此不再醒来。主人公七月被同乡的芹姐带到城市中打工,却不料芹姐是色情话务公司的老板,七月被迫接受了这份她认为很不正当的工作......
⑽ 电影《五月的鲜花 》里说到的南方大学指的是哪所大学,现在还有吗
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市王城本部,黄黄的大门口,还有做报告的礼堂……都是最近拍摄的,什么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