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朝花夕拾中造成鲁迅弃文从医的直接原因的两件事
鲁迅弃医从文的两个原因: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电影。
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鲁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
“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撼,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1)朝花夕拾中看电影事件是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
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贰』 藤野先生——鲁迅 看电影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个事件常被人们称为“幻灯片事件”,当时正是日俄战争(这场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本国内气焰嚣张,军国主义意识已四处弥漫。在仙台医学院课余之时,常放映一些关于日俄战争的时事幻灯片,有一次鲁迅却在其中一张幻灯片上看到了自己的同胞,据说是给俄国人做间谍,被日本人捉住了,要砍头,周围却有许多中国人在围观,脸上尽是麻木的表情。这一张幻灯片给鲁迅很大的刺激,使他明确地意识到中国人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身体的不健康,更大的问题在于精神上的“疾病”,即麻木、愚昧、不觉醒,所以鲁迅认为首要的任务在于改变国人的精神,而改变国人精神的一个途径就是文学,因此,鲁迅结束了在仙台的学医之路,而返回东京开始进行文学事业。可以说,这是鲁迅成为作家的一个重要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