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成烽火系列电影共有几部分别名字是什么
成成烽火系列电影共有十部,按顺序分别为:《青春行动》、《投笔从戎》、《沙沟事件》、《蹉跎岁月》、《深入敌后》、《青山铁骑》、《营救行动》、《转战千里》、《血沃青山》、《问鼎江山》。
1、《青春行动》:1936年,太原成成中学积极抵抗,成功撤换了坚决反共的徐校长、还有国民政府警察局派来的肖校长,拥戴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刘老师做了校长,使成成中学后来成为党在华北地区的中心。
2、《投笔从戎》:“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中共山西工委根据抗日斗争形势的需要,奉命进驻太原成成中学。
3、《沙沟事件》:太原成成中学在向离石头方向开拔路上,遭遇敌人围攻,校长的儿子不幸被俘,校长面对民族大义,决定牺牲儿子的生命,但423团及时赶到,化解危机。太原成成中学向抗日前线继续前进。
4、《蹉跎岁月》:山沟事件后,抗日义勇军编队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第四支队”,校长任队长,一方面改变,一方面整改。师生们的思想产生可巨大的波动和困惑,机会面临解体。贺龙同志的到来,鼓舞了士气,坚定了革命的决心。
5、《深入敌后》:1937年,太原市成成中学广大师生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笔从戎,共赴国难,列编游击第四支队。他们参加了粉碎日军五路围攻,完成了由学生向战士的转变。1938年8月,四支队随八路军会挺进大青山地区,共同开创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八年。
6、《青山铁骑》:1937年的太原,从成成中学走出来八路军715团四支队三连连长田宏声,带领全连上百人随团一起参加石龙口战役,田宏声和骑兵连血脉喷张地挥动战刀,勇猛冲杀,田宏声与将松井敏夫单挑,两个回合即将松井斩于马下,松井的骑兵队覆没了,八路军骑兵连气势如虹。
7、《营救行动》:严焕春是家里的老三,三兄弟都是成成中学的毕业生,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起抗日。老大、老二牺牲后,贺老总为了保住严家的香火,派人去营救上战场的严焕春。
8、《转战千里》:暂无
9、《血沃青山》:暂无
10、《问鼎江山》:暂无
(1)大青山之战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成成烽火》真实反映了游击第四支队坚持敌后抗战八年这一历史故事。该剧共十部,讲述了成成中学师生投笔从戎、共赴国难的全过程。
影片讲述的是抗日时期,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一支年轻由太原成成中学广大师生组成的抗日游击队他们活跃在抗日前线。在校长刘墉如的带领下,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举校从军,弃笔从戎,战斗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
2. 浴血大青山的简介
1938年秋天,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在内蒙古大青山建立了抗日游击根据地。英勇的抗日游击队员凭借巍巍大青山的掩护,频频通过伏击、突袭等战术沉重打击了日寇,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也因此威震塞外。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为团结蒙、汉等各族人民打击日寇及伪蒙疆傀儡政权,阻止日寇西进,保卫陕甘宁边区,从侧翼支援华北抗战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也付出了沉痛代价,许多忠烈长眠于大青山下。毛泽东同志曾说,大青山老区各族人民为抗日斗争胜利做出的贡献,党和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据内蒙古电视台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电视连续剧《浴血大青山》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造的纪念性影视节目。
3. 大青山战役的过程是什么
大青山遗址坐落在茂兴湖湖畔,是金代降州城遗址。古今中外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出河店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据史书记载,辽代天庆四年(114年)十一月末,金太祖完颜阿古打起兵伐辽,亲率精兵3,700人,由宁江洲(今吉林省扶余县古遗址)出发,乘夜急进,偷袭降州城,大败十万辽兵。至今,大青山上白骨累累,烟痕仍存。
出河店战役:女真3700人辽国10万人
阿骨打起兵后,经过宁江州战役后,女真兵由2500人增加到3700人。1114年,在出河店(今吉林前郭旗八郎乡塔虎城),辽国集结10万人准备消灭女真兵,当时两军的比例是1比27人。
阿骨打面对强敌并没有退避,而是决定在敌人还没有完全集结之前,出其不意发起进攻。当时正是隆冬季节,天寒地冻。阿骨打用女真人最相信的萨满教梦卜之说来稳定和鼓舞军心。阿骨打说:“我刚躺下,就有人摇我的头,如此一连三次,于是我得到了神的暗示,他说我们连夜出兵,必能大获全胜,否则定有灭顶之灾!”听了他的话,士兵士气顿长,三千多铁骑乘风踏雪,直扑出河店。第二天拂晓,赶到出河店近旁的鸭子河北岸,并派精兵猛打正在破坏冰面的辽兵。辽兵没有料到阿骨打军队来得如此之快,措手不及,纷纷溃败。此役女真俘获的辽兵和车马、粮草不可胜数。
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之一。出河店大捷之后,各路女真兵纷纷归来,女真兵力已经超万。
黄龙府之战:“围点打援”攻陷黄龙府
黄龙府是辽朝重要的国库之所在,也是辽国的经济命脉。阿骨打建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占据黄龙府。但是黄龙府外城防御完善,内城守备坚固,若要强攻硬取,一旦辽兵增援就会腹背受敌。经商议,阿骨打采取常胜将军完颜娄室的意见,“ 围点打援”,围住黄龙府,扫清其外围,歼灭救援军队。
黄龙府外围被扫平后,阿骨打率兵直捣黄龙府。当时的黄龙府被围困数月,守将耶律宁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惶惶不可终日。阿骨打一声令下,金军如潮水般推着各类攻城器械涌至城下,人人奋勇杀敌。辽兵一触即溃,耶律宁见大势已去,弃城而逃。此役表现了女真人勇夺智取的特质与锋芒。
护步答冈之战:金军2万人辽军70万人
得知黄龙府失守的消息,辽天祚帝率70万大军,几乎倾其全部兵力,企图一举消灭新生的金政权。当时金太祖只有 2万人,两军比例是1比35,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不可思议的对抗战。
阿骨打认为,虽然辽兵数十倍于我,又来势汹汹,但却是乌合之众,庸将怯兵,不足为惧。若是主动出击,成功有望。他为鼓舞军心,在众将士面前仰天大哭,说:“当初,我领你们起兵,是为了咱们不再受辽欺压,让女真人有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不想,天祚帝不肯容我,亲自来征讨。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拼以死战,转危为安;另一条是你们抓我一个,献给天祚帝,杀我一族,投降契丹,或许能转祸为福。”将士们听罢无不泣下,决定与辽军决一死战。
两军交战后,金军将士个个冲锋在前,杀出一条条血路,辽兵如潮水般,退潮又涨潮。正当两军打得正酣时,辽朝内部出现政治纷争,另立政权,天祚帝放弃这消灭金军千载良机,回军自救,阿骨打抓住良机,紧追猛打,终于在护步答冈追上辽军,与辽军短兵相接,左右包抄,辽军大败。
此役显示出阿骨打超常的胆略和杰出的军事才能,也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此战之后,曾在北中国不可一世200多年的大辽国一蹶不振,直至灭亡。
4. 血染大青山是由哪些演员演的
5. 血染大青山的导演是谁
6. 《血染大青山》是以大青山突围为故事原型拍摄的一部电视剧吗
《血染大青山》中主人翁云铁峥历史原型:邱则民“英勇善战的知识青年”
邱则民(1915-1941),原名邱则敏,现寿光市五台镇西毕家庄人,出身于富裕农民家庭,毕业于北京大学体育系。在校学习期间,他就接受了中共党组织的教育,懂得了革命道理。在国难当头之时,他毅然背叛了自己的阶级,走上了革命道路,锻炼成长为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邱则民青年时期,长得魁梧漂亮,很喜爱体育活动,好打棒球和篮球,是当时较有名气的篮球队队员。他在假期放学回家,经常邀约村内的年轻好友一块打鸟玩耍,借机向青年们讲一些革命道理,揭露旧政府中的那些贪官污吏,他曾深恶痛绝地说:“将来我们胜利了,就要狠打这些人的板子!”那时在场的青年们,虽还不甚懂革命的真正含义,但从中也受到了启蒙教育,埋下了革命思想的种 子,后来这十几位青年,都投身于革命事业。
1937年,北京大学毕业的邱则民,在青州一带参加了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他带领起义人民参加了八支队,他随部队东征掖黄,西进邹长。由于他在历次与敌人战斗中,英勇顽强,机智果敢,胜利完成任务。被誉为“英勇善战的知识青年”,升任为连长。
1941年11月上旬,在蒙山战斗中,邱则民奉命狙击掩护我主力部队转移,他率部抢占了有利地形,接连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战斗紧张时,他亲自端着机枪扫射敌人,胜利完成了狙击任务。当他指挥全连转移时,敌人已蜂涌而上,将他们全面包围。他面对冲上来的凶恶敌人毫不畏惧,左冲右杀,连续抢占了六个山头。最后,弹药耗尽,他沉着地指挥战士们把机枪零件拆散藏好,烧掉文件,与战友们一起跳悬崖光荣殉国,时年26岁。
7. 费县大青山战役的具体时间是1941年吗
1941年11月,侵华日军调集其第十军团主力和第二十二师团3个混成旅团以及伪军53000余人, 由日军侵华总司令(火田)俊六坐镇临沂督战,日军山东管区司令土桥中将指挥,对我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1941年11月29日,抗大一分校移驻费东县大青山西侧的胡家庄、大古台一带(今属费县薛庄镇)。当日,一一五师、山东纵队发起绿云山战斗,为免受损失,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纵队等后方机关也相继转移到大青山地区。敌人得知这一情报后,连夜调集重兵,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合围大青山。此时陷于敌人包围圈的我方人员中,大都是非战斗人员,所配武器数量少,质量差。只有抗大一分校第五大队是有武装的学员队。 在抗大一分校校长周纯全的指挥下,首先抢占制高点,以阻击敌人,掩护领导机关和非武装人员突围。
突围中,我们遭受了重大损失。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国际友人汉斯·希伯、一一五师敌军工作部部长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蒙山支队政委刘涛等近千人壮烈牺牲。
这是山东战史上空前壮烈的一次战斗,这场战斗中,万余非战斗人员与装备精良的5.3万敌人殊死斗争,一千多人的伤亡换来了九千人的胜利突围,敌人消灭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阴谋被彻底摧毁。
8. 找一部黑龙江传说的老电影
电影《秃尾巴老李》:关于黑龙江传说的一部老片子,潍坊电视台早年拍成电视剧,上下两集。在山东台放过。但这部电影在网上查不到了。现在还有《秃尾巴老李》的连环画,在拍卖市场上是抢手货。
剧情:在中国的最北方,有一条著名的大江,叫黑龙江。传说,在很早以前,这条江不叫黑龙江,而叫白龙江,那是因为江里住着一条凶恶的白龙。后来,为什么又叫黑龙江了呢?说起来话就长了。
很久以前,在山东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只有兄妹二人。一天,哥哥出远门了,妹妹李姐到海边洗衣服,因为天气太热,她不知不觉在海滩上睡着了。醒来后,她感到肚子很疼,忙收拾起衣服回家了。
谁知李姐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第二年的春天忽然生下一条小黑龙。李姐虽然很害怕,但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呀。她给小黑龙喂奶,小黑龙吃饱了就不见了。以后, 小黑龙每天晚上都回来吃奶,吃饱了就出去。
不久,李姐的哥哥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后,他偷偷地藏起了一把刀。晚上小黑龙又回来吃奶了,他突然举起刀狠狠地向小黑龙砍去。只见一道火光闪过,屋里响起了一声响雷,小黑龙飞出去不见了,地上只留下了一段被砍下的龙尾巴。李姐心疼地哭了起来。
因为小黑龙生在李家,又被舅舅砍断了尾巴,所以大家都叫它“秃尾巴老李”。
秃尾巴老李被舅舅砍伤以后,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很久都没有消息。
又是一年的春天。一天,住在江边的老船夫正在做饭,忽然走过来一个穿黑衣的小伙子,他想在老船夫的草棚里借宿一夜。老船夫很喜欢这个又黑又壮的年轻人,连忙说:“住下吧,等我做好饭,咱们一起吃。”
第二天小伙子要出去办事,老船夫约他晚上还回来住。小伙子答应了一声,就顺着江边向东走了。
本来天气很好,可小伙子走了不久,只见东边山上的天空阴云密布,雷鸣电闪。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东边的天空仍然一会儿黑,一会儿白。忽然,一团云落在江面,黑云也不见了。
天快黑了,老船夫又开始做饭。他想,小伙子昨天把我准备吃三天的饭都吃掉了,今天出去了一天,不吃饱怎么行呢?于是他做了更多的饭菜等小伙子回来。
黑小伙子回来以后,一口气又把饭吃光了。晚上临睡前,老船夫见小伙子直叹气,就安慰他不要发愁,还说他明天可以再去买米,这江边住的人也都会帮助他的。小伙子却说:“一顿饭吃饱容易,顿顿吃饱难啊。”
说着说着,老船夫迷迷糊糊快要睡着了。忽然他听见有人在他耳边说:“我是一条黑龙,家住在山东,人们都叫我秃尾巴老李。自从被舅舅砍了一刀后,一直住在东海。我常常听到北方有哭声,后来才知道是白龙江里的白龙作怪,它年年兴风作浪,淹死百姓,冲走庄稼。今天,我在东山和白龙打了一仗,把白龙打败了,他让我明天中午再战。白龙的家在这里,它饿了有吃的;我是从远处来的,饿了没吃的,怎么能打败它呢?这就得求您帮助我。明天中午我和白龙打仗时,您站在东山顶上,见到江里黑水翻上来,就往江里扔吃的;看见白水翻上来,就往江里扔石头。这样,我就可以把白龙赶走了。
老船夫听到这里,猛地坐起来,只见窗外天已经亮了,黑小伙也不知去向了。他走出草棚,看见附近的伐木工人们都在议论纷纷,原来,他们都做了和老船夫一样的梦.于是,大家决定一起帮助秃尾巴老李。他们蒸了好多大馒头,又准备了许多石头和石灰,一同上了东山。
中午刚过,天忽然阴了起来,只见江面上黑白两股水搅在了一起,发出“呼啦呼啦”的巨响。大家看见黑水翻了上来,就连忙扔吃的,高喊:“秃尾巴老李,我们早来了。”看见白水翻上来,就把一筐筐石头扔下去,骂道:“凶恶的白龙,快滚开!”经过一阵厮杀,忽然一股白烟腾起,一会儿就消散了。江面上,黑色的江水平静地向东流去。
那天晚上,黑小伙没有回到老船夫那里去。第二天一早,老船夫正要去南山开荒,一开门,黑小伙站在门外,笑嘻嘻地说:“你歇歇,我去吧。”说完就走了。
老船夫忽然想到,小伙子没有带工具,就拿起镐头送到了南山,他见一条没尾巴的黑龙正用头上的角推倒大树,已经开出了一大片荒地。老船夫想,这一定是秃尾巴老李了,就悄悄地回去了。
黑小伙回来后,知道老人已经看出来了他本来的样子,就说:“以后我不再来了。那块地你种点儿菜,剩下的让大家种庄稼吧,告诉大家,以后我来管这条江,再不让江水伤害老百姓了。大家什么时候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吧。”说完,黑小伙就不见了。
人们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秃尾巴老李”,就把这条江的名字改成了“黑龙江”。
9. 大青山战役的战役背景
1941年11月,日寇调动5万余兵力向我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发动“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一举歼灭我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彻底摧毁我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29日,我机关数千人误入敌“清剿”包围圈内。30日凌晨开始,敌人以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向我转移到大青山地区的军民发起攻击。
大青山战斗是1941年11月30日拂晓首先在大青山西北角的胡家庄、大古台北山上打响的。抗大一分校校部和五大队就驻在这一带。校首长迅速派出部队阻击,并组织机关向大青山方向转移。当我们转移到大青山西侧的南涝坑时,又发现山东分局、省战工会、115师机关以及《大众日报社》、还有医院等几千人也隐蔽在那里。这时胡家庄、大古台已被敌人占领,并在我们后边尾追上来,大青山东北方向也发现敌人。这样东面、北面都有日本鬼子,我们又侦察到南边由石岚方向来了一股敌人,以三路纵队快速向大青山接近。三面被围,校长周纯全等首长决定立即越过沙河向洋山(今为费县塔山)方向撤退。”
据刘老回忆,当时整个战场人多单位多,周纯全一边组织指挥战斗,一边组织机关人员撤退。但当大部队向西撤到李行沟时,南面的敌人占领了梧桐沟及上方的山头,一挺轻机枪居高临下向突围人群疯狂地扫射;北边,由胡庄家、大古台方向上来的鬼子占领了李行沟北边的小山头,一挺重机枪向下扫射,南北两挺机枪夹击,把李行沟西口完全卡住了。这时敌人已从四面包围上来,大青山下硝烟弥漫,枪炮轰鸣。
“向后撤时一些牺牲的同志身上有手榴弹,我就把它摘下来,一共有8个。”被刘钢搜集来的这些手榴弹由周纯全校长分给了其他的同志,刘钢和时任班长丁云(现居我市,离休在家)、王俊思沿着地堰迂回到南岭头下边,向敌人的机枪阵地甩了几颗手榴弹,把敌人的机枪打掉了,打开了敌人南北夹击的封锁口。
1941年,为了反“扫荡”,山东军政委员会决定将机关部队转移。相继转移到大青山的山东分局、省战工会、115师、山东纵队等后方机关和抗大一分校学员由于不明敌情,误入敌“清剿”包围圈内,从11月30日凌晨至下午四五点钟,部队终于胜利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