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电影受到哪些国家电影的影响
美国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主要的联盟对象就是美国,所以得到了美国的大力帮助,从美国引进了许多现代化的东西,包括现代的思想和物质,这个从老蒋的嫡系部队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对美国的依赖。
Ⅱ 对于中国人影响最深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横空出世。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描述了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的一种状态,也描述了我国的科研先辈们,背负着怎样的使命,在这部电影中,我不仅看到了奉献和牺牲,更看到了嬉笑怒骂之间的热血与慧心,与今天的大多数电影相比,这部老电影虽然拍摄的技巧不是特别出色,但是它的意义极为远大。
但是在抛开这些特效镜头之后,我们会发现西方电影的主题都是索然无味,非常空洞的,希望我国的第5代导演能够争口气,多拍出一些像横空出世这样的电影。
Ⅲ 亚洲电影最有影响力的国家是哪个
印度 中国香港
Ⅳ 中外有哪些由现实改编的电影,对这个国家产生巨大影响
近几年根据现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有不少,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根据陆勇事件改编的《我不是药神》和根据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红海行动》。
Ⅳ 中国电影在世界有影响吗
你对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影响力不清楚的原因是,除了一些功夫片,比如卧虎藏龙。在外国很有影响力的电影,在中国都没有什么名气。
主要以低成本电影和非商业片为主(因为这些电影本身就都指着国外电影节拿钱,或者根本不在内地展映。)
比如贾樟柯导演的《三峡好人》(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2007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影展最佳影片奖,第28届南非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7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奖,2007年挪威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以及侯孝贤导演的《童年往事》(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第三十七届西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及鹿特丹电影节、夏威夷电影节、亚太影展作品奖)
是因为呀,这些电影,和一些大片相比,很难上台面,也就是上院线。一个是因为审查;还有一个是因为本身剧情并不商业,很难吸引观众;还有就是咱们大片导演的打压,比如我这个片子好不容易要到了全国100块屏幕,一个大片出来,人家要1000块屏幕,要最佳时段播放,就给你压下去了,而上院线就意味着要制作拷贝,而拷贝的成本是仅仅几天的放映收不回成本的。所以一些有深度的电影,在电影院是看不到的。
下面来说一下外国流行的咱们国家的商业片。
举个例子《赤壁》吧。
我看的时候觉得这是什吗玩意。后来想一想,其实这东西拍出来,本身就不是给咱们中国人看的。因为它的没有剧情,没有逻辑,只有打斗和一些所谓的中国元素,但它在美国是受欢迎的,它在前期拉投资的时候就会和投钱的人说,你看我在中国内地市场收回多少多少钱,但我在北美能收回比中国多好几倍的钱,然后在亚洲市场又能收回多少多少钱。所以投资决定剧情,北美票房高,那我就往美国电影上写,往美国文化上靠。 说难听点,《赤壁》就是一个披着中国壳子的美国大片。
哎。一提到中国电影这个问题,就有一点无奈。
Ⅵ 电影<后果>哪个播放器可以看
后果 Aftermath (1994)
www.dybird.com/down/xiazai4216.html
导演: 纳乔·塞达
编剧: 纳乔·塞达
主演: Xevi Collellmir / Jordi Tarrida / Ángel Tarris / Pep Tosar
类型: 恐怖 / 短片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西班牙
语言: 无对白
上映日期: 1994-10-08
片长: 30 分钟
IMDb链接: tt0159241
案发现场是停尸间的解剖台上,第一个解剖工作者把一具男尸以纯熟的手法解剖,镜头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毫无掩饰的过程。从开头颅取大脑到剖肋骨挖内脏,看到暗红的血液四处流淌、心肝脾肺肾肠逐一掏出,最后还把所有掏出来的东西重新塞进去,再缝上线,我的血管都膨胀了,满身发热。
往往血腥和残忍不是最令人窒息的,而是第二个解剖工作者在处理一具女尸的时候,在解剖的过程中奸尸的场景。面对这浸泡着血液、内脏溢出的尸体,空虚寂寞的工作者脱了裤子,爬上了女尸,压抑地发泄着。
他回到了家,把从女尸上带回来的内脏搅成肉酱,喂狗吃,心想真是变态。在我本以为导演可能是酷爱着这种血腥、变态的死亡概念的时候,镜头特写了铺在地上用来垫着喂狗的报纸上刊登着这名女尸的死亡信息,日期是欢庆的平安夜。
Ⅶ 中国和韩国电影(影视)在国际上有什么影响
中国
1905年 谭鑫培主演,任景丰拍摄的《定军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1913年 亚细亚影戏公司出品、由郑正秋、张石川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在上海新新舞台上映。
1913年3月15日 由明星公司摄制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
1953年11月5日 上海电影制片厂完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演员和电影!
<<渔光曲>>参加了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为纪念苏联电影国有化15周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并获得“荣誉奖”。
是中国第一部获奖电影!
1910年韩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废除“大韩帝国”政府,设立“朝鲜总督府”.历年的4月11日,才在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现在上海都还有遗址!有兴趣可以去看下!
而韩国,在1948年5月10日,才正式与朝鲜划分"三八线! 才有意义上的独立!
而他们的电影史才开始于1919年!第一部电影是<<正义的复仇>>是由金陶山导演的。这是一种所谓的动态戏剧,为的是舞台表演结合起来。不知道算不算是一部真正的电影!
由于《阿里郎》获得很大成功,韩国影片的摄制数目增加到每年大约十部,直到日本殖民政府在1930年扼杀电影业为止。那时影片摄制数目下降到一年只有两三部。第一部有声电影《春香传》是由导演李明雨在这个时期摄制的,这部电影是以一个古老的同名爱情故事为根据的。
在韩国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得到解放以前,韩国的电影活动一直掌握在日本人手里。从1919年到1945年一共摄制了140多部电影,多半是宣传性质的。在解放后电影得到了新生。第一部彩电影片枣洪性麒导演的《一个妇女的日记》枣是在1945年摄制的。韩国战争(1950-1953)使刚刚建立的电影业受到严重打击,在这个时期只生产了少数战争纪录片。
1955年,为了促进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对国内所有电影制片商都实行免税。这使得电影制片商人数迅速增加,带来了电影的黄金时代。在50年代末拍摄的影片数目达到每年将近100部,在60年代达到每年大约200部.
但,在1986年放开了对引进电影市场进口外片的的限制后!国外电影迅速占领了韩国市场!
导致韩国本土电影大受打击!那应该就是韩国电影的低迷时期!
真到1999光头运动取得胜利以后!screen quota制度得以继续.
1999年由姜帝奎拍摄的<<生死谍变>>不仅打破了本地电影的最高纪录,而且在<<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的时候!也没能打破它的纪录!
中国
1950年11月 《大众电影》刊发《扫清美帝电影影响 涤除媚美恐美心理》一文,将解放前一直垄断中国市场的好莱坞踢出局。
1994年 中影公司每年可以通过票房分账的方式进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影片”。
1995年 中国以分账形式引进第一部进口大片《亡命天涯》。此后虽然每年仅有10部进口大片,但却占据了国内总票房的60%至80%。
1999年 全国电影票房从1998年的14.5亿元陡降到8.4亿元,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国大片被停映5个月。
2002年 中影公司从每年引进10部大片增加到每年引进20部。
2003年8月8日 第二家拥有进口影片发行权的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的20部进口分账大片将终结已有10年历史的中影集团独家发行局面。
电影获得国际认可的方面,中国无疑比韩国早了很多步,早在1935年的《渔光曲》便为中国获得了第一个国际奖项,1955年黄宗詹就以华裔身份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奖项的中国人。张艺谋的《红高粱》在1988年获得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成为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际A级电影节最高大奖的人,韩国获得第一个A级电影节最高大奖则是在2002年,林权泽凭《醉画仙》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我找了这么多资料!认为,中国电影在近几年的发展呈平稳上升趋势!
而且中国电影比韩国电影发展年份久,在电影的制作方面也比韩国电影成熟多些!当然,在亚洲的电影市场上面.中国的市场份额占了较大的一块!
Ⅷ 急!~~!美国电影对中国人有什么影响和联系!!
美国凭借好莱坞强大的媒体宣传力量不断向世界倾泻所谓的“美国文化”
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情感观,民族国家观等等潜移默化的传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国家。
美国式的民主无处不在
美国实行两党制,民主共和两党轮流执政。换界选举时总免不了互相漫骂揭短,以展现所谓的民主与自由。这种貌似民主的观念已经深入到美国的文化之中(如《总统接招》)。它的矛盾之处就在于,完全是垄断阶级的政权却要摆着民主的招牌:无论是谁当权,都是代表控制美国经济的几个财团罢了。电影中出现的游行示威,民主辩论其根本上毫无作用。这种披着民主外衣的制度迷惑了不少中国人。
美国中产阶级的富贵炫耀。
俗话说魔鬼的诱惑总是最难挡的。电影中的美国很大程度上都是独立别墅,私家汽车,锦衣玉食。就连一个穷困失业的人事都有看似舒服的标准间以栖身,一辆老爷车可开。社会学家分析,就是耗尽地球上的所有资源,中国也普遍达不到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这就造成了中国人盲目的幻想与乐观。
电影中的美国大兵。
他们虽然出口成脏,漫骂总统,但关键时刻无不英勇果敢,悍不畏死。电影中尽管表明美国以维和之名,行侵略之实的观点。但实际上还是为美国的霸权歌功颂德。像《黑鹰坠落》《士兵宣言》。电影从来不说,美国人如何残杀当地平民,如何将人家的国宝据为己有。都只表示自己的战士如何勇敢,如何将敌人消灭或者如何在被敌人消灭时的英勇。给我们的印象是美国虽然有错,但当地的人民,政权错误却更大(如《深入敌后》),我们美国人是真心诚意的来帮助你们的等等。
美国文化是多元的,它本来就是一个由世界各国人士组成的新国家。没有多少历史的沉淀,短短二百多年,美国的经济是发达的,但文化却稀少的可怜。本土文化大部分来源于欧洲。却妄想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表面上说要博览众长,集思广益。实际却在宣扬精英白人主义,美国人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仔细看美国的娱乐大片,不难发现,绝大部分都是英俊潇洒的小白脸(如《超人》《蜘蛛侠》《黑客帝国》中的救世主尼奥)。这种种族偏见是久已有之,根深蒂固的。美国的所谓民族主义其本质也是建立在白人至上的基础之上。种族歧视的劣根与文化的缺失联系紧密。
Ⅸ 中国有哪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
《白日焰火》014年荣获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金雄奖最佳影片奖
《桃姐》女主角获得该届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
《霸王别姬》1993年该片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菊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中国电影
《花样年华》2000年,梁朝伟凭借该片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2001年,该片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2009年,影片被美国CNN评选为“最佳亚洲电影”第一位。
《红高粱》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喜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
《大红灯笼高高挂》意大利电影大卫奖最佳外语片,成为第一部获得该奖的中国电影。
《本命年》影片导演谢飞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时正好是他的本命年。
《卧虎藏龙》《卧虎藏龙》拥有多项获奖记录,其中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也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