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韩国电影里人怎么脾气那么大

韩国电影里人怎么脾气那么大

发布时间:2025-05-04 19:10:51

① 记得有看过一部电影,是韩国的,男主角是学校霸主,很厉害,然后他和一个其他学校的一个傻不拉几的女主角

那是韩国电影《那小子真帅》首发命中,望采纳!!
剧情:智银圣(宋承宪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高中学生,家境殷实、相貌出众却脾气暴躁、桀骜不驯,更是尚高高中四大天王之一。这样出众的一个男生,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众多少女心为之沦陷。而丑小鸭般的韩艺媛(郑多彬饰)虽是女高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学生,但非常可爱和富有活力,善良而正直。
假期就要结束,一晚,艺媛在校园网上百无聊赖的游荡,无意间竟看见有人发布恶意攻击她们学校的女生言论,面对这样挑衅似的的留言,艺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反击……

② 韩国电影《朋友》影评。

刚看完了朋友2,然后影片朋友2的开头是俊硕坐了17年牢要出狱了,这里就涉及了第一部朋友1,俊硕要坐牢是因为第一部的结尾他承认派人杀了他的四个朋友之一的东姝,很多人都不知道俊硕到底有没有杀东姝,东姝出卖了大老板,俊硕肯定也是有接到杀东姝的命令,所以第一部的后面叫他去夏威夷躲几年,结合第二部来看,俊硕应该是不想杀死,只想致残,但是恩基却命令手下杀死了,应该是大老板的意思,从第二部杀副会长恩基来看,也是致残,后面被东姝的儿子医院杀了,因为他杀了东姝他老爸。第一部是真实故事,第二部是改编的,其实第二部的改编是想承认俊硕杀了东姝吧,这样才能有故事可写,我看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其实关系有点牵强。

③ 求一部韩国电影的名字,里面有一个男子是替人讨债的流氓,脾气火爆,一直教育自己的跟班不能退缩

卑劣的街头

《卑劣的街头》是一部摄制于2006年滑闷的韩国黑帮电影,由柳河执导兼编剧,赵寅成、千浩振、答桐南宫民、李信举弯宝英等领衔主演。

④ 韩国电影〈杀人回忆〉究竟有什么好看之处

估计亲不喜欢看这种悬疑犯罪片,但这部电影,有一种犀利阴冷、毛骨悚然的调调。

《杀人回忆》的隐喻——当历史毁灭真相

一、蒙眼的正义女神

在希腊神话的“青铜时代”中,世界不再祥和美好,而是充满谎言、暴力、血腥,人们一步步走向罗网和罪孽。正义女神狄刻手中那衡量正义与邪恶的天平不堪重负,她的同伴“羞耻”和“敬畏”两位女神甚至无法忍受这样的景象,终于抛弃了人类,回到奥利匹斯山上加入永生神灵的行列,只留下她身披云雾愤怒地在城市上空飞行。从此,人类将自食恶果,陷入“黑铁时代”,用谎言欺骗狄刻女神的人将不仅给自己也给自己的城市带来灾祸。时至今日,每当遇见不平,人们仍旧会想起那个主持正义的女神:在狄刻那里,贿赂和求饶不起任何作用,她蒙起双眼,以示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受感情的蒙蔽;她左手持天平,掩饰再好的罪恶放在上面都昭然若揭;她右手持利剑,任何逍遥作恶的人或事都会成为剑下的祭品。

在西方电影中,一直遵从着“善恶终有报”(Be Sure your sin will find you out)的原则,不论多么强大的势力和狡猾的手段,终究逃不出法律公正的制裁。在弗朗西斯•科波拉导演的“造雨人”(The Rainmaker)中,马特•达蒙扮演了初出茅庐的律师鲁迪•贝勒,他年轻气盛,正义感十足,凭着良知和主持公道的精神,揭露了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的阴谋,为一直无法索赔的受害者讨还了一份公道。在电影中,青涩且学识尚浅的鲁迪•贝勒面对制定当今法律的那些律师界泰斗人物的威逼利诱,仍旧不敢初衷,难怪在很多人眼里他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自讨没趣。但是正义总是站在手持真理的少数人这边的,你说这是美好的愿望也好,奇迹也罢,鲁迪打赢了官司。不过,他打赢的也只是一场官司,那些左右判决和玩弄权势的人仍旧存在且不可撼动。好在电影留给人希望:只要去争取,坚持信念,少数弱者也会赢得胜利。这种坚信隐藏再好的罪恶总会如影随形的精神,在“灵数23”(The Nember23)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虽然人们都说时间可以抹去一切,记忆可以选择性的把不好的回忆埋葬,沃尔特•斯派格在13年前犯下的罪行仍旧再次找上了他,有些血债总是要偿还的。

除却这些正统沿袭以上精神的电影,还有一些是反其道行之的。“杀人回忆”就是典型一例让人陷入无底哀伤和前所未有般无助的作品。电影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韩国民主化前夕的骚动和暴乱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乡下的一起连环奸杀案件。

故事从麦浪翻滚、一望无际的田地开始,顽皮的孩子蹑手蹑脚地捕捉着麦尖的蚂蚱,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存活在回忆中最鲜明美好的年代。镜头眯着眼睛,画面呈现一种遥远似梦境的美感。孩子们嬉笑、跳跃的追逐着吭吱作响的拖拉机,坐在车上的朴多曼警官若有所思,不耐烦地回应着孩子们的嘲笑。在麦田一旁的沟渠中,朴警官必须使劲弯下身才能看到全身赤裸、双手反绑的女尸,女尸身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黑色的虫子,感觉到有光照过来,它们就哗啦一声四散而去。朴警官站起身,心情很差,咒骂着远处吵闹的孩子。他还不知道这个日子将会具有什么样的意义,1986年10月23日,他的生命从此改变。

追溯到几百年前,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多数倚赖于对嫌疑犯的严刑逼供,炮烙、宫刑、刖刑、黥刑、车裂等许多血腥暴力的刑罚也应运而生,一些无辜的人轻则终身残废重则被推上了绞刑架。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无法再忍受这样泯灭人性的血影寒光,提出了“无罪推定”的构想,即“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这一人性化的原则被运用到了现代国际上的审讯中,以此避免了诸多冤假错案的发生。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警官显然对维护个人权利这一说法并不在乎,每次揪来嫌疑人都是一顿劈头盖脸的审讯,不给对方任何辩解的机会,直接就破口大骂,指责对方无耻的杀人罪行,并引诱嫌疑人展露对受害者越轨的情欲需求。朴多曼把嫌疑人的照片贴了满满几页纸,自信满满地跟别人说自己有一双能读懂人的眼睛,可以看出谁是罪犯。于是,在搜集了一些所谓线索后,他断定喜欢跟踪受害者的白光昊就是头等嫌疑人,或者说白光昊就是罪犯更准确。朴多曼剩下的工作就是逼光昊承认自己的罪行。在普通人眼里,光昊只是个可怜的弱智儿,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脸上还有一块被火烫伤的伤疤。人们都知道,他双手萎缩得连绑绳子的力气都没有,怎么可能是精心策划不留一丝痕迹的杀人犯呢?可我们的警察先生可看不到这些,脾气暴躁的乔勇谷警官上来就是一个利落的飞踹,把光昊放倒在地,一边狠狠地踹着光昊还一边嘟囔着“你的脸恶心死了”。

每当雾气蒙蒙,雨天来临,村子里就人心惶惶,没人敢穿红色衬衣出门,空气中弥漫着阴气森森的死亡。来自汉城的高级警官徐太允,被惊弓之鸟的女人指为强奸犯,白白挨了朴多曼的一顿胖揍。对此,徐太允只能认倒霉的撇撇嘴,嘲弄朴多曼,哪里见过像他这么辨不清黑白的警察?徐太允是高材生,脑子十分灵光。他有着侦探小说中传奇警探的头脑,一切按照证据,顺藤摸瓜,从失踪人名单中就能发现谁是下一个受害者,并阻止了朴多曼对两个嫌疑人的屈打成招。有这样的警察无懈可击地理智办案,案件的侦破仿佛指日可待。

随着雨季的来临,降雨的频繁,受害者也逐渐增多,犯人的手法也愈加地嚣张残忍,一点也不将警察的追捕放在眼里。朴多曼和徐太允因为办案理念不同,两人之间频频摩擦,以致大打出手。犯罪的猖狂让每个人都坐如针毡,失去耐性,变得躁狂、绝望。当一切线索都指向一个工厂技工朴兴圭,每个警察都兴奋起来,迫不及待的要定他的罪。的确,朴兴圭具有一切他们所掌握的犯人的特点,但是他们仍旧缺乏证据。就在他们无奈放走朴兴圭的当晚,又一起犯罪事件发生了,发生得如此迅速,仿若只用了战栗的瞬间。而这次的受害者,还只是个孩子。就在前一日徐太允还和这个孩子谈笑风生。他失去了理智,找出了朴兴圭,怒吼着对他拳打脚踢,逼迫对方露出真面目。就在这时,朴多曼拿来了嫌疑人的DNA检验报告,结果显示朴兴圭并非罪犯。徐太允的世界崩塌了,一切按部就班的推理竟然换来了如此的结局,他不肯相信这个结果,举枪射向了朴兴圭。

朴多曼在亲眼目睹光昊因为对警察惧怕而被火车撞死的惨状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他辞去了警官的职务,去汉城当了推销员,过上了平静富足的生活。

2003年,他因为工作路过当年的村庄。一切似乎都未改变过,一样金黄翻涌的麦田,一样宁静的午后,不同的是当他使劲弯下腰看向沟渠深处时,再未看到女尸。朴多曼摘下了眼镜,仿佛在穿越时间望向回忆的深处。一个学生路过这里,好奇地询问朴多曼在看什么,她说前几天也有一个男人也蹲在这里看,说是想起以前在这里做过的事情。

微风吹过麦田,这个声音一直在朴多曼的记忆中沙沙作响,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他忍住了眼泪,小心翼翼地询问那个男人的长相,眼神中再次掺杂了某种希望。而女孩只能告诉他,那个人就是普通的样子。

仿佛有颗石子沉重的落入朴多曼的心中,他无助地四下张望。那垂死的希望,呻吟了两声再次被践踏蹂躏直至无声哽咽。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在金基德的影片中,主角多半是哑巴或者不愿说话的人。无论是“坏小子”(BadGuy)中暗恋女大学生的哑巴,还是“空房间”中那个一语不发喜欢潜入陌生人房间的青年,抑或是“弓”(TheBow)中几乎一片空白的台词。这样的设置都让金基德的影片有种压抑中蓄势待发的无言力量,导演在平静中寻求呐喊,就像吴宇森在静止的画面中表现速度一般精妙。正如只有白昼才能衬托黑暗的力量,只有磨难才能衬托美德的光辉,他们都用极致的对比手法展现更加强大的镜头语言。

“杀人回忆”的导演奉俊昊让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变成“盲人”,让他们在无边的黑暗中永远看不见凶手。警官找到的每条线索都看似有理,却总会在关键时刻将他们引入歧途,白忙一场。那些见过凶手的人,要不就是弱智,要不就是孩子,没人能告诉他们罪犯的相貌。那张脸就像芸芸众生中的任何一张脸,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无从找寻。导演运用这样无所适从的设置手法,让观众和故事中的每一个人一样陷入无法自拔的深渊,带着永不可及的绝望哀号、哭泣。这样的感觉正贴合了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韩国人的心理,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电影一经上映便蝉联数周票房冠军,并获得多项大奖。那时候,韩国民众还在民主制的初期挣扎,在压抑中充满绝望地反抗着,看不到未来的曙光。电影中随处可见群众对政府的不满,民众在军队统治压迫下的恐惧。

导演让蒙眼的正义女神变成了瞎眼的正义女神。好人一次次倒在死亡的镰刀下,坏人却可以逍遥作案,甚至在多年后重游故地,悠然欣赏自己当年的“杰作”。

那么,是不是这个世界真的就没有正义可言了?我只能说,正义不是像好莱坞电影中好人最终取得胜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毕竟,正义女神没有火眼金睛,她只负责衡量和判决,捉拿罪犯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在影片中,并没有任何一个无辜的嫌疑人冤死。就在电影末尾,徐太允警官崩溃的举枪要射杀朴兴圭的那一刻,想必很多观众不管朴兴圭是否有罪,也希望徐太允将他先杀而后快了,毕竟许久的压抑,谁都希望有个人来承担这份罪行。但是,正义女神没有让他的子弹偏差失准,每一枪都命中墙壁,也没有让飞驰的火车轧过朴兴圭的身体,他最终只是踉踉跄跄的隐入隧道的深处。

正义女神不负责追捕,只负责审判。她不能撒下天网,却清楚地知道面对嫌疑人,正义的剑该何时砍下,何时归入剑鞘。

[朴多曼眼含热泪望着镜头,眼中是无底的深渊]

二、奉俊昊的政治隐喻

奉俊昊之所以只拍了三部电影就可以跻身一线导演的行列,名利双收,不仅在于他纯熟的镜头语言,也因为他影片中的政治隐喻,道出了广大韩国民众的呼声。

虽然韩国已经实现了民主制,但是在他们的民族性格中,很多东西早已根深蒂固,不可扭转。例如等级分明,崇尚权威。在“不可不信缘”中,高一个年级的师兄就可以命令、呵斥甚至抡起木棍毒打学弟,无论谁称呼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都要用敬语。在“杀人回忆”中,警官问话审讯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质疑反抗,都是老老实实地挨骂受训。这是韩国人民族性格中不可磨灭的东西,也是造成他们压抑痛苦的根源。这种矛盾的痛苦在奉俊昊的电影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白光昊被拷打的间歇,和朴多曼、乔勇谷警官一起吃饭,观看颂扬警察神勇破案的电视剧。白光昊兴奋的大叫,说这个电视节目是自己最喜欢看的,要给爸爸打电话告诉他。乔勇谷好脾气的劝他不要那么多话,好好吃饭。三个人之间的气氛简直可以用诡异的其乐融融来形容,谁能想象刚才其中一个人还在遭受毒打?警察这个角色在“杀人回忆”中代表的正是一种强权,这种强权的压力往往来自韩国政府。民众一方面觉得政府像警察对罪犯私刑拷打一样剥夺民众的人权,另一方面又景仰这种强权,感觉受到保护,就像白光昊喜欢看那个有关警察的电视剧一样。不光是韩国人,很多人都有这种对强权的依赖,也许这是人们的惰性和奴性使然,中国人不是有句古话么,“背靠大树好乘凉”,正是应证了这一说法。人的力量太渺小了,总希望依靠强大的力量寻求保护。

在故事中,警官对案件的查询仿佛总会受到来自群众的阻挠。比如,徐太允打电话询问电台点歌者的地址,他们却认为这是一个恶作剧挂断了电话;朴多曼依照自己的断定,去澡堂查询男子的下体,遭到了澡堂老板的嘲笑;警官在勘查犯罪现场的时候,经常会被破坏现场的群众打乱阵脚。警察抓罪犯是为了民众的出行安全,却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反而可以看到每次抓到一个嫌疑人,都会有大批的群众在警察局门口示威游行,抗议警察铐打嫌疑人或者咒骂他们低能的抓错了人。这充分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怀疑,有些怀疑是有根有据的,有些怀疑却是毫无来由的。正是这种互相的不信任,导致了罪犯最终逍遥法外,使得受害人死不瞑目。

高级警察徐太允的出现仿佛和当地保守落后的气氛不符合,他就像一剂强心针,给警队注入了全新的思考模式和活力。他和朴多曼,分别代表着韩国想要革新的一派和仍旧落后守旧的一派。他们一个相信理智断案,一个相信感觉。但随着事情的发展,两人的心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朴多曼亲眼见到白光昊因为惧怕警察而惨死,开始反思自己的断案方式,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心安理得奉行的原则是否正确?而徐太允从一开始的志得意满,到后来发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熟识的女孩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地上冰冷的女尸。他的世界观全盘崩溃,他发现与其一步步照章办事,有理有据,不如一枪崩了那个坏蛋来得简单解恨,如果早就这么办,女孩也许就不会死了。就算当证据又一次告诉他,他的推测是错误的,他宁愿相信DNA的检验结果是错的,也不愿意再相信这个疯狂的世界有什么理智可言了。徐太允和朴多曼两人的遭遇和感情变迁,也从某方面影射了韩国当时两派势力的斗争。他们都坚信自己可以让国家更加和谐繁荣,而在斗争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又都变得迷茫,不再坚持初衷,对现实妥协。

除了朴多曼和徐太允警官,电影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警察乔勇谷。他擅长各种飞踹和拷打罪犯方式,每当朴多曼不想问下去了,就挥一挥手示意,乔勇谷就会义无反顾地扑上去把对方踢倒,一顿暴打。这个人物虽然暴力,但也有他正直的一面,比如他对工作兢兢业业,追逐疑犯的时候锲而不舍,受伤的时候也不大呼小叫,只是冷静的把钉子从腿上拔出来。这些其实都是值得赞许的军人精神,也是当时军政府统治值得称赞的一面。但是,事态的演变就好比那段因扎上生锈钉子而需要截肢的右腿,当他的做法不再符合现实世界的发展,就要忍痛割去,才能继续存活。这就是韩国需要废除军人统治才能继续更好发展的最终结果。

电影中还有很多诸如此类值得玩味的细节。比如伫立在稻田边那个穿红衣的稻草人。稻草人本来是用来吓唬偷食谷稻的小鸟的,人们让它穿上罪犯喜欢的红色衬衣,正是想借此转移罪犯的注意力。但是,谁都知道这是掩耳盗铃的做法,毫无用处,只能给自己几分心理安慰。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无力改变这一切,只好把希望托付给一个毫无用处的稻草人。

[奉俊昊的电影充满隐喻]

三、祈祷还是反抗?

“杀人回忆”中那个残暴聪明的杀人犯就像一种不可预知的强大力量,每个人面对他最终都会手足失措,毫无还击的余地。人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躲在墓地的后面,偷偷窃笑。这是人们对某种未知力量的恐惧,对那种浓郁浑浊的黑暗充满恐惧。

在奈特•沙马兰导演的“天兆”(Signs)中,当麦田圈大面积的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时,人们只能瞪着眼睛,守着电视,看着外星人的飞船一片片占据了天空,尖叫着四处奔逃。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景象,人们纷纷聚集在教会、教堂、寺庙,电视上的主持人也只能祈祷“愿上帝与我们同在”。

而在另一部韩国影片“奥罗拉公主”中,导演则持有不同的态度。严贞花扮演的郑顺贞看似是一名敬业努力的汽车销售员,实际上是为死去的女儿复仇的战士,她心中的痛苦像条毒蛇每天啃噬她的心,让她心中的怒火越烧越旺。郑顺贞的女儿一年前被一个恋童癖男人奸杀之后,当作垃圾一样丢到了垃圾场。而那个该千刀万剐的男人竟然在律师的庇护下,辩解自己神经失常,逃离了法律的制裁。郑顺贞的丈夫吴警官虽然身为警察,却只能坐视罪犯玩弄法律于股掌。面对无法挽回的事实,他选择平静祈祷,立志去做一个牧师。

郑顺贞精心策划,让每一个造成女儿悲惨下场的人都不得好死。而那几个人都代表了平日社会里一种不公平的现象,郑顺贞就以复仇女神的名义将他们一个个铲平。眼见妻子豁出性命为女儿奋不顾身,血流成河,撕心裂肺的哀号,吴警官就像一个醉酒的人挨了一闷棍猛醒过来,辞去了警察的工作,继续妻子未完成的复仇。

前共和党发言人纽特•格林威治在评价“星球大战”的时候,曾说过,“站在正确一方的弱者打败了站在错误一方的强者,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美国神话”,换言之就是胜利永远属于正义的一方。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想象自己是那个击败大人物的英雄,毕竟那些都是小说和电影中塑造的英雄形象,而诞生的英雄数量在历史中,肯定要远远少于死于邪恶魔爪下的人,更多冲锋陷阵的人都是充当了寂寂无名炮灰。所以,绝对的说,面对危机我们该祈祷还是反抗都是缺乏说服力的。

我不能说“奥罗拉公主”中郑顺贞的做法是正确的。作为一个母亲,她是值得人尊敬敬畏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她没有权利决定他人的生死,更何况她杀的一些人实际上罪不至死。我想,导演更多的还是想表现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

能被大多数人理解并接受的观念,还是“世界大战”(Warof the Worlds)中那个汤姆•克鲁斯所饰演的码头工人雷•费瑞尔形象。费瑞尔年纪轻轻就有了两个孩子,离过一次婚,但这并没有增加他责任心,他仍旧整天游手好闲,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当外星人来袭,他只得抱着女儿,领着儿子开始他们的逃亡生涯。在这中间,他们经历了争吵和信任危机,儿子离开了他去反抗外星人,他则孤注一掷的守着女儿,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关头,费瑞尔心中对女儿的责任感被唤醒。为了女儿,他杀死了那个精神失常险些暴露他们的人;在外星人抓走女儿后,急中生智的捡起地上的手榴弹塞进外星人的内核。在外人看来,这是英雄事迹,而对他来说,他只是为了保护女儿。

战胜邪恶这个信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固然理想远大但是遥不可及,但是守护家人是很多人都会去做,而且常常会因此创造奇迹。

在“杀人回忆”中,朴多曼夸耀自己的眼光犀利,能分辨出罪犯时,局长曾经问他,有一个强奸未遂的男人和受害者的哥哥都在写笔供,让他看到底哪个人是罪犯。导演并未让朴多曼作出判断,就像那个无法结案的连环杀人案件。

有些真相会被时间的车轮碾过,被历史的风沙掩埋,人们能做的不是去追究无谓的结果。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就像“天兆”中,儿子的哮喘、女孩的洁癖还有母亲的去世都预示着未来发生的事情,很多结果不是我们很快就能看到的。我们能做的,就像那个保护女儿的父亲那样尽力而为,看看生活给我们怎样的答复。

⑤ 韩国电影《拉面人生》看不专门懂

有人说,你最看不下去的电影,千万要撑着看完,因为往往这样的片子,到最后才被你品出味来。我没有那样的勇气和自负,但是强迫自己别中途放弃。 这片子我差点看不下去,但我一般对电影都很有耐心,因为往往有些片你看到最后,才会发觉它好,这时候你也觉得值得,看到最后大奎背着儿子,儿子死掉的场面,我哭了,看片要用心,我来给你解释吧

这个男人,叫大奎。自私,好色,悭吝,无为,外加绝对不负责任。一开始用金钱打发被自己抛弃的女孩子,不给对方留半点自尊。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个委琐的男人,自己就没有任何自尊。他本来喜欢音乐,现在却靠制作非法盗版唱片为生。没有梦想,没有希望,在陋室还要泡偶遇的野花野草。

一个孩子的到来,打乱了他的所有生活。这孩子完全是他所陌生的,却打着他的私生子的旗号。大奎对这孩子,连轰带吓,连打带骂,方法试遍,居然撵不走他。只得用缓兵之策。看着大奎带着伪善笑容,伸出拳和孩子碰拳,要立一个男人和男人间的誓言。Mello楞了,那样的伪善笑容,太过熟悉。那是成人对于孩子的表情,那是不耐烦爆发前的前奏,那是哄骗和忍耐的面孔。在每个人小时侯,都应该见过这样的表情吧。

这孩子叫仁权,不但难缠,还有让人讶异之处。他有不寻常的梦想,他有不寻常的脾气,他有不寻常的聪明。居然利用大奎制作盗版唱片威胁他帮助自己成行。这样的反制手段,成人也未必有这样的伶俐招数。

然后,为了实现孩子横穿韩国的梦想,上路。大奎当然漫不经心,他并不喜欢这个孩子,时不时逗弄孩子,有时还欺负他,动不动要放弃旅程,第一天就去泡MM,把孩子自己扔在旅店。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奎的善良未泯。他当然使坏,然后也会安慰;把关系搞僵,之后也会主动缓和;去偷瓜,但是被揭发也会觉得尴尬。他的善良有限,刚刚够把他不划为坏人之列。送临产孕妇去医院,隔天在育婴房外看见一个父亲在看望小婴儿。那时的他,眼里有了柔和,他也是父亲,他也有孩子。但是,他的生命里缺失了太多和儿子在一起的经历和记忆。而他的儿子突然昏倒,原来仁权患有绝症,更让人难过的是,小小的孩子,对自己的病情一清二楚,不急不躁。难怪,这个孩子如此特殊,他太从容的想通过这个特殊之旅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那段叙述是他自己的想法,想再见母亲,见到亲爱的母亲……

然后,本来潦倒的大奎突然变化了,变得勇敢起来,变得柔软起来,变得认真起来。给儿子补过生日,在旁人惊诧的目光中,对着儿子唱生日快乐歌,从有一点点矫情到很投入很真诚。然而,孩子并不领情。孩子要的,只是继续走下去。大奎义无返顾地陪着仁权,丢了工作,失了房子。几乎身无分文的时候,两个人在一个小站的候车室休息。孩子在这里看见了不一样的父亲。怎样的?

神采飞扬的。原来只是把大奎爱音乐当成一句简单台词。但是,他真的会唱,而且,他唱得动情,动人之情,动己之情。放弃梦想再去触碰是什么感觉?有多少人有勇气再去触碰这个梦想呢?大奎是走投无路才用到卖唱这招,但是,看看他唱歌时的眼神,没有深爱过音乐,何来如此深切?

看到这里的时候,其实mello还是看得很平静。无法融入一种文化,是索然无味。但是,为什么会突然笑出来?为什么会突然哭出来?那是人情,人心,人性。

为了孩子的梦想实现,大奎去求自己当初开罪过的导演,完全是身段放软,百般求全。那种执着,是不是可以打动一切?

孩子越来越虚弱,需要坐在轮椅上继续旅程。大奎推着轮椅在下坡的路上滑行,他松开双手,张开双臂,像鸟儿滑翔。在他灰暗而沉重的人生里,这是不是最轻松最自由的时刻?

广告曝光后,虽然帮助他们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一种善意却又无处不在的打扰也让他们难堪。那蜂拥在身边的人群,让mello想起《阿甘正传》里的阿甘长跑。只是这对父子,更不愿被打扰。最后的时候,他们想要彼此守在一起。但是,大奎当初抛弃的女孩的哥哥,前来为妹妹出气。大奎,在被殴打后,跪下来求饶。他的儿子被他的谎言,挡在房子的另一角。这个时候,他是一个父亲,他可能曾经很丑陋,很软弱,很卑鄙,但是,他是父亲。所以他要保住一个孩子心目中的父亲形象。为了这样的他,珍英的哥哥,放了他走。

在暗夜中继续前进。休息时,大奎小心地往嘴里塞着药片,他受伤了。然而,更大的伤害还是不期而至。仁权的母亲,大奎曾经爱恋、曾经抛弃、曾经遗忘的人,早已去世。也就是说,仁权的那个梦想遥不可及。大奎开始痛哭,那是为仁权,为仁权母亲,更是为自己……

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最初的梦想,还有多少人会秉持?最初爱过的人的面孔,还有多少人会牢记?有多少渴望,自己去执着而不懈的坚持实现?

对于每个人,人生在某个角度都是灰暗而失败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败给自己的人生,都失去最初的梦想和爱人,都在伸手挽留的时候抓了一个空。我们,都是人生的无为者。但是,最无为的人也有希望。失败者也要走下去。

大奎背着儿子在暗夜中继续走着,他知道,孩子无法再见到母亲,自己仍然贫困窝囊,黑夜也许预示他的人生,也许始终如此,但是,他的步伐如此坚定。

他和儿子,已经完全融洽。他们如此相象,如此相爱。仁权的梦想,原来只是想和父亲,就这样的生活在一起……
而这个孩子,那么安静,也许……也许,已经在完成自己的梦想后,去见自己的母亲……

我为什么那么排斥悲剧?就像不喜欢失败而无法实现梦想的人,可以作出快乐和幸福的表象,把自己包藏地很完备,很严整。但是,悲伤还是来临,毫无预告,而且不必伪装,因为所有的人生伤痛,都如此清晰而深刻,什么样的感觉,每个人都感觉得到……

PS,你想看什么片,如果找不到可以来问我,http://bb.008vod.com/ClipListByAdvSearch.aspx?title=韩日电影&SearchKey=Fstlvl_id=16%20and%20Nation_id=3%20order%20by%20Update_Time%20desc有,但要安装播放器,迄今为止,我想看但又找不到的片只剩人民公敌第一部了,我也满郁闷,大部分很难找的,我都找到了

阅读全文

与韩国电影里人怎么脾气那么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国有什么鬼片好看的电影 浏览:388
剪映剪辑电影的比例是多少 浏览:801
电影票网购便宜多少 浏览:710
电影搏击英雄免费观看 浏览:689
找一个好好看的电影 浏览:158
比较好看的韩国r电影 浏览:112
下载的老电影怎么弄清楚 浏览:812
那些女人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浏览:553
电影里的特效怎么做的 浏览:720
韩国电影网迅雷免费下载 浏览:413
电影分辨率如何转换器 浏览:392
真人游戏越狱电影有哪些 浏览:925
片名带秀字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79
手机如何缓存网页电影 浏览:512
瑞安电影城什么时候开门 浏览:11
蓝光碟电影多少钱一张 浏览:504
看一部电影需要多少流量3g 浏览:8
电影中地震场景怎么拍摄 浏览:700
演在霍乱时期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57
讲解电影怎么剪辑视频软件 浏览: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