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什么意思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意思是:形容越多越好,一般用于对事物的需求量大,而且质量不受限制。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文如下: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译文: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
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1)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韩信点兵典故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一次,韩信将1500名将士与楚王大将李锋交战。苦战一场,楚军不敌,败退回营,汉军也死伤四五百人,于是韩信整顿兵马也返回大本营。当行至一山坡,忽有后军来报,说有楚军骑兵追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汉军本来已十分疲惫,这时队伍大哗。韩信兵马到坡顶,见来敌不足五百骑,便急速点兵迎敌。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结果多出2名;接着命令士兵5人一排,结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结果又多出2名。
韩信马上向将士们宣布:我军有1073名勇士,敌人不足五百,我们居高临下,以众击寡,一定能打败敌人。汉军本来就信服自己的统帅,这一来更相信韩信是“神仙下凡”、“神机妙算”。于是士气大振。一时间旌旗摇动,鼓声喧天,汉军步步进逼,楚军乱作一团。交战不久,楚军大败而逃。
❷ 韩信带兵多多益善是什么意思
有人给出下答案我觉的也不错。我觉的还是韩信他本人的才能。因为他说过他乃是兵之将。汉高祖刘邦是将之将。他只会用兵打战,所以给他多少兵他都会用的上。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口诀是: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开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刘邦出的这道题,可用现代语言这样表述:
“一个正整数,被3除时余2,被5除时余3,被7除时余2,如果这数不超过100,求这个数。”
《孙子算经》中给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三三数之剩二,则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用现代语言说明这个解法就是:
首先找出能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数70,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数21,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数15。
所求数被3除余2,则取数70×2=140,140是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数。
所求数被5除余3,则取数21×3=63,63是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数。
所求数被7除余2,则取数15×2=30,30是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数。
又,140+63+30=233,由于63与30都能被3整除,故233与140这两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都是余2,同理233与63这两数被5除的余数相同,都是3,233与30被7除的余数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一个数。
而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故233加减105的整数倍后被3、5、7除的余数不会变,从而所得的数都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由于所求仅是一小队士兵的人数,这意味着人数不超过100,所以用233减去105的2倍得23即是所求。
这个算法在我国有许多名称,如“韩信点兵”,“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神奇妙算”等等,题目与解法都载于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一般认为这是三国或晋时的著作,比刘邦生活的年代要晚近五百年,算法口诀诗则载于明朝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诗中数字隐含的口诀前面已经解释了。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把这个问题推广,并把解法称之为“大衍求一术”,这个解法传到西方后,被称为“孙子定理”或“中国剩余定理”。而韩信,则终于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诛杀于未央宫。
请你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解下面这题:
一个数在200与400之间,它被3除余2,被7除余3,被8除余5,求该数。
(解:112×2+120×3+105×5+168k,取k=-5得该数为269。
❸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刘邦)与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刘邦问道:“像我自己一样的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你只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你能统帅多少呢?”韩信回答道:“我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刘邦笑道:“你统帅士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 并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 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❹ 韩信将兵,为何多多益善
据说有一次刘邦偷偷来到韩信的兵营察看,并盗了他的兵符。
后来在营帐中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多少兵?”“十万”韩信很干脆地回答。刘邦又问:“你能带多少兵?”韩信说“臣带兵多多益善!”刘邦听了有点不爽。韩信又说“臣是将兵之将,大王您乃将将之将!”刘邦听了很高兴,于是又把兵符给了韩信。还来演变“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个成语,意思是说某样东西越多越好。
❺ 关于将领,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是的,一个将领带兵多少直接反应了该将领的能力,古代各种设备条件比较原始,几乎所有的大小事情都需要带兵的将领操心。至于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由来,民间传说一次刘邦问韩信:“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姬储灌肥弑堵鬼瑟邯鸡韩信:“最多十万。”刘邦不解的问:“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刘邦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那我不是打不过你?”韩信说:“不,主公是驾驭将军的人才,不是驾驭士兵的,而将士们是专门训练士兵的。”
❻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出自哪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出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它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越多越好的意思,一般用于对事物的需求量大,而且质量不受限制的语境。在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中也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此是化工造物之妙”这样的变形引用。
❼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❽ 如何理解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韩信,西汉初著名军事家,淮阴(今江苏清江西)人。在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浪潮中,他最初投奔项羽,未被重用;后来又投奔刘邦,因官职小又逃走了。经过萧何极力推荐,才被刘邦重用,担任了大将军。韩信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等诸侯,建立了西汉王朝。
有一回,汉高祖刘邦在和韩信的闲谈中,议论朝中将领的军事才能。在他俩看来,那些将军无论在沙场征战,还是出谋划策,都各有长处或短处。到后来,刘邦问韩信:
“你看我能指挥多少军队呢?
韩信说:“陛下您最多能指挥10万人。”
刘邦又问题:“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
韩信说:“我带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这一下刘邦受不住了,勉强笑了笑说:“既然是越多越好,你为什么始终在我的手下呢?”
韩信从刘邦笑的神态中观察,猛然悟出了自己无意中刺伤了皇帝的虚荣心。他赶忙巧妙地回答说:“陛下不善于带兵,却擅长指挥将领,这就是我始终在你手下的原因。况且您是真龙天子,受命于天,哪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比拟的?”刘邦又笑了,这次是满意的笑。
其实,韩信的军事才能刘邦是远远比不上的。韩信那样谦虚地说,只是照顾皇帝的面子罢了。
在诸多的激烈的战役中,韩信的战术闪烁着奇光异彩,在军事史上被传为佳话。
公元前204年,韩信率领一万多人马,出关中,东击赵国。赵王歇和大将陈余,急忙调集20万军队,聚集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县)。
井陉是一条极其险狭的山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无法列队通过。要是不用计谋,不用巧攻,是不能取胜的。
10月的一天,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宿营。
半夜里,韩信传令,挑选了2千名轻骑兵,发给他们每人一面红旗,要他们从小道悄悄摸上山去,然后依靠山势隐蔽起来,并告诉他们说:
“明天双方交战时,赵军看到我军败退,一定会倾巢而出,追逐我军。你们的任务,就是乘这个机会,飞奔到赵军营垒,拔掉他们的旗帜,插上发给你们的红旗。”
韩信交待完毕,又转过身来吩咐副将,先让士卒们吃一点食物,“等打败赵军后再会餐。”
“好!”将领们这么答应着,但都不大相信,因为赵军的兵力胜过汉军10倍,怎么可能在短短的时辰内击垮赵军呢?
韩信派走了2千轻骑,又对余下的军官说:“赵军已经抢先占领了有利地形,在他们没有发现我军主将的旗帜和仪仗的时候,是不会轻易出营攻击我先锋部队的。”于是当即派一万人为先头部队,开出井陉口,背靠绵蔓水,摆开阵势。
赵军将士远远望见,都忍不住笑了。他们笑韩信幼稚无知,竟布设了“背水阵”——兵法上一般忌讳布“背水阵”,以免给自己造成绝境。
天亮以后,韩信下令竖起主将旗帜,排出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果然打开营垒,蜂拥而出,攻击汉军。双方戈来戟去,弓开箭飞,厮杀了半晌。韩信按事先计划,抛弃旗帜战鼓,假装败退,奔回河边阵地。
赵军见无法取胜,便退兵回营。可他们万万没料到,自己的营垒已被汉军占领,上面全插上了红旗。原来,韩信半夜里派出的2千轻骑,见赵军倾巢而出追逐汉军,便一下子冲入赵军营垒,毫不费力地拔去赵旗,插上了汉军的红旗。赵军士卒见营垒被汉军占领,到处乱逃,纵然将领们呼喊威吓,斩这杀那,始终止不住溃散。最后,在汉军前后夹击下,全军覆没。陈余被杀,赵王被活捉。
韩信在井陉口“背水一战”,殊死搏斗,成为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生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战功显赫的韩信,为西汉王朝的建立曾立下汗马功劳,但终于没逃脱“功臣末路断头颅”的悲剧:在汉高祖刘邦高巡之时,其老婆卅后以韩信“判乱”为名,将他杀害。
❾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是什么意思
是有一个历史典故的。具体如下:
记载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子有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刘邦称帝后,韩信被刘邦封为楚王,不久,刘邦接到密告,说韩信接纳了项羽的旧部钟离昧,准备谋反。于是,他采用谋士陈平的计策,假称自己准备巡游云梦泽,要诸侯前往陈地相会。韩信知道后,杀了钟离昧来到陈地见刘邦,刘邦便下令将韩信逮捕。押回洛阳。回到洛阳后,刘邦知道韩信并没谋反的事,又想起他过去的战功,便把他贬为淮阴侯。韩信心中十分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刘邦知道韩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韩信召进宫中闲谈,(刘邦)与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每个人的能力有高有低。刘邦问道:“像我自己一样的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你只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你能统帅多少呢?”韩信回答道:“我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刘邦笑道:“你统帅士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被我所控制?”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 并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后所能达到的。” 刘邦见韩信降为淮阴侯后仍这么狂妄,心中很不高兴。 后来,刘邦再次出征,刘邦的妻子吕后最终设计杀害了韩信。
参考《多多益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