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无问西东在什么地方看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四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在大时代背景下坚持信念的故事”。“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恰恰是时代所赋予的。这部电影提出了年轻人对生命应该有的态度:坚持自己的追求和方向,不被世故和各种诱惑左右。”南广影视董事长徐云点出了《无问西东》的基调所在
『贰』 电影《无问西东》哪里有
国际章的吗?有的有的
『叁』 电影《无问西东》在哪里能看到
上映时间 2015年
电影《无问西东》由导演李芳芳编剧并执导,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五大明星联袂出演,总投资过亿元。电影开机之前筹备长达14个月,对服饰、道具组织专人研究。逾百万字文字资料,近17万张图片和照片,力求每一个细节有据可考。电影取景北京、云南、甘肃、广东等地。
就像去赴一场盛宴,四个年轻人,满怀诸多渴念,在四个非同凡响的时空中一路前行。
吴岭澜(陈楚生饰):出发时意气奋发,但很快在途中迷失了方向;
路上偶见微光,终点只能自己抵达,没有捷径。这四个不同的年轻人,历经生离死别、爱恨情仇、背叛与欺骗、沉沦与抗争。这些伤痕留下的勋章, 加冕了四个男人的成年礼。 这是一段正视伤口而藉其成长的路,这是一个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去荣耀生命的故事。
『肆』 电影(无问西东 )观看地址哪有
故事情节讲述了“无问西东”也是一种青春态度,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纷繁的选择,受到万事万物的干扰和阻碍。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的故事
『伍』 电影《无问西东》在哪里观看
《无问西东》路上偶见微光,终点只能自己抵达,没有捷径。这四个不同的年轻人,历经生离死别、爱恨情仇、背叛与欺骗、沉沦与抗争。这些伤痕留下的勋章, 加冕了四个男人的成年礼。 这是一段正视伤口而藉其成长的路,这是一个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去荣耀生命的故事
『陆』 无问西东电影在哪个电影院演
电影院都有很火
『柒』 《无问西东》这部电影是什么时候上映的
我认为电影《无问西东》上映的时间在2017年12月份。该片在5年前就曾举行发布会,终于在去年,曝光首款预告片,五位主演由此亮相。《无问西东》吸引了章子怡、张震等实力派演员,还有黄晓明、王力宏和陈楚生加盟,祖峰、韩童生、米雪等实力派老戏骨压阵。
所以,沈光耀,家境殷实家风严明,母亲只盼他平安一生,而不是参与政治、投身军队、追名逐利。然而家仇国恨时局动荡,随着战争的愈发惨烈,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他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顺从自己的心意,投笔从戎。他无数次开着战机,固定用一个姿势飞同一条线路,用机身的摇晃,为孤儿、难民投下食物,为他们带来了生存下去的希望。他的举动刚开始不被伙伴理解,但后来大家自发的跟他一起为难民投下食物,他们的行为让人忘却生死,留下无限的美好。在他战死的最后一刹那,那句“妈妈,对不起”,让我顿时泪奔。对母亲的小爱相较于几百名弟兄的大爱其实无法衡量,但通过投下食物为难民带来的希望,却是沉甸甸的。
『捌』 电影《无问西东》在哪里举办“珍贵如你”全球首映礼
1月9日,电影《无问西东》在清华大学举办“珍贵如你”全球首映礼。
导演李芳芳率主演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陈楚生、米雪、铁政、伊娜,众主创齐聚与现场的上千名观众一起观影,这也是电影正式上映前规模最盛大的一次观影活动。影片主创的亲朋好友纷纷到场,著名导演冯小刚、陈可辛、丁晟、路阳,电影人史航、程青松、演员梁静、主持人陈鲁豫、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等出席了首映活动。影片在当日还创下工作日上座率83.1%的领先、同期首日预售票房第一、上座率第一的好成绩。电影《无问西东》由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主演,李芳芳编剧、导演,影片将于1月12日全国正式公映。
而观众也在首映观影后表示,电影非常动人,观影过程中多次泪目,堪称“史诗级催泪卸妆大片”,片尾彩蛋更引来阵阵喝彩,观众自发掌声经久不息,观影全程连爆26次雷动的掌声。
『玖』 电影《无问西东》何时上映
《无问西东》于2018年1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沈光耀家境富裕、才华横溢,本是一个“特别有希望”的人。但生逢战乱年代,他选择自愿参军,“奔赴一场劫难,却像去赴一场盛宴”。尽管他的母亲希望他不要“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就连命都没了”,可他最终还是选择驾机撞沉敌舰,临死前微笑着说了一句:“妈妈,对不起。”
有人评价,这部影片“催泪灼心、沸血燃魂”,让人深受感动。细数近来上映的影片,其实不乏这样触动人心的作品,如《战狼2》等,其中塑造的军人形象,让人“泪目”、让人震撼、让人热血沸腾。
然而,又有多少人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很感动,然后呢?我们从这些“令人感动”的电影中获得的,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是对生命状态的反思,是对家国情怀的唤醒,抑或只是一碗鸡汤——“感动了,没有然后”?
就好比,我们为《无问西东》中的沈光耀而感动,却未必了解他在现实中的原型——沈崇诲。在南京紫金山北麓的航空烈士公墓园里,一块石碑上写着这样的文字:“沈崇诲。中尉飞行员,烈士,湖北武昌人。中央航校三期毕业,任空军二大队九队分队长。1937年8月19日于上海白龙港洋面驾机撞沉日舰,英勇殉国,时年二十七岁,追赠为上尉。”
70多年过去了,如果不是因为电影,这位舍身取义、为国捐躯的烈士,还有几人知晓?随着对电影的关注逐渐降温,这位烈士又能在我们的记忆中留存多久?如果我们不认真思考“观影之后”的事,就可能像一位学者所说,固然能带来短暂的振奋,事后却甚至可能什么都没留下。
当年,那些身处国家危难中的“沈光耀”们,面对警报的尖叫、炮弹的轰鸣,没有回避,没有旁观,而是一往无前,无怨无悔。生命、家人、祖国,这几个选项,在战乱年代难以共生,当他们作出决定时,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力量感”。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需要做这么沉重的抉择,不少人却常有“无力感”。少了时代赋予的苦难,为什么依然无法获得更好的生命体验?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考题。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问题,在纠结、焦虑、迷茫之时,不妨想想自己的初心、听从内心的召唤,探寻电影中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说的那种状态——“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些胸怀坚定理想、执着信念、深沉情感、强烈责任的身体力行者,不会缺少这种“平和与喜悦”;那些不谈理想、拒绝崇高、甘于平庸、精致利己的人,反而难以获得这种“平和与喜悦”。
面对沈光耀这样的“荧屏英雄”,面对沈崇诲这样的“真实英雄”,我们理应多一些“很感动,然后呢?”的反躬自问。从他们身上,我们能获取的远不只感动,还应有精神的养分、前行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不管身处什么岗位,都应“做该做的事情、做最好的自己”,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如此,定能踩实前行的足印,写下无悔的军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