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电影傲慢与偏见选自哪个作家的同名小说

电影傲慢与偏见选自哪个作家的同名小说

发布时间:2021-07-09 06:21:37

A. 有关电影《傲慢与偏见》

有的
<<看的见风景的房间>>十七世纪的故事,美丽的英国田园风光,你会喜欢的
<<时光倒流70年>>30年代的美国怀旧风情,风景也是好的没话说
<<成为简奥斯汀>>剧情一般性,风景还是很美的
<<恋恋笔记本>>说的也是美国很久前的一段爱情故事,风景真的很美,特别是男女主人公在湖中化船那段..太美了..

B. 傲慢与偏见著作与电影的区别

前言《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C. 求英国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坎特伯雷故事集(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根据英国作家乔叟的同名长诗改编)
暴风雨(英国导演贾曼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理查三世(英国导演Laurence Oliver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威尼斯商人(英国导演MICHAEL RADJORD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仲夏夜之梦(美国导演Michael Hoffma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罗密欧与茱丽叶(意大利导演Renato Castellani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罗密欧与茱丽叶(美国导演PHILP KAUFMA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喜剧改编)
罗蜜欧与朱丽叶(澳大利亚导演Baz Luhrman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殉情记(意大利导演柴伐里尼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罗蜜欧与茱丽叶》改编)
哈姆雷特(意大利导演柴伐里尼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哈姆雷特(英国导演Laurence Oliver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王子复仇记(冰岛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改编)
君臣人子小命呜呼(英国导演TOM STOPPARD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改编)
德克萨斯旺(德国导演Uli Edel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改编)
乱(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改编)
麦克白(英国导演Jeremy Freeston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麦克白(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的电影)
蜘蛛巢城(日本导演黑泽明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改编)
亨利五世(英国导演Laurence Olivier根据莎士比亚同名戏剧改编)
亨利五世(英国导演Kenneth Branagh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改编)
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情人(英国导演Naomi Capon,John Glenister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亨利八世》改编)
都是男人惹的祸(英国导演Kenneth Branagh根据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名剧《无事生非》改编)
鲁宾逊漂流记(美国作家GEORGE MILLER根据英国作家笛福的同名小说改编)
汤姆•琼斯(英国导演Tony Richardson根据英国作家菲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克拉丽莎(英国导演Robert Bierma根据英国作家理查森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人国历险记(英国导演CHARLES STURRIDGE根据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流记》改编)
傲慢与偏见(英国导演Simon Langton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傲慢与偏见(英国导演Joe Wright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傲慢与偏见(美国导演Robert Z. Leonard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理智与情感(台湾导演李安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爱玛(美国导演Douglas McGrath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劝导(英国导演ROGER MICHLL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曼斯菲尔庄园(英国导演Patricia Rozema根据英国作家奥斯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惊情四百年(美国导演科波拉根据英国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改编)
雾都孤儿(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雾都孤儿(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英国导演Stephen Whittaker根据英国作家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尼古拉斯•尼克尔贝(少爷返乡)(美国导演Douglas McGrath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圣诞颂歌(英国导演DAVID JONES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圣诞欢歌》改编)
我们共同的朋友(英国导演Julian Farino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导演Simon Curtis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奥利弗(英国导演卡罗尔•里德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奥利弗•退司特》改编)
双城记(英国导演Jack Conway,Robert Z. Leonard根据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化身博士(美国导演John S. Robertson根据英国作家斯蒂文生的同名小说改编)
名利场(印度导演奈尔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巴里•林登(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同名小说改编)
简爱(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根据英国作家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简爱(美国导演Delbert Mann根据英国作家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认真的重要性(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贵在真诚(英国导演Anthony Asquith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小说《认真的重要性》改编)
理想丈夫(英国导演Oliver Parker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
良家妇女(英国导演Mike Barker根据王尔德的戏剧《温夫人的扇子》改编)
小王子(美国导演Stanley Donen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秘密的花园(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童话改编)
莎乐美(西班牙导演绍拉根据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同名戏剧改编)
呼啸山庄(美国导演惠勒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新呼啸山庄(美国导演PETER KOSMINSKY根据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改编)
米德镇的春天(英国导演Anthony Page根据英国作家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米德尔马契》改编)
亲爱的(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同名小说改编)
疯狂佳人(英国导演约翰•施莱辛格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改编)
苔丝(波兰导演波兰斯基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改编的电影)
绝恋(英国导演迈克尔•温特伯姆根据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改编)
现代启示录(美国导演科波拉根据英国导演康拉德的《黑暗的心》改编)
动地惊天爱恋过(英国导演Mark Peploe根据英国作家康拉德的小说《胜利》改编)
一个贵妇的画像(新西兰导演坎皮恩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三颗翼动的心(英国作家Iain Softley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小说《鸽之翼》改编)
华盛顿广场(波兰导演霍兰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欧洲人(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金碗(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黛丝•米勒(美国导演博格达诺维奇根据英国作家詹姆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爱中的女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英国导演拉塞尔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法国导演Just Jaeckin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达罗威夫人(荷兰电影导演格瑞斯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同名小说改编)
美丽佳人奥兰多(英国导演萨莉•波特根据英国作家伍尔芙的小说《奥兰多》改编)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霍华德庄园(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墨里斯(英国导演艾弗里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印度之行(英国导演大卫•里恩根据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一九八四(英国导演米切尔•雷德福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动物庄园(英国导演JOHN STEPHENSON根据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隐形人(英国导演James Whale根据英国作家威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沉默的美国人(新西兰导演PHILLIP NOYCE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恋情的终结(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根据英国作家格林的同名小说改编)
蝴蝶梦(英国导演希区柯克根据英国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的《吕蓓卡》改编)
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日本导演大岛渚根据英国作家劳伦斯•包斯特的同名小说改编)
发条橙子(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根据英国作家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浪子春潮)(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西利托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PETER BR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蝇王(英国导演Harry Hook根据英国作家戈尔丁的同名小说改编)
法国中尉的女人(英国导演赖兹根据英国作家福尔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无可救药爱上你(英国导演Neil LaBute根据英国作家拜厄特的小说《占有》改编)
魔戒三部曲(新西兰导演彼得•杰克逊根据英国童书作家托尔金的同名小说改编)
纳尼亚传奇(新西兰导演Andrew Adamson 根据英国作家C.S. 刘易斯的同名小说改编)
小飞侠彼得•潘(美国导演P.J. Hogan根据英国作家J•M•巴里的童话《彼得•潘》改编)
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与密室(美国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哈利•波特3:阿兹卡班的囚徒(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根据英国童书作家J.K. 罗琳的同名小说改编)
戏梦巴黎(意大利导演贝尔托鲁齐根据英国作家吉尔伯特•阿代尔的小说《梦想家》改编)
水泥花园(英国导演伯金根据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改编)

D. 傲慢与偏见电影里的人物都是谁

《傲慢与偏见》(1938年--2005年)有九个版本
一、1938版 主演Curigwen Lewi和Andrew Osborn,这是第一部奥斯汀影视作品,是BBC制作的,全剧长一个小时,已经没有任何资料遗存。
二、1940版 主演:葛丽亚.嘉逊和劳伦斯.奥利弗,这是第一部奥斯汀小说的电影版。
葛丽亚.嘉逊,第一印象,人高马大,但仔细看下来,我认为她表现出了丽兹可爱机敏,言语俏皮,落落大方的一面。只是有时候显得十分无礼,对达西有些高傲地过了头。比如刚刚拒绝达西的跳舞邀请转身就答应了威汉姆,留下可怜的达西在那干生气。
劳伦斯.奥利弗,从第一印象来看,我感觉是所有版本中最接近原著的一个,因为能够不笑都显得那么英俊的,似乎只有他一个。据说如果把那3个版(当时05版还没有问世)的剧照放在一起,由一个只看过原著而没有看过任何改编作品的人来挑选达西,中选的总是我们的奥利弗爵士。那一身掩盖不住的贵族绅士气派,也是其它几个所不及。不过,形象归形象,与原著一对比,就属于最不像的一个了。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傲慢不足,殷勤有余。看标题下那张贴图也可知,老爵士对“这一个”也是很不满意的。此外,费雯丽与本片的失之交臂,更让我遗憾。
这版的《傲慢与偏见》是美国电影,当时还是黑白片,整部电影简洁,删去了原著中许多情节。两位主演,奥利弗斯通和嘉逊分别饰演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班纳特。其中女主角的聪明智慧被嘉逊表演的恰当得体,甚至过分理智把她演绎得更像是家中的长女。而其中她对达西的偏见,也正是小说中的戏剧冲突之一,在生气中又显得像是在发小脾气。由于这样的表演,出现在被删去过多情节的电影当中,使她在随着剧情及人物思想转变中处于被动,使之看起来有些发展过快。奥利费斯通的达西先生,高贵得不可一世,附合人物身份。但缺少内心刻画,就像是蜡像展览一般,他的傲慢也只停留在脸上和台词上,相比后两版人物的塑造上,缺少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流露。在说剧情安排上,删除了我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巧遇”一场戏,多出的是伊丽莎白在尼德斐的射箭与在达西帮助下躲避柯林斯先生的情节,好像略显有些无中生有。在电影中,喜剧效果尤为突出,如姐妹们对柯林斯先生的搞怪、凯瑟琳姨妈到访时屋内的凌乱、结尾连玛丽和凯蒂也有知音出现等。而这版剧本的特色,就在于它在结尾时把凯瑟琳姨妈写成是一位支持达西并帮助他的人物,试探伊丽莎白在经过若干波折后对达西的转变,并用“激将”法使之吐露心声,表示不能答应不会嫁给达西的情感。小说中最后达西能鼓起勇气再次向伊丽莎白求婚,是经过凯瑟琳的兴师问罪后奠定的信心,但凯瑟琳却无意中算是帮了这对有情人,这可在她的预料之外。电影的改编无疑想让大家皆大欢喜,在这点上是个突破。
三、1949版 主演:Madge Evans和John Baragrey。
这是一个三幕舞台版电视剧,全剧也是一个小时。故事以简奥斯汀的旁白展开剧情。电视一开始,简坐在一张书桌后面执笔沉思,画外音问她在构思什么故事呢?简的开场白就是小说开篇的第一句------“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 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然后进行人物介绍,将观众带到了舞会,人物依次登场。主要内容和对白都与小说类似,不同点是, 达西的第一次求婚是在彭伯利,伊丽莎白随舅母出游是意外来到此处的。故事的结尾是达西第二次求婚成功后,对丽兹说:“我就是爱你的‘偏见’”,丽兹回应说:“我就是爱你的‘骄傲’”。
由于时间非常有限,该版删去了大量人物,班家五个女儿只保留了三个,没有玛丽和吉蒂。此外,也没有凯瑟琳夫人,没有达西小姐,连考林斯先生也没有出现,只是用“丽兹拒绝了他的求婚”而一语带过。
四、1952版 主演Daphne Slater和Peter Cushing。
这是BBC拍的第二部,剧长3个小时,共六集。剧照见标题图片。目前没有该版的相关资料。不过,男主演曾出演过福尔摩斯,后又主演了大量恐怖片,被称为恐怖片大王。所以,这个版本的达西,很有可能是个“恐怖”版。:)
五、1958版 主演Jane Downs和Alan Badel。
它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资料,当年的一些剧评批评这个版太过闹剧。
六、1967版 主演:Celia Bannerman和Lewis Fiander。
BBC的第四个改编版,是为纪念奥斯汀去世150周年而作,是第一部《傲》剧彩色版,也是第一部有外景镜头的电视版。全剧同样是六集共3个小时,有些人物改动,只有四姐妹,没有了玛丽。添了一个夏洛特弟弟的角色,让他总是跟班纳特太太斗嘴。加重了卢卡斯太太的戏份,成天与班太太较劲,看谁早一天把女儿嫁出去。达西的求婚被安排在罗新斯的舞会之后。影片的结尾是达西夫妇完婚后前往彭伯利,到达后,达西说:“到家了,达西夫人!”我觉得这个丽兹有点儿像原著
七、1980版 主演:Elizabeth Garvie和David Rintou。
迄今被公认最忠实原著的版本,在1995版问世之前,它一直被看作是最经典的《傲》剧。
Elizabeth Garvie的丽兹,娇小玲珑,随和近人,举止永远都是那么庄重文雅,出门走路必随身带伞。总是面带微笑,讲话俏皮,有时也自我嘲弄一下。每天不是与家人玩牌下棋,就是一起做针线,一个人的话就写信看书。我很喜欢她在卢卡斯家及罗新斯花园唱的两首歌,并非什么名曲,但却是那么优雅动听。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就是我小时候总觉得她没有原著插图里的丽兹那么美,而且要承认,她的眼睛也的确没有后来的詹尼弗那么漂亮。
David Rintoul,腰板永远绷直着,绅士味道十足。初看时,达西显得有些木呐,他看丽兹的眼神,也确如书中所说,“好像发呆,心不在焉,连费茨威廉也笑他干嘛总呆头呆脑”。可是,当他在结尾处笑起来的时候,却是那么英俊,当年完完全全地迷倒了我。这些天,再度重温了一遍,十几年过去,感觉依旧。他一直被认为是永远的“达西先生”,一直到15年后科林的出现。
八、1995版 主演:Jennifer Ehle(发音Aly)和Colin Firth。
这是由BBC和A&E联合制作的,因而北美人都习惯称它为A&E版,就像咱们国内很多人喜欢叫它BBC版一样。这也是一部迄今最长的版本,全剧300分钟,比80版多出一个钟头。
曾经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高峰的80版,在统领了15年之后,终于碰上了最强有力的对手。正是从这一个新版开始,奥斯汀粉丝们才突然惊喜地意识到,故事原来还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可以改编得这么有想象力,因为它给大家带来的是另一种奇特美妙的感觉------尽管这个认识过程是经历了一番痛苦挣扎以后才得来的,这就包括我自己。
Jennifer Ehle,一个眼睛最漂亮,笑起来最甜美的丽兹。我第一次看这个版的时候,给我的第一印象最好的只有这个丽兹,她在窗口外对着爸爸那一个甜甜的笑和那双透着俏皮的亮亮的眼睛,我真是好高兴:这就是我的丽兹,比80版那个要可爱。但是,随着慢慢看下去,那种感觉就变了。
我发现,这是个有几分不一样“淑女”味道的丽兹,也许,这正是编剧安德鲁的本意。他曾说,他就是要给观众一个生动活泼、有几分“tom-boyish,gipsy-sh”的丽兹,因而才能将“万人迷”达西先生强烈地吸引住。
在言语俏皮方面,我也总觉得这个丽兹差了几分,感觉揶揄甚至刻薄的成份多了些。这是因为,有几段很有特色的俏皮话被删去了,比如"留着口气唱歌"(这是因为丽兹后面唱歌的那段被删掉了),“三个人走在一起画面非常好看"等等,80版虽然也没有后面这一句,但给丽兹与夏洛特设计了不少妙趣横生的对话,突出了人物的聪颖调皮。讨论十四行诗的章节我忘记这个版有没有保留了。此外,定情以后丽兹打趣达西的话也被略去了,我以为,这恰恰是全书最让人玩味的部分之一!因为这是“爱”使达西在性情上作出的重大改变之一,所以乔治安娜会如此大吃一惊。相应的,80版是照搬原书,05版则改成了“达西夫人”,也算是别有情趣。但是,95版有一句俏皮话我很欣赏,就是丽兹问弗斯特上校,军团是准备长驻还是短驻那一段,这是书里所没有的,乃是神来之笔,因为它顺便把故事的时代背景巧妙间接地作了个交代。
再有,这个丽兹的情绪很表面化,笑起来固然很美,非常迷人(她所有笑的画面我都非常喜爱),但绷起脸来就不行了,显得非常没有耐心,这在后半部分格外突出。她对母亲和三个妹妹也多是沉着脸,有时甚至一脸厌烦,这就更不能接受。我想,编导大概就是要给我们一个敢爱敢恨的丽兹吧!所以,从这个版本以后,伊丽莎白一下子被视为“女权主义”的一份子。有人说,故事开始,丽兹在远眺达西和宾格利的纵马离去后,她从小丘蹦蹦跳跳跑下那一段,意喻着“奔向自由”的渴望。还有些人嫌80版的太淑女,太没有自我个性,而且也没有女人的魅力。哼哼….
Colin Firth,一个"Extra Dacy!"----这是当年该剧在英国播放前影评家们卖的关子。还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达西!
从形象到举止,当年英国的批评家们说,编导大概是照着一半奥斯汀,一半D.H.劳伦斯和肯拉塞尔塑造的主人公来设计的。我也觉得有那么几分相似。
就拿70年代初肯拉塞尔导演的劳伦斯作品<恋爱中的女人>来说,科林与里面的两位男主角一样,头发都是显得很乱(不少英美粉丝说她们看片时都冲动地好想上去把科林的头发弄平,鬓角修理一下),都显得几分粗纩,比如说我们的达西先生楞用手杖把扬格太太的家门给顶开;再有,人家是裸泳,我们的达西是穿着衣服游(据说当年播放这一段时,看见达西穿着衣服跳进脏兮兮的湖里,不知有多少人都一声惊呼"Don't jump!"----以为失恋的达西是不是绝望至极而想不开呢!);人家是光着身子摔交,这位是敞着衬衫领口奋力击剑,事后还念念有词"I shall conquer this, I shall"!一个迷人的达西先生。
粉丝们最津津乐道的一句科林版达西的话就是:"No,no, the green one",然后就健美帅气地骑上马准备去向心上人第二次告白,怎知心上人正因为得到小妹妹私奔的消息而慌乱无助呢,可惜呀可惜!
安德鲁说,如果他自己非要给这个达西挑错的话,就是科林用手杖的样子太难看了,记得结尾第二次求婚那个画面吗?达西拿手仗的姿势简直就像拄着拐杖!~
这个达西的另一个Extra,就是加长版,增加了很多以他为视野和角度的内容,这也是本版的最大新颖之处。前面说,丽兹的戏被剪掉了不少,那是因为全都给了达西了。这个版本的达西是戏份最多的一个,那些增加的内容也都是原著里所没有或者只是只言片语描述的,而最打动我们的也恰恰是那一部份。所以为公平起见,80版的达西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嘛,总是要高于95版一些些的。
说个小插曲(可能有些人听过这个故事) 。安德鲁说,科林最初并不想接这个戏,安德鲁问他原因,科林说他看过本子,感觉这个故事没什么意思,他也没什么戏份,特别是达西求婚被拒后这个故事基本就结束了,还能怎么拍?安德鲁才明白,科林拿到的剧本只是一半。于是,他让科林先去找原著来读读,再作决定。几天以后,科林来了电话,一上来就是:"I’ll do it!"。一个新的达西诞生了!
还有一个让我耿耿于怀的就是,那一年的BAFTA TV奖,科林未能获得影帝,被一位资深演员(就是后来出演《哈利波特》系列片里演巨人海格的那位)击败。究其原因,应是被同样入选的演班纳特的那个演员把票数分散走了一部分,所以,我现在一看到这个班先生,就心存"敌"意,为什么要跟科林争,他哪算是男主角呀!

两位主演,CONLIN FIRTH和詹妮弗艾莉分别饰演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班纳特。说实在话,起初看詹妮弗很不舒服,她并不漂亮,身材发福,很难将她与一位二十初头的姑娘联系起来。但是她的演技逐渐让我接受了她,她的智慧与对爱情观的选择都让人很自然归功于伊丽莎白班纳特博览群书。她的文雅并不让人觉得她是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觉得相当的有亲和力,在伊丽莎白还处在偏见当中时,她对于威克姆先生又不仅仅像是小说中写的那种有些倾慕,更多了份同情,展现其善良的一面。科林弗斯,低沉的噪音、冷俊的脸旁、迷人的绅士风度,无疑就是达西的招牌外形。在三版的《傲慢与偏见》里,达西的台词相比很少,这就要求演员用自己本身对角色的理解来展现台词以外的人物性格。在第一次舞会上,科林的达西眉宇间有对乡下人的烦感。在尼德斐达西隔窗看伊丽莎白的眼神里更有一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情。再说这版的整体氛围,像一部童话,更不失说教。在结尾,神父的话虽然是在婚礼中的陈词,但影像的切换,使故事中的三类不同的婚姻,在陈词中得以证明。一种就像柯林斯夫妇的婚姻是建立在金钱上的,她们的婚姻生活无疑是乏味、呆板的。第二种是像丽迪亚和威克姆一样,她们的婚姻里搀杂欲望和欺骗,在丽迪亚的头脑里没有理智,更谈不上思考,莽撞而疯狂。第三种就是达西和伊丽莎白、宾利和简一样的,为了真爱而结婚。在神圣的殿堂前,不同种类的婚姻都在这里宣誓,但他们是否真正理悟爱情的真谛,是否在上帝面前无怨无悔,最终做到白首偕老,那就不得而知了。
九、2005版 主演:Keira Knightley和Matthew Macfadyen。
一个时隔65年以后才出现的电影版,一个不再单纯讲究剧情,更注重艺术氛围,并且增添了一种更浓味道的新版。看来鉴于95版是拿达西开刀,那么05版便从丽兹下手了。既然允许有那么一位"迷人的"达西先生,那么来一个有些"野性"的丽兹也未尝不可。
这个版的丽兹,被认为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漂亮的一个。浑身散发的青春气息,不需要跑跑跳跳,你就能感觉得到。她身上,也实在有不少95版的影子,更多了几分“tom-boyish”,更少了几分淑女味----钢琴弹得最差的丽兹。
比如说,两个版都保留了那句"如果没有找到真爱,就不会结婚",詹尼弗站在岩石上,她就站在悬崖边。有趣的是,两个人在某些时候生气的表现刚好相反,詹尼弗是表情尽在脸上,但言谈举止并没有出位,凯拉表情虽然柔和几分,但言语十分率直。最明显的一处对比就是母亲逼婚那段。詹尼弗版的虽然轻声回答了爸爸一句,但却是一脸的不屈倔强,她内心在想什么呢?凯拉脱口而出:"You can't make me!"尽管说话的人是泪眼婆娑。
这个版的丽兹笑的比较多,如果说80版是莞尔微笑,95版是露齿而笑,05版则是孩子气般的扑嗤一笑,这倒真有几分接近原著中的"she only smiles, I laugh”的感觉。我倒没有觉得凯拉版的笑属于"傻笑” 。比如说,在达西三人首次出场那一段,丽兹与达西的目光相撞后瞬即低下头想着什么,接着扑嗤一笑-----我同意有些粉丝的想法-----她一定觉得,这么多人全都停下跳舞,就是为了给这三个人来这么一个古怪的欢迎仪式,真是太滑稽了。再比如,在彭伯里门口那一笑,大概是:天呐,这么优雅气派的庄园,我差点儿就成了它的女主人,这里就会是我的家,可我却把它放弃了,开来我实在太傻了……
Matthew Macfadyen,4个版本中戏份和出场时间最少的一个达西,却同样迷住了一大批女粉丝。可见,这位达西先生,才是真正的魅力高手!他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靠眼神和细节动作才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我曾说过,细节的精巧运用是本版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这里面达西的一些小动作有不少就是马修自己设计的,比如雨中求婚那段,当丽兹提到威翰姆的名字时,达西马上就向前靠近了一步-----好大的醋劲!还有就是结尾,导演Joe Wright说,按照剧本,最后那一吻点到即止。可两位主角好象商量好,来了那么一个细腻,冗长,浪漫的对吻,嘿嘿。"You have bewitched me, body and soul"无疑已经成为马休版达西的标志,就像95版那句“I shall!”一样,注定要被粉丝们传颂下去的。相比之下,遵循原著的80版倒没有留下什么自己的东西,可见,太忠实原著也会有缺点的。
除了上述九个版之外,还有一个2001年现代版和宝莱坞版,我觉得没有必要放在一起,不过,宝莱坞版那句“No life without wife”实在让人捧腹。

E. 傲慢与偏见 原著与电影不同处

第一,小说缺乏具体性,故事完全依靠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人物性格,同时,对人物的服装和场景的选择也没有过多描写,而在电影中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更加具体和富于想象和现代气息。电影删除了次要人物,使情节更加紧凑。其次,电影对小说情节的改动大多是借助于场景的变化来表现的。第三,电影小说对情节的增加,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刻画,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例如,增加了伊丽莎白与简卧床的情节和场景,不仅表现了姐妹情深,而且反映了女孩子的细腻的情感。使得伊丽莎白的形象更加立体,更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该电影不仅保留了旧的时代风貌,也彰显出简奥斯汀作品新时达的意义内涵。

F. 哪个版本的 傲慢与偏见 电影与原著最贴近

95版的电视剧最贴近
40版的比较短……05版的则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
总之一句话——95经典,05唯美
两版darcy科林和马修我都爱~~霍霍霍

G.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谁

1、《傲慢与偏见》作者是简·奥斯汀。
2、作者简介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母亲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1796年,21岁的奥斯丁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同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
3、作品简介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以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

H. 外国文学名著拍成电影的有哪些

1、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由汤姆·斯托帕德根据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77年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荣获2013年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第26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制作设计奖。

由凯拉·奈特莉,裘德·洛,米歇尔·道克瑞,凯莉·麦克唐纳,亚伦·泰勒-约翰逊等主演的剧情片,

2、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根据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同名小说改编。由约翰·利思戈,鲍勃·霍斯金斯,伊莎贝拉·罗西里尼,凡妮莎·威廉斯主演。

影片讲述了阿隆索自小喜爱各种各样的骑士小说,梦想着四处锄强扶弱,于是自封为唐·吉诃德骑士,带着他的老邻居和一头驴一次次出发模仿古代骑士周游天下的故事。

3、傲慢与偏见

《傲慢与偏见》是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由焦点电影公司发行的一部爱情片,由乔·怀特执导,凯拉·奈特利、马修·麦克费登、唐纳德·萨瑟兰等联合主演。

该片于2005年9月16日在英国上映,荣获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第63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音乐/喜剧片(提名)。

4、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改编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同名代表作《呼啸山庄》,是由科奇·吉尔佐执导,汤姆·哈迪和夏洛特·莱李主演的一部影片,由汤姆·哈迪,夏洛特·莱利,安德鲁·林肯,莎拉·兰卡夏尔,伯恩·戈曼,等主演。

5、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在纪念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诞辰210周年暨《悲惨世界》出版150周年之际,由汤姆·霍伯执导的一部电影。该片的前身是同名音乐剧,根据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1862年发表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该片是由休·杰克曼,罗素·克劳,安妮·海瑟薇,阿曼达·塞弗里德,萨莎·拜伦·科等主演,荣获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安娜·卡列尼娜(英国2012年乔·怀特执导电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吉诃德(西班牙2002年曼努埃尔·阿拉贡执导电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悲惨世界(2012年汤姆·霍珀执导电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傲慢与偏见(法国 / 英国 / 美国2005年凯拉·奈特利主演电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呼啸山庄(英国2009年科奇·吉尔佐执导电影)

I. 傲慢与偏见电影与原著有什么区别

电影是形象的,导演导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小说是抽象的,更能给你想象的空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所以电影和原著不可能完全一样。

J. 傲慢与偏见作者叫什么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也译《艾玛》)(1815)。《诺桑觉寺》(又名《诺桑觉修道院》)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
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她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深受读者欢迎。

阅读全文

与电影傲慢与偏见选自哪个作家的同名小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明星演过大麻电影 浏览:465
男朋友看电影不专心怎么打骂 浏览:787
马丽艾伦宋小宝电影叫什么 浏览:904
如何把电影改成西班牙语 浏览:825
暗杀电影开始为什么要杀掉主角 浏览:601
日本高清动作电影免费 浏览:547
好看的日本电影搞笑 浏览:904
七部好看的美女电影 浏览:575
和孝女彩金电影相似的有哪些 浏览:640
五杀电影为什么看不了 浏览:851
有什么好看的电影抖音 浏览:959
神仙遮雨伞电影国语版免费 浏览:264
电视上怎么看流感电影 浏览:845
电影风语者好看吗 浏览:940
腾讯视频有些电影看不了怎么回事 浏览:771
电影院怎么调座椅 浏览:735
解说电影怎么防搬运 浏览:124
好看恋情电影百度云 浏览:614
恐龙电影怎么 浏览:704
一个头很多手是什么电影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