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除暴电影警察怎么牺牲的

除暴电影警察怎么牺牲的

发布时间:2025-10-09 23:32:15

Ⅰ 《除暴》

【类型】警匪片

【主题】银行、压钞车抢劫案

【主观印象】好评!这是一部还是不错的中国警匪片。按十分制,可以打到8分。

【表演】两个主演,王千源、吴彦祖,没的说的,演的真切,入木三分。

【台词】真实,没有故意搞笑的成分。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对话。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其中一个小女警察,冒死去救困在车上的小女孩。回到警局后,她的领导,王千源,批评了她。因为这个女警察,没有配枪,没有穿防弹衣。王千源批评的意思说,这救人不是靠着急,先自己要能活着,才能救得了人。多么真实,这就是好电影。

第二个小例子,在天台,也是这个女警察,她担心抓不住主犯吴彦祖。王千源,没有讲大道理,就是说,他的从警20年的经验,别管时代和科技变迁,抓罪犯最重要的就是“死咬不放”。看,讲的多好。

【剧情】非常的流畅,没有拖泥带水。而且有些转场景,点到为止,这个非常好,因为观众都是有智商的,这样看就比较爽。就好像在日常,遇到一个人,你其实早知道他的意思了,他还在罗里吧嗦的,你早就不想听了,恨不得想拍死他。比如说,警察知道主犯吴彦祖的老婆姓名,下发搜查的指令。紧接着就展现了警察在吴彦祖老婆家对面的楼上监控起来了。中间省略了如何搜查的,找到地址后如何布置监控的。其二,剧情饱满。因为里面转换了很多地点,发生了很多案子,这样观众看起来就比较爽,时刻被吸引着。其三,不煽情,非常真实。比如最后一个抢压钞案,一个刚在热恋期中的情侣,很简单的几个镜头,利索地表达了悲剧的效果。银行女柜员看到自己男友直接被枪杀的那一刹那,先是一愣,然后泪奔,然后就被同事死死摁在柜台后面,捂住嘴。这个表现非常真实,很自然。最后一个男警察牺牲了,王千源一队人马,非常惋惜和悲痛围拢过来,都是非常真切的表现。没有做作的大哭大叫。

【配乐】这部电影,配乐也非常赞。正片中,根据剧情,配乐跌宕起伏,非常好。片尾的时候,一首摇滚乐曲,非常赞。简单搜索了一下,还没有搜到。

【吐槽点】

1、电影前部分,因为转场,所以经常会出现时间,比如某年某月某日,还是用大写字,竖着写。这个时间不止一次出现,每次一闪就过,大概也就3、4秒时间。这个我属于智商还不错的小伙,看都没看完整呢,更是都傻傻分不清这一系列时间之间的关系,挺让人烦的。其实呢,这个手法是OK的,但是可以稍微完善一下,比如这个某年某月某日,用阿拉伯数字写;其二,你可以按照人们阅读习惯,从左到右横着写。一切手法的宗旨就是:让观众看着方便。

2、剧情中有个逻辑上没有交代清楚的地方,就是为什么罪犯坐上车之后,就能够逃走?好几次都是这样,至少三次。为什么警察不开车追?每次镜头到罪犯上车,车启动,然后就没了,镜头就转到了警察们灰头土脸回到警察局了、医院了,或者哪哪哪其他地方了。

【看电影涨智慧】

1、 学会及时收手 。为什么主犯吴彦祖最后失败?因为放不了手,断不了作案的念头。拿警察王千源的话来说,这就是死性不改。细细想,这就是人生规律。比如说,罪犯,哪怕是高智商的罪犯,只要你不学会收手,迟早一天会遭殃。看现实生活中,就拿我自己来说,以前炒股票,为什么会亏,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收手?盈利吧,不知道啥时候卖掉收割,认为后面还会涨;亏损吧,也不知道啥时候止损,认为后面还会回本。那么,如何收手呢?我思考很多年,掌握了一个小技巧,就是:尺度量化。什么意思呢?把事情,用具体的数字来度量,这样就容易把握。比如说,我炒股,盈利50%,就抛;从最高盈利点回落15%,或者剩余盈利5%,就抛;亏损15%,就抛。形成一个标准,让自己好把控。当然,这只是一个个人例子,大家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比如,追一个女生,如果表白3次,没有成功,那就果断放弃。人生大好时光,不要浪费在不可得的事物上。至于表白3次,还是10次,你要根据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来定。我想建议的是,不要没有一个度量,钻进了牛角尖,出不来,丧失了自我。

2、不要偏离目标。 主犯吴彦祖,一开始谋划非常了得,屡屡得手。可是后来,他的心态变了,把纯粹的抢劫,掺杂了对警察王千源的愤恨。这个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在反思,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原本自己的行动目标中,参和了好多没有必要,甚至是偏离目标的因素或者说成份。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反思一下,肯定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情况。真正处理好的人,那将是了不得的人物。比如说,老婆是和老公过日子的,目标是为了把自己的小家庭过好。可是现实中,很多小媳妇因为和婆婆公公的关系不好,导致把自己的小家庭也没建设好。我自己的小建议是两个词:理性、隔离。理性,是一个时刻需要反省和牢记的东西,它是一个软能力,看不见摸不着,背后需要一个人有强大的判断力,深厚的认知力。不讲那么玄乎了,做到理性,就记住一条:这个事情会有助于实现我的目标吗?不会,那就不要做。第二个词,隔离,意思是怎么面对对我目标没有用的人和事,那就是隔离。一个是物理距离上的隔离,一个是心理和精神上的隔离。比如一个讨厌的人,那就拉黑,不要相见,这个没有什么的。有人要问,我和婆婆天天住一起,怎么可能物理距离隔离呢?那就心理上隔离。比如说,暗自把婆婆当做空气、桌子、板凳等等,她说的不中听的话,不要往心里去。

3、 死咬不放。 这个不多讲了,大家一看就明白的道理,它是能够帮助人做成事情所必须的。但是我还想特别提一下,电影中王千源讲死咬不放,前面说了一句话,就是不论时代怎么变,科技怎么进步,这些都不重要。做成事,要靠死咬不放。细品,这背后会有很丰富的智慧。看电影,用心用脑去看,真的会有很多生活感悟。这里就举一个小例子,也是我反思的结果,让我耳目一亮。如果高考填写志愿,或者我自己开一家公司,我一定会选择亘古不变的事情。比如和人性相关的吃喝玩乐,和人们忙忙碌碌所追求的那些内容,都是不会随着时代和科技的改变而改变。就好比巴菲特选择公司投资,就会选择公司盈利的根本因素,不会随着时代改变。

4、 做事急不得。 满腔热血,有冲劲是好事,但不是能成事的决定因素。比如警察救人,先要在自己能活着,而不是做个傻大粗,白白送死。犯罪团伙憋了三个月快憋不住了,想冲出去硬干一票,被冷静的头头吴彦祖批评了一顿,要他们冷静,有耐心,等待时机。经历多了,会发现生活中,就是这么个道理。比如谈恋爱要循序渐进,把握火候;小孩教育,也是要循循善诱,急不得,不然小孩还没教育好,自己心脏病发作先倒下了。

5、 与时俱进及时调整。 抢劫团伙,最终无论如何都是死路一条。因为时代在变,银行到处都开始安装监控了,抢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可以生存的空间了。可是头头吴彦祖,却没有顺应时代,没有听手下的建议,转型做一些其他的勾当。反观现实中,很多失败还真是如此,比如汽车行业,很多有名的大企业,看到愣头青特斯拉、蔚来等等新秀,横冲直闯,这些大企业现在都非常焦虑,也在积极寻求转型之路,这其实就是经管之道。婚姻也是如此,如果发觉两人实在不合,那就及时调整,该离婚就离婚,科学合理地离婚,不要硬拧巴在一起,双方亲戚朋友都被影响。甚至还有不少夫妻双方打架,甚至妻子被杀害的惨剧。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看电影看生活,我们一起分享一起探讨。

Ⅱ 电影《除暴》中原型是谁

电影《除暴》中吴彦祖饰演的角色原型是张君,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首犯,曾纵横数省8年,犯案十余起,杀死、杀伤近50人,在2000年9月被警方擒获后被执行死刑。王千源演的角色原型是重庆司法局原局长文强。

《除暴》是由韩三平监制、刘浩良执导的犯罪动作电影,由王千源、吴彦祖领衔主演,春夏、卫诗雅主演,于2020年11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了刑警钟诚对悍匪张隼咬死不放,带领警察小队破获惊天劫案的故事。其中吴彦祖饰演的角色就是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首犯张君;王千源的角色原型就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

电影除暴原型

张君(1966.08.05-2001.05.20),湘鄂渝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首犯,曾纵横数省8年,犯案十余起,杀死、杀伤近50人的张君团伙在2000年9月被警方擒获,2001年4月21日,一审判处张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年5月20日执行死刑。

1966年8月5日,张君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福乡花林村一个贫穷农户家中,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张君是最小的一个儿子,姐姐哥哥与张君同母异父,所以他们姓薛,而张君姓张,张君是张家的独苗。

Ⅲ 《除暴》— 一个悍匪的杀伤力和智商逐渐下线的忧桑。

以下全是剧透,欢迎看完电影回来讨论

————————————————————

电影对于年代的还原还是非常到位的,1990-1994年间,正是我国承办亚运会的时间,熊猫盼盼吉祥物也因此得名,也就是一开头金店里举着金牌旋转的那个装饰物。

不得不说,作为警察和悍匪,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已经做到最佳的呈现了。对于悍匪最终落网是因为其母亲和情妇为突破口才得以破案,原型张君可是有5个情妇,杀害50余人,抢劫现金600余万元,还有自己精锐的作案团队。

不过有几点没有呼应好:

一是团伙成员大狗后来因为张隼被警察压制的不敢行动,所以自己跳出组织开启了走私的业务(暗示走私开始火起来,但是和剧情没关系啊),也是一样发财,还不会引火上身,打羽毛球那部分说是让大狗过来共商大计,本以为以他凶残的性格会去干掉大狗,毕竟邪恶共同体分裂会导致自己被暴露。所以单说大狗,是想说什么呢?张隼的恶不那么彻底:抢劫中一言不合就爆头,杀重伤同伙的时候又很绝决,但是面对大狗脱离组织,成员面临分崩离析,又像是被人抛弃的小情人一样怨怜,你的凶狠去了哪里啊?同伙都不怕你啊!

二是介于钟诚已经找到了张隼和情妇的位置,那么为什么张隼不能找到钟诚的家人进行反制呢?毕竟一开始叫交代了钟诚有一名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在电话里问了个数学问题。如果只是为了呼应两个在圆环内相向而走的人总会遇上,其实有很多种方法,以为后来他女儿会被威胁,但也没有发生。你怎么不学学人家警官师夷长技以制夷呢?他的聪明又不那么可信,比如一开始总是能切中警队的活动路线,明明觉得他这也算智商很高的犯罪了,但是从那个望风的被打死,好像张隼的脑子也一并丢了,再也摸不准警队的脉门,也体现不出机灵劲儿了,难不成那个望风的才是成事儿的关键,有着别人替代不了的工作能力?

三是卡在警车里的警员,凭借最后一口气拉开了悍匪的后车门,导致钱箱掉落,悍匪白抢了。其实这个地方是观众情绪的一个提升点,好人牺牲了,坏人孤注一掷但是却失败了。(剧中有个警队的宣贯,说是牺牲警员“不让坏人拿走一分钱”的精神临死前拽开车门,其实这句口号有些苍白,尽管呼应的很好。)张隼一开头一切都尽在掌握,聪明的不得了,遇上到嘴的鸭子飞了这种事儿,应该会使他触底反杀,来一波计中计。然而并没有,张隼就像是幽怨的小媳妇,叉腰生气,一跺脚转身开始跑路。让自己的女人办了假结婚证然后趁机逃跑,自己则躲到老妈的浴场去,导致后来的浴室大战中被抓。

其实最后找到浴室就已经宣布张隼失败了,既然已经查到他老窝,怎么也不会让他跑了,不然警察威风何在?钟诚可以包围浴室,虽然不认识张隼的相貌,人员悉数押走就行了,但是还非要正面交锋一下,也是为了艺术呈现吧,虽然哥没见过你,但是哥能套你话,结果智商下线的张隼果然一上来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贯穿全剧,唯一可信的就是钟诚的坚持和老道的经验才是邪不压正的法宝。

相比同样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解救吾先生》,王千源在里面饰演的悍匪华子,可谓是有勇有谋,要不是不小心吐露了“苹果树”,吾先生真的就人间蒸发了。华子在剧中和警方的对峙中所展露的凶狠和机警,前后保持一致,观众会有种这人这坏,还特机灵,不好搞的感觉,这点上要强于《除暴》的张隼。

最后,这部电影真的还是值得走进电影院的,道具、背景、镜头都非常好。也有很多呼应:

1.张隼看警匪片,想看看警察怎么抓贼。

2.钟诚看警匪片,想看看坏人怎么当坏人。

3.圆环内两人想向而走,一定会遇上(大致)。为了按时不论悍匪怎么蛰伏,最终都会被警察抓住。

4.不让他们抢走一分钱(大致),暗示警察拼尽全力的决心。

5.张隼总让人给他讲个笑话,原因是他想讲给耳朵不灵光的老母亲听,但是老母亲听完了他的笑话的第二天就无可奈何的把他出卖给了警察。影片里的母亲应该是不知道张隼的劣迹的。

6.“一根绳子就够了”从犯罪工具,到绳之以法,一根绳子真就够了。

前2条说明好人坏人还都挺爱学习,但是能否出真知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还是警察学习分析得更加有效一些,对张隼的活动、生活地点渐渐开始掌控起来。后4条,嗯,略无趣。

演员阿祖和王千源真的很赞,春夏随时准备拿枪娄了自己的狠劲儿,比悍匪还狠啊,对自己狠才是真的狠。值得走进影院,去贡献票房,回来讨论电影哈!

另:

有些人说在浴室的打斗为什么浴巾没有掉下来,就好比问绿巨人变狂暴后,为什么短裤不掉来一样可爱,因为掉下来就过不了审查了。想看浴巾掉下来的可以去找Viggo Mortensen有部黑帮的片子,在浴室打斗,两个裸体的男人,就那么打……感兴趣的自己去找吧。

Ⅳ 电影《除暴》讲述了什么故事

电影《除暴》是根据常德安乡张君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张君团伙系列抢劫杀人案,被称为新世纪第一案,真实的事件远比故事情节更为凶恶狠毒,他的恶行导致在那个年代我们家乡人到外地打工都被人排斥。电影中对90年代场景的刻画,还原非常逼真,让人仿佛重回那个年代,整体剧情紧凑不拖沓,是一部质量上乘的警匪大片,堪称2020年最好看的电影。

《除暴》深度还原了对那个年代的记忆,老版的人民币、群众、警察和银行工作人员的服装、车辆、澡堂子,甚至连死刑犯上刑场绑的那种绳索,绑的方式,都达到了期待的效果。原型张君在重庆被抓,早已枪决。


影片节奏很快,开始就以抢劫一家金店开始,王千源当的是名人民警察叫钟诚。吴彦祖是反派也就是抢劫犯老鹰叫张隼,他反侦察能力很强,人民警察钟诚抓了他四年,而这四年就是这部电影的叙事线,以张隼为首的悍匪团队,在四年中和钟诚团队斗智斗勇。里面好像有四次枪战,每次枪战都很紧张都有警察牺牲,每一次老鹰的逃跑,都给钟诚很大的压力,他也为此进过医院,但是又怎么呢就像他说的那样的“咬死你不放”四年了,最后终于在张隼的老家将他抓获,里面穿插了整部影片中唯一的打戏,在澡堂中身体碰撞在瓷砖上沉闷的声音,最后张隼被钟诚制服。钟诚对张隼说到:一根绳子就足够了,这根绳子是张隼打开银行保险箱的方法,可后来却成为绑在自己身上的“死刑犯的标志”。能看出这部影片响应了国家扫黑除恶的口号,歌颂了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忠诚人民警察形象。

Ⅳ 电影除暴结局

电影《除暴》结局:警方好不容易在张隼妈妈开的澡堂里找到了张隼,两个人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后张隼被钟诚抓了起来,老鹰帮就此覆灭,张隼也将接受法律的制裁,为自己之前犯下的案件付出应有的代价。

不过老鹰帮虽然行事嚣张,但他们藏匿的手段也很厉害,警方调查多日却毫无进展,最后还是钟诚想到,老鹰帮每次犯案的时候都会用到军火,这样的话就要补充弹药,所以钟诚选择去军火商那里打听,警方根据从军火商那里得到的线索慢慢开始对老鹰帮展开了反杀,老鹰帮逐渐落了下风,开始呈逃窜模式,最后张隼在自己妈妈开的浴池里被钟诚捉到,他的被抓也宣布了老鹰帮的覆灭。

Ⅵ 张君覆灭记,8年作案28件,调动上万军警,如何围捕张君

2001年5月20日,张君、李泽军等14名罪犯,分别在重庆和湖南常德被执行枪决。当时,围观的群众拍手称快,高呼“血债血偿,杀得好!”关于各个时期的大案,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Ⅶ 电影《除暴》原型是什么 《除暴》真实案件是哪个

《除暴》是吴彦祖和王千源主演的犯罪动作电影,据悉是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来的,11月20日已经上映播出了,大家可以去电影院观看了。那么电影《除暴》原型是什么?《除暴》真实案件是哪个?下面餐饮美食网小编带来介绍。
电影《除暴》原型是什么
《除暴》原型有庆州矿工工资失窃案、 友谊商店抢劫案、 常普广场黄金柜台抢劫案、普城银行中山南路杀人抢劫案和武江市运钞车抢劫案,这几起案子在当时都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如今改编称电影也一定很有看头。
电影主线是以张君犯罪集团为原型,有糅合了其他90年代悍匪的故事——开头队长王千源说“蹲7天抓到的姓鹿的”,应该就是悍匪鹿宪洲,他本来判了死缓,然后越狱成功,又犯下几起恶性银行抢劫案,最后警察就是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停车场的苦苦蹲点,最终才让鹿宪洲落网。
这部电影着实把内地第一悍匪覆灭记拍了出来,尺度之大,不是以往罕见,而是没有。悍匪心性狠毒,杀人不眨眼,仗着武器装备比当地警方好,嚣张起来根本不把警察放在眼里,大白天就敢抢银行、劫金店、持枪杀人,完全就是90年代真实案件的还原。
《除暴》真实案件是哪个
影片以90年代发生的一系列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为蓝本,讲述了以钟诚带领的警察小队,和犯下多起抢劫杀人案的悍匪团伙老鹰帮之间的生死较量。
上世纪90年代,刑警钟诚(王千源饰)受命追捕悍匪集团“老鹰帮”。这群悍匪犯下惊天连环劫案,训练有素且纪律严明,首领张隼(吴彦祖饰)更屡次恶意挑衅,矛头直指钟诚。为将“老鹰帮”捉拿归案,钟诚带领刑警小队咬死不放,誓与恶势力斗争到底。数年间,警匪上演了一次次紧张刺激的较量,悍匪愈加猖獗,警方步步逼近,双方展开殊死对决。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或许还记得,当时的新闻中经常出现抢劫黄金柜台、抢劫银行、持枪抢劫运钞车等相关事件的报道,本片中穿插的一些布满噪点、有些模糊不清的影像,正是来自当时对犯罪现场以及追缉过程的真实记录。
对于犯罪事件及涉案人物的写实性还原,正是影片营造真实性的一大利器。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

阅读全文

与除暴电影警察怎么牺牲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什么手机电影网最新 浏览:997
怎么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多少分 浏览:916
好看的美国真人公主电影 浏览:523
家园底线电影免费 浏览:12
为什么电影院情侣座买不到 浏览:101
优秀小说改编电影也好的有哪些 浏览:364
电影名称后面带钾的有哪些 浏览:165
开国大典电影讲的什么内容 浏览:817
有什么电影好看犯罪的 浏览:842
毕业季的微电影有哪些 浏览:243
对方多少人我们多少人什么电影 浏览:810
飞马图标是什么电影开头 浏览:807
康佳怎么在电视上看电脑的电影 浏览:341
武汉封城一定是发生了大事情什么电影 浏览:900
怎么辨别电影镜头 浏览:550
酒干倘卖无第一部电影叫什么意思 浏览:92
北京市总工会电影票如何兑换 浏览:573
如何一场电影 浏览:752
电影有多大下载就消耗多少流量 浏览:506
万达影院电影票价多少 浏览: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