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现在35mm电影胶片多少钱一卷,一卷能拍多长的电影(请问电影胶片和照相机胶卷有什么区别)
一般是122米和305米两种, 122米的,像Kodak Vision3 250D 之类的,见过 1100元--1500元一盘的。
35mm底片1分钟需要27米多的的底片,一盘大约是4.4分钟。
电影胶片 多数是负片 极少数是正片, 一般为了应付高速的过片,背面涂有炭黑层用于防止静电。
所以冲洗的时候不用传统C41工艺,而是用ECN-2工艺,基本就是多了一步除炭黑层,使用小喷头,喷高压水流洗掉炭黑层。
通常电影胶片为了适应各种场景,拥有远超一般底片和数码相机的宽容度,比如柯达的 Vision3 250D,有-6到+8的15档宽容度(要算上0EV所以是15不是14)。而一般以宽容度著称的顶级民用黑白底片 也就是-3到+4的8档宽容度.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比如柯达有5222(Double-X)黑白电影胶片,是无炭黑层的。 柯达100D 电影胶片 ,也没有炭黑层,冲洗使用E-6 ,就跟普通反转片一样,只是宽容度稍高些而已。
Ⅱ 富士和柯达胶卷哪个更好
看你片子想放多大,如需放大和长久保存,柯达的好些
柯达对黄、红等暖色表现更出色;
富士的优势在于表现绿、蓝等冷色调
Ⅲ 请问35mm电影胶片多少钱一卷,最好的是柯达吗
参考价格:
柯达Double-X 5222 400ft/122m 一卷2000
柯达Vision 3 500t 400ft/122m 800CNY
fujifilm eterna 500t 600CNY
fujifilm f64d 8522 850CNY
kodak vision2 50d 200ft 600CNY
fujifilm eterna 250 8553 800CNY
polypan f50 152m 700CNY
具体数据请查阅官网,但是自己用过柯达Vision 3和5222,感觉都很好
Ⅳ 普通胶卷和电影卷的区别
电影卷与常用卷的不同
A. 分装方式不同
▲ 柯达5222电影卷盘片
我们常用的135、120胶卷一般按卷售卖,而电影胶卷则是按尺论价的,市面上能买到的电影卷大部分经由店家自行将盘片进行分装,再按每卷36张装入暗盒内,方便拍摄者使用。
B. 构成不同
相比普通彩负卷,电影卷多了一层炭黑层,炭黑层的作用一是用来防止光晕,二是电影机高速旋转防止静电电弧产生火花导致底片曝光。
C. 冲洗工艺不同
▲柯达D-76显影粉
普通的彩色负片一般采用C-41工艺、黑白负片一般采用D-76工艺、彩色反转片一般采用E-6工艺。
而电影卷的彩色负片则采用ECN-2工艺冲洗,使用C-41冲洗时需多一步前浴、水洗的步骤,否则会污染显影液。黑白、反转电影卷则可按常用卷的冲洗工艺。
#不同胶卷之间的特性,受所用器材、前期拍摄环境(色温/光源/曝光等)、中期冲洗工艺、后期扫描输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亲自摸索调试方能了解一二,在此不做累述。
Ⅳ 柯达电影世界电影券怎么使用后面说:此券可在本影院兑换一张电影票,出票按实际票价
应该是吧,一张电影券就可以兑张票,可能3d的兑不了
Ⅵ 这几个柯达120胶卷的区别
这4款胶卷几乎包括了所有常用的胶卷种类,彩色反转片、彩色负片和黑白负片。
彩色反转片:
KODAK E100VS
色彩极艳丽,颗粒极细,反差一般。对红黄表现突出,尤其适用日出日落,风景、宗教题材等。色彩略呈洋红,蓝色部分容易偏紫不容易碧蓝。
KODAK E100G
色彩艳丽,颗粒细,反差一般。比E100V色彩平和,颜色偏冷,看适用大多数题材的拍摄。
彩色负片:
EKTAR100
色彩饱和艳丽,颗粒细,反差一般。多数人都认为它色彩比较粉气,我感觉它时常偏一种紫红,颗粒很好,适合拍人,不算适合拍风景,蓝天容易变成浅粉蓝。
黑白负片:
TMAX100
颗粒极细,反差一般,迫冲指数一般。这是柯达的高端黑白胶卷,颗粒极细,层次过渡好,适用所有题材,轻松迫到400,最高能迫到800,对于100度胶卷来说很不容易了。
黑白和彩色很容易区分和选择,这个就不多说了。
负片和反转片可以多说两句。
负片冲洗后得到的底片都是反色的,比如红花在底片上呈现的是绿色。需要再扩印成照片后才能正常观看。这是也我们最常见的胶卷形式。
反转片正常冲洗后得到的就是成品了,即“底片”上的颜色与我们看到的实物颜色是一致的。红就是红、绿就是绿。反转片也有叫正片或者幻灯片的。
反转片使用的冲洗工艺与负片不同(反转片E-6、负片C-41),一般街头的彩扩店是无法冲洗的。甚至象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能冲洗反转片的图片社也就那了么几家。
反转片也可以洗印成照片,但需要特殊工艺。
反转片也可以按负片工艺冲洗,叫“反转负冲”,得到的也是负像底片,但颜色怪异,有些人追求这种特殊效果也无不可。
如果是新手,建议还是从负片开始玩起比较好。
反转片对曝光的要求比较高,本身的曝光宽容度又比负片低,可能新手不太容易掌握。
而且冲洗后即为成品,不象负片,如果曝光上有点小偏差,在底片至相纸的扩印环节还有再纠正的机会。
而且反转片观看一般需要有幻灯机,如果是120的幻灯灯价格更贵!
不过,反转片色彩鲜艳、颗粒幼细,曾经是高质量印刷图片的必需。
如有不明之处,欢迎进一步追问,我再为您解答。
Ⅶ 我想问,电影和电视剧都是用胶卷么 又或者专业的解释下什麽拍摄手法成本最高,效果最好。
现在除了个别导演的爱好,已经很少人用胶卷拍电影了。很久很久以前,电影和电视拍摄都是用胶卷的,因为成本问题,后来电视拍摄逐渐采用了高分辨录像带拍摄,而电影仍旧采用胶卷,因为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胶卷是最好而且分辨率是最高但价格最贵,只有电影工业可以承受,电视剧承受不起。再后来,就都换数码拍摄了,因为数码方便,还省了胶卷转化数字信号的问题,方便后期制作。
如果说单纯的拍摄成本高,肯定是胶片拍摄,早上、上午、中午、午后、下午、黄昏、晚上、屋里、水下......不同的场景需要用不同的胶片才有好效果,这里面都是钱,你也永远无法估计演员会NG多少次,每NG一个镜头损失的就是一段段废胶片。而一部90分钟的电影,每秒24帧胶卷画面,需要126900帧,一盘电影胶卷大约500帧,需要260盘胶卷,总长度大约3~4公里,按富士VIVID ISO250胶卷市场价大约1000人民币一盘,总开支大约26万。这个是估算的价格,不同环境需要用不同ISO的胶卷,不同ISO的胶卷费用不同,所以价格应该超过30万,而且是不计算损耗的价格,理想的损耗通常是片长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计算了最低损耗的话胶卷开支接近90万。再就是胶片要转化为数字信号进入后期,要保证最好的质量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有可能逐帧逐帧的高分辨率扫描,例如电分扫描,一帧画面电分为4K分辨率大约200~400M左右,每M大约5毛成本,126900帧全部电分数字化得多钱?最少1200万!
Ⅷ 柯达135胶卷和富士135胶卷哪个好点负片出来的效果是怎样的
负片是负像,就是底片的颜色和现实是相反的,拍一个红花绿草,底片上是绿花红草,经过放大到相纸上(相纸也是负像),这样负负为正,就还原得到原来的色彩。
反转片的底片是正像,可以直接观察色彩效果,红色就是红色,反转片适合用于印刷画册,制作幻灯,做photo cd等等。反转片的价格贵。
Ⅸ 柯达电影胶片和富士电影胶片有什么不同 或者说什么区别
柯达电影胶片比富士电影胶片影像偏蓝一点,相差不多。
Ⅹ 电影胶片跟相机卷有区别吗
拍摄电影用的胶片,比日常相机用的胶卷质量要好,而冲洗电影放映时用的胶片,则不如日常相机用的胶卷质量。在上个世纪物资缺乏的年代,我在市场上买过用于冲洗电影放映时用的胶片,代替135胶卷使用,主要问题是感光度低,记得只有8定,拍摄的照片“硬”,黑白反差大,还要自己装胶卷盒里,但也说明这几类胶片的区别主要是质量高低。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