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广西艺术学院跟四川美院哪个比较好.
我本科川美毕业,研究生在广艺读。
建议你两个学校都考,考上哪个上哪个。川美一年学费快2万了吧?生活倒不贵。广艺学费1万左右,吃住贵一点。
相比之下广艺容易考上,不过考试这事也难说。
川美信息资讯比较发达,艺术氛围比较浓厚。广艺空气好、风景好、适合生活,且学校就在南湖边上,风景那个秀丽就不用说了。
重庆冬夏的温差比较大,南宁有大半年都是夏天,冬天不算很冷。
你是重庆人,家人肯定希望你就近上学,这样比较方便。
⑵ 四川传媒学院和广西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哪个好
四川传媒学院是近几年新成立的民办学院,实力水平有限。广西艺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老牌艺术院校,属于硕士授权单位,实力和学科水平远远强于四川传媒学院。舞蹈专业专业最好选择广西艺术学院。
⑶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好还是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好
你喜欢哪个专业? 艺术学院一般是 舞蹈,钢琴,唱歌, 而电影学院主要是培养演员过去编辑
⑷ 广西艺术学院的舞蹈系和四川音乐学院的舞蹈系哪个好
我姐姐是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的,主修国标舞,当时她放弃了天津音乐学院而去的川音,据我所知,她没有后悔,我想应该是川音的舞蹈系很好吧!她大三的时候就在成都组队跳舞了,生活费都可以自己赚来,也很有钱,因为学的很好,大四的时候就可以自己赚学费和生活费了,我觉得川音应该还是不错的,她现在已经去北京发展了,我觉得你还是去川音吧,不过路是你自己选择的,你也要慎重!我只是向你提了一下我姐姐的经历而已
⑸ 我是学美术的,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四川传媒学院都合格了,选哪个发展会更好些
四川传媒学院好。因为学校师资力量比较好。排名第54。师资力量雄厚,学校底蕴好。
学校的专业老师多,学习学习氛围好,伙食丰富。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四川传媒学院。
截至2016年1月,学院有教师1000多人,其中有正高级职称100人,副高级职称240多名,具有研究生学位的
400多人。教师中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3人,“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13人,“飞天奖”获得者9人,“华表奖”获得者4人,“百花奖”获得者2人,“金鹰奖”获得者4人,“金鸡奖”获得者3人,“金像奖”获得者3人,四川省教学名师2人,四川省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级教学团队1个。
四川省级教学团队:广告学教学团队(钟永建,2011年)
四川省教学名师:肖建春、蔡淮
四川省“优秀教师”:刘彤
⑹ 同学艺考要在四川传媒学院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这两个学校里选,想问一下哪个学校相对较好呢
⑺ 广西艺术学院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编导专业那个更好一些
都差不多因为都是专业类艺术高校,但是建议你报考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该校前身是川音的二级学院师资很不错。好像现在在修一个什么大学生旅游校区,说是中国最大的艺术实践基地,如果你考上以后想必有很多的机会和深造。
⑻ 广西艺术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哪个好些
四川音乐学院的名声在外,出了几个超级女生,在全国有一点名气.但是从教学,从质量上来说,还是一般哈 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特色要强一些,工夫深一些,看你如何去选择了!
⑼ 四川音乐学院的播音专业于广西艺术和成都理工广播影视学院的播音专业相比哪个比较好
川音好,专业性强,在全国排名也蛮靠前的,广艺好垃圾的,主要是画画,音乐强,成广不知道,当年我也是艺术生,不过文化成绩也很重要,加油吧。文科生在最后时间拼一下可以提高100分的,真的。我当年就是怎样过来的。
⑽ 填志愿广西艺术学院和四川音乐学院哪个更有希望
广西艺术学院可能性更大一些。
平行志愿录取时,各个志愿对于录取学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当于第一志愿。如果不够第一志愿学校的提档线,就看第二志愿学校的提档线,直到找到一个志愿的提档线不高于你的分数,就把档案放到这个学校。
学校的提档线指这个学校录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于分数线。比如假定分数线是500分,你们北大、清华的提档线可能有600分,复旦、南大的提档线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报考时,要拉开差距(各个学校的提档线,不要都报同样的学校),如报了北大,就不要报清华,但可以报北航、北工大;报了复旦就不要报交大和南大,但可以报同济、上海理工大学。
我不给你具体建议,因为这种建议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只给你一般性建议,相信对你会有好处:
选择专业应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义,而要了解专业目录及内涵。(2)不要只追热门,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业前景。(3)不要一厢情愿,而要量力而行、留有余地。(4)不要就专业论专业,而要分析学校的专业竞争力。(5)不要用选学校代替择专业,而要把握专业录取办法。(6)不要看到就是宝,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善于思考。
选专业时要避免几个盲区,第一不要扎堆热门专业,第二要认清专业本身,要了解所选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有些什么课程,也要了解其专业未来的发展,第三,不要忽略自己的潜能,自己没有尝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近日公布了最新的2011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2个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都在5万人以上,其中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的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
这12个专业分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汉语言文学、英语、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临床医学、工商管理和会计学。
选对专业是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不论考生是否有明确的专业倾向,都需要从了解专业入手。而考生家长为了填报志愿了解专业,与专家学者搞教学科研、做行业研究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在此,提供几点建议,供大你参考:
了解专业的内涵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二稿),从这个专业目录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大类,专业大类下是各个专业,共469个。其实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469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大类以及各大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大类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也不能道听途说。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上关于专业的介绍。)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擅长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物理和数学成绩都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值得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职业工作内容往往与专业学习内容差别很大。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同学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很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那么,在考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和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明白,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一项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大学生签约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多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成为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十大类就业率高的专业,往往学习难度大、工作环境艰苦、成功感低,降低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数量,就业率自然上升。
考生和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几个方面着眼。
高校开设情况
选定了心仪的专业后,考生和家长还要了解哪些学校开设这个专业,是否在你省(市、区)招生等情况。另外即使是同一专业,由于各高校在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也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