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海里有一条变异电鳗是什么电影
《地心游记》2,在结尾的时候,还用那个电鳗做了鹦鹉螺号的电源。
⑵ 电鳗是通过什么放电的可以利用电鳗进行发电吗
水中有一种鱼,就连水中的王者鳄鱼和食人鱼都对它避而远之,这就是电鳗,它靠着自身强大的放电能力能将这些水中王者瞬间电晕,要捕捉那些小鱼小虾更是轻而易举,绝对算是动物界中的奇迹,故也有“水中高压线”之称。

每个凝胶块只能产生很小的电压,但数千个个凝胶块就能产生110伏的电压,想要触发这些凝胶块放电,只需要把两张凝胶压在一起就可以了,目前这种电池还需要主动充电,但只要激活就可以持续提供几个小时的电能,直到不同凝胶之间的离子水平达到平衡,就需要再次充电了,用电流使凝胶回到高盐或低盐交替排列的状态。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可以提供不同浓度的体液蓄存,也许有一天就能利用这些体液蓄存来开发电池,那样人体也就能跟电鳗一样自己发电了。
⑶ 电鳗内部发电的原理
电鳗体内有一些细胞就像小型的叠层电池,当它被神经信号所激励时,能陡然使离子流通过它的细胞膜。电鳗体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就像许多叠在一起的叠层电池。当产生电流时,所有这些电池都串联起来,这样在电鳗的头和尾之间就产生了很高的电压。
用这些电流足以将它的猎物或天敌击晕或击毙。淡水里的电鱼需要更多的电池串联在一起,因为淡水的电阻较大,产生同样的电流需要更高的的电压。

(3)哪个电影中靠电鳗鱼发电扩展阅读:
电鳗肉味鲜美,富有营养。虽然它能释放出强大的电流,但南美洲土著居民利用电鳗连续不断地放电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和补充丰富的食物后,才能恢复原有的放电强度的特点,先将一群牛马赶下河去,使电鳗被激怒而不断放电,待电鳗放完电精疲力尽时,就可以直接捕捉了。
电鳗三种不同类型的放电:用于感知环境的低压脉冲;在猎捕过程中释放的二至三次高压毫秒脉冲组成的短序列(被称为二连脉冲或者三连脉冲);以及捕食或者自我防御时释放的高压高频率脉冲。
电鳗会在攻击前10至15毫秒,对自由游动的猎物释放高频率高压脉冲展开攻击。在高速视频里,很明显在电击击中鱼类后三至四毫秒,鱼被完全麻痹。这种麻痹只是暂时的:如果电鳗没有立即捕获鱼类,后者会迅速恢复移动性并迅速游走。
⑷ 电鳗可以放电,人类可以利用下发电吗

最后
总的来说,电鳗不会把人电死,电晕导致溺水死亡是有可能;
电鳗也可以吃,只要你敢下河抓就行;
电鳗虽然会放电,但本身也怕电,电击鳗鱼,它也会被电死;
还有想养一条电鳗来给手机充电的,请放弃这样的想法,一来危险,二来电鳗的电无法持续稳定输出。
⑸ 有一部电影最后一条电鳗把船带起来了叫什么名字
《地心历险记2》中最后的桥段,由于岛屿即将沉没,形势十分危急,潜艇年代久远缺乏电力无法启动,男主角和继父(巨石强森扮演)想到了用引诱巨大的电鳗发电带动潜艇,最后成功逃生。
⑹ 电鳗在海里为什么不会被自己放的电电到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过关于自然界各种动物的纪录片。看过相关视频后,我对各种动物的超强生存能力深感震惊。以电鳗为例,它可以通过放电进行防御,但不会被自己放的电电到。这种动物不是很神奇吗?为什么鳗鱼在水中放电不会被自己电到?

一般来说,自然界中除了人类外,没有任何动物能与电鳗相媲美。同时,除了电鳗、电鲶鱼、电鳐、电蛇等动物,它们有自己的价值意义。我们不应该认为动物是普通的或弱小的。例如,小蚂蚁能举起比自身重量多几百倍的食物,这是非常强大的。此外,我们使用的飞机是通过鸟类飞行来模拟的,这启发了人类面临的难题。
⑺ 电鳗是怎么发电的
电鳗体内有一些细胞就像小型的叠层电池,当它被神经信号所激励时,能陡然使离子流通过它的细胞膜。电鳗体内从头到尾都有这样的细胞,就像许多叠在一起的叠层电池。当产生电流时,所有这些电池(每个电池电压约15伏)都串联起来,这样在电鳗的头和尾之间就产生了很高的电压。许多这样的电池组又并联起来,这样就能在体外产生足够大的电流。用这些电流足以将它的猎物或天敌击晕或击毙。淡水里的电鱼需要更多的电池串联在一起,因为淡水的电阻较大,产生同样的电流需要更高的的电压。
电鳗,电鳗科的鳗形南美鱼类,学名为Electrophoruselectricus。电鳗体型粗圆而长,最大可长达250厘米左右,主要栖息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及奥里诺科河流域,生性昼伏夜出,以捕食小鱼为主。它能产生足以将人击昏的电流,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输出的电压300~800伏,因此电鳗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电鳗虽名为鳗,但并不是鳗鱼的一种,在生物分类上电鳗和鲶鱼更为接近,皆置于骨鳔总目之下。另外,世界上已知的发电鱼类达数十种,其他会放电的鱼类还有电鲶、电鳐等。
电鳗发电是一种捕食和打击敌害的手段,有时是一种生理需要。电鳗能随意放电,自己掌握放电时间和强度,发电器最主要的枢纽,是器官的神经部分。世界上有好多种电鳗,其发电能力各不相同。非洲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200伏左右,中等大小的电鳗一次发电的电压在70~80伏,像较小的南美电鳗一次只能发出37伏电压。
电鳗输出的电压有300伏,平均电压为350多伏,美洲电鳗的最大电压达800伏,足以击死一头牛。放电时产生的电流是极微弱的,一般不到一安培;有时观察到的电压为500伏,电流为2安培,即功率为1000瓦的短时放电。虽然发出的是直流电,但放电频率每秒可达300个脉冲。
⑻ 鳗鱼为什么能够放电
即电鳗(鳗鱼的一种)的放电能力来自于它特化的肌肉组织所构成的放电体。肌肉组织几乎都能放电,占其身长的80%以上,有数以千计的放电体。
电鳗的头部是负极,尾部是正极,每个放电体约可制造0.15伏特的电压,而当数千个放电体一起全力放电时的电压便高达600~800伏特,但这种高电压只能维持非常短暂的时间,而且放电能力会随着疲劳或衰老的程度而减退。
电鳗能自由控制要放出什么程度的电力,一般认为电鳗放出低电力的目的是在警告、试探或侦测。电鳗之所以能不被自己或同类电到,那是因为电鳗体内的脂肪组织有很好的绝缘作用,而且电鳗本身已很适应微弱的带电环境。

(8)哪个电影中靠电鳗鱼发电扩展阅读
外形特征
行动迟缓,栖息于缓流的淡水水体中,并不时上浮水面,吞入空气,进行呼吸。体长,圆柱形,无鳞,灰褐色,长可达2.5公尺,重可达20千克。背鳍、尾鳍退化,但占体全长近4/5的尾,其下缘有一长形臀鳍,依靠臀鳍的拨动而游动。
尾部具发电器,来源于肌肉组织,并受脊神经支配。能随意发出电压高达650伏特的电压。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色,腹部橙黄色,没有背鳍和腹鳍,臀鳍特别长,是主要的游泳器官。有两对形状为长梭形的发电器,位于尾部脊髓两侧。
电鳗尾部两侧的肌肉,是由有规则地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⑼ 海底的电鳗,是通过什么原理发电的
在整个人类文明城关于电的话,你那么最先想到的就是爱迪生,我们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的恋人。我们的整个世界再也圈的时候也会充满了光明。你们除此之外的话,关于电的发明的话,那么有更多研究的,就是尼古拉特斯拉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主要是对交流电进行了验证。除此之外的话,那么在我们人类的发明当中,发明了这一类关于电的物质,而在许多的动植物身上那么他们的一些生理性的构造,那么也有可能让他们等一个身体会发电,有可能的话,他们发电的这一个电压,有可能还会是非常高的。

对于一些生物学家以及科学家来讲的话,那么就会在想是否可以把电鳗这种生理功能演变,成为我们日常所用的一个供电的机制,把它作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用电通过研究表明就是电慢发电,并不能变成日常的用电,是由于电鳗他的发电量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自身的一个生理构造,那么如果要把这一个发电作为日常不能用电的话,那么是否会让电鳗这种物种灭绝以及是否需要中间的一个转换器来把这种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从而保证电压的稳定来供我们日常所使用。
⑽ 电鳗鱼会放电吗
电鳗是怎样放电的呢?
原来,电鳗是活的“发电机”。它尾部两侧的肌肉,是由有规则地排列着的6000—10000枚肌肉薄片组成,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相隔,并有许多神经直通中枢神经系统。每枚肌肉薄片像一个小电池,只能产生150毫伏的电压,但近万个“小电池”串联起来,就可以产生很高的电压。
电鳗尾部发出的电流,流向头部的感受器,因此在它身体周围形成一个弱电场。电鳗中枢神经系统中有专门的细胞来监视电感受器的活动,并能根据监视分析的结果指挥电鳗的行为,决定采取捕食行为或避让行为或其它行为。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水池中放置两根垂直的导线,放入电鳗,并将水池放在黑暗的环境里,结果发现电鳗总在导线中间穿梭,一点儿也不会碰导线;当导线通电后,电鳗一下子就往后跑了。这说明电鳗是靠“电感”来判断周围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