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乐与电影电视
进入21世纪以来,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修定的“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实践,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并勇于表述自己的体验。而研究性学习以其自身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和过程性正适应了这种要求。通过音乐研究性学习,学生的综合知识、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缺陷。
一、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现实意义
(一)通过研究来了解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学生在一起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不仅他们欣赏音乐的态度、习惯、审美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还能不自觉的获取许多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如在了解通俗音乐发展史的同时,了解到早期的通俗音乐大致起源公元前古罗马,古埃及的行吟歌手们在兴起的城市集镇间流动,遍及剧场和街市的“击”歌现象,在学生学习知识同时,及时联想到在文学中所说的我国古时候吟诗也如同唱歌,甚至有同学提出中国的最早的通俗音乐是否就是宋朝柳永的一些词——“凡有井水处,皆有柳郎词”。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本国和世界各国一些不同民族的文化有了了解,对各类艺术形式的共性和个性有所认识。
(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及潜能的开发
研究性课程给学生提供丁一个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时空,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研究全过程的实践与经历,学生获得了各种丰富的体验,获得了大量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内隐知识,这种体验的积累会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积极求知的心理。
(三)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中,创新意识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音乐本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的学习本不是单纯为解决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存在的,它是构建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学生们在研究过程中,懂得了如何去学习,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主性的学习,无疑也给学生大大增强了自信心,促使他们减少对教师的信赖。作为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要侧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注意对每个学生的鼓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创新,培养他们,终身喜好音乐。
二、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一)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音、视频等手段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并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判断信息资料的真伪、优劣;学会有条理、有逻辑地归纳、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采用文献检查手段,让学生到图书馆、展览馆、新华书店等地方,对有关书籍、报刊、文献及因特网中收集有关资料等。例如在《了解爵士乐》的课题研究中教师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爵士音乐文化的资料(文字、音响),进行展示与交流,透过一本本学习资料,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那种新的学习方式的强烈感受。大开眼界之余,蕴藏在学生心中的音乐学习潜能也会得到挖掘和开发。
(二)专家访谈法
所谓的“专家访谈法”是指向各种专家咨询问题,同专家讨论,不仅能获得该课题的背景知识、发展过程、最新进展、有待研究的问题以及一些可能的解决途径,还可以解答疑难问题,便于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顺利完成专题研究。而且学生在采访的过程还锻炼了怎样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完全处于主动状态,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过去课堂上“你教我学”、“你导我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同时充分展示出“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学观。
(三)问卷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问卷法是将所要了解的问题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让被调查者逐一填写回答,然后经过统计分析、了解问题的一般趋向。问卷的形式主要有自由叙述式和选择式两种。自由叙述式是编制若干开放性题目,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这种形式给被调查者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将问题了解得较深入。选择式问卷是对所要了解的问题编制成若干选择题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选择。问卷的可信度有时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可采用无记名方式,否则被调查者可能产生顾虑。问题设计应尽量简短、明白。
(四)调查研究法
在音乐研究性学习中,所谓的“调查研究法”是指学生应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同时要学会从各种调研结果、实验、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通过初步的交流,学生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学会认识客观事物,认真对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地认识自我。
三、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一)激发学生产生研究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为兴趣,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对有关信息进行关注,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进行。具体到音乐课研究性学习而言,注重选题的趣味性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时应该首先考虑并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哪个方面感性趣,然后在学生感性趣的方面来设计具体的课题。在我实施研究性课题“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的选题中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爱好流行音乐的这一特点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如何确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
在我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学生自己提出课题,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另一种是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己选择参加,两种都实现了师生互动。在进行课题实施中我将两种选题方法分别对学生进行尝试。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的尝试,因为在学习前期,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心理、行为、情感发生影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从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启发,并且不断思考产生的新问题,所以学生才能最终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形成主动参与的行为。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能够饶有兴趣地提出自己想研究的课题,通过师生的共同商讨,最终由学生确定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性学习实验我觉得采取学生自己提出课题的形式效果不够理想。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的领域,对于学习的方法、方式、过程不是很熟悉,并且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有限也是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对于未接触过的学生,最初课题的提出最好由教师设定,希望通过教师第一次问题的提出,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学会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会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学习发法,这也正是提倡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三)组织研究与实践体验阶段
在课题研究正式开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自由组织课题组成员,课题组人数一般以3~6人为宜,自由组合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间彼此特长和爱好的互补性,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如学生有善于写作的,有善于实验的,有知识较广博的,有对事物特别好奇的等等,应将多种爱好和特长的同学组织在一起。小组中选定组织能力相对较强的一名同学为组长,负责课题工作的分工和协调,写作能力较强的一名同学做课题的记录和各类报告。在课题确定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然后分组活动,分工到人,同时经常进行群体学习,共同探讨一个问题,让学生最终在群策群力研究中得出结果。例如在《走进京剧》的研究性学习中,小组学生分工明确他们共分为三大组:一组同学到图书馆在一些杂志、报纸上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二组同学到相关的网站去查找资料,学生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信息、利用信息、获取知识。第三组同学到社会中去了解相关资料。最后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相互交流归纳总结形成了一份完整、充实的总结学习报告。报告包括了京剧的起源、京剧的服装、京剧的脸谱、京剧的行当与功夫和现代京剧五个部分的详尽内容。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会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围绕课题进行分类,锻炼了信息加工能力。学生在采访的过程中,还锻炼了怎样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其中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也共同分享了团结合作的乐趣,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经验积累、知识获取、技能形成、人格养成、懂得团结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四)研究性学习的交流评价与成果展示阶段
研究性学习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的交流、感受和体验。通过学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来考察学生在研究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能力,也要通过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教师需要灵活掌握对学生的评价。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等做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就这样,学生们在研究中学习,在交流中进步,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探究兴趣越来越浓,超越了书本认知的层次。最后,在课题研究完成后,课题组应当写出课题研究报告作为成果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可以培养自己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下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的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对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这几年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深切体会到在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因此,希望广大的中学音乐教师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冯建强,康定.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1,(2).
[2]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Ⅱ 电视图像设置电影模式好还是揉和模式好
都行,个人建议柔和模式
Ⅲ tcl8800s电视机的声音模式中音乐厅 电影院 新闻 标准4种模式有什么区别
你说这情况,不是电视机的问题,就是信号的问题检查有线电视·线路和所有接头、插头。再不行,就要找辖区有线电视管理部门查信号强度,并给解决。
Ⅳ 影视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和作用
图片只能给我们以视觉上的直观,然音乐的出现便让我们的感官全面活动起来,在观看时得到充分的享受,赏心悦目——我们所需要的,也是商业者们目标不可或缺的。
Ⅳ 哪个模式的音响效果最好
2.0立体声音响 适合一般家庭使用。
5.1或7.1 环绕声音响 适合有专门听音室的人使用,环绕声要求听音环境很严格,如果室内有家具,就没有真正的环绕声出现,就是杂乱无序的声音。(可能一般人听了也不知道不好听,只有耳朵好的发烧友知道声音位置是错误的,所以发烧友一般选择2.0欣赏音乐、看电影)
3D模式需要7.1.4功放,就是11声道功放,地面7个音箱,上面4个音箱,分布在前后左右,也需要专门的听音室才可能实现3D全景声音效果。
3D模式只是看电影全景效果好,欣赏音乐,音质没有2.0甲类功放好。
一般环绕声功放,音质也没有HiFi功放好;因为环绕声 声道多,成本高,就节省了一些电路,所以音质就差一点。
不同的欣赏要求,有不同的选择。
Ⅵ 液晶电视机中的电影模式什么意思
电影模式:也称为“3:2/2:2 Pull down支持”、“3:2/2:2 Pull down 模式检测”,意思是“2帧2场”和“2帧3场”模式检测。所有的DVD影碟记录的都是隔行信号,DVD机播放影碟时,如果进行隔行/逐行变换就必须按照“3:2 Pull down”规则进行才能改善图像质量,否则图像就会出现“锯齿”瑕疵,如果再进行“抗锯齿柔化处理”,图像就会变得比隔行扫描方式更模糊。支持“电影模式”的DVD机会自动检测“2:2/3:2 Pull down”模式灌录的影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隔行/逐行变换。也就是说,“电影模式”只对那些以电影胶片为片源、采用“2:2/3:2 Pull down”模式录制的NTSC制式的影碟有效。在可预见的未来,电影还不会被电视取代,二者也很难合而为一,电影要到电视上播放,也就会有电影转为电视视频的过程,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国家采用的都是NTSC制式,因此“电影模式”在放电影影碟时还是很有用的。
Ⅶ 液晶电视用哪种显示模式好
1. 平板电视看有线电视的最大一个问题是图像变形。所有的有线电视节目,包括正在大力推广的数字电视,图像比例都是4:3的,而26英寸以上的平板电视,全部是16:9的,这样用平板电视看有线节目,图像一定会变形。
2. 在有线电视中,目前有很多节目看上去也是16:9的,在普通电视上播放时,上下有黑边。但是这种信号并不是16:9的,也是4:3的,在液晶电视看,画面仍然要变形失真。
3. 只有4:3模式不变形 但存在烧屏危险
4. 由于有线节目是4:3的,平板电视屏幕是16:9的,只要是全屏显示,无论图像如何裁切和拉伸,一定会变形。假如把画面上下裁切得不变形,实际画面将损失四分之一,很多图像信息不能传达给观众,因此也没有采用这种模式的。
5. 如果想不变形观看有线节目,只有使用4:3模式。但是这种模式面临一个更严重的隐患,就是烧屏,特别是等离子电视。长时间观看后,在两侧的黑色图像和电视画面交界的地方,将出现不可消除的痕迹,就是烧屏。当然,这种问题不仅可以发生在等离子电视上,长时间使用4:3模式,液晶电视也可能发生烧屏。
6. 观看16:9的DVD和高清节目,直接选16:9和全屏模式就可以。如果看4:3的节目,根据节目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式。
7. 有一种常见的模式是边缘扩张,图像的四周失真严重,而中间失真小,但是这种方式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有移动画面,能感觉出明显的画面失真。
8. 为了减小失真,很多模式对图像的上下部分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切割。
9. 有的体育比赛在图像上部显示比分,有的新闻节目在底部有游飞字幕,如果简单地选择扩张模式,字幕和比分就看不到。
10. 不同品牌的平板电视,图像模式有所不同,但是大同小异,可以通过查看使用说明书,选择最满意的模式。
Ⅷ 杜比逻辑解码音乐模式和电影模式有什么不同
笔记本键盘出现了按键失灵情况,这种情况多是由于软件原因或键盘串键、短路或其他硬件故障等原因造成的,导致其他按键失灵,建议您可以做如下检查确认故障进行尝试:
1.开机出现SAMSUNG 图标时按F2键进入BIOS设置,按F9键将BIOS恢复为出厂模式,按F10保存并重启。
2.用U盘或光盘启动进入PE或Dos模式中确认是否可用。
3.开机出现系统图标前快速按F8键进入安全模式后进行尝试,确认是否为系统或软件故障引起。
4.查看按键下是否有异物,如有异物建议您将机器倒置或摇晃,也可请使用毛刷,、镊子、气吹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清除(注意不要损坏按键下支架,不建议非专业人员尝试,以避免更严重的损坏)。若情况严重建议您送至售后服务中心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清洁维修。
5.确认键盘是否曾有浸液史、确认失灵按键按下后是否可正常弹起,若发生过浸液或不能正常弹起则需要到售后服务中心,由工程师帮助您进一步检查与维修。
6.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尝试(提示您先备份重要数据与资料)。
7.若您需临时使用,也可连接USB键盘使用。
Ⅸ 现在电视机上的声音模式分为:标准、电影、音乐、运动、用户,正常收看时应该选择哪一项
果断选第一个标准啊,其他是根据不同的节目,给你不同的音效,不过看你喜欢哪个效果,都试试,喜欢哪个音效就设置哪个就好
Ⅹ 液晶电视用什么模式看好
可以选择很多种模式,但是一般选择将屏幕拉长的,这种模式初看人会比较扁,但是据我使用来看,习惯了就感觉不到了。看CCTV6是可以把屏幕上下去掉,这样子欣赏电影比较合适(也就是把黑条去掉了),如果实在受不了扁扁的人,就可以保持4:3的比例,这样子左右就有黑条了,这种方式会大大浪费屏幕空间,不是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