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知道关于李小龙或演他的所以电影
1940年电影《金门女》
1948年电影《富贵浮云》
1949年电影《梦里西施》
1950年电影《细路祥》
1950年电影《凌霄孤雁》
1951年电影《人之初》
1953年电影《苦海明灯》
1953年电影《母泪》
1953年电影《父之过》
1953年电影《千万人家》
1953年电影《危楼春晓》
1955年电影《爱》(上下集)
1955年电影《孤星血泪》
1955年电影《守得云开见月明》
1955年电影《孤儿行苦命女》
1955年电影《儿女债》
1955年电影《许癫纳福》
1956年电影《早知当初我唔嫁》
1957年电影《雷雨》
1957年电影《甜姐儿》
1959年电影《人海孤鸿》
1966年电视《青蜂侠The green hornet》
1967年电视《蝙蝠侠Batman》——客串
1967年电视《无敌铁探长Ironside》——客串
1968年电视《破坏部队The wrecking crew》——武术指导
1968年电视《丑闻喋血Marlowe》
代表作《精武门》 1968年电视《可爱的女人Blondie》——客串
1968年电视《新娘驾到Here come the brides》——客串
1969年电视《春雨中的漫步A walk in the spring rain》——武术指导
1971年电视《盲人追凶Longstreet》——武师
1971年电影《唐山大兄》
1972年电影《精武门》
1972年电影《猛龙过江》
1973年电影《龙争虎斗》
1973年电影《死亡游戏(原<死亡的游戏>)》未完成,只有李小龙的片段剪辑,其他的是唐龙(金泰中)替身演出
2000年电影记录剧《勇士的旅程》收录李小龙真正的遗作
Ⅱ 谁能提供电影剧本的全部专业术语及解释和相关的范文呢
要十几页,贴不下,只能选一部分了。
影视剧本大约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文学剧本,也就是编剧提供的最初的剧本。
第二种是分镜头剧本,细化了的分镜头剧本可以成为拍摄的依据,是导演的工作台本。
第三种是实拍镜头记录本,是对实地拍摄的记录,是由场记负责完成的记录整个拍摄过程的剧本形式,是场记的工作台本,主要为后期编辑时提供依据,其形式与分镜头剧本近似,内容包括镜头 顺序、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每个镜头的拍摄次数、每次拍摄的时间长度及效果等等。在拍摄中,导演常常临时改变分镜头剧本,所以,实拍镜头记录本才同拍成的影片镜头相一致。
简单地说,文学剧本是编剧构想的影视;分镜头剧本是用来拍摄的依据;实拍镜头记录本是真实拍摄的记录。
但是,有些剧本,处于文学剧本与分镜头剧本之间。
一般说来,要写清楚场、景、时、人等要素;用“内”表示室内景,用“外”表示户外景,用“日”表示白天,用“夜”表示晚上等。有些剧本要求在动作前加“△”,以区别于对话,哪是动作,哪是台词,使人一目了然。分镜头剧本要将每个镜头编号。
如,下面就是剧本格式的样本:
(第七集)
【 1 】时:日
景:衙门天井
人:芊、师爷、官媒婆、衙役众
△芊的尸首用白布盖着,停放于天井。
△官媒婆领着师爷前来验尸。
△官媒婆远远地就停下来,显然对刚才之事仍心有余
悸。
婆:(指着尸体)师爷,这就是童芊的尸体。
△师爷露出厌恶的表情,只匆匆揭起白布看了一眼,
见芊满脸血污,状甚恐怖,马上又把白布放下。
师爷:(挥挥手)来人!
△两名衙役上前。
师爷:把她抬到乱葬岗埋了。
衙差:(领命)是!
【 2 】时:日
景:乱葬岗
人:芊、衙差数
△乱石磷殉。
△盖着破席子的尸体停放地上。
△衙役门拿着铁铲,正起劲地挖掘着....
△乱风揭开了席子一角,露出芊那长长的秀发....芊
似是真正的消失在这个尘世里....
【 3 】时:日
景:衙府外
人:虎、环境人物
△市集,熙攘的人群。
△虎拿着画像,仍在向路人问讯。
△路人好象想起想么,向虎说了几句话,向前一指指
点点。
△但见虎脸色大变,突然甚么也不顾人,向前发狂直
冲....画像也丢在地下....
【 4 】时:日
景:衙门外
人:虎
△狂力的擂鼓声。
△虎双手猛力击鼓,大声喊冤。
虎:大人,冤枉啊——冤枉啊——
下面是举例:
举例之一
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略)
举例之二
文学剧本
电视剧《大旗英雄传》
第十二集
场:1
景:黄蜂销金窝大厅
时:夜
人:阴仪,水灵光,易冰梅,易冰菊,易冰兰、艾天蝠、宝儿及鬼谷徒众
△ 黄蜂销金窝大厅正中已经摆上了三桌丰盛的酒席,阴仪与三魔女、艾天蝠、宝儿等人坐于正中大桌,其余徒众分坐于两边两桌。
△ 几个下人正穿梭于酒席之间,端上各种山珍海味及美酒。
△ 易冰梅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拿起酒壶为阴仪及众人斟酒。
易冰梅:想不到这窝蜂子的老巢里美酒好菜还真不少啊。这陈年的花雕入口温润香甜,想必又是江南哪位富家子弟孝敬这群蜂女的了。
△ 宝儿满嘴水晶肴肉,一双筷子仍雨点般不停下在各色菜肴上。
宝 儿:(咽下嘴里的菜)师姐师姐,要不你也找个江南富豪家嫁过门去,我们这些娘家人也就天天都有这好酒喝了,哈哈(大笑)。
易冰菊:去!你这小东西没大没小的,仗着师父疼你,嘴里就老是不三不四的。
易冰兰:(边笑边骂)就是,大人的事情,你小孩子懂个什么。
△ 阴仪坐在正中看着他们拌嘴慈祥地微笑着。
宝 儿:我怎么不懂,我知道你们两个这么凶,一定一辈子都嫁不出去!
易冰梅:好啊,小东西!再乱说话,看师姐们不教训你!
易冰菊:来!罚你连喝三杯!
△ 艾天蝠坐在一边微微哂笑。
艾天蝠:(对宝儿)这次就是连师父也帮不到你了。
△ 宝儿端起酒杯,为难的看着阴仪。
宝 儿:师父……
阴 仪:看你年纪小,师父就帮你喝一杯吧。
△ 阴仪端起一杯酒要喝。
易冰梅:师父果然偏心!你要代他喝也行,也得一口气喝三杯!
阴 仪:师父年纪大了,哪象你们年轻人酒量这么好。
△ 宝儿嘻嘻哈哈地又倒了三杯酒。放到阴仪面前。
宝 儿:师父武功高强内力深厚,喝点酒算什么,你就帮我喝了吧师父!
△ 阴仪看看这几个徒弟,又看看面前这三杯酒。
阴 仪:你们这几个鬼东西,原来是串通好了冲着我来的啊。
△ 易冰兰端起一杯酒凑到阴仪面前劝酒,阴仪推不过,只好喝了一杯。
△ 易冰菊又如法炮制,劝着阴仪喝了第二杯。
△ 门口水灵光低着头忧心冲冲地走过,似乎完全没有听到厅内众人的嬉笑。
△ 阴仪正被众人劝得无可奈何,见到水灵光走过,忙向她招手。
阴 仪:灵儿,快进来帮帮我。
△ 水灵光迟疑了一下,缓缓走至席间。
△ 众人见来了新目标,都拿着酒杯来到水灵光面前劝酒。
易冰梅:妹妹你来得正好,那你就替师父她老人家喝了这杯酒吧。
△ 水灵光仍是低着头。
水灵光:我不会喝酒。
宝 儿:(有点喝多了)不会喝?我看那铁中棠也象是个爱喝酒的人,你跟她一起这么久,怎么会不会喝酒?别找借口啦!
△ 水灵光心头一紧,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 大厅里众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原本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了起来。
△ 宝儿自知语失,坐了下来,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易冰梅:都怪你这小鬼,口无遮拦的!
△ 阴仪看着水灵光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阴 仪:问世间情为何物,竟将好好的一个姑娘变成这般模样。
易冰梅:师父,我去劝劝她。
△ 阴仪点头,易冰梅追着水灵光走出门去。
△ 艾天蝠端起面前酒杯一饮而尽。
△ 宝儿看了眼众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场:2
景:黄蜂销金窝厢房
时:夜
人:水灵光,易冰梅
△ 水灵光坐在床边看着自己手中的草娃娃发呆。
水灵光:(自言自语)你现在会在什么地方呢?
△ 门外传来敲门声,随后易冰梅推门进来。
△ 水灵光忙把草娃娃藏到怀里。
易冰梅:妹妹,是我,我进来陪你坐坐。
△ 易冰梅来到水灵光身边坐下。
△ 水灵光仍是一语不发,只是低着头沉思。
易冰梅:妹妹妹,师父看到你这个样子很是放心不下,特地叫我来看看你。
△ 水灵光抬起头来,但不久又低下头去。
水灵光:你们都对我很好,我知道……
△ 易冰梅抓住水灵光的手。
易冰梅:妹妹,你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呢?你这又是何苦呢?
水灵光:(无可奈何)我……我……
易冰梅:唉,姐姐也知道你心里放不下他,但是你也不要啊,这样只会使自己更加痛苦。不如你先随我们回去,师父一定会象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你。到时候你更有我们这些兄弟姐妹们陪着你,不比他一个人强吗?
△ 水灵光抬起头来看着易兵梅的双眼,心中充满感激之情,但却又实在放不下对铁中棠的深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易冰梅:好了,姐姐先不打扰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 易冰梅推门出去了。
△ 水灵光又拿出怀里的草娃娃来看着沉思。
举例之三
文学剧本(略
举例之四
文学剧本(略
举例之五
分镜头剧本
电影《梦想与少年》
分镜头剧本《梦想与少年》
一. 夜 内. 学生宿舍
1.[近景,俯拍]米粒写完最后一个字,把笔放下.
2.[近景,侧拍]米粒嘴里咬着手电,小心翼翼地整理稿子.
3.[全景,正拍]兴奋地爬下床,伸了一个懒腰.拿着厚厚的稿子,悄悄走到对面秧子的床边,蹲下来.
4.[中景,侧拍]米粒掀开秧子的被子捅他的胳肢窝,"秧子,秧子."秧子迷迷糊糊的转过身来,米粒用手电照秧子的眼睛.
5.[中景,侧拍]秧子挡住照在眼睛上的手电光,不耐烦地嘟囔:"你做啥子嘛!"(注:四川话)
6.[中景,侧拍]"完了!"米粒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颤抖.
"什么完了?"
"我的小说,<<梦想与少年>>."
7.[中景,侧拍]"噢,你写完了,我明天再看吧."话没有落句,秧子便转过身去,用被子蒙住脑袋呼呼地睡了.
8.[全景,正拍,]米粒有点失望,站起来掂了掂稿子,爬回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索性爬又下来,走了出去.
二. 夜 外. 宿舍区
9.[全景,正拍]米粒从宿舍大门出来.四周静悄悄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水般的月光撒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三. 夜 外. 操场
10.[全景,移拍]米粒爬上乒乓球台,扬起头,舒展双臂,大声喊道:"月亮,我要拥抱你!"
"哪个?在嚎啥子?"后面一道耀眼的白光刺过来.(注:四川话)
米粒吓的赶紧跳下来,拔腿就跑.
"站住!几班的?"值勤老师追赶米粒.(注:四川话)
画面淡出...... 片名淡入......
四. 日 外 .学校
11.[大全]学生陆陆续续走进学校和教学楼.
五. 日 内. 楼道
12.[全景]上课铃响,三三两两的学生急匆匆走进教室.
六. 日 内. 办公室
13.[中景,侧拍]米粒耷拉着头坐着,老师甲在批改作业,抬头鄙夷地看米粒一眼.
14.[近景,正拍]米粒抬起头看老师甲.
15.[近景,正拍]老师甲撇一下嘴,低下头继续批改作业.
16.[近景,正拍]米粒回过头来.
(米粒的画外音)"我被通知到教导处等待挨训是我们班正在上英语课的时候.我英语学的不怎么好,也可以说非常不好."
七. 日 内. 教室
17.[全景]英语老师领着大家念英语单词.
18.[中景,正拍]米粒生硬地念着单词,单词从他嘴里出来,变的很别扭.遇到不会念的便跳过去.
刘小琴:"你用谐音先把单词标记下来,就容易读了."
米粒:"谐音?"
19.[近景,侧拍]刘小琴在纸上写了一个单词:China.然后在下面注上:茄乐.
20.[中景,正拍]米粒:"啊,这个办法好,我怎么没想到."
英语老师:"米粒."
(米粒的画外音)"下雨偏逢屋漏,老师居然让我来读这个刚学的单词."
21.[中景,正拍]米粒不知所措地慢慢站起来.
22.[近景,正拍]英语老师:"这个单词我刚刚领你们读了."
23.[中景,正拍]米粒的胳膊被刘小琴轻轻拽了一下,米粒低头看她
24.[特写]刘小琴在本子上写了"十刘顿次"四个字.
25.[近景,正拍]米粒抬头,大声回答:"十刘顿次".
26.[近景,正拍]英语老师:"坐下吧."
(米粒的画外音)"我们的英语老师叫张芳国,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她肯叫我,是因为她是新来的,不知道我的底细."
27.[近景,俯,侧拍]米粒写日记.
28.[全景]校园里从人群中穿过的女人.
(米粒的画外音)"没见到她之前,我曾在日记本里写下对她的幻想,比如她可能长的很高,亭亭玉立的那一种,脸红彤彤的,抿嘴一笑,就像是一支冰清玉洁的荷花."
29.[中景]张老师从门外走上讲台.
(米粒的画外音)"然而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荷花,而是一只白皮的倭瓜."
30.[全景]刘小琴带头鼓掌,大家也跟着鼓起掌来.
31.[中景,正拍]张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叫张芳国,是你们的新班主任.我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张芳过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母,Rose."以后同学们可以叫我Rose."
32.[全景,正拍]吴辽挠着头站起来道:"张老师,我们以后可以叫你\'肉丝\'吗?"
33.[近景,正拍]"可以."张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34.[全景,正拍]秧子:"你这个肉丝,跟我们吃的那个肉丝,意思一样吗?"
秧子这句话把全班同学都逗乐了.
35.[近景,正拍]张老师气的脸色铁青.
36.[近景,正拍]米粒乐的趴在桌子上:"肉丝?嘻嘻...玫瑰肉丝?哈哈..."
八. 日 内. 办公室
37.[近景,正拍]"还笑呢!"老师甲白了米粒一眼,把钢笔往墨水瓶里使劲捅了捅,在作业本上哗哗地打着差号.
38.[近景,侧拍]米粒直了直身子.
曹老师从窗外走过.
米粒看着窗外.
(米粒的画外音)"不知道今天谁来教育我,张老师在上英语课,她可能开不了.啊,曹老师,是她!"
九 .傍 晚. 操场
39.[全景,侧拍]米粒坐在草坪上.
"米粒,米粒"曹老师向他走来.
40.[中景,正拍]曹老师走到米粒身边坐了下来,拿出一本作文本,问米粒:"这是你的作文本?"
"是的."
"写的很好,回去上晚自习吧."
举例之六
分镜头剧本《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镜号1,镜号2
镜号 景别 摄法 内容 音乐 音响
1
2 特
全
中 下摇
拉
切 �6�1 内景 张大民的家
张大妈在外屋擦冰箱,擦钟表,撩亡夫的相框。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在厨房炒菜的张大雨和切菜的张大雪,还可以看到在屋里埋头温习功课的张大国。屋子狭窄,陈设简陋,却非常整洁。炒菜的声音很响。
张大雨(大声):妈!几点了?
母亲:还差半个钟头……来得及。
张大雨(冲张大雪):你愣着干吗?还不快宰了它! 音乐起 炒菜声
你对影视剧本感兴趣,周三下午时间很紧,没有来得及给你回答。以上这些内容不知对你有没有帮助。所举例子都是别人写的,只是拿来看一看格式。了解一些剧本的常识还是很有趣的,是吧!
祝你开心
2008年11月6日
附:
电视语言的词汇
影视剧的语言功能是通过镜头来实现的,镜头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镜头的概念是从电影中来的,但电影镜头和电视镜头实际上是有所区别 的。按照电影学的解释,镜头是指电影摄影机在一次开机到停机之间所拍摄的、连续的、留有影像画面的胶片片断,或者说是从一次开机到停机所拍摄下来的连续的 画面。但是由于电视使用的是摄像机而不是摄影机,所用的材料是录影磁带而不是胶片,电影胶片必须经过冲洗才能看到影像,而电视在拍摄的同时就能播出影像, 而且磁带的成本比胶片要低无数倍,所以在拍摄电视的时候,可以采用多机位现场切换的方式,每一架摄像机都是从头至尾地拍摄,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运用电影 的镜头概念,就只有一个或几个镜头了。此外,拍摄时一个镜头与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镜头也不一样,譬如在拍摄两个人对话时,很多导演都习惯于先用全景把整个 对话过程拍摄下来,然后分别用近景或特写穿插其中,这样实际上一次拍摄下来的镜头被分割成几个镜头来使用了。所以我们认为,在电视里,镜头应该以播出时每 一次切换来划分,而不是指一次拍摄的画面。
画面和声音是镜头中两个最基本的元素。
镜头画面的品质和效果决定于几个因素:①画幅一个镜头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不同的画面,每个画面又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画格组成。镜头的画幅为横式长方形。 早期电影最通行的纵横比为宽4高3,后来被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采纳为学院标准纵横比。这种1:1.33的学院标准至今仍是8毫米和35毫米胶片的纵横 比,以后也成为电视屏幕的标准纵横比,后来又出现高清晰度电视的纵横比为16:9。个别镜头采用遮挡等特殊方法拍摄,可以获得圆、三角、竖式及多画面等特 殊画幅。画幅是镜头画面构图的前提,电视中一切内容都在它里面表现出来。②景别是指摄像机在距被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不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可以 分为
远景——表现远距离的人物及广阔范围的空间环境
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部分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及周围环境
中景——表现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特写——表现人物、物体或环境的细部
电视摄影中还沿用其他一些景别的名称,如“大远景”、“大全”、“小全”、“人全”、“中全”、“半身”、“中近”、“近特”、“大特写”等等,是以上五类的细分。
镜头分为不同的景别,是为了按照电视艺术的特殊表现方式,根据表现对象的大小远近、内容的主次轻重而给予恰当的表现,以达到正确地叙述和艺术地表现之作用。各类景别相互依赖,不可分割。同时又自身具有不同的功能。
③角度镜头的角度是指拍摄时摄影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角度。一般可以分为平、仰、俯以及正、侧、反几种。角度是镜头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④运动摄像机运动的方式有:
摇——中心位置不变,向纵横各方向摇摄;
推、拉——利用移动车或者摄像师走动向摄影对象推进或拉远地拍摄;
伸、缩——利用变焦距镜头的调整、摄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画面。拍摄的结果在透视方面与推、拉镜头不同;
移——不固定跟随某一对象,纵横移动拍摄;
跟——跟随一个或数个运动对象拍摄;
升、降——在升学降机上,在升高或降低的运动中拍摄。
⑤镜头的长度在电视中,镜头的长度是以每个镜头画面延续的时间来计算的。45分钟的影视剧镜头数在200到400之间。(一般一个半小时的有声电影,有400——800个镜头,无声电影和纪录片会多一些。
声音是电视镜头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画面上的运动的造型组成音画结合的视听形象。影视剧中的声音主要指剧中人物语言和音乐音响。
剧中人物语言主要分为对话、内心独白和旁白。
在影视剧中,对话是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剧本里,对话占有99%以上的分量,所以对人物语言的把握程度往往是衡量剧作家艺术功力的重要标准。
内心独白和旁白都是通过“画外音”的方式出现的。独白往往以第一流人称方式出现,是剧中人在剧中情景下的内心活动,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内心世界;旁白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剧情和人物作评价。
音乐和音响在编剧时容易忽略,但从其对于影视剧的作用来讲,应该加以注意。
字幕功能;A、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B、说明时空的变换C、显示看不到的内容如读信。
在视听语言中,声音和文字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而画面则是最基本的元素。
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
1、声画同步:声音与画面的协调一致。这是最原始最常见的一种。
2、声画对位: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构方式,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独立发展,但又产生对比、比喻、象征等等审美效果。
3、声画分立:画面中声音和形象不相吻合、不同步、互相离异的蒙太奇技巧。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画面摆脱了相互间的制约,而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可以有 效地发挥声音的主观化作用,还能借此衔接画面、转换时空。它可以用一种持续进行的声音为纽带,把一系列表现不同场景、不同内容的画面组接起来,构成自成首 尾的蒙太奇段落。声画分立的同时加强了声画的内在联系,使之更有感染力。
视听语言的语法
如同在电影中一样,电视中也有个很重要的概念——蒙太奇。就是剪辑和组合,就是镜头的组接。就像电影大师爱森斯坦所认为的那样:A镜头加B镜头,不是A 和B两个镜头的简单综合,而会成为C镜头的崭新内容和概念。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也说:“上下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像 电火花似的发射出来。”(房子内两个人)蒙太奇是编剧和导演个人意念的传达媒介。
A、镜头的组接其功能主要有
1、选择与取舍。通过景别、角度及组接,可以选择、突出表现对象中主要、本质的部分,舍去多余、繁琐的内容。
2、集中与概括。赋予各镜头单独存在时不具有的含意。
3、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按照组接的顺序与逻辑逐镜头逐画面地了解内容。
4、创造影视剧的时间和空间。
5、形成不同的艺术节奏。如短镜头的组合,能造成紧张迫切的节奏,长镜头的衔接,给人平稳、缓和的感觉。
镜头的组接一方面是剧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导演对剧情及影视剧风格的理解和把握。编剧虽然不一定要对镜头有太多的了解,但必须有一种镜头感。
B、场景转换场景主要由时间和地点的统一性来决定。在影视剧中,场景是人物活动的空间,随着故事的发展,场景也不断地发生变换。一般的说,一集影视剧包 含15——30次场景转换(在一总电影中有八九十个场景)。场景转换的多少和快慢,直接影响影视剧的节奏。与镜头的组接一样,场景转换的快慢取决于剧情的 需要,及导演对剧情及影视剧风格的理解和把握。
视听语言的特性
视听语言其实是由运动着的画面构成的,表现运动正是画面语言最主要的特色,也使它具有在现实时空中表现现实的可能性。剧作家在写作时要有明确的时空概念,在组织戏剧冲突时,也要考虑场景方面的因素。
就画面含意来讲,画面本身有一种模棱两可性,可以有不同种释义,释义要以蒙太奇为基础。如一盆汤面的画面、一具女尸的画面和一个微笑的画面通过蒙太奇同演员尤兹今冷漠的面部镜头相接后,似乎就表现为贪婪、痛苦与温柔,这就是著名的“库里肖夫效果”。
影视剧时空假定性。画面永远在真实的时空之中流动。在一个主要场景中穿插另外一个场景可以给人时间仍在流逝的感觉,跨度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画面的更替、主人公面貌的变化来实现。
视听语言的功能
1、纪实功能“完整的写实主义的神话,这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巴赞《“完整电影”的神话
2、表意功能其表意功能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实现的。
3、审美功能好的编剧不仅要会编故事,同时也要对镜头语言有深刻的理解。
Ⅲ 电影推荐语怎么写
电影推荐语,就是要介绍一部影片
你希望这部影片得到更多的人关注,首先就要告诉大家,这部影片的名字
另外要说明这部影片的看点,你认为的亮点有哪些,
并说明这部片子属于什么类型的片子
也可以通过电影里面的明星作为引入(因为很多人看电影也是因为明星效应才看的)
最后,你可以写一下你对这部片子的评价
Ⅳ 如何写纪录片分镜头脚本三篇
如何写纪录片分镜头脚本三篇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如何写纪录片分镜头脚本,欢迎阅读与借鉴。
有的地区统考会考到,有的地区不一定不考,校考有些院校会涉及,到了大学,实践拍摄,也离不开剧本写作。下面内容分三部分,前言、写作注意事项、举例。例子以广告分镜头脚本为主,小巧简洁,也是之前经常遇到的。
电影《茉莉花开》最后一个镜头,章子怡表演教学时间。女主花儿经历诸多苦难,看到幻境中过往的亲人。情感流动,感怀唏嘘,过往云烟、风淡云轻。一滴眼泪滑落,尽在不言中……
前言--了解剧本
剧本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一般有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两种形式。文学剧本将场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重在讲清楚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如小说,适合演员和大众阅读,沉浸其中,获得情感体验。
分镜头剧本即分镜头脚本,又称摄制工作台本,导演剧本等,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体现,是创作影片、电视剧、广告等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分镜头脚本的作用,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是摄影师进行拍摄,剪辑师进行后期制作的依据和蓝图,也是演员和所有创作人员领会导演意图,理解剧本内容,进行再创作的依据。
分镜头脚本在文学剧本的基础睁昌上运用蒙太奇思维和蒙太奇技巧进行脚本的再创作,参照拍摄现场实际情况,分隔场次或段落,在文字脚本基础上进行影视语言的再创造,细化镜头、景别、拍摄手法、角度、音乐等。
虽然分镜头脚本也是用文字书写的,但导演等创作人员已在脑海中建立起流动的影像,获得某种程度上可见的效果,是拍摄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
写作注意事项
关于分镜头脚本的写作,针对编导专业学生,就简单说几点注意事项。
不管什么剧本,内容都是核心,创意想法是偷不走的,形式虽是次要,但基本的一些要求原则还是需要注意一下的。
首先是镜头感。
刚开始接触分镜头的同学悉乎扒往往没有镜头感,单个镜头内容过于饱满,没有适时切换镜头的理念。这需要对视听语言有较好的理解,景别、镜头运动、角度等能规范的运用,清晰的知道每个镜头的表达,简洁细腻,忌繁冗无趣。其实电影看多了,多拉拉片,这就不是问题了。
其实是画面感。
剧本的文字语言一定要有画面感,看到你的描述,脑海中能清晰的出现画面。这不是卖弄文采的时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替代含蓄抽象的表达,言之有物。比如你说桌上放了一瓶饮料,就不如说桌上放着一瓶崂山白花蛇草水。
第三,镜头之间要有“变化”,景别使用要有节奏感。
安排景别的时候,一方面要根据叙事内容和表达需要,一方面要考虑景别变化的节奏感,远-全-中-近-特,注意顺畅过度,灵活安排,不要让观众察觉到镜头的切换感,而是随着景别变化融入故事中,体验影片风格,景别相近时,注意调整角度等。
第四,注意转场切换技巧。
其实这个阶段,主要还是考察内容想法,有了镜头感和画面感,其它内容大学实践学习中都会慢慢丰富,像剪辑的一些规则,比如“动接动、静接静”之类,如果有兴趣,可以自行网络了解。
现顷旅阶段的分镜头写作中,适当时候可以注意转场技巧的加入,比如叠化、黑场等。
并且,一些特别的转场还是可以加分的,可以再看看上次提到的《疯狂的石头》。
第五,其它。
至于其它方面,像音乐、音响、字幕等选项,根据需要添加到分镜头剧本中,根据自己设计想法表达,灵巧安排,篇幅问题,不再絮叨。
文学语言:老人心中充满困惑,他仿佛独自一人游荡在精神的荒野,孤独的探求着真相。
评:这句话基本没法拍。文学语言太感性,很难操作。
视听语言:灯火阑珊的城市背景中,过街天桥。老人缓缓走向画面中心停住,转头望向涌动的车流,背对着镜头留下孤寂剪影。
评:容易拍是不是,不用担心观众看不懂背后的情绪,只要剪辑得当,他们会联系前后获得感受。纪录片是视听创作,它的语言使用画面和声音去表达,旁白只是个补充手段而不是必须的,否则就跟长篇大论的电视专题片一样无聊。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纪录片要写脚本呢,真实记录不就行了吗?其实不是的,拍摄纪录片与故事片在流程上没有根本的差异,一个好的脚本,是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基础。也许有的导演工作习惯不同,拍摄足够素材后才写脚本,但相信我,他在心中一定早早的拟出了好看的故事,并尝试向它接近。
有一种事情几乎每个新人都接触过:拍了一大堆东西,拍到一半感到无所适从,最后剪辑噩梦。这就是失控。作为一个新人,最好把案头功夫做好,才不会失控被带跑了,无数精力换来一堆废素材,闷。所以别愉懒,写吧!写完了再拍,会轻松很多。(每天拍回来的东西都仔细看看,想想能用在故事里的什么地方,完全没用的下次别拍。)
当然脚本也不是铁板--块,有时候你会发现,正在跟踪的故事有了意想不到的进展,甚至走向负面,这时就及时修改脚本或者提纲,最终目的仍然是一一个好故事。好故事不意味着好结局,坏结局也有力量。还有开放式结局(故事还没完,留个念想)。
纪录片需不需要分镜头脚本呢?有时的确会用到,新手可以尝试把某个段落写成分镜头脚本,有助于拍摄意识的成长---能不能实现,看情况不必强求,否则把拍摄对象搞成演员或者道具,可能失去记录的意义,权当是个提醒吧。
唐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高端影视动画制作公司。公司秉承诚信、专业、高效的原则,坚持品质为先、合作共赢的理念,以技术占领市场,以创意博得信誉,以服务赢得信赖,为众多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完整而优质的服务,逐渐成为本地区影视制作行业的佼佼者。服务客户涉及政府机关、地产、金融、旅游、教育、医疗、制造等行业。
分镜头脚本编写是广电专硕实务类试题中比较常见的一类,也是很多院校实务类试题中分值比较高的一项。分镜头脚本的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创意,好的故事和好创意是分镜头脚本的基础;其次是规范的格式和规范化的语言;最后一点则是镜头之间的组接以及专场和声画关系的配合。
出题方向
分镜头出题的方式一般有几类。第一种常规考法会直接给出固定题目或者固定主题,要求写出故事梗概和一份分镜头脚本,例如:以“手机没电了”为题创作一个分镜头剧本,要求有500字左右的概要。
第二类是要求创作一份微电影拍摄脚本,此处的微电影拍摄脚本主要也是指微电影的分镜头脚本,例如:以“11月11日”为题目,创作一个微电影拍摄脚本;第三种类型则是策划一部宣传视频或者广告,这种题目建议也以分镜头脚本的形式答题会显得更和周全一些。
故事创意方面
分镜头脚本的创作首先要基于一个好的故事创意。考场上考察的故事一般要求3-5分钟居多,在这样一个体量的故事创作中,我们创作要求不可能像创作90分钟的电影那样,有三个以上的情节点。但是,故事的基本要素依旧要完整。就故事外部结构来说,即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一定要完整,缺一不可。故事的起因即主角的核心需求或者是最终目的。
有了目的之后,主角在达成目标或者满足需求的过程中,要解决的障碍就是故事的情节,而情节中与人物完成目标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故事的高潮点,也是整个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故事的结尾则是主人公完成目的的最终结果,这是一个过程,而并非一个瞬间。所以,在故事的编写过程中要重视结尾的呈现。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一个吸引人的故事或者什么样的故事才算是一个好的创意呢?主要靠巧妙的情节设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比如,悬念、冲突、误会,巧合的编写,来强化故事的内部矛盾。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考试中创作的故事,一般推荐大家最好只写一件事,即围绕一件核心事件,解决一个核心矛盾。所有的人物和事件都围绕这一件事情进行,最好能将故事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的篇幅控制在1:2:4:3这样的比例进行,避免讲事件的叙述变成流水账的记录。故事区别于其他的文学形式在于,一定要有要明确的结局,这一点,尤为重要。
分镜头脚本的规范方面
分镜头脚本的规范化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格式的规范。
分镜头脚本一般有导演制作,目的主要是为未来的拍摄和剪辑做一个镜头推演,所以要将所有跟未来成片有关的视听信息都要呈现在表格中。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场次分镜头脚本的编写逻辑与分场景剧本一致,外部逻辑按照场景的不同来划分,序号随场景的变化而递增。
2、镜号镜号是指镜头拍摄的序号,也是未来成片的镜头切换顺序,镜号的编写随镜头数量的增加依次递增,并不随场次的递增或者场景的变化重新计数,主要是为了方便统计整个影片的镜头总数。
3、场景这里的场景要简略的描述场景的特征。一般来说,场景的环境特征只要发生改变,或者是隔了一道门,就要另换场景,例如:医院/医院的手术室;卧室/厨房/客厅等。
4、时间时间一栏主要是描写大的时间环境特征,一般来说,只写作:日、夜、晨、昏、午,没有其他的写法。
5、景别景别一栏,主要有远、全、中、近、特,5种景别,如果有细微的差别,可以考虑增加中近景、小全景等中间过渡性景别,此外要注意的一点是,远景与全景的区别并非是距离的远近,而是画面中是否存在以人物主体的构图形式。
6、摄法摄法即拍摄方法,或者可以写作运动。这一栏主要是写作镜头的运动方式,主要是以推、拉、摇、移、跟、升降、为主的镜头运动形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固定也算作一种镜头形式,如采用固定镜头也要在这一栏中写出,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推、拉或者移动镜头这样的运动形式,如果会产生景别变化的,要在景别一栏标注变化的起幅跟落幅,如:全景-中景。
7、技巧技巧一栏主要是用于标注镜头拍摄的技巧以及镜头切换的技巧。拍摄的角度,如仰拍和俯拍就可在这一栏中写出,在镜头的切换技巧方面,如无特殊标注,则默认为硬切,可不用专门写出,如需要利用黑场转换或者叠化等过度,也要在这一栏写出。
8、画面内容这一栏主要用于简要的概括单个镜头内主要拍摄内容,这一栏的要求是一定要使用描述性语言来表达画面,而并非是只用概念性语言概括。简单来说就是,同样我们要描述一个老师正在上课的画面,不可以简单的写成“一名老师正在上课”,因为这样的画面是无法被摄影师所理解,究竟要拍什么,所以我们可以写成“老师面对着黑板,一手拿着书,一遍看书,一遍在黑板上进行板书”通过这样动作的描述,我们就可以表达人物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把所有的人物内心活动和心理状态通过语言或者动作来进行外化,千万不可写出“某某心里想”或者“某某表现出很紧张的样子”类似的表达。在画面的描述上既要具体又要概括,尽可能的把画面内容控制在30字左右。
9、对白对白一栏用于写人物间的对话,格式为,【小明:今天天气真不错。】人物的语言尽可能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人物的角色特征。
10、音乐/音效这一栏用于写作特殊的音乐和动作效果音的要求。
时长:这一栏为镜头的时间长度,以秒为单位,注意一般大的景别时间尽量长,小景别的时间上相对较短。
最后要注意的是,分镜头的意义在于对于关键动作的分解与组合,通过分镜头来控制某个场景动作的详略程度以及时间的压缩或者延长。在镜头组合方面,可以适当的通过对于细节的强调和对于声画之间的配合来创造出不同的蒙太奇效果,丰富自己的分镜头脚本。
Ⅳ 现代电影出现的标志
以香港电影标志,举例子如下。
1982年电影进入现代化,标志就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诞生。我对香港电影最早的感知也差不多是这个时段的电影,但「新浪潮」完全不在我的视野中。最早进入我视野中的香港电影是成龙的功夫喜剧,《A计划》、《警察故事》、《飞鹰行动》等等。之后陆续还有《英雄本色》、《龙虎风云》、《喋血双雄》、《天若有情》等一系列英雄片/枭雄片。
这些电影几乎就是我最早对于电影的认识,算得上是启蒙意义,而即便今时今日这些电影仍旧能够吸引到我。
我的结论是,原因有两个:
一、香港电影绝少取材文学作品(反倒有不少改编自漫画),电影剧本都是原创;二、剧本很多时候都是现拍现写(即是香港人称的「飞纸仔」),有时甚至无剧本拍摄(不仅仅王家卫如此)。
Ⅵ 什么叫电影的次情节,什么才叫做 次情节次情节有什么作用要专业详细解释啊!
主情节是电影拍摄的意义所在。我觉得可以从这部电影拍摄的目的来进行识别。主情节是故事的精华部分,是导演(编剧)的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比如电影《泰坦尼克号》,虽然有关于沉船灾难的次情节,但是目的是为了烘托主人公爱情的伟大,而不是单单为了表现这艘船是如何沉没的,而是要通过这个来表现爱情的伟大之处。又比如电影《洛奇》,故事主要是讲述一个平凡的人通过艰苦的努力,最终战胜强大的世界级拳王的故事。在这个电影里,洛奇和阿德里安的爱情故事,是作为次情节来出现的。因为很显然的原因,故事的重心不在两人的爱情故事上。
一般,主情节都会延续到故事的结尾,是影片的高潮所在,而次情节会停留在某个节点。比如电影《谍影重重1》这部谍战片。关于主人公的爱情是该片的次情节。这个次情节停留在最后的高潮到来前。当主人公找到幕后黑手的时候,镜头里不在出现影片的女主角。当高潮结束,一切尘埃落定后,女主角才又出现在影片的结尾。
还有一类次情节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并不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是由多个小故事共同构成。这类电影里,每个小故事都是一个次情节。每个次情节的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构成该电影的主题。比如电影《低俗小说》《罪恶都市》。
Ⅶ 举例说明电影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首先,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一定认真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无论是文学还是电影,抑或是其他艺术手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打个比方来说:形式像是仆人,内容像是主人.一切形式都是紧跟内容的.
在电影里的例子比如<放牛班的春天>,其内容是讲音乐能够拯救灵魂,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达了仁爱,宽容,友善的主题.
而该片的形式则是采取倒叙的手法,旨在让人们记住那些生命当中不能忘记的人和事,以及那些感动的瞬间.同时,影片还采取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让观影者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影片由于形式和内容的完美契合使人们在观看之后心灵被深深地震撼,我本人看完该片泪流不止.
当然,我只是举这一个例子,许多好的影片都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