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狸猫换太子的原型是哪个皇帝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说的是北宋仁宗年间的事情,而这仁宗就是此次事件的主角,与电视剧故事情节的背景相似,不同的是并没有这么荒诞,也没有什么狸猫,更没有包拯参与到这起案件里,不过这件事还是成为了仁宗皇帝一生的阴影。
多番求证得到真相的宋仁宗悲痛万分,甚至不能上朝,随后追封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结束了这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不过说实在的这件事确实对仁宗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曾经一度推翻了他对于人性的认知,深深地伤害了他,在此事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生活在这个阴影当中。
『贰』 狸猫换太子当时那个皇帝是哪个
宋仁宗赵祯清代小说《七侠五义》中有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描写阴险狠毒的刘德妃,用剥了皮的狸猫替换了李宸妃刚生的太子,导致李妃被贬入冷宫,太子和亲生母亲分离。最终太子长大成人,当上皇帝后,在包公的策划下与亲生母亲李妃相认,刘妃则惊惧而亡。
故事中所描写的被换的太子正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他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史》称赞他是一位“恭俭仁恕”的好皇帝。
『叁』 口头语中“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成为了哪个皇帝
大家是从包公的影视剧当中知道《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但是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是从《三侠五义》这本书中的故事中改编而成的。最后被改编成影视剧而被大家所熟知。讲述的是宋朝刘贵妃与太监郭槐狼狈为奸,将狸猫跟李妃所生的孩子做了调换。最后这件事情被包拯查明真相,李妃平冤得雪。而原型故事的背景是明宪宗时期,太子明孝宗朱佑樘的故事。
狸猫变太子是根据清朝时期的《三侠五义》中的故事所改编的,开始是戏曲剧种,后来改编成为了影视剧。而这个故事是按照明朝时期的明孝宗的身世作为原型所改编。它讲述的是古代君王制度下的后宫们为了权力的争斗、人心的险恶、以及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定律,这就是古代后宫女子的生存之道,也体现了封建社会当中统治者们的高处不寒的悲惨无奈的境地。
『肆』 哪个影片中的狸猫换太子
少年包青天
『伍』 《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个皇帝是历史上的宋朝的哪个皇帝
发生在北宋宋真宗时期,那个孩子是宋仁宗。狸猫换太子只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而真实的历史记载不是这样。
『陆』 狸猫换太子里是哪位皇帝
宋真宗(968年~1022年)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柒』 狸猫换太子是哪个皇帝
被换掉的是宋仁宗,当时皇帝是宋真宗,故事取自《三侠五义》。
那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死后的事情。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是与宫中总管都堂郭槐定计,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知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血淋淋,光油油地换走了刚出世的太子。刘妃命宫女寇珠勒死太子,寇珠于心不忍,暗中将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将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再说真宗看到被剥了皮的狸猫,以为李妃产下了一个妖物,乃将其贬入冷宫。不久,刘妃临产,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皇后。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一日,太子在冷宫与生母李妃见了面,母子天性,两人都面带泪痕。刘后得知后,拷问寇珠,寇珠触阶而死。因此,刘后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捌』 狸猫换太子事件出自哪个皇帝
宋真宗(968年~1022年)名赵恒,原名赵德昌,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997年以太子继位。宋真宗统治时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北宋比较强盛。 1004年,辽国入侵宋,宋朝大多数大臣建议不抵抗,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最后他们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双方在澶渊相交,宋胜。真宗决定就此罢兵,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良、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贡换取和平的开始。 宋真宗统治后期以王钦若和丁谓为宰相,信奉道教和佛教,称受天书,封泰山、祀汾阳,修建了许多寺庙。 宋真宗也是诗人,他比较著名的诗有《励学篇》等。 宋真宗死后葬于永定陵。
『玖』 “狸猫换太子”说的是宋朝的哪个皇帝
“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是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
关于赵祯的身世,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里有一种“狸猫换太子”的说法,认为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氏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氏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氏打入冷宫,而将刘氏立为皇后。
后来,天怒人怨,刘氏所生之子夭折,而李氏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宋仁宗赵祯。在包拯的帮助下,赵祯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氏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自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演绎,赵祯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关于“赵祯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这一问题,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辞,认定赵祯是李氏所生。
事实也大体如此:李氏本是刘氏做妃子时的侍女,后来被真宗看中,成为嫔妃,并产下一个男婴。连丧数子的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赵祯在出生后,便在真宗的默许下,由未能生育刘氏和杨淑妃一起抚养。李氏慑于刘后的权势,也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
乾兴元年(1022年),十三岁的赵祯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权倾朝野。赵祯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刘太后在世时,他一直不知先皇嫔妃中的顺容李氏就是自己的生母。刘太后病逝后,燕王赵元俨告知赵祯实情。赵祯号恸顿毁,连日不视朝,下哀痛之诏自责。
尊宸妃为皇太后,谥号“庄懿”。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赵祯倍感震惊。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此时的赵祯不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听说自己的生母竟死于非命,他一定要打开棺木查验真相。
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赵祯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宸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
生母虽然厚葬,但却未能冲淡赵祯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争论,最终,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
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赵祯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赵祯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渐摆脱了刘太后的阴影。
(9)狸猫换太子是哪个皇帝电影扩展阅读:
赵祯(1010年5月12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亲政。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
期间,辽朝趁机重兵压境,迫宋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针对北宋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赵祯于庆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
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有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