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现在票房最高的电影是哪部。第一部破亿的是哪部。
现在票房最高的是泰囧,即将突破八亿,往高了估,突破十亿也不是没有可能,第一部破亿的绝不是英雄,八十年代李连杰版少林寺,以一角钱一张的票价,达到了过亿的票房。而更早的记录要在1978年,一部成本仅有几十万元的红色电影便轻松实现了亿元梦想——在那个电影票价只有3角钱的年代,创造了6亿人次观影、票房1.8亿元的“影史神话”。这部电影就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保密局的枪声》。
㈡ 中国花费最大的电影是那一部
《西游记》 吧?
光是拍摄两部就用了十七年呢
而且 、 拍摄的场地 要换无数次呢!
㈢ 谁能列出,中国目前拍得最好的十部电影: 年份+ 片名+ 导演 + 男女主演演员
陈凯歌 《霸王别姬》 张国荣
丁晟 《大兵小将》 成龙 王力宏
吴宇森 《赤壁》 张丰毅 金城武 梁朝伟
宁浩 《疯狂的石头》 徐峥 郭涛
叶伟信 《叶问 - 一代宗师》 甄子丹
周星驰 《功夫》 周星驰
王晶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李连杰
成龙 陈木胜 《我是谁》 成龙
冯小刚 《唐山大地震》 徐帆 张静初
于仁泰 《霍元甲》 李连杰
李仁港 《阿虎》 刘德华
叶伟信 《导火线》 甄子丹 邹兆龙
陈可辛 《投名状》 李连杰 刘德华 金城武
周星驰 《少林足球》 周星驰
补充
唐英奇、徐达、吴健海 《地雷战》
任旭东 《地道战》
《给爸爸的一封信》 《手机》 《不见不散》《集结号》 《无间道》 《九品芝麻官》
总之太多了~
因为电影有分动作片,战争片,爱情片,灾难片等等~
所以建议你可以列一些导演 搜索他们的作品,标出他们片子的风格,研究他们表现的手法。从中去评定他们的经典。
也可以列出一些演员,搜索他们的角色,及代表人物。或许演员可以挑战不同角色,但是一定有最适合他们的经典角色。看看他们跟什么类型的导演配合最有默契。
哈哈哈~ 个人建议!
㈣ 国产电影最赚钱的是哪一部
这要看哪个时段的了, 春节长假期间,《锦衣卫》、《全城热恋》、《大兵小将》、《苏乞儿》、《花田喜事2010》等国产影片占据了票房主流。根据《中国电影报》的数字统计,今年春节七天的票房超过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亿元票房将近翻了一番,也让贺岁档整体票房达到了创纪录的30亿元。
贺岁档期电影大战从去年11月就已经打响,到春节期间落幕。近30部国产电影PK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和《2012》,结果是两部美国大片卷走了16.5亿元票房,国产片加起来的票房比人家还少。而春节票房虽说高达3亿元,其中《阿凡达》一个片子就狂吞1亿元,众多国产影片只得抢食那剩下的2个亿。
正如《锦衣卫》发行方负责人张文伯所言,虽然票房数字看起来挺好,但是回去算账,结果是大家都没赚到钱。
这很正常。电影作为文化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也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美式好莱坞大片向来以大制作、高科技、高投入和高娱乐附加值放眼全球,营销世界。更何况《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在少年时代就谋划着投拍这样一部梦幻式大片,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精妙奇想加上好莱坞独具的优势基因,《阿凡达》横扫中国票房就是很符合逻辑的事情了。
再看国产电影,缺乏的不仅仅是好莱坞的电影导、拍、编、制水平,更缺少好莱坞的营销和发行机制。如此情境,造成了国产电影单打独斗,在国际市场缺乏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除了“申奥”电影的昙花一现,就是中国几代导演沾沾自喜于欧洲电影节的获奖,艺术格局难以突破,导致中国缺乏真正世界级的大导演。在国内市场,或武侠、或贺岁、或古装,大家往往是扎堆而上,了无新意。尤其贺岁档,前些年主要是冯小刚在经营,现在是内地导演一哄而上,加上好莱坞电影的强力介入,贺岁票房的蛋糕再大,也经不起众人的分而食之。
相比前两年,今年贺岁档的30亿元票房其实已有相当大的扩张。但是平均下来,大多数国产电影的票房只不过数千万元而已。数字面上的巨额票房煞是诱人,可是对争抢贺岁档的国产电影而言,其实是看得见摸不着的票房通胀,结果是国产贺岁电影的贬值。
值得一提的是,贺岁档和春节票房的井喷式增长,预示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巨大。这意味着,只要是好的电影,中国观众就不会吝啬腰中荷包。最根本的,还是国产电影要自立自强,找准定位,多出精品。至于为票房而票房的“赶档”电影,除了制造票房数字上的通胀效应,对提升国产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并无助益。
㈤ 迄今由中国人拍摄的电影中票房最高的是哪部
冯小刚的非诚勿扰 3.25亿
㈥ 目前世界上最贵的一部电影拍摄费用多少
泰坦尼克,95年投资2亿美元和现在的5亿美元不能比。
而票房至今也无人齐敌的21亿美元。
阿凡达也只有2.3亿,而且是膨胀的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