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怎么拍电影画质

怎么拍电影画质

发布时间:2025-05-02 20:24:33

如何用单反拍微电影

问题一:如何用单反拍微电影 具体来说太复杂了。基本的要素就是镜头对角手动,快门控制在30-50之间。
可以上网看一下《电影自习室》。

问题二:为什么用单反拍微电影 电影通常是用摄影机+胶卷拍摄或者用数码摄影机拍摄的。
为了实现比较好的效果,通常感光器件画幅比较大,例如现在很多电影都用35mm甚至70mm胶卷。一方面可以得到细节丰富、清晰的画面,而且也容易实现浅景深效果,突出画面重点。
但这些设备都非常的昂贵,现在最接近电影摄影机效果的就是单反了。
单反的感光元件大小比常用的摄像机和DC都要大。
APS-C画幅的单反例如尼康D3200,感光元件尺寸为23.2×15.4 mm,宽屏的Super 35mm电影机胶片感光尺寸为23.6*13.3。
全画幅单反的感光元件面积甚至比35mm电影摄影机的还要大,不过还是比70mm的胶片小。
关键是单反的价格又相对比较便宜。所以目前单反拍摄微电影就很常见了。
不仅仅是微电影,电影也有用单反拍摄的了,比如经典的《勇者行动》就是用佳能5D2拍摄的,这片子普遍认为可以作为美国征兵宣传片了,呵呵。

问题三:怎样用单反拍摄微电影 随着相机的发展,视频功能已经是标配,所以大家用相机拍摄微电影时,型号也是五花八门,比较常见的有一下一些:
佳能 60D、70D、80D、6D、5D2、5D3
尼康D7100、D5100、D750
索尼A7S、A7S2、A6300
松下GH4
并不全但都很有代表性

问题四:用单反拍微电影的教程 50分 切换到视频模式,拍就行了

问题五:用单反拍微电影 求有经验的人 用单反绝对不要去使用自动对焦,速度根本追不上不说,机器是无法理解你要表达的主体到底在哪里的。我见过所有的使用5DII拍视频的人,都是使用手动对焦。使用摇臂或者稳定架,拍出来的效果不亚于电影机的。当然你镜头必须要好,什么18-55之类的就不要拿出来吓人了。拍视频一般是使用35 L、50L、85L居多,也有使用CARL ZEISS的,当然全套ZEISS要贵个万把块。
拍摄的视频帧率越高,抖动就越小,就是那种一格一格卡顿的感觉就小,用50帧肯定没错的,1280*720已经是标清了,放到投影仪或者电视上毫无问题。

问题六:拍微电影用什么单反 全画幅最好 用得比较多的是5D2 现在的5D3也很不错 还有6D也非常不错 建议多几台 一台肯定是不够用的 分镜头没法做 一遍一遍的重演一来细节不一样 二来太耽误时间了
镜头最好是定焦 因为画质好 光圈大 可控性强
其它的要有采音的mic 三脚架 手持稳定器 各种补光灯
这是基本配置

问题七:用单反拍微电影怎么样 除了操作没摄影机方便外其它都还好!清淅度高!

问题八:我想用单反相机拍微电影 如果你拍微电影没有这个问题。
原因很简单,微电影属于分镜头拍摄。
正常情况下,一次连续拍摄不会超过2分钟。
所以不会产生发生等现象。
关于电视摄像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网络空间。

问题九:一个人一台单反,怎么拍摄微电影 现在的单反相机一般都有视频拍摄档位,拍摄微电影就是拍摄视频,打到视频档位拍摄就可以了。

问题十:如何用单反拍出类似好莱坞般的微电影 第一步,打开电脑
第二步,打开好莱坞电影
第三步,拿单反录像
问题解决
哈哈,开玩笑。
你是想有好莱坞电影的那种画面感吧
后期调色喽,本来好莱坞的电影也是后期调过颜色的
还有几点你如果做到,效果会很突出
1镜头要稳,别太晃
2镜头要短,组接要有节奏不要像家庭录像似的
3音质很重要,要清晰,别太杂乱
4.如果演员不是汉族人,逼格立马爆棚
5.室内换上大功率灯泡
6,匹配的背景音乐
绝对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⑵ 如何用单反相机视频拍出电影胶片的感觉

方法:
1、是素材的采集,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神级调色师也没办法拿一个满是噪点的360p视频调出电影质感来。这里要说的是,单反拍视频真的不是强项,但是胜在其超高的性价比,所以拍摄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
a、全手动。M档,ISO手动、白平衡手动、对焦手动,觉得无法熟悉的请平时自己多练,单反用自动拍是没前途的。
b、N制的话快门速度1/60s,P制的话1/50s(简单地说就是帧速率的两倍),这是为了让单帧产生运动模糊而保证基本的画面流畅。ISO和光圈自由组合,一般以ISO尽量小为原则,这样大光圈也可以保证较浅的景深,前提是对焦要对准。
c、注意修改照片风格,风格自己到网上去搜cinestyle,这个的主要原理是把相机的机内优化全关(对比度和锐度),以达到在mov格式下保留尽量多的画面信息,方便后期调色。
d、开拍前找好角度对个白平衡(拿个白板不用我教了吧),啪啪啪,调到对应色温取好景调好曝光量,再啪啪啪,觉得合适了就可以开始拍了,一般个人习惯是宁愿暗1/3档也不愿过曝,没raw就是拉不回来。
e、佳能党要拍风景时可以考虑刷Magic Lantern固件然后开raw视频,这简直是神器啊!但是对机器对卡对工作台负担都会加重,慎用。
2、后期处理
a、软件。长片PR调色是主流,制作微电影可以考虑AE,处理起来会稍微多耗一点时间和机器。小型工作室也就AE+PR,有钱一点的FCPX+达芬奇,能实现的效果已经很丰富了。个人觉得软件都只是工具,没有必要追求最新最强的,自己用得顺手机器跑得舒服才是王道。
b、插件。Magic Bullet Suite是王道,加上软件内置的Color Correction特效和蒙版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的调色效果了,区别只在于调色的精细程度而已。
c、个人流程一般是RGB曲线先调到比较均衡的程度,然后开始用MBL或者Colorista调,一般是暗调R<G<B,中调R<G<B,亮调R>G>B,具体情况要看影片本身的调子来定,剩下的就是审美的问题了。
d、涉及人像的话,建议先把人像抠出来当蒙版,不是很干净的情况下做个快速模糊,然后给人像之外的地方加Grain,最后给画面上下加上黑条营造宽屏感。
e、AE和PR是很好的工作流,项目文件就可以互相导来导去没必要导出视频,尽量一次成品减少中间流程的画质损耗。
技巧:
1、构图完整且有故事性
拍电影犹如说故事,说故事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所以大多数这类作品都会牵涉到人,无论是人的本身、人的历史或是人的痕迹。
2、画面大多数包含人元素
照片里包含了人的元素,往往能够带出更强的说故事性,那种身同感受的投入感是拍花拍草不能比拟的。
3、刻意的“留白”处理
中国的山水画里有所谓留白,留白的重点在于保留一切的可能性,可能性愈多,故事反而愈复杂。太过单纯的拍摄作品,就好像剥夺了其他人欣赏作品的权利,这不是分享,是灌输。
4、画面故意留谜团增加神秘感
除了故事性丰富,保留大环境的信息也很重要。人总爱猜猜谜,硬要把自己塞进柯南道尔的推理浪漫里。
5、画面氛围必须和主题吻合
作品构图的氛围同样重要,始终硬照跟电影不同,电影还包含了声音的资讯(不包括无声的),无论是主角的对白、闲杂的收音、背景的音乐等,都提供着大量的资讯让观察思考、探讨、反思,影响观众的思考方向,引领观众到达导演所预设的目的地。在硬照中制造所谓氛围,靠的不外乎主角的表情、背景里的陈设、色调及光暗等,让看者能够代入到当时的环境,让看者自身演释出另一段独特的故事。
6、相机焦距设置
除了完整的构图以及氛围。拍摄电影画面型摄影作品。还需要对相机进行一些设置。可能你会发现它们一般都是偏暗、白平衡不准确、饱和度偏低等等。这些都可以按照各位 摄影师的个人爱好去设置。
7、在照片上下加两条黑边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细节。当然,加两条黑边再变16:9的比例,不一定会让一张照片变得很有味道,变得很有电影感。但至少。加上以后。就开始向电影胶片方向发展了。

⑶ 怎样用手机拍电影

1、首先要有良好的电影寓意,有创意,有独特视角,能引起观众共鸣等。

⑷ 微电影中小清新画质是怎么拍出来的,就是画面很美,要怎么后期编辑处理,还是就用机子拍出来的

由于你的机子抵不上专业的摄像机,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要想有好的画质,首先要拍摄技巧好。这里首先讲拍摄的。
1.灯光:要使你的DV作品具有电影效果灯光是最重要的一环,很多作者不重视灯光就以现场的光效为主或是完全应用现场场景光效。这样做虽然省事但不会得到好的效果。拍摄前,应该有足够的灯光设计,在现场需要制造更分明的光效层次。但我想你也没有条件。
2,你机子的设置:因为24格拍摄和快门速度的问题,电影看起来相对比较“模糊”,要仿效胶片的效果就将你机器快门速度调整为1/30秒。这样也带来显而易见的缺点,你的画面运动可能会产生明显的拖边。
3‘你的构图:可以网络一下。
4,拍摄技巧:
常见的摄像技巧有推、拉、摇、移、跟、转、虚、晃和甩。

推 推镜头是画面的构图由大范围景别向小范围景别连续过渡的拍摄方法。推镜头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引导观众去看什么,以引下文。推镜头的结束的画面应该是观众感兴趣的景物。

拉 拉镜头与推镜头相反,是画面的构图由小范围景别向大范围景别连续过渡的拍摄方法。拉的技巧可用于从局部引出全局,由个别到整体,有总结收场,概括归纳的表达功能,并有一种稳定的趋向性。

摇 摇镜头是保持摄像机位固定不变,摄像机景别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摄像机拍摄的轴线方向的一种拍摄技巧。分上下摇、左右摇,以及上下左右相结合的复合摇摄。摇摄方向要依画面内容、物体运动和相关镜头剪辑规律确定。运动速度要考虑观众是否可以看清画面内容和内容节奏确定。

移 移就是边移动边拍摄的技巧。它又分横移、纵移、垂直移和同步移。比较推、拉、摇镜头,移更能有效地表现空间和灵活地进行场面调度。

跟 跟是以摄像机镜头紧随运动着的人或物进行拍摄,移动方向、幅度与被摄体始终保持一致,景别和角度都不作大的变化。

转 转的技巧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拍摄时摄像机以镜头光轴为中心倾斜,得到画面中地平线倾斜以至转动的效果。另一种是利用广角镜头夸张透视感的特性,摇摄时产生的“转”动感。

虚 虚就是利用镜头焦距的变化,使画面中原来清楚的物体变虚,原来虚的物体变实。

晃 晃通常是为了适应特定环境,而故意晃动摄像机摄取画面的一种技巧(颠簸的汽车上,追捕逃犯等)。

甩 甩是用摄像机拍摄一段飞速掠过的幻影,什么也看不清。它实际上是用于处理具有内在关联或因果关系的镜头组接技巧

当然,这些都是前期拍摄的。如果拍的不好就会差一点。但你也可以对它进行调色。
你可以用会声会影调。很简单的。
里面有色彩平衡和各种色彩调节。
以下调色技巧工参考:
你也可以去仿效电影的色彩效果,应用其它的颜色来调整白平衡。这些常识大家也基本都知道,用蓝色来调整白平衡画面会产生橙或红色的色调,用粉色调整,画面会产生蓝色的色调。多试,找到你最需要的。

用白平衡调整色调的方法并不是绝对的,你可以创造一个暖调的金色画面去接近吴宇森的电影效果,也可以创造一个冷调类似冷漠世界的画面找到盖.里奇的感觉。加蓝使画面更冷调,加红会得到暖调效果。

色彩饱和度也是重要的一项,你可以不断调整饱和度去试出一个最好的结果。
应该就这些了。
希望能帮到你,高兴的话,给我多追加点,毕竟我码字很累啊,来点辛苦钱嘛!

⑸ 一部好的电影的摄影标准

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那么,一部好的电影摄影标准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技术上的硬层次

现代电影摄影机的宽容度已经可以达到14档宽容度,在同一画面内能够记录亮度范围达到2^14的人、物。如何处理好这十四档亮度,如何将人、物有机的放进这十四档宽容度中,摄影师的最最基本的能力。

专业术语叫做,曝光控制。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影后期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前期的很多问题都能同构后期进行调整,摄影师的压力其实比以前更小了。暗部可以提亮,亮部可以压暗,但是如果已经黑死了,或者高光部分已经都没有细节了,那神仙也救不了你了。

还有就是焦点,焦点实不实,也是最最基本的能力,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影后期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前期的很多问题都能同构后期进行调整,摄影师的压力其实比以前更小了。但是,如果焦点不实,神仙也救不了你。在稍微正规一点的电影拍摄中,焦点由专人控制,职位叫做跟焦员。

叙事

不要小看这个层次,摄影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把故事讲清楚!!!

没有钱,租不起摄影设备,体现出的是画质的问题;灯光租不起,体现出的是环境营造,情感营造问题。演员很2逼不懂表演,或者是大腕儿老爱自以为是,体现出的就是动作语言上的做作或者不到位。但是如果一个完整的故事都不能讲清楚,这片子根本就没法儿看了。

叙事的因素有很多,方法也有很多,有些人将机器架在那里不动,通过任务调度,也能讲清楚故事。等多的摄影师还是倾向采用更加主动的创作方式。通过改变摄影机位置,运动速度,景别来讲述一个故事。力求宏观,中观,微观镜头【注意不是远全中近特】三者结合,将应该给观众看到的环境,人物动作、表情,造型细节,道具细节,线索等表现出来。

叙事不是事无巨细的全部照收,也不是囫囵吞枣的草草了事。讲求准确达意,省略合适,节奏控制等等。

用光

稍微有点追求的微电影和绝大多数电影都是要打灯,对刚开始接触电影的人来说,六十多万的电影机,动辄十几万一颗的镜头,上百万的重型轨道车,各种大型伸缩炮,摇臂等等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如何将一个环境【或人】用灯光照亮,照的有氛围,有情绪,有情感,有意境。才是摄影师真正需要注重的。

在用光的阶段,就已经开始考虑电影感这个问题了,除了摄影极力模仿的胶片变成像感,这种典型的.电影用光,是电影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度

有种观点认为调度应该是规划在叙事下面的,但是我不这样认为。

我觉得好的调度是故事性,观赏性并存的,这就涉及到叙事,光线控制,空间营造等方面的问题了,这样来看,调度其实是一个较高层次的问题。

说一个例子,《人类之子》。这部片子的摄影就是红的发紫的大片儿《地心引力》的摄影。

该片摄影指导Emmanuel Lubezki的风格就是长镜头,定义就是如果在一个镜头内出现多个人物的多动作调度,那么这个镜头就被称为长镜头。

摄影风格

你学到了,那也是别人的风格,不是你自己的,你自己的风格还是得你自己去创造。得把前四层都通透了,然后慢慢悟,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摄影风格这种东西也是见仁见智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⑹ 在黑暗条件下,单反如何设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在黑暗的埸景下自动对焦拍摄,相机在没对上焦的情况下你按下快门钮,机相是没反应的,按不下的,切换成手动对焦就随便你了。

在影院对着观众拍摄,并不会很黑暗,屏幕反射的光足够你对焦的了,特别是对靠前排的人。

在农村空旷场地放电影拍观众,屏幕的反光可能弱些,可以利用抽烟人的烟头火,玩手机的亮屏或电影放映机镜头光束对焦。

如何在黑暗的环境下拍出明亮清晰的照片?



如果拍静物静景的话你就可以小光圈低ISO慢门上架慢慢拍。

在弱光中拍摄放映场里的观众,因为观众是会晃动的,那么你最好上架,需要把相机快门设置为60/1秒以上,光圈要开大,ISO也要提高。



近景小埸景可以打闪光灯,大埸景打闪效果不好。

以上只是个人拍摄的一些操作交流,谢谢悟空邀请!

在黑暗条件下,单反如何设置才能拍清晰、拍明亮?

相信不少人都碰到过你这样由于光线过暗而出现的对焦难题“拉风箱”,即镜头来回伸缩,一直对不上焦,无法全按快门拍照。不仅容易错失拍摄时机,也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拍摄中的创作情绪。

先来说 对焦难题 ,我们知道目前主流的相机自动对焦计算方式还是“反差对焦”,而弱光环境下画面整体的反差不足,可以采用 手动对焦、寻找亮处对焦、辅助照亮、先对焦后构图、手动对焦 + 实时取景(Live View)、增加景深 等方法。可参见前文暗光环境中,如何实现准确对焦?7个技巧让对焦“一击即中”

那么,在黑暗条件下, 单反如何设置才能拍明亮?也就是不欠曝。

1、 提高ISO感光度

提高感光度,但是越高的感光度,会增加照片的噪点,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使用大光圈镜头

在晚上、室内等弱光条件下,大光圈镜头可以让拍摄变得事半功倍,能增加相机的进光量,提高手持拍摄的快门速度,保证手持拍摄不虚。

3、 减慢快门速度

减慢快门速度,让更多的光进入到相机里,需要注意的是安全快门的使用。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有的人1/10秒内能拍清晰,有的人1/100秒也是模糊的。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三脚架、蓝牙遥控、定时拍摄等手法,可以有效减少抖动,让画面更加清晰。

4、充分利用光源

可以选择使用闪光灯等补光设备,对画面进行补光,从而得到比较自然的补光效果。此外,要充分利用这环境光源,使画面看起来清爽而干净、 画质更好。

所谓“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开动脑筋,总会有应对之法这些技巧看似简单,却很有效果。不知道你有什么好的应对之法呢?



第二个就是开大光圈,大光圈的优势就是可以增加快门速度,所以,就不用设置太高感光也可以留住画面!要是拍人像什么的用大光圈在夜晚还可以照出光晕的感觉,大光圈也是非常不错的。



再有一个办法就是,手持住相机不动,当然手不是铁做的,所以很不适用,所以可以找个软衣服或者地面把相机放在上面,控制好角度在进行拍摄,这个就不是动相机的设置了,但是一定要保护好你的相机噢!



所以在黑的时候用这几种方法,很实用,很简单,一次快门,只为了留住那几秒钟精彩的回忆!

如果有更好的建议,请下方留言。

就拿这个要求在放映电影的时候拍照的任务来说吧,如果是为了社团搞一个活动的展板,需要这次电影的图片素材,表现出来组织了一次有意义的观看电影的活动,那你就可以在放映电影前在影院还亮灯的情况下,拍一下影院的全景,然后电影开始后拍一张电影名字的放映图片,期间可以等到电影有比较强亮度的镜头时,找几个人拍一下人物面部特写,等到电影放映完毕后灯亮了,再拍几张人物特写,主要抓住刚看完电影时候还没有从电影故事中出来的那种人物表情,找准女生下手即可。

在拍摄时最好使用外置闪光灯,灯头朝向上45度角不要直射,加柔光板。相机设置上在影院灯亮的时候你可以ISO设置在800-1600,快门125分之一,在放映期间因为光线非常弱,你就尽可能把ISO调整到最高,快门速度保持60分之一以上,拍摄格式统一使用RAW格式。

最后提一下一场电影下来最多不超过10张即可,与会议拍摄一样,你不要一个劲的拍起来没完,因为最后的照片使用也顶多就用3张,你拍那么多也没用。放映电影之前你要提前来现场根据现场环境设置相机参数,做到心里有数。

在弱光环境下拍摄,要用手动档M档,光圈调大,ISO调高,快门视情况可以适当调慢一些,但也不要太慢了造成模糊。用闪光灯或新闻灯打灯,视情况打反光板。

但是,电影院里电影放映时的光线,那都不是一般的弱光,实在是非常弱的光了。所以,如果你是想拍宣传照的话,建议你在电影临开场前或电影快结束出字幕时,让影院把灯开着你拍几张宣传照,这个时候拍观众是坐满了的,而且也不会影响观众的观看情绪。这样就不会出现你说的对焦对不上的情况了,照片拍出来效果还是可以的。很多电影的宣传照片都是这样摆拍的。

如果你就是想观影中间拍,那是很难拍出效果好的照片的。光线实在太暗了,打闪光灯的话只能照亮局部,难以照亮全局,效果不好,而且会引起观众的反感。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用红外照相机。这个可以把观众的表情、观影的反映拍得比较清楚,而且不会影响观众的情绪。但红外相机拍出来是黑白的,用做记录合适,用作宣传照的话不见得合适。

这种情况下简单说就是三点:1,对焦可以用手动模式,黑暗环境你自动对焦相机会发光照到拍摄物体辅助对焦!这样不太好 2,用M档拍摄,忽明忽暗光比较大的环境下,用M档曝光比较稳妥,当然也不是一个M档从头拍到尾 3,拍摄用jpg raw格式,后期可以弥补一些前期拍摄的缺憾,如果是全画幅单反,iOS开到1000 2000左右后期降噪都不是问题

拍摄夜景 有以下几个重点

1.正确的曝光 避免过曝或欠曝

2. 提升你的感光度。夜间感光度真的很重要。其次利用拍摄现场的光源 作为辅助光

3.稳定 这点意味着 夜间拍摄 多数情况下 你需要准备一只三脚架 以确保画面的稳定

把握以下原则:高感光度,大光圈,手动对焦,M档。以星空拍摄为例,应当设置iso3200及以上感光度,f值2.8(最小不能小于4),手动对焦到 再稍微回拧1-2mm,快门设置为25一30秒(超过30秒星星会拖尾)。注意光圈值和快门速度保持不动,只调整iso值,多拍几张就可以获得正确的参数了。其它暗光环境也按这种方法拍,如果距离比较近,可以尝试自动对焦或估焦。

1.按快门却不照,是没有对上焦。在放电影时拍照,如果是拍屏幕,可以在屏幕亮的时候对屏幕对焦,然后改为手动对焦模式,固定焦点。

2.如果拍摄主题不会快速移动或者变化,可以用三脚架固定相机,延长快门时间,可以变亮。

3.如果拍摄主题不是屏幕,距离不固定,还移动,那没什么好办法,改为快门优先,即使对不上焦,也可以拍。拍出来什么算什么吧。

既然题主问的是放映电影途中拍照,那闪光灯就可以pass掉了。

先来说说如何拍清晰,弱光环境下拍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精准对焦。

- 首先拍照的时候,建议题主用单反的取景器而不是液晶显示屏,这样能更清楚的观察被拍的人/物体。

- 在对焦的时候,尽量找高对比度的边缘来对焦

- 暗光下摄影为了保证照片不欠曝往往会用比较慢的快门速度,手持难免会抖动,这样照片就会模糊,建议准备一个三脚架。

黑咕隆咚的地方拍照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不欠曝,也就是题主问的怎么拍明亮。

- 提高ISO感光度 (但是越高的感光度,会增加照片的噪点,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过像题主这样的特殊拍照环境,可以忽略这个,可以拍完后期ps减少噪点)

- 如果有大光圈镜头(比如性价比很高的50mm F1·8)最好(但是也要考虑景深问题,毕竟光圈越大,景深小,具体因为不知道题主拍摄目标是什么,所以抱歉没法给出准确建议)

- 减慢快门速度,让更多的光进入到相机里(但是一定要用三脚,实在没有可以找个稳定的能放相机的地方,但是尽量不要手持)

综上,电影院拍照可以尝试:

大光圈(视拍摄对象而定)+ 高感光度 + 慢速快门 + 三脚架(保持相机稳定)

希望能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怎么拍电影画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开一个电影院大概多少钱 浏览:258
错过电影院电影怎么办 浏览:453
强烈推荐好看的电影少女 浏览:135
把你拍成小电影什么意思 浏览:749
猫影电影如何改时间 浏览:183
绝地求生是由什么电影改编的 浏览:297
支付宝淘票票买的电影票怎么退款 浏览:345
哪些电影能提高英语 浏览:579
上下集的武侠电影有哪些 浏览:640
3d电影如何消退成2d 浏览:822
电视机怎么免费观看vip电影 浏览:66
传说中创造人类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419
帮我推荐一部好看的电影吧 浏览:242
杀手歌曲是什么电影 浏览:447
电影宣发费用大概是多少 浏览:567
网易的电影怎么下载 浏览:873
熊出没2019年电影叫什么 浏览:203
佗理电影日本免费播放 浏览:811
百度看到的电影片段怎么找 浏览:773
谁去电影院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