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昌帝君与文曲星的区别是什么
1.属性不同。文昌为南斗第七星,属辛金,主科甲,为魁名之宿,又为文贵星。文昌星,最喜与太阳、天梁、禄存同宫,叫做「阳梁昌禄格」,主有才华,无论在商场,或官场,都会一帆风顺,福寿双全。
如三合到太阳、天梁、禄存,亦可有所作为,只是,力量会降低一点而已。大、小限或流年逢到入庙的文昌星,会增加吉星的吉祥度,如是凶星,入庙的文昌亦可降低或化解其可能造成的灾难。文曲为北斗第四星,五行为阴水,主科甲又为文章之宿,也称文华之星。
2.代表意义不同。文昌代表文字、文章;文曲则代表口才、术数。唯天梁、紫微、天府等星曜见文曲始主聪明。 若昌曲齐会,又有天才在命,其人智能过人;见奏书、博士,大利考试;见龙池、凤阁,则必有巧艺。
3.宫位不同。文昌星与文曲星同属于时支星系,也即以出生的时辰来定它落在某个宫位。因此,只有卯时及酉时出生的人,文昌星与文曲星才会同在一宫,前者在未宫而后者在丑宫。所以命宫在巳或亥,才有机会遇到文昌星与文曲星同聚在官禄宫或财帛宫。
⑵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文昌帝君与东华帝君什么关系是转世吗
其实我觉得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剧当中,文昌帝君与东华帝君这其实我觉得是一种坑吧,为什么我觉得是一种坑呢?下面就由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会这样说。
⑶ 五文昌的文昌帝君
全称“文昌梓潼帝君”,简称“梓潼帝君”、“文昌君”。据传是晋代的殉国将领张育,原本是四川梓潼地区的乡土神,后被认为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中国有“北孔子、南文昌”之说,可见南方文昌帝君信仰之盛行。
⑷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文昌帝君是谁是东华帝君还是司命
东华帝君,文昌帝君是掌管司命星君的。
东华,唐七三生三世系列小说第二部《三生三世枕上书》的男主角。在唐七所著三生三世系列第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也曾被提及(但没有正式登场)。
生于碧海苍灵,东荒一方华泽,简单取了其中两个字,尊号定为东华。目光冷漠,一袭紫衫清贵高华,皓皓银发似青丘冻雪。
诞于远古洪荒时代,乃是上古神祇,避世数十万载,一直生活在三清幻境的菩提净土,世人不敢拉他进十丈红尘。与青丘帝姬凤九经历了三生三世的爱恨纠葛,她可为他化身宠物灵狐,他亦可为她剖心为证。
(4)文昌帝君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改编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电影
阿里影业、儒意影业出品的玄幻爱情电影,由赵小丁、安东尼·拉默里纳拉(AnthonyLaMolinara)联合执导,张一白监制,萨支磊担任制片人,刘亦菲、杨洋主演。阿里影业、儒意影业出品。
2015年5月26日,阿里巴巴影业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发布会。
2015年6月16日,阿里影业官方确定女主角白浅将由刘亦菲出演。
2015年10月29日,阿里影业官方确定由杨洋出演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男主角夜华,经过三个月,该部电影男主角终于尘埃落定。
2015年12月10日,阿里影业官方确定彭子苏出演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团子一角。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根据唐七公子同名小说改编,由上海剧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剧情简介:妖君擎苍向神族挑起战争,神族付出惨痛代价封印了擎苍,同年天孙夜华出世。七万年后擎苍破出封印,青丘狐帝幺女白浅再次将擎苍封印,因此被封法力、记忆和容貌,落入凡尘与夜华相识、相恋,后被带入天宫。
天宫中,爱慕夜华的素锦屡次陷害白浅,并让白浅误会夜华冷酷无情,继而又害白浅被挖双眼。白浅伤心欲绝,产子后,纵身跃下诛仙台。因诛仙台戾气破解封印,她恢复记忆,为忘记夜华,饮下忘情药。百年后二人在东海重逢。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2017年1月30日大年初三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联合播出。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是根据唐七同名小说改编,由漫工厂出品,于2015年11月登陆《依漫》杂志进行刊载,由漫画家小雨编绘。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漫画版第二册,2016年12月再度来袭!随书赠送唐七手写经典台词版精美书签1张!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漫画版第三册,2017年阳春三月暖心上市!随书赠送全新纪念版双面印刷明信片2张 。
⑸ 文昌帝君与文曲星的区别是什么
文昌帝君,一般认为他是主管考试、命运,及助佑读书撰文之神,是读书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祇。其受民间的奉祀,从周朝以来,历代都相沿制订礼法,列入祀典。
文曲星
主事:文曲与文昌同样是聪明才智的象征,文昌偏重于刀笔功名、典章制度、文喜契据方面,较属于经世致用的理性学术追求;文曲则偏重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方面的才艺研讨,较属于生活情趣的感性内涵充实。尔今民风大开,学术多元化,昌曲皆更有机会展现其才智。
⑹ 拜文昌帝君,需要拿什么
可以供奉鲜花、水果、茶食、点心等供品。
一、点心是糕点之类的食品。例如:八件是采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枣泥、椒盐、葡萄干等八种馅心。
(6)文昌帝君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名星,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
其成为中国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374),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实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
⑺ 文昌帝君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文昌帝君的来历: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忠主孝亲: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元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列举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 文章司命:《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奉祀: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的文昌宫规模最大。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⑻ 文昌帝君什么部下
[1]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名星,亦称文昌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中国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374),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实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2]
据传,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为张仲,在汉为张良,在晋为凉王吕光,在五代为蜀王孟昶,在姚秦之世为张亚子。其为人天性刚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恤民如子。其传世之著作有阴骘文、感应篇、劝孝文、孝经解等诸书,皆有裨于教化,不失圣人之旨,故学者崇之。[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