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教父》主要是讲述了什么的
电影《教父》主要是讲述的是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以及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
(1)教父是在哪个电影里的扩展阅读:
《教父》这一部电视是在1972年的时候于美国上映,电影上映首周票房便超过了524万美元,最终电影《教父》的首轮上映的票房达到了8150万美元之高,恰好是这部影片拍摄和宣传总投入之和的14倍。
截至1997年的5月,影片《教父》在全球的累计票房更是已经达到了2亿4500万美元。
在2013年12月的时候,中国首次引进《教父》这一系列电影,由泰盛文化进行发行《教父三部曲》的BD四碟套装珍藏版以及DVD三碟套装珍藏版。
② 电影《教父》好在哪里
《教父》对电影史、黑帮类型片、流行文化的影响至深至远,它是很多导演心中的影史最佳电影,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罗伯特·德尼罗等演员的出色演绎,加上故事本身的史诗性,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一部杰作。《教父》作为黑帮题材的电影,不是虚无主义地淡化宗教意味,相反这部电影有着深深的基督教烙印,它很少讨论善恶,也很少用主观镜头表现宗教的道德观,但就是在几个节点,集中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煎熬,举重若轻地表达了这一层内涵 。
《教父》对宗教的讨论若隐若现,善恶的界限被优雅、温馨、仁慈、家庭所模糊。片中教父的形象颠覆了人们对黑帮大佬的传统认知,影片里的黑帮大佬不再一脸横肉飞扬跋扈,他可以温和仁慈,可以体面优雅。导演在电影里安排了大规模的刺杀场景,娴熟地运用交叉蒙太奇表现复仇情节。当马龙·白兰度以极其平和的口气说出他会提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时,黑社会的暴力行径被最大化地消解,并由此产生出巨大的美学张力。
③ 电影《教父》教父三部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所以这样的问题也就有着很多种答案,笔者的说法也不会一定对,但是就这题给大家说说笔者自己的看法。
首先在回答今天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带大家简单的了解一下《教父》三部曲吧。他是美国著名导演弗朗西斯福特克波拉作品,在1972年一经上映便席卷全球,深受广大电影爱好者的追捧。那电影教父三部曲分别讲述了怎么样的故事呢?且听我一一道来。
值得一提的是,教父系列的前两部,都分别获得了第45届和47届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可以说是非常不错的一部作品。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点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参考建议,如有不妥不周之处,希望批评指正哦。
④ 《教父》系列电影一共有几部,每部的剧情介绍
《教父》系列共有三部
《教父1》剧情介绍:
1945年夏天,美国本部黑手党科里昂家族首领,“教父”维托·唐·莱里昂为小女儿康妮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教父”有三个儿子:好色的长子逊尼,懦弱的次子弗雷德和刚从二战战场回来的小儿子迈克。
其中逊尼是“教父”的得力助手;而迈克虽然精明能干,却对家族的“事业”没什么兴趣。“教父”是黑手党首领,常干违法的构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他还有一个准则就是决不贩毒害人。为此他拒绝了毒枭素洛佐的要求,并因此激化了与纽约其它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圣诞前夕,素洛佐劫持了“教父”的大女婿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
“教父”中枪入院。素洛佐要汤姆设法使逊尼同意毒品买卖,重新谈判。逊尼有勇无谋,他发誓报仇,却无计可施。迈克去医院探望父亲,他发现保镖已被收买,而警方亦和素洛佐串通一气。各家族间的火并一触即发。
迈克制定了一个计策诱使素洛佐和警长前来谈判。在一家小餐馆内,迈克用事先藏在厕所内的手枪击毙了素洛佐和警长。迈克逃到了西西里,在那里他娶了美丽的阿波萝妮亚为妻,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而此时,纽约各个黑手党家族间的仇杀却越来越激烈。逊尼也被康妮的丈夫卡洛出卖,被人打得千疮百孔。“教父”伤愈复出,安排各家族间的和解。听到噩耗的迈克也受到了袭击。被收买的保镖法布里奇奥在迈克的车上装了炸弹。迈克虽幸免于难,却痛失爱妻。
迈克于1951年回到了纽约,并和前女友凯结了婚。日益衰老的“教父”将家族首领的位置传给了迈克。在“教父”病故之后,迈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复仇。他派人刺杀了另两个敌对家族的首领,并亲自杀死了谋害他前妻的法布里奇奥。同时他也命人杀死了卡洛,为逊尼报了仇。仇敌尽数剪除。康妮因为丈夫被杀而冲进了家门,疯狂地撕打迈克。迈克冷峻地命人把康妮送进了疯人院。他已经成了新一代的“教父”。
《教父2》剧情介绍:
影片主要讲述第二代教父麦克·柯里昂(阿尔·帕西诺 饰)的奋斗历程,同时回忆了第一代教父维多·柯里昂(罗伯特·德尼罗 饰)创业的艰辛,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两代教父的事业、家庭生活。
麦克为儿子托尼举行圣餐仪式和庆祝活动的当夜,麦克在家中遭到袭击,凶手被人灭口,面临接管家族事业以来的重重危机,麦克回忆起了父亲维多·柯里昂年轻时在美国的创业历程。
麦克一边调查袭击的真相,一边继续开展赌博、酒店等生意,和另一个黑帮人物海门罗斯斗智斗勇,不断扩大势力。
终于,麦克的不法行为引起了政府的关注,麦克受到一系列的指控;同时,麦克的家庭也遇到了危机,夫妻感情濒临破裂;而最让麦克痛心的,却是家族中,亲人的背叛。和第一代教父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比起来,麦克无疑很失败。
麦克怎么样面对事业、家庭的双重危机?为什么两代教父会有截然不同的家庭生活?让我们自己在影片中寻找答案。
《教父3》剧情介绍:
时间已经是1979年。迈克已经年过七十。政府不断地追查他的罪状,使他萌生了弃恶从善的念头。他向家族提出停开赌场,集中一笔财富做正当生意。
迈克的儿子托尼在大学攻读法律,但他却不愿当律师,而酷爱歌剧艺术。迈克决定让大哥逊尼的私生子文森特继承家业,当第三代教父。文森特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对迈克言听计从,因而很得他的欢心。但他也是个好色之徒。 他一面和女记者幽会, 另一面又追求教父的爱女玛丽。但迈克不允许文森和他女儿结合,因为黑手党的教规禁止自己人通婚。为此玛丽和父亲之间产生了矛盾。双方疏远了。
为了赎回灵魂,迈克晚年想把违法挣来的资产转向欧洲,使其合法化。他通过在梵蒂冈教廷的关系网来实施这一计划。当梵蒂冈银行出现巨额亏空时,迈克认为机会来到了。为了清除最后几个仇敌,迈克派了手下到纽约和西西里各地追查。然而,当他和归来的妻子凯一起观看儿子托尼表演的歌剧时,一场血腥的残杀就发生在他身边。
新教皇被刺杀,一群枪手涌入了歌剧院。在枪声大作中,迈克死里逃生,但他的爱女却为了掩护他而牺牲。权力使迈克登上了辉煌的巅峰,但权力也使迈克沉入了罪恶的深渊。他终于走上了穷途末路,在悔恨和绝望中渐渐地离开了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
(4)教父是在哪个电影里的扩展阅读
《教父》是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主演的黑帮电影,影片于1972年3月24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以及科莱昂的小儿子迈克如何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的故事。
1973年该片获得第45届 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马龙·白兰度)、最佳改编剧本奖(马里奥·普佐、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以及第30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等多个奖项。2007年被美国电影协会选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
⑤ 教父是什么电影
在七十年代初拍的电影三部曲。写那时候的黑帮家族,作为男人的奋斗史,理解人性的绝好之作,也是对精湛演技的欣赏。
教父最为显著的有三个人物,维多·克里昂,山尼·克里昂,麦克·克里昂。
⑥ 电影教父反映的是美国哪个时代
《教父》 作者:马里奥·普佐
这是是1969年美国出版的长篇小说,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头号畅销书,曾连续70周排名畅销榜,37年销量达2000万册。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拍成电影,发行世界各国,受到普遍欢迎,据小说改编的三部电影有两部获奥斯卡奖。《教父》的故事提供了某种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可怕的愉悦因素,使读者近距离观察到一个令人震颤的黑暗而暴力的非法阶层,献给读者一场凶险生活方式的飨宴。 黑帮故事的经典~!
⑦ 教父电影讲的是什么
《教父》主要剧情:40年代的美国,“教父”维托·柯里昂(马龙·白兰度饰)是黑手党柯里昂家族的首领,带领家族从事非法的勾当,但同时他也是许多弱小平民的保护神,深得人们爱戴。
因为拒绝了毒枭索洛索的毒品交易要求,柯里昂家族和纽约其他几个黑手党家族的矛盾激化。圣诞前夕,索洛索劫持了“教父”的参谋汤姆,并派人暗杀“教父”。
因为内奸的出卖,“教父”的大儿子逊尼被仇家杀害;小儿子麦克(阿尔·帕西诺饰)也被卷了进来,失去爱妻。黑手党家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白热化。血雨腥风和温情脉脉,在这部里程碑式的黑帮史诗巨片里真实上演。
(7)教父是在哪个电影里的扩展阅读:
《教父》这一部电视是在1972年的时候于美国上映,电影上映首周票房便超过了524万美元,最终电影《教父》的首轮上映的票房达到了8150万美元之高,恰好是这部影片拍摄和宣传总投入之和的14倍。
截至1997年的5月,影片《教父》在全球的累计票房更是已经达到了2亿4500万美元。
在2013年12月的时候,中国首次引进《教父》这一系列电影,由泰盛文化进行发行《教父三部曲》的BD四碟套装珍藏以及DVD三碟套装珍藏。
⑧ 教父,那个 电影
上CHD论坛注册个号,然后就在MPEG4重编码区1080P区或是720P区下吧,经典值得收藏!
⑨ 教父这部电影演的是什么
言归正传,先从影片的开头说起,结合编剧和导演的手法,说说婚礼那场让初看者觉得一头雾水的戏。这场戏是影片的引子,也是故事的序幕,里面包含着太多很重要的影片信息,看懂这场戏,对后面的观影极其重要,我试着以抽丝剥茧的方式,讲述这场戏与后面戏分的关系。 影片一开始,是殡仪馆老板博纳瑟拉(Amerigo· bonasera取其音译和字幕截取)的近景面部特写,博纳瑟拉讲述自己女儿被奸徒羞辱虐待,法官公然袒护罪犯的事。 这段两三分钟的独白,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然,你重看一次,你会发现博纳瑟拉在讲话中,情绪是有波动的,话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很曲折性和趣味性。 他的话音一开始很平淡,因为他讲的是女儿被打之前的经过,接着讲到女儿被打之后的惨状,他开始提高声音,仿佛让你身临其境一样。 等到博纳瑟拉说到法官当庭释放罪犯的时候,他变得激动起来,开始失去控制。SUSPEND FOR STENTENCE,THEY WENT FREE THAT VERY DAY!这两句话是他激动内心的表现。 说完故事之后,博纳瑟拉开始请求教父帮忙,这时候他的声音也是高昂的,有些盛气凌人的。这时候,编剧的技巧体现出来了,教父开始苦心劝导博纳瑟拉,博纳瑟拉不肯退让,教父恩威并施,一番合情合理的劝解之后,博纳瑟拉的声音重新降低,态度变得和顺起来,就像臣民一样,对教父毕恭毕敬了。 这几分钟戏的作用,我认为就是让观众一开始就对教父产生一种高高在上而又通情达理,威严不可侵犯的初步感觉。 而这几分钟也像一个很小的人生故事,博纳瑟拉的情绪从起点到高潮,到低谷,再到结束,仔细把玩就像非常精致的小故事。也许刚看的时候不懂,但没有让人感到拖沓和乏味。 博纳瑟拉这场戏是一个伏笔,后面会提到教父的大儿子桑尼被谋杀后,博纳瑟拉再度出场,直到影片最后,教父本人的葬礼上,你也能看到博纳瑟拉的身影,这个伏笔用得太精妙了,跟后面博纳瑟拉的出场连接得天衣无缝,与博纳瑟拉殡仪馆老板的身份很吻合,而且也是教父对博纳瑟拉施恩之后,博纳瑟拉的回报,合情合理,让观众觉得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观众从而深深投入到影片所创造的意境当中去。 而且观众看到教父去找博纳瑟拉安排儿子的后事,马上会回想起博纳瑟拉开头的那段戏。给人回想和回味的空间,让观众觉得自己也跟编剧和导演一样,参与到影片构思当中去。 博纳瑟拉的伏笔仅仅是影片众多精妙伏笔中的一个,婚礼上的众多伏笔,容我一一道来,大家回头细看即可明白。 出卖教父的叛徒鲍利(PAULIE)在婚礼中出现三次,仅仅是几秒钟镜头,却包含很多重要信息,暗示他将来会出卖教父。 第一次出现,鲍利看见顶头上司克莱门扎(CLEMENZA)跳舞,奉承他跳得好,克莱门扎不给面子,叫他干正经的事去,鲍利有些不满,显示是对自己所处的地位不满 第二次出现,鲍里看见教父的女儿在收宾客送来的贺礼包时,自语自语说那里装着很多钱,这里表明鲍利很贪钱。 第三次出场,教父的大儿子桑尼去砸FBI摄影师的照相机,照相机掉在地上,最后上前踢一脚的人就是鲍利。很显然,鲍利很想在主子面前显示自己的忠心,也就是卖弄自己的表现,这种人很容易见风使舵。 综合这三次出镜,鲍利的背叛是不是显得很自然呢?这既是交待鲍利这个人物,也是为以后的情节发展留下伏笔。 说到桑尼这个教父大儿子,其实他的悲剧命运在婚礼上就注定了,影片也安排了伏笔。 首先,影片一开头就暗示,桑尼跟伴娘乱搞,很容易因为女色招来麻烦。后来也是因为桑尼去找伴娘,进而引发毒打妹夫的事,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其次,桑尼公然挑衅FBI的权威,摔坏照相机,既让观众了解到他的火爆脾气,也让后来桑尼因为这个脾气而死有了依据和前因。 第三,桑尼的老婆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桑尼要她管好孩子,老婆反驳,叫他管好自己,因为老婆看见他跟伴娘调情。然后桑尼暗地里叫伴娘上楼乱搞,也给正在跟自己的女伴讲黄色笑话的老婆发现,非常恼怒。暗示桑尼在各个方面都容易得罪人,甚至连家人也是一样。他的死既是他自己的解脱,也是大家的解脱。 面包师恩佐的伏笔也是很自然,恩佐因为教父的帮忙,得以留在美国,教父受伤了,他到医院探望显得何其自然。而教父的小儿子迈克请求恩佐的帮忙也显得合情合理。甚至影片也为恩佐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人物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表演空间,在医院门口吓跑毒犯索洛佐(SOLLOZZO)派来的杀手之后,恩佐拿烟的手颤抖得很厉害,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后续请自己看链接,他能教你看懂教父这部伟大的电影参考资料: http://i.mtime.com/938435/blog/847733/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