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有哪几国租界
上海 英租界:1845 年 11 月 29日,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 G.Balfour)与苏松太道员宫慕久划定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黄浦江以西地段为英租界,占地830亩。1848年11月27日, 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R.Alcock)与上海道(苏松太道此时自松江移驻上海, 一般人称之为上海道)道员麟桂商定,扩展地区西北至苏州河,西至洋泾浜,占地2820亩。美租界:1847年,美国代理领事文惠廉(W.J.Boone )向上海道员要求划虹口一带为美租界。1863年6月25日, 美国驻沪领事熙华德(G.F.Seward)与上海道员黄芳议定,自濠沟起,沿苏州至黄浦江,过杨树浦地段,划为美租界,占地7865亩。公共租界:1863年9月20日,英租界与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占地10685亩。1870年起, 公共租界越界筑路,经1898年以后的屡次扩展,1899年扩展至泥城桥、跑马场以西地带;至1930年,共扩展占地15893亩。法租界:1849年4月6日, 法国驻上海领事敏体尼(de M ontigny )与上海道员麟桂划定上海县城北门外地带为法租界,占地500亩;1861与1899年屡次扩展,至1914年,共扩展占地15150亩。
2. 电影《八佰》为何有争议
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看过电影《八佰》了,也深深的被电影中这些战士所感动,因为在这些战士面前,生命和国家尊严相比不值一提,为了保护国家尊严,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相信看过这场电影的人都知道《八佰》是以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原型就是中国军队第88师524团在“闸北四行仓库”抵御日军的400余战士,但是有很多对这段历史有了解的人都对电影《八佰》有争议,因为他们认为《八佰》在细节问题处理上和历史真实内容不同。
其实不管《八佰》存在什么争议,这部电影还是非常成功的,那么你认为《八佰》为何有争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3. 八佰拍摄地
八佰拍摄地点:宁波、苏州。
《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3)电影八百里的租界是哪个区扩展阅读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4. 为什么电影《八佰》的关注度那么高
第一,《八佰》是疫情得到控制后,电影院正式营业的象征。由于疫情的原因,电影院被迫停业长达半年;这对于影院来说是不小的损失,对于观众来说同样是一种损失;尤其是喜欢电影的朋友,不能去影院看电影是很大的遗憾。许多电影都被迫下线,观众期待许久,却无法观影,《八佰》同样是观众期待的电影之一。不能看电影使人们的娱乐生活不再丰富,看电影也成了一件难事。
第三,在近期在《八佰》的点映中,收获一致好评。吴京也观看了《八佰》的点映,一位不经常流泪的铁血男儿,却流了三次泪。可见,这部电影的震撼程度之大。首轮放映票房接近一千万,观众对这部电影是非常期待的。不少网友称看完《八佰》,心情复杂;称其为国产史诗级战争大片。这些无疑让观众更加期待这部电影,也更加关注《八佰》。
5.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佰壮士的真实结局
八百勇士在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天4夜,大大的鼓舞了上海市民的抗战信心,中国军人也借此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决死卫国的无畏精神。不过无论是平时接触的史料,亦或是电影《八佰》中,都没有对“八百勇士”进入租界后的处境有过介绍,可能是因为这群英雄们死的实在是太憋屈了。
谢晋元所率领的八百孤军,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于1937年10月31日晚,接到命令退出四行仓库,撤入位于西藏路东侧的公共租界。此时的八百孤军,由原来的420人减员至377人,在撤退过程中又有部分伤亡,并且允许受伤士兵就医治疗,撤入公共租界的英雄共355人。
进入公共租界之前,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进入租界后“由租界当局准备车辆,通过公共租界至沪西归队”。但进入租界后,英军便违背了承诺,将谢晋元等关至中国银行仓库地下室,并于11月1日凌晨要求收缴孤军枪械,刚刚从战场出来的勇士们群情激奋,言武器乃军人第二生命,宁可重返四行仓库战斗至死也绝不缴枪。
租界的工作人员便谎称只是代为保管,当面点明数量并开具收据,待车队驶出租界后,如数奉还,绝非缴械。加之此时的四行仓库已经被日军占领,如果真的强攻回去必定伤亡惨重,谢晋元权衡再三之后决定相信租界当局,命令士兵缴械登车。
然而等待英雄们的并不是按照约定被送出租界归队,而是被关入了租界的“孤军营”。开始的孤军营只是一片空地,连一幢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只是被铁丝网和全副武装的士兵的圈了起来,直到一年后,租界才为他们修了四幢房子,作为他们的宿舍。在淞沪战场拼死浴血的勇士们,就在这里,度过了被囚禁的四年,直到四年后,手无寸铁的他们成为了日本的俘虏。
1940年3月,汪伪政府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便开始着手拉拢早已经被上海人民视为英雄的谢晋元和他手下的孤军勇士们。但谢晋元不为所动,屡次怒斥前来劝降的汪伪政府人员。汪伪政府见劝降谢晋元无望,便起了杀心。
1941年4月24日早,勇士们正在孤军营中进行早操,谢晋元也来到操场一同训练。这时被收买的叛徒郝精诚等四人向谢晋元跑来,不明情况的谢晋元以为他们有什么事情汇报,便走向他们。四人走到谢晋元近前,突然掏出准备好的匕首,猛击谢晋元头部,后虽被部下救出,但由于伤势过重,于当日下午六时去世。
民族英雄谢晋元,就这样死在了他深信不疑的部下手中,死在了汉奸走狗手中。4月25日,在孤军营大礼堂内,勇士们为谢晋元举行了哀悼仪式;5月8日,谢晋元被追赠为陆军步兵少将。
谢晋元遇刺不久后,日本便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进而占领上海租界,勇士们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被日军俘虏。汪伪政府看到了机会,便以到南京拜祭中山陵为借口,将幸存的333名孤军勇士接往南京,威逼他们投降。孤军英雄们不为所动,使汪伪政府恼羞成怒,将孤军全部关入由日军看守的老虎桥集中营。
在老虎桥集中营,孤军勇士们受到了日军的非人虐待,大量孤军勇士被虐待致死。不过随着战事吃紧,日军人力不足,不得不将孤军勇士们分批押送到不同地点做苦力,这给了孤军勇士们逃出魔窟的机会。
1942年8月,在南京东郊孝陵卫做苦工的万连卿等8人成功逃出,在新四军的帮助下被送往安全区;1943年2月,同样是孝陵卫,又有28人逃出,其中一部分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
6. 电影《八佰》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电影《八佰》于8月21日正式在中国大陆上映啦!本电影是一部历史战争片,一部热血沸腾爱国教育片,由导演管虎执导,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杜淳等众多知名演员主演。以其精湛演技以及优异制作将观众带入其中,让我们感受到华夏热血人郎浓烈的爱国情怀。
在历史课本中,我们只能片面的了解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在这部影片中,对于战争的详细描述,更加让我们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小人物也有大作为的信念。向为国捐躯、舍身为国的英雄致敬,感谢你们为我们带来的和平。
7. 电影八佰最后为什么过桥时日本人开枪
在看《八佰》的时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比如当时为什么要义无反顾的冲桥?日本人为何要在那个时候开枪?
(一)撤离四行仓库
和之前在四行仓库的战斗相比,在最后离开仓库过桥的过程中,四行仓库守军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出现了部分人员伤亡,其中就包括实际的战场指挥官杨瑞符营长,确实是比较憋屈的,可能很多观众都会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继续在四行仓库坚持战斗,像死守宝山的姚子青营一样,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打死一个够本儿,打死两个赚一个。
所以说,和在四行仓库的坚决战斗相比,八百勇士真正的遭受的屈辱其实并不是日本人给予他们的,而是在撤离四行仓库之后,进入租界才开始的,而且是当时中国的所谓的友邦给予他们的。这也是中国在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的地位的反映。中国人不怕死,尤其是为了抵抗侵略,都愿意捐躯报国,但列强却不允许中国抵抗,要制止中国人抵抗。这才是更大的屈辱。
8. 电影《八佰》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八佰》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 420余将士驻守在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抵抗三十万日军进攻,奋战四天四夜的故事。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主将对外宣称有800人,影片也由此得名“八佰”。
在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凭着坦克和飞机的优势,对国军进行猛烈进攻,蒋介石派遣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10月26日,由于闸北地区抵抗越来越艰难,当局决定撤出大多数部队,去防卫上海西部郊区。独留下88师来防守。
她问谢晋元有多少人的时候,谢晋元告诉让有800人,才有了之后八百壮士的说法。从27日到30日,战斗打了四天四夜,引起了西方的关注,31日政府下令,停止战斗,退出战场。日本在这次战斗中损失了2000多人,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
《八佰》展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年仅20岁四川娃的陈树生,挂满了手榴弹,跟日本军人同归于尽,写下的血书是“舍生取义,儿所愿也!”,姜武饰演的老铁,原本是一个唯唯诺诺的人,遇事就躲,也是他在最后拿着大刀,唱着戏曲,奋勇杀敌。
真是这群人,面对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誓以我命固我土”,这人性的闪光点,才显得可贵。这也是《八佰》展现的,也是四行仓库守军们当年进行的,我们珍爱和平,我们反思战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铮铮铁骨,我们才能有当下美好的生活。
9.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
《八佰》改编自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八百壮士”誓死抵抗日军的故事。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之内占领全中国,他们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就将目标转移到上海。
淞沪会战就此爆发,只是在会战中,中方节节溃败,已无力再与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实力。留下来一个加强营掩护大部队西撤,这个加强营便是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
留守四行仓库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谢晋元团长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800人,他们要正面对抗的却是五千到三万的日军。数十倍的兵力悬殊,让这一场战斗变成有去无回的困兽之斗,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对决如同蚍蜉撼树,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视死如归的场面。
影评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
《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
10. 电影《八佰》中“方先生”到底是谁
原本是出卖情报赚钱的记者,后来被四行仓库的战士事迹感动,逃出时不放弃战士的遗书,宁愿丢失相机也要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