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影方式 > 话剧和电影哪个早

话剧和电影哪个早

发布时间:2021-05-21 02:30:15

Ⅰ 电影与话剧的区别

1、表达形式:

话剧指以对话方式为主的戏剧形式,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来到中国。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2、传入中国的时间:

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

(1)话剧和电影哪个早扩展阅读:

话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

电影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

Ⅱ 话剧跟影视哪个好区别在哪

好不好什么的,看个人喜好吧。两个是不同的形式。
话剧是现场表演,最注重演员的表现力,台词等等。
影视除了演员的表现等等外更是一门视觉艺术,需要有构图,镜头运作,背景音乐,特效等等方面的配合。

Ⅲ 在大家看来,话剧和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话剧演员在进行表演的时候,表演方式和电影演员也是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之处的,这还是因为场地的不同所导致的。由于在一个剧场内表演,观众座位有前有后,演员必须夸大自己的举止行动以及念白对词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更多的观众看清感受到戏剧情节的力量。电影则不同,电影是提前制作好在银幕上播出的,所以导演编剧演员都要等电影放映过几场之后,才能够得到观众和市场的反馈。电影银幕会放大电影的视听效果,所以电影演员的表演方式更趋向于真实的生活,用更加真实的表演方式来表达剧情和思想情感。

Ⅳ 影视剧与话剧有什么区别

(一)话剧——话剧表演艺术是演员通过舞台来使用生活化舞台语言、舞台动作、舞台情感作为主要手段,当着观众扮演角色,使演员与角色相融为一体,,通过舞台行动和舞台情感过程来展示角色形象、性格,去当众征服观众的表演艺术. (二)影视剧——演员运用生活自如的语言、动作,真实的情感,主要以真实场面来表演,通过摄像机拍摄、镜头组合、荧幕或屏幕展示来表演的艺术,也是一种主流艺术。

Ⅳ 话剧与电影作的差别在哪里

电影的出现对话剧艺术的冲击绝对是彗星撞地球式的,但正如老话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经过这一次冲击并继续生存下来的话剧事实上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越——话剧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意义。我来列一下电影出现以后话剧的发展历程:电影大约出现于1895年左右。而话剧在19世纪末到现在涌现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等等流派这里面有很多名字我们都很眼熟,因为这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文化巨大改变的一个缩影,但事实上,文艺复兴在16世纪就已经完成了,在我看来如果那时候话剧开始反思自己的话至少存在主义和现实主义会早出现很多。

Ⅵ 话剧与电影的区别

你好!楼上说的不够全面,也只说了戏剧的特点。我自己做的专题里有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里面有是从其他地方复制的,也有我自己的。只是想清楚的说明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戏剧表演与电影表演的特点

1.表演的生活化。电影的纪实性要求电影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电影演员是在真实的外景或逼真的内景中进行表演创作的,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样真实。戏剧演员是在虚拟的舞台和规定的情景内进行表演创作,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在假定的舞台上信任,感受真实。另外,电影摄影机的运动随时改变着观众的距离与视点。在近景和特写中,演员的一个眼神、肌肉的抽动、皱纹的颤抖都清晰可见,任何虚假、夸张的表演都使观众难以忍受。戏剧演员是在舞台上,要在全身的形体带动下去行动,完全要融入到规定情景中,和影视区别是,这里不是注重某一个地方。当然,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的生活化决非用生活去代替表演,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一切生活内容,它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经过选择、提炼,再现生活中的人物性格的艺术。戏剧艺术展现手法要相对夸张。

2.表演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时空自由是电影艺术独具的特点。影片中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可以将任何画面与其他画面并列。这种时空的自由造成电影表演的非连续性。为了生产上的需要,电影拍摄既不连贯,又不按顺序,它使演员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甚至颠倒地生活(扮演)在角色中,然而电影在放映时又是连续的并不颠倒的,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具有在非连续性的“镜头表演”中保持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完整性的能力,能保持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连续性。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充分深入地研究剧本,把握人物基调、性格及其发展,掌握剧情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体、心理动作线,确定角色的重场戏、过场戏和高潮戏,处理好表演的力度和节奏。时空局限是戏剧艺术的特点,戏剧演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
话剧《茶馆》
一直从头体验到尾,可以说是一天以剧情人物生活几次,不时的体验,不时的创新,也就造成了戏剧的连续性。

3.镜头感与整体感。电影演员是在摄影机镜头前进行表演创作的,因此必须有镜头感。镜头感包括:表演生活化;对画面的想象与体会;对不同景别、不同摄影技巧的适应;对摄影棚、实景拍摄以及无观众交流、无对手交流的适应。电影演员必须学会分析分镜头剧本提供的条件并根据导演的艺术处理来设计和构思自己的表演,不同景别的镜头要以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来体现。远景和全景、近景与特写这两极镜头要求演员运用不同的动作幅度和功力技巧。要求更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表情。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创作,注重的是外部整体感,因为舞台是固定的,要根据场景的假定性来迫使观众相信。戏剧演员在台上分析调度,来让舞台更加真实。因此戏剧演员更注重的是舞台整体,而不是个体。

4.生产条件对演员的要求。电影表演不仅与电影艺术的特性有密切联系,而且受到电影企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电影演员必须适应其各种条件。例如,要经受“无穷等待”的考验:拍内景,要等布光、等摄影技术条件、等美工、等化装、等道具等等;拍外景,要等日出、等日落、等下雨、等下雪等等。又如要适应各种拍摄条件,如寒冷、高温、强光照射等等。戏剧表演是与表演艺术紧密相连的,舞台的假定性可以在任何时候下雨,通过自身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雨水。没有制约。

5.一次性的艺术。电影表演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艺术,在通过后期剪辑后在电视上播出,这就是这部影视的生命结束。戏剧表演是多次性的艺术,因为戏剧演员每次演出都有新的体验,也有新的表现。可以说戏剧演员每演一次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现。

Ⅶ 电影和话剧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二楼说的没错,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话剧具有表演的一次性(即没有重来的余地),而电影没有。以下是电影与话剧的定义: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话剧是一种表演艺术,期中有一些身段,而电影要更贴近生活。而且由于表演方式不同,话剧与电影念台词的发音方式似乎也有所不同。

Ⅷ 电影和戏剧的关系

电影本身就是戏剧的一部分。

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了“演员”、“故事”、“舞台”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必须具备扮演的能力。

最早的电影演员就是舞台上的戏剧演员,在电影拍摄技巧大发展之前,就是采用舞台戏剧手法拍摄的。甚至从1910年代至今,不少电影院就是剧院改造,甚至兼用的。所以至今“影院版”的英文就是“theatrical”。

1930年代开始,有声片全面铺开,电影胶片也开始有彩色出现了,剪辑和保存技术也逐步提高,特效也开始出现,于是电影的表现手法开始创新,逐步突破了原来的舞台手法的限制,从那时候起,电影才开始渐渐看似从戏剧领域里“独立”出来。但是实际上创作和表演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8)话剧和电影哪个早扩展阅读

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话剧、歌剧、戏曲、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别,不同文化所产生戏剧形式往往拥有独特的传统和程式,比如西方戏剧、中国戏曲、印度梵剧、日本能乐、歌舞伎等。

现代的戏剧观念强调舞台上下所有演出元素统一表现以实现综合的艺术效果。演出元素包括演员、舞台、道具、灯光、音效、服装、化妆,以及剧本、导演等的一切总称,也包括台上演出与台下互动的关系(一般称为“观演关系”)。

在中国台湾地区,戏剧是一个范围较广的词语,如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等以剧本为核心进行表演的演剧形式都统称为戏剧。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或称之为剧本。

Ⅸ 大家知道电影和话剧的区别是什么吗

电影的纪实性要求电影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电影演员是在真实的外景或逼真的内景中进行表演创作的,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样真实。戏剧演员是在虚拟的舞台和规定的情景内进行表演创作,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在假定的舞台上信任,感受真实。

Ⅹ 电影、戏剧的联系和区别

电视表演艺术和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的要求上应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那末,电视表演艺术的特点是否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有着相同之处呢?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之处呢?电视表演艺术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其最主要的特点上应该说与戏剧、电影表演艺术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一种“化身成角色”的艺术。
前面已经谈到无论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都是要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使之具有审美的价值。而这一创作任务的完成则只能是通过演员自己粉墨登场,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设身处地去扮演角色,最终达到“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途径来达到。 “化身成角色”之所以成为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艺术的最为主要的特点,是由于它指出了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中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即演员是以其自身为载体,使之变为剧本中之人物,表现出另一种性格,成为另一个人物,最终以此为媒体,使观众从中领会其审美之价值。
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对于演员创造的特点有一句十分精辟的艺诀。这句艺诀就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从这句艺诀中,它论述到了“是我”——演员在进行创造,而所创造出来的角色,则已经是“非我”了,而所谓“非我”也就是说化身成为角色了。虽然作为角色的载体的我还是我,但他已经成为角色,而并非原来的演员的“我”了。另一方面,它又从演员的创作任务角度提出要“装谁像谁”,无论谁扮演角色,都应该达到“神情毕肖”的境界,也就是要达到“进入角色”,“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为一体”,并且把他“再体现”出来,达到“装谁就像谁”的程度。从这一幅对联似的艺诀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把表演艺术是由演员来扮演角色,而最终必须是化身成为角色的这一特点十分辩证地表述了出来。
由于戏剧、电影、电视表演艺术都具有由演员来扮演角色,并且要“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主要的特点,因此也就必然出现在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艺术中相同的另一个特点, 即演员在创作中是运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来现身说法,在自己的身上塑造出艺术的人物形象这样一个创作特点。
电视表演和戏剧、电影表演一样,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尽管电视剧在摄制的过程中和电影一样可以更多的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拍摄,但它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例如:即使在真实的环境中拍摄战争场面,用的也不可能是真枪实弹;而雨中的场面,则往往是得用洒水车来完成。何况电视剧的拍摄也不可能完全离开摄影棚里的虚假的布景。在一些室内连续剧的拍摄中就更是如此。而更为主要的是无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中的戏剧情境则完全是虚构的,演员就必须要能够把这种虚构变为令人可信的真实。演员之间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则可能成为父子、兄弟、姐妹、夫妻、君臣、仇敌、情侣等等。还有那生生死死、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虚构的故事情节,都需要演员把它创造成为艺术的真实。因此,电视表演和戏剧、电影表演一样可以说都是一种“弄假成真”的艺术。这就要求演员要能够“以假当真”,“假戏真做”。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信以为真。
然而在电视表演中,有些特点则与戏剧表演不同而与电影表演相似。它们与戏剧表演不同之处首先是电视和电影演员与戏剧演员在艺术创作整体中的地位与作用有着不同之处。在戏剧中,演员可以说是中心,戏剧演员的表演是艺术创造整体的完成。在戏剧演出中,导演的构思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实现,所以在演剧艺术的创作中,往往会听到“导演应该死在演员的创造之中”这样一句话。舞台美术等艺术部门的创造,尽管在当代的演剧艺术中独立的表现某种蕴涵的成分越来越大,但仍然不能离开为演员的表演创作服务这一前提。在舞台上,只要大幕一拉开,演员就成为一个演出的主宰,演员表演的优劣,往往就决定了一个戏的成败。所以人们也就把戏剧称之为“演员的艺术”。演员因此也就成为戏剧演出的中心。
电视和电影的艺术创作则与戏剧有所不同,它们却是以导演为中心,因此人们称它是“导演的艺术”。由于一部电视剧或者是一部影片的完成是靠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演员的表演只是这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中的一个元素。导演在进行创作的构思和体现自己的构思时,就不能只是“死在演员的创造之中”,他所要考虑的必须是整体的屏幕或银幕造型。
电视与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审美意识上的差异。不同的艺术品类自然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学素质。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电视与电影表演中演员追求的则是画面造型之中的镜头美。
突破舞台局限的首要因素是摄像机和摄影机,由此而产生了它的纪实的特性,以及蒙太奇、再造时空和运动的画面。摄像机和摄影机是屏幕和银幕造型中极为重要的元素,具有一种独特的创造力,它们的参与就成为电视和电影表演美学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由于考虑到与观众的距离,不可避免的要有适当的夸张甚至是变形,例如京剧的表演就因为最初是在野外的台子上演出而逐渐形成它的不仅在表演上,而且在服装与化装上都十分张、并以变形的方式来表现生活的特征。话剧表演比起京剧表演来说虽然已经接近生活了,但是由于是在剧场中演出,考虑到观众的欣赏要求,无论是在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上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夸张成分。有时一些十分夸张和变形的动作,如慢动作等,都需要自己去完成。而这些特点运用得充分、得当恰恰就
构成了戏剧演员表演上的舞台美。
而在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中,摄像机与摄影机则突破了舞台的封闭性与观众固定的视角,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拍摄演员的表演。它不仅可以把演员放在极远的背景上,也可以非常近距离把演员的某——部位如面部、眼睛、手和脚等拍成特写。由于摄像机与摄影机诚实地记录下镜头前的一切,所以它也就会无情地暴露出缺陷,能够识别出年龄,使一切虚假的东西都一览无余。但是,另一方面,摄像机和摄影机也可以制造出骗局。例如可以选择适当的方位和角度来美化或丑化被拍摄的人与物体;利用光学镜头的不同性能
和胶片感光乳剂的化学性质,可以使被摄的物体变形;演员正常的行走或跑动,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快速的动作或是慢动作。因此,电视演员与电影演员一样,要去适应摄像机的独特的创造功能,掌握在摄像机前表演的特殊要求,创造出符合电视审美要求的屏幕形象。
电视、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在审美意识上的差异,决定了电视与电影演员必须要学会与摄像机或摄影机合作。特别是摄像机与摄影机的纪实的特性,要求演员应该是通过酷似生活中的自然形态的表演最终达到化身成为角色。同时又要时时考虑到摄像机与摄影机的特殊的创造功能,适应它、并且尽可能地去利用它,使自己的表演在屏幕造型或银幕造型时能够展现出一种“镜头美”。
另一方面,戏剧、电影和电视作为综合艺术虽然都必然是集体的创作,都需要在整体协调的创作中才能完成。但是,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时相对地来说具有一种独立性和自主性。一个戏一经排演完成,搬上舞台,演员完全是独立自主地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而电视与电影演员就不可能完全如此。电视与电影表演最终的完成是在剪辑台和音画合成阶段。演员在前期所拍摄的镜头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给导演的屏幕和银幕形象的创造提供了原始的资料。导演和剪辑师则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修正、升华,最终创
造出完整的屏幕或银幕形象。有时演员本人十分满意的镜头可能被剪去了,而有些原来看来并不十分精彩的场面,经过导演与剪辑师的创造性的加工、修改,反而十分出色。即使在多机拍摄、同期录音的电视剧的拍摄中,演员的表演的完成实际上仍然掌握在导播的导演的切换之中,最后也还是要经过导演与剪辑师的加工与创造。因此,在电视表演中,演员不可不注意自己的表演在电视和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中的区别与戏剧演出的创作中的特殊性。
此外,由于电视、电影的制作过程与戏剧的创作过程有着明显的不同,也造成了电视表演与电影表演上的另一个特点:即电视表演就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在创作中有连续性。戏剧演员一般来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表演他的角色。在戏剧演出中演员可以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创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但是,在电视和电影表演中,由于受到时间、地点、气候、经济条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拍摄不可能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顺序来进行的。例如:人物50年前和50年后的戏由于是在同一个外景地,往往就会安排在同一个时间里拍摄。而在戏里虽然是三两分钟之后发生的事,但是由于场景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要停一段时间才能拍摄。电视与电影在制作过程中的这种特点,就必然使演员的创作无法连续进行。
还有,这种不连续性还表现在电视和电影演员必须是在短暂的、独立的时间单位中进行表演,而不像戏剧表演那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不用间断地塑造他的角色。在电视剧拍摄中,一个场面或一个镜头最长的也不过十来分钟,最短的甚至只有几十秒钟。但是拍摄的时间往往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的时间。每一个镜头拍摄之前都要设置机位,布光照明,把一切保证拍摄成功的技术要求都准备好之后,才可能开始拍摄。但是只要摄像机一开动,演员就要能够马上进入角色,把这几十秒钟或者是几分钟的戏真实生动地表演出来,并且还要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如果在拍摄这一镜头时出现了技术性的故障,就需要演员重新拍摄这一镜头。有时可能要多次在等待之后反复地来拍摄同一个镜头。这种拍摄的无连续性,就要求演员在表演中充满了即兴性,能够迅速、准确地进人人物的规定情境,把握住人物感觉和分寸,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前后衔接,思想连贯。
目前,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只演戏剧或者是只演电影或电视的演员了。一个真正的好的演员,应该也既可以演好戏剧,也可以演好电影与电视剧。要想做到这样,他就应该了解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的这些异同之处,使自己适应它们的特点,创造出准确、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

阅读全文

与话剧和电影哪个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么把电脑上的电影转移到苹果手机上 浏览:818
拳皇2019电影多少起投 浏览:874
索尼a7m3配什么电影镜头 浏览:431
毕业了典礼上乐队是什么电影 浏览:104
莱恩雷诺斯好看的电影 浏览:633
可以看免费新电影的公众号 浏览:846
贾玲电影为什么不宣传陈赫 浏览:285
电影片好看电影吗 浏览:665
中国古装打仗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57
投资电影最少投多少元 浏览:661
行尸走肉第一季免费看电影 浏览:89
台式电脑为什么看电影没声音 浏览:324
电影中的狗名字叫什么名字吗 浏览:282
英语电影如何变成中文字幕 浏览:724
印度分血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75
电影除霸免费观看 浏览:303
电影片段不知道电影名字怎么才能知道 浏览:816
胖鸟电影怎么下载资源 浏览:189
莫绮雯哪些电影露 浏览:278
芒果台v电脑版如何下载电影 浏览: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