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的艺术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方方面面,建议你看《雕刻时光》和《电影是什么》两本书,然后可以买电影杂志看,比如《看电影》午夜场
B. 影视艺术鉴赏的网络课程的作业你都做了么,可以把答案截图都发给我么,求求你了
影视鉴赏引言(一)已完成
1 下面哪一部是折射隐喻现实的电影:()
A、《神话》 B、《阿甘正传》 C、《后窗》 D、《淘金记》
正确答案: C
2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层次、境界有几个:() A、6个 B、5个 C、4个 D、3个
正确答案: D
3 电影《小武》、《三峡好人》的导演是:() A、陈凯歌 B、张艺谋 C、贾樟柯 D、姜文 正确答案: C
4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的应对方法有几条:() A、3条 B、4条 C、2条 D、1条
正确答案: B
5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正确应对影视鉴赏这门课程的方法:()
A、固守陈规的方法 B、比较的视野 C、文化的维度 D、思维的高度
正确答案: A
影视鉴赏引言(二)已完成
1 下面不属于波德里亚所说的影视与现实关系的一项是:()
A、影像是现实的反映 B、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 C、影像与真实没有任何关系 D、影像永远等同现实
正确答案: D
2 《虚拟偶像》是下面哪一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名字:()
A、《阿凡达》 B、《西蒙尼》 C、《黑客帝国》 D、《摇尾狗》
正确答案: B
3 六十年代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是:() A、黄婉秋 B、宁静 C、张文君 D、邓丽君
正确答案: A
4 电影是梦或神话,比如《淘金记》《甲方乙方》《小五》等作品均体现了这点。
正确答案:×
5 影视创造我们的生活,也虚拟或扭曲我们的生活。
正确答案:√
影视鉴赏引言(三)已完成
1 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艺术定位的一项是:()
A、大众传媒 B、形象存在方式 C、艺术感知方式 D、艺术存在形态
正确答案: A
2 电影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
正确答案:√
3 艺术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完全对立的,不能相互辅助。
正确答案:×
4 下列是陈凯歌导演的作品是:()
A、《王的盛宴》 B、《红高粱》 C、《让子弹飞》 D、《无极》
正确答案: D
5 影评人路易·德吕克是哪个国家的:() 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D、美国
正确答案: A
6 麦克鲁汉曾说“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我们连起鸡皮疙瘩的本能都失去了”。
正确答案:×
7 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时空综合艺术 D、想象艺术
确答案: D
影视鉴赏引言(四)已完成
1 法国著名电影家巴赞说“摄影机如自来水笔”。
正确答案:×
2 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负面批判的一项是:()
A、无法反应现实生活 B、深度的丧失、平面化、单面化的问题 C、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欺骗性 D、过度的商业性导致的伦理道德底线丧失问题
正确答案: A
3 电影中的艺术戏剧主要包括戏剧性冲突、结构、表演性艺术。
正确答案:√
4 “电影摄影与自来水笔”出于哪位著名导演:()
A、詹姆斯·卡梅隆 B、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C、阿斯特吕克 D、乔治·卢卡斯
正确答案: C
5 抒情性属于电影中的哪种艺术形式:() A、文学 B、美术 C、戏剧 D、音乐
正确答案: A
6 下列不属于电影中的文学是:()
A、情节 B、故事 C、对话语言 D、舞蹈
正确答案: D
7 “游戏冲动说”是下面哪一位提出的:() A、马尔库塞 B、马克思 C、席勒 D、巴赞
正确答案: C
“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一)已完成
1 电影是运动的造型艺术,它既参与时间艺术之列,也侧身空间艺术之列。
正确答案:√
2 “木乃伊情结”是由下面哪一国的著名电影学家提出的:() A、德国 B、意大利 C、英国 D、法国
正确答案: D
3 被BBC称为“第八艺术”的是:() A、舞蹈 B、美术 C、文学 D、电视
正确答案: D
4 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的是:() A、卡努杜 B、席勒 C、德吕克 D、巴赞
正确答案: A
5 建筑、语言、绘画和雕塑都属于空间艺术。
正确答案:×
“追求永恒”与“第七艺术”的诞生(二)已完成
1 “视觉滞留原理”是电影艺术成因的心理学视觉。
正确答案:×
2 《后窗》是哪位悬疑大师的导演作品:()
A、斯皮尔伯格 B、希区柯克 C、横沟正史 D、昆汀
正确答案: B
3 希区柯克的主要代表作不包括
A、《39级台阶》 B、《蝴蝶梦》 C、《捉迷藏》 D、《后窗》
正确答案: C 我
4 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常常被批判为具有较强的女权主义
正确答案:×
5 《下楼梯的女裸体》是下面哪一位的作品:() A、卡努杜 B、巴赞 C、杜桑 D、梅里爱 正确答案: C
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一)已完成
1 1927年拍摄的《爵士歌王》是一部无声电影。
正确答案:×
2 《雨中曲》和《艺术家》两部电影都描述了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过渡的电影史
正确答案:√
3 对于电影的历史描述可以有多种角度。
正确答案:√
4 从技术角度描绘电影史,下面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止照相阶段 B、有声电影阶段 C、无声电影阶段 D、彩色电影阶段
正确答案: A
5 《红色沙漠》是下面哪一位著名电影大师的作品:() A、普多夫金 B、希区柯克 C、安东尼奥尼 D、巴赞
正确答案: C
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二)已完成
1 电影《火车大劫案》是导演格里菲斯的力作之一。
正确答案:×
2 鲍特的哪部电影是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了“与此同时”这样的意思 A、《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B、《从鹰巢中救出的人》 C、《明目张胆的白日抢劫》 D、《火车大劫案》
正确答案: D
3 拉萨姆认为鲍特创造了电影的句法
正确答案:×
4 电影语言是一种在机器制约下的与对话语言、文字语言相同的语言
正确答案:×
C. 跪求尔雅影视鉴赏作业答案,给出答案继续送分
陈旭光提出的电影鉴赏层次有3个。
巴赞的是完整性。
失恋33天的男主是文章。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强调现实主义。
D. 电影的艺术功能有哪些
看懂他人人生
E. 艺术包括哪些方面
艺术包括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
1、造型艺术
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料、墨、绢、布、纸、木板等,雕塑、工艺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用多种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来反应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2、表演艺术
是由表演艺术家完成的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听觉的艺术种类。泛指必须通过表演完成的艺术形式,如音乐演奏、演唱、舞蹈、曲艺等。专指演员在电影、电视剧、戏剧中创造角色的表演。
3、综合艺术
泛指几种艺术成分综合而成的艺术。如歌曲综合诗歌与音乐,建筑综合绘画与雕塑,戏剧综合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等。通常专指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等形式。
4、语言艺术
是运用语言的手段创造审美的形象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包括戏剧小品、播音主持、演讲、辩论等艺术形式。它的表达方法可以有呼吸法、语言速度、单人、多人、混声等多种形式。
(5)电影的艺术定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扩展阅读
特征:
艺术形象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全过程。艺术家在创造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具体的形象。正如郑板桥画竹子,他观察、体验竹子的形象始于“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艺术构思孕育了“胸中之竹”。
而磨砚展纸倏作变相最后完成了“手中之竹”,可见竹子的形象自始至终伴随了画竹的全过程。艺术家不仅在创作过程中从不脱离生动具体的形象,其创造的成果艺术品, 更须展现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并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打动每一个欣赏者。
因此,艺术欣赏的过程也要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感情来引发对作品中情境、意境的体味。这足以说明形象贯穿了艺术活动的每个环节。
形象性成为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创作主体对于客体对象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F. 电影的艺术定位有哪些
笼统的说就两种,造型倾向(形式主义)和写实倾向(现实主义)。先锋派就是形式主义的极致,纪录片就是现实主义的极致。一般的好莱坞影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当然,像歌舞片会偏形式主义一些,故事片会偏现实主义一些。
G. 影视艺术中包含了哪些艺术种类
1、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
2、电影与戏剧的结合。戏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它融文学、美术、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炉,由语言、动作、场景、道具等组合成为表现手段。
通过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创造,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强烈、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之上,使观众犹如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戏剧中发生的事件一样,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艺术感受。
3、电影与文学的结合。电影、电视艺术从文学中吸取了叙事的方式和结构,对于电影来说,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与此同时,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对电影产生过巨大影响。
4、电影与绘画的结合。电影从绘画中吸取了构图和色调,由于表现手段不同,绘画种类非常丰富,而写实与表现是两种最主要的方式。
写实性绘画直接模仿自然和现实事物形象,多用逼真的手段达到特定的具象效果;表现性绘画侧重强调主观精神,多采取夸张、变形、象征、抽象等手法直接表达主体情感体验与审美需要,实现艺术形象的创造。
5、文学与音乐的结合。电影与音乐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音乐成为电影概括主题、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尤其是广为传唱的影视歌曲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H. 电影艺术的特点有哪些
http://cache..com/c?m=&p=9a72c115d9c046e6439fc7710843&user=
I. 电影的艺术风格都有哪些一一列举说明,谢谢
( 1 )先看光,每个镜头中光是怎么用的,下一个镜头的光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投影的变化,有没有黑夜白天的变化,有没有阴天、下雨; ( 2 )空间有没有大小的变化,大房间、小房间,有没有室内室外的变化; ( 3 )听声音,是同期还是后期,每个镜头中有没有表现出的声音空间来,它是什么样的,下个镜头的声音空间感有什么变化; ( 4 )背景是什么,与前景的关系如何,它是怎样变的(这是透视关系); ( 5 )有没有运动,是画面内的被摄体在运动,还是摄影机在运动,是水平运动(左右横移)多还是纵深运动多。 ( 6 )有没有用变焦,它是准确地表现了两个人物关系,还是造成了错误的关系,变焦用得多不多,摇镜头有没有增加新的信息或含义; ( 7 )注意运动的动与静的关系,是前景有运动,背景没有,或是背景有运动,前景没有,或是前后景都有,或前后景都没有; ( 8 )剪辑点在哪里,起幅的画面是怎么样的,落幅的画面是怎样的,如果是一个人在跑,注意起幅的人体造型好不好,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是用切换多,还是用叠化多。 ( 9 )在一个镜头中人物的调度是怎样的,有没有第四面墙的舞台处理(即所有镜头中的人都排成一排面向摄影机,就像幼儿园里的排排坐,吃果果。)演员的单独表演也是力求面向第四面墙? ( 10 )音乐用在哪里;有没有主题歌,有作用吗?音乐与人物动作(或称表演)关系,音乐与摄影机运动的关系,音乐与色彩变化的关系,音乐与对话的情绪及节奏的关系,音乐与自然音响(即噪声)的关系等等。 ( 11 )如果是故事片,情节的转折点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是用旁白,还是无声的段落,如果是你的话,你能用无声把这一段落表现出来吗? ( 12 )画面上的人物关系变化,有变化,还是没有变化,比如 在整个镜头里始终站在B 右边,就没有走到B的左边去过,等等; ( 13 )对话写得是否生活化,还是舞台腔,顺口吗? ( 14 )每个镜头中人物都穿什么颜色的服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也就是说,有没有色彩的调度,即作为流动色彩来使用; ( 15 )道具在时代、地域、民族、文化方面准确吗? ( 16 )时间上是否用闪回,是用什么手段来表现的,合理吗? ( 17 )用长镜头吗?最长的镜头有多长,你感觉是长,还是没有实际那么长,这个长镜头内的人物关系是怎样的。全在画面内,或者是一个在画内,一个在画外(正 / 反拍不算内)。 ( 18 )人声,是按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这样的搭配吗? ( 19 )特写是否作为情节中的视觉重音来使用的? ( 20 )全片的声画结合如何,有没有非常精彩的地方? 另外,影视评论写作可分为几种类型,具体如下: 印象式影视评论的写作:是写作者对影视作品的主观感受和个人印象的描述,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影评。主要依赖于个人的直觉能力和感觉能力。特点是随意性的评论、敏锐的观察、恰当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力。 印象式评论的写作思路: 电影的主演是谁?所饰演的角色是什么?表演怎么样? 主创是谁?编剧、导演、摄影、剪辑、制作公司是谁?他们还有没有其他读者熟悉的作品? 我喜欢这部作品吗?为什么? 作品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部分?为什么? 我在写作中,是否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的东西?有无遗漏?我对影片的描述是否清楚、明晰? 我对影片中的演员、导演及呈现的主题有无偏见?如有,为什么?说出偏见的理由,要有理有据。 我的评论能站得住脚吗?影片中哪些方面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还有没有其他可以能证明我观点的材料? 我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什么?我在影评中有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来 ? 形式分析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评论焦点是影视作品的形式结构等本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影片的结构和风格,或是影视的叙事形式在影片中特定的组织形式。从决定影片的组织结构是叙事性还是非叙事性形式系统出发来了解影片是如何合成一个整体的。分析影视作品的形式和风格,辨识影片中使用的技巧。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发现整部影片是如何系统化和模式化地使用这些技巧。在整部影片或单一的片段中,技巧的使用或重复或变化,或深入发展或平行对应,都是应该重点注意的部分。找出这些重要技巧的功能,也就是找出风格在影片不休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挖掘功能的直接的方法是去注意影片的效果特定技巧在影片的表达中起着强调、误导澄清、强化等作用。 “作者论”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作者”论的基本信念是电影艺术是个人而非公众表达的工具,但并不排斥影视创作是一个集体努力的结果,只是指出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者论”影评的价值体系的基础:个人风格是否呈现在整体的影视作品中。关注的是主题意识、影视技巧的运用和影音风格比较一致的影视创作者。 写作方法: 从一组影片的比较中,指出它们风格和产题目的一贯性,进而认定影片背后的主要的作者。 详细分析一部影视作品,以彰显它与作者的主题和风格观念之间的关系。 摄影机的运动、构图、灯光、剪辑及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对分析作者的风格和主题意识都非常有用。 入手角度: 该作者的生活(社会阶级、政治、教育、专业训练等)是否对影片的主题产生某种影响? 该作者是否持续使用相同的主题,或持续拍摄同一类型的影片 ?该作者是否对某种电影表现技法(如长镜头、特写、大远景等)有偏好? 该作者在影片中呈现的个人标志是什么? 该作者是否在每一部影片中都固定与一些影片的主创人员合作?他们之间的合作有什么特别之处?谁的作者标记更显著? 类型研究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在20世纪60末到70年代初第一次在电影研究的领域演变成影视评论的一个重点。入手角度: 是否可能找到某些有关情节、人物、主题、场景和对白的重复牲来对影片进行分类? 电影的类型中是否包含了某种社会价值观? 不同的类型片的发展如何?它们在类型影片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变化?是消退还是繁荣?变化的根本原因体现在什么方面? 影片是否属于新的类型?如是,为什么?不是又为什么?新的类型的特点或特色体现在什么方面? 电影类型的形成与历史有什么关联? 背景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 1、史学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 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运用电影发展的历史及电影反映的社会历史影像。都是把影片放到电影、电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脉络中去审视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2、社会意识形态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主要是从社会的政治意识、伦理道德、美学取向、男女角色的社会地位与性别认同、对待不同民族或种族的态度及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影视作品中隐藏的相关观念。 入手角度: 影片想要告诉观众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哪些是明指的,哪些是暗指的?明指与暗指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影片所表露的精神和价值是什么?它们代表着哪个阶级或阶层? 影片是否挑战了观众的信仰,或是暗合? 影片是否制造了某种文化或价值的认同,它使用的是什么手法?在这中间是否存在着国家/民族主义或文化侵略?不同的性别/种族是如何在影片中被呈现的?他们在影片中所呈现的形象是被真实再现还是被歪曲和曲解? 影片所使用的基本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 影片中的世界是呈现世界真实的复杂性,还是不断暗示着某种价值观?这一种价值观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
J. 电影艺术定位的方式不包括
1、后现代主义电影具有反传统、反文化、反深度和平面化等特征。 (5.00分)
是 否
2、电影和戏剧的关系是我们要彻底丢掉戏剧的拐棍,回归电影的本真。 (5.00分)
是 否
3、安东尼奥尼豪气冲天的名言:我使用我的演员只是作为构图的一部分,“就像一棵树、一堵墙或一片云彩”。 (5.00分)
是 否
4、就空间距离而言,戏剧基本不变,而电影是灵活可变的。 (5.00分)
是 否
5、最经典的悲剧形式是四幕悲剧。 (5.00分)
是 否
6、绘画和雕塑要“静中求动”,而电影要“动中求静”。 (5.00分)
是 否
7、电影《英雄》中赵国主要采用红色色调 (5.00分)
是 否
8、中国电影的大众文化源泉有:古典经典、红色经典和民间文化。 (5.00分)
是 否
1、下面不属于电影的艺术定位的一项是:() (6.00分)
A.大众传媒
B.形象存在方式
C.艺术感知方式
D.艺术存在形态
2、下列属于导演陆川的作品有:() (6.00分)
A.《疯狂的石头》
B.《东成西就》
C.《三毛从军记》
D.《寻枪》
3、从艺术感知方式角度来看,电影属于什么艺术 (6.00分)
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想象艺术
D.试听综合的想象艺术
4、《狗镇》是由下面哪一位演员主演的:() (6.00分)
A.汤姆·克鲁斯
B.尼古拉斯·凯奇
C.布拉德·皮特
D.妮可·基德曼
5、类型是按观念和下面哪一项的总和来划分的:() (6.00分)
A.艺术元素
B.剧本结构
C.题材选择
D.辅助元素
6、下面关于贾樟柯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6.00分)
A.具有深厚的民族反思情结
B.片中不用方言
C.第一部作品是《三峡好人》
D.其作品纪实风格显著
7、《拉奥孔》雕塑反应了雕塑造型的什么特点 (6.00分)
A.整齐
B.散乱
C.静中求动
D.动中求静
8、美国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崛起是从下面哪一项开始的:() (6.00分)
A.嬉皮士文化到绅士文化
B.绅士文化到嬉皮士文化
C.对好莱坞的崇拜
D.对好莱坞的反叛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文学形象与电影形象的差异:() (6.00分)
A.间接性 直接性
B.听觉型 视觉性
C.多义性 单义性
D.抽象性 具体形象性
10、电影与戏剧的本质差异不包括 (6.00分)
A.运动差异
B.时间差异
C.空间差异
D.表演差异
判断题(40分)选择题我刚才就做过几个,2选D,4选D,7选C,8选D,9选B。其他还没做!!~~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