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会声会影中NTSC和PAL/SECAM这两种视频标准有什么差别
1、NTSC制是正交平衡调幅制(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s
Committee)的简称。全屏图像的每一帧有525条水平线,每秒30帧。采用这种制式的主要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
2、PAL制是正交平衡调幅逐行倒相制(Phase-Alternative
Line)的简称。全屏图像的每一帧有625条水平线,每秒25帧。中国、德国、英国和其它有些西北欧国家采用这种制式。
3、SECAM制是行轮换调频制(Sequential
Coleur
Avec
Memoire)的简称。也是每秒25帧。采用这种制式的有法国、前苏联和东欧有些国家。
可是你不必理会,我们国家的有些视频(video)设备都是全制式的,即以上这类制式全都支持,因此你安装会声会影的时候别去选视频(video)标准。
㈡ 会声会影中NTSC和PAL/SECAM这两种视频标准有什么差别
NTSC、PAL和SECAM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国家: NTSC是美国,PAL是联邦德国(西德),SECAM是法国
2、成立时间: NTSC是1953年,PAL是1967年,SECAM是1966年
3、亮度信号带宽:NTSC是4.2MHz,PAL是5.5MHz,SECAM是6.0MHz
4、色差信号带宽:NTSC是I=1.3 MHz,Q=0.6 MHz;PAL是U=1.6 MHz,V=1.3 MHz,SECAM是fDR> 1.0 MHz,fDB > 1.0 MHz
5、数字化程度: NTSC是较难;PAL是容易;SECAM是最难
6、操作方式: NTSC是繁琐;PAL是简单;SECAM是最简单
7、转换特性:NTSC<->PAL 容易,NTSC<->SECAM 较难;SECAM<->PAL 容易,SECAM<->NTSC 较难;PAL<->NTSC 容易,PAL<->SECAM 容易
8、画面效果:NTSC会闪烁;PAL较稳定;SECAM是细致
9、兼容性:NTSC最佳;PAL佳;SECAM稍差
(2)电影标准和pal标准哪个更好扩展阅读:
正交平衡调幅制NTSC:1952年12月由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国家以及日本、台湾、韩国、菲律宾等均采用这种制式,香港部份电视公司也采用NTSC制式广播。
这种制式根据人眼分辨蓝、品红之间颜色细节的能力最弱,而分辨红、黄色之间颜色细节的能力最强的视觉特性,采用蓝、品红之间的色差信号Q和红、黄之间的色差信号I来代替蓝、红色差信号U和V。
用Q、I色差信号分别对初相角为33°和123°的两个同频色副载波进行正交平衡调幅,以便于解码分离和抑制副载波。调制后的两个色差信号经混合组成色度信号。为在接收端对色度信号进行同步检波,须在发送端利用行消隐期间送出色同步信号。
NTSC的主要缺点是,存在因相位敏感而导致的颜色失真。
正交平衡调幅逐行倒相制PAL是为了克服NTSC制的相位敏感性而由联邦德国于1963年研制的一种制式。除北美、东亚部分地区、中东、法国及东欧以外的世界上大部份国家/地区采用这种制式。英国、香港、澳门使用的是PAL-I,中国大陆使用的是PAL-D,新加坡使用的是PAL B/G或D/K。
这种制式用U、V色差信号分别对初相位为0°和90°的两个同频色副载波进行正交平衡调幅,并把V分量的色差信号逐行倒相。这,色度信号的相位偏差在相邻行之间经平均而得到抵消。这种制式特点是对相位偏差不甚敏感,并在传输中受多径接收而出现重影彩色的影响较小。
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制SECAM:1962年由法国研制成功,1967年在法国正式广播。它也克服了NTSC制式相位失真的缺点,但采用时间分隔法来传送两个色差信号。采用SECAM制的国家主要为大部分独联体国家 (如俄罗斯)、法国、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法语系国家。
SECAM中的色度信号采用频率调制,而且它的两个色差信号是按行的顺序传送的。在接收端解码时,需要有亮度和两个色差信号才能解码出R、G、B三基色信号,因此在接收解码器中利用延迟线将其中一个色差信号存储一行的时间,在与下一行收到的亮度和另一个色差信号一起组成三基色信号。
网络-NTSC
网络-PAL
网络-SECAM
㈢ PAL与NTSC选哪个
1、PAL出来的文件较大。
2、PAL图像质量较好。
是两种电视制式标准。
NTSC是日本美国采用的;
PLA是我国欧洲采用的。
ntsc制每秒钟有29.97帧。
pal制每秒钟有25帧。
ntsc与pal制都为隔行扫描。因此都含有场。
ntsc为偶数场。pal为奇数场。
可简单理解为ntsc的第一帧显示为2,4,6,8……行。
pal的第一帧显示为1,3,5,7,9……行
PAL制式的分辨率为720*576,
NTSC制式的分辨率位760*480,
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PAL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NTSC电视标准,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NTSC电视标准用于美、日等国家和地区。
转换问题
1、 PAL制式是每秒记录25幅画面;
2、 NTSC制式是每秒记录30幅画面;(两种制式的画面的扫描线也不同);
3、 DV格式既不属于PAL制式也不属于NTSC制式,但它确实分为25幅画面/秒和30幅画面/秒两种版本;
4、 透过镜头,PAL制的TRV-900记录的是25幅画面/秒,而NTSC制的TRV-900记录的是30幅画面/秒 ;
5、 从数字端口(1394端口),TRV-900(其它数字摄像机也相同)既可记录25幅画面/秒信号,也可记录30幅画面/秒;
6、 从模拟输入口,TRV-900只能记录与摄像机制式相同的模拟信号(PAL制式或NTSC制式);
7、 如果你将一个PAL制式摄像机拍摄的DV带在一个NTSC制式的TRV-900中播放,它会输出一个非标准的、带有NTSC3.58彩色编码的25幅画面/秒信号。大多数电视机都可以很好地播放出来,但录像机无法记录。如果通过数字端口(1394口)输出,则它输出的将是标准的PAL版DV信号;
8、 反之,如果你将一个采用NTSC制式记录的DV带,在一个PAL制式的TRV―900摄像机中播放,它将输出一个NTSC4.43或PAL制式彩色编码的非标准的30幅画面/秒信号(取决于摄像机的菜单设置)。则它输出的将是标准的NTSC版DV信号;
9、 没有一种摄像机可以将帧数(即每秒画面数)或每幅画面的扫描线转换过来。这一点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即当摄像机遇见其它制式标准时,它需要不同的晶体振荡器去处理不同的制式信号(3.58(NTSC)或者4.43(PAL和NTSC4.43))。但摄像机只能有一种晶体振荡器;
10、TRV900将以其自有的格式从PC卡端口记录静像。即如果我在PAL制摄像机中放入一盘NTSC制式记录的DV带,并从一幅JEPG格式文件中加入数秒钟的录像,那么这几秒钟的录像将以PAL格式记录下来。
如果你通过IEEE-1394记录或回放,那么你只是在进行一个纯粹的数字文件传递。因而不存在格式转换问题。如果原来是PAL制的,拷贝后仍是PAL制。如果原来是NTSC制的,拷贝后仍是NTSC制。不管你是用什么制式的摄像机。
如果你有一种制式的模拟信号,想转换成另一种制式,你需要一个专门的影像转换盒才行。如果你有一种制式的数字DV信号,想转换成另一种制式的DV信号,则可以采用软件进行转换。
此外,根据本人不太科学的实际测试,在美国销售的所有“佳能”摄像机都不能回放PAL制式的DV带(包括佳能的XL-1型)。在SONY摄像机中,与TRV900一样可以回放PAL制式DV带的机型(包括TRV900)有:
DCR-TRV900
DCR-PC100
DCR-PC110
DCR-TRV20
DCR-PC5
NTSC制又称为恩制。它属于同时制,是美国在1953年12月首先研制成功的,并以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缩写命名。
这种制式的色度信号调制特点为平衡正交调幅制,即包括了平衡调制和正交调制两种,虽然解决了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广播相互兼容的问题,但是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稳定的缺点。
NTSC制电视的供电频率为60Hz,场频为每秒60场,帧频为每秒30帧,扫描线为525行,图像信号带宽为6.2MHz。采用NTSC制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家。
PAL制又称为帕尔制。它是为了克服NTSC制对相位失真的敏感性,在1962年,由前联邦德国在综合NTSC制的技术成就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改进方案。PAL是英文Phase Alteration Line的缩写,意思是逐行倒相,也属于同时制。
它对同时传送的两个色差信号中的一个色差信号采用逐行倒相,另一个色差信号进行正交调制方式。这样,如果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发生相位失真,则会由于相邻两行信号的相位相反起到互相补尝作用,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因相位失真而起的色彩变化。
因此,PAL制对相位失真不敏感,图像彩色误差较小,与黑白电视的兼容也好,但PAL制的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比NTSC制的复杂,信号处理也较麻烦,接收机的造价也高。
㈣ 电视制式ntsc和pal有什么区别
视频制式PAL和NTSC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PAL为625线/帧,25帧/秒(40毫秒/帧),50场/秒;NTSC为525线/帧,30帧/秒(29.97帧/秒,33.37毫秒/帧)。
2、PAL纵横比:4:3;NTSC纵横比:电视画面纵横比(电视4:3;电影3:2;HDTV16:9)。
3、PAL隔行扫描,2场/帧,312.5行/场;NTSC隔行扫描,一帧分为2场,262.5行/场。
4、pal的颜色模型是yuv,ntsc的颜色模型是yiq。
5、NTSC在每个字段的开头保留20条扫描线作为控制信息,因此只有485条可视数据线。镭射碟约420,S-VHS约320。
6、NTSC每行63.5微秒,水平扫描时间10微秒(含5微秒水平同步脉冲),显示时间53.5微秒。
(4)电影标准和pal标准哪个更好扩展阅读:
YUV和YIQ分别对应于PAL和NTSC电视系统,它们的起源和简单的区别。目前世界上有三种彩电系统:ntsc系统、pal系统和seam系统。这里不包括高清电视。
德国(西德)于1962年制定了pal(相位替代线)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之为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系统。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以及中国、韩国等国家都采用了这一制度。
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彩电系统是1952年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确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称为正交平衡调幅系统。美国、加拿大和西半球大多数其他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菲律宾和中国台湾都采用了这一制度。
AVS音视频编码是中国支持制订的新一代编码标准,压缩效率比MPEG-2增加了一倍以上,能够使用更小的带宽传输同样的内容。
AVS已经成为国际上三大视频编码标准之一,AVS标准在广电总局正式全面推广,率先在广电行业普及。中国第一颗AVS编码芯片,由北京博雅华录公司设计,于2012年在北京诞生。
考虑到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简略介绍了模拟电视基础知识和彩色电视制式;结合电视、电影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由浅入深地讲述数字电视和数字电影的传输技术,还特意涵盖了数字传输中普遍使用的基本技术。
㈤ 视频制式用PAL还是NTSC
PAL制式。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缩写,其标准主要应用于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等,PAL是 Phase Alternating Line (逐行倒相)的缩写。
它是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它采用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的技术方法,克服了NTSC制相位敏感造成色彩失真的缺点。
PAL制又称为帕尔制。它是为了克服NTSC制对相位失真的敏感性,在1962年,由前联邦德国在综合NTSC制的技术成就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改进方案。
PAL制相对NTSC制而言,色度信号的正交失真不敏感,并且对色度信号部分抑制边带而引起的失真也不敏感。
PAL接收机中采用梳状滤波器,可使亮度串色的幅度下降3dB,并且可以提高彩色信噪比3dB。
(5)电影标准和pal标准哪个更好扩展阅读
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PAL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PAL制电视的供电频率为50Hz,场频为每秒50场,帧频为每秒25帧,扫描线为625行,其中,帧正程575行,帧逆程50行。
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每场扫描312.5行,场正程287.5行,逆程25行。场周期为20毫秒。行频为15625赫兹。图像信号带宽分别为4.2MHz、5.5MHz、5.6MHz等。
PAL和NTSC制式区别在于节目的彩色编、解码方式和场扫描频率不同。中国(含香港地区)、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采用PAL制式,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采用NTSC制式。
PAL与NTSC的区别电影放映的时候都是每秒24个胶片帧。而视频图像PAL制式每秒50场,NTSC制是每秒60场,由于现在的电视都是隔行场,所以可以大概认为PAL制每秒25个完整视频帧,NTSC制30个完整视频帧。
电影和PAL每秒只差1帧,所以以前一般来说就直接一帧对一帧进行制作,这样PAL每秒会比电影多放一帧,也就是速度提高了1/24,而且声音的音调会升高。
这就是一些DVD爱好者不喜欢PAL制DVD的原因之一。但是据说现在有些PAL制DVD采取了24+1的制作方法,就是把24帧中的一帧重复一次,从而获得跟电影一样的播放速度。
而NTSC因为每秒有30帧,不能直接一帧对一帧制作,所以要通过3-2 PULLDOWN等办法把24个电影帧转成30个视频帧,这30个视频帧里所包含的内容和24个电影帧是相等的,所以NTSC的播放速度和电影一样。
所以,对于同一部片子来说,PAL制的DVD会比NTSC制的同一部片子快1/24。换算时间的时候,NTSC时间 X 24/25 = PAL时间 。
㈥ 复合视频PAL和NTSC制式区别
您好,NTSC即正交平衡调幅制。PAL为逐行倒像正交平衡调幅制。什么是PAL制式呢?什么是NTSC制式?简单的说,NTSC和PAL属于全球两大主要的电视广播制式,但是由于系统投射颜色影像的频率而有所不同。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的缩写,其标准主要应用于日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等,PAL 则是Phase Alternating Line的缩写,主要应用于中国,香港、中东地区和欧洲一带。 这两种制式是不能互相兼容。
PAL电视标准
PAL电视标准,每秒25帧,电视扫描线为625线,奇场在前,偶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PAL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57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 PAL电视标准用于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NTSC电视标准
NTSC电视标准,每秒29.97帧(简化为30帧),电视扫描线为525线,偶场在前,奇场在后,标准的数字化NTSC电视标准分辨率为720*486, 24比特的色彩位深,画面的宽高比为4:3。NTSC电视标准用于美、日等国家和地区。
PAL与NTSC区别
电影放映的时候都是每秒24个胶片帧。而视频图像PAL制式每秒50场,NTSC制是每秒60场,由于现在的电视都是隔行场,所以可以大概认为PAL制每秒25个完整视频帧,NSTC制30个完整视频帧。
电影和PAL每秒只差1帧,所以以前一般来说就直接一帧对一帧进行制作,这样PAL每秒会比电影多放一帧,也就是速度提高了1/24,而且声音的音调会升高。这就是一些DVD爱好者不喜欢PAL制DVD的原因之一。但是据说现在有些PAL制DVD采取了24+1的制作方法,就是把24帧中的一帧重复一次,从而获得跟电影一样的播放速度。
而NTSC因为每秒有30帧,不能直接一帧对一帧制作,所以要通过3-2 PULLDOWN等办法把24个电影帧转成30个视频帧,这30个视频帧里所包含的内容和24个电影帧是相等的,所以NTSC的播放速度和电影一样。
所以,对于同一部片子来说,PAL制的DVD会比NTSC制的同一部片子快1/24。换算时间的时候,NTSC时间 X 24/25 = PAL时间。
以上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网页链接可以使用网络搜索一下
㈦ 请问各位大侠、师傅们视频标准:NTFS和PAL在视频编辑上有什么不同急!!!
一般国内都是用PAL制,国外用NTSC制,PAL制摄像机接监视器一般是清晰,图像正常,N制的图像模糊,颜色灰点不鲜艳。摄像机本身应该也有型号表明的。
高标准的摄像机里面有一种3 CCD摄像机,它所运用的就是NTFS的技术!这就足以证明NTFS不比PAL差劲!只是二种不同的制式而已!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是PAL更容易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所接受而已!
PAL很广泛!PAL制式—是由西德在1962年指定的彩色电视标准。它包含好几个系统!例如:CCTV(城市闭路电视)的PAL制也含在内!
另外还有一种:SECAM制
它不怕干扰,彩色效果好,但其兼容性较差。采用SECAM制的国家主要有俄罗斯、法国、埃及等国家
PAL制对相位失真不敏感,图像彩色误差较小,与黑白电视的兼容也好,但PAL制的编码器和解码器都比NTSC制的复杂,信号处理也较麻烦,接收机的造价也高。
NTSC制电视的供电频率为60Hz,场频为每秒60场,帧频为每秒30帧,扫描线为525行,图像信号带宽为6.2MHz。采用NTSC制的国家美国、日本等国家。NTSC是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的缩写
㈧ 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
这一刻,你心情愉悦,看了悲伤的电影你也只会感觉同情;下一刻,你心情烦躁,看了悲伤的电影你却会感觉天塌了。所以,我说,好电影的标准是今天你高兴吗?
㈨ 视频制式PAL和NTSC有什么区别呢
1、长宽比例不同。PAL长宽比(aspect ratio):4:3;NTSC高宽比:电视画面的长宽比(电视为4:3;电影为3:2;高清晰度电视为16:9).
2、扫描线行数不同。PAL是625行(扫描线)/帧,25帧/秒(40 ms/帧),50场/秒;NTSC是525行/帧, 30帧/秒(29.97fps, 33.37 ms/frame)。
3、扫描场不同。PAL隔行扫描,2场/帧,312.5行/场;NTSC隔行扫描,一帧分成2场(field),262.5线/场。
4、颜色模型不同。PAL的颜色模型是YUV;NTSC的颜色模型是YIQ。
5、制式分辨率不同。PAL制式使用的是720×576;而NTSC制式使用的是760×480。
(9)电影标准和pal标准哪个更好扩展阅读:
PAL制式和NTSC制式的不同,一般数码摄像机厂商在发行数码摄像机的时候,都会发行两种数码摄像机:一种是PAL制式的,一种是NTSC制式的。
而型号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佳能的中高端数码摄像机MVX150i,其NTSC制式的对应机型为OPTURA 20,三星的PAL制式一般是VP-D107,而对应的NTSC制式为SDV107。只要了解机身的型号,一般都能辨认出是NTSC制式还是PAL制式。
㈩ NTSC与PAL这两种视频标准有何异同DVD与MPEG-2一样吗,哪个效果更好
n制是美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的电视制式 30帧/秒 而中国和一些外国采用的是 p制 25帧/秒
刻录dvd 必须是先把视频转换成mpg2的 然后再用其他软件再进行打包成需要刻录的内容 才能刻录成dvd的
刻录盘如果是直接在dvd机器上播放的话 dvd是最好的画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