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电影燃烧怎么理解

电影燃烧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23-12-14 05:29:49

① 解读超越村上春树原著的韩国高分电影-《燃烧》

村上春树早期在短篇小说集《萤》中有那么个故事,叫做《烧仓房》。和他的早期作品一样,都是看起来有头无尾的离奇故事。

因为《萤》中的故事大多都是这种风格,这篇小说也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但是韩国导演将这部小说改编成了电影《燃烧》,着实令人惊艳。但是因为节奏太慢,以及内涵比较隐晦很多人表示没有完全看懂。在此,我就为各位讲讲自己的见解。

《燃烧》以一种完全生活化的场景切入,男主钟秀是一个有些自卑又懦弱的普通人,在另一方面讲,他是个生活上的输家。有一天,他遇到了同样是生活输家的女主海美。

海美一下子认出了曾是邻居的钟秀,拉着他一起喝酒,向他表演哑剧。在这里,哑剧是一个重要的信息。

海美所表现的哑剧和原著中一样,名为吃橘子。就是假装旁边有个橘子,一点点的剥开,然后塞进嘴里进行咀嚼。海美对钟秀说,吃橘子的要领只需要忘掉这里没有橘子,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渴望吃橘子,会真的觉得好吃。

这句话其实也是整个电影的主题,电影用一种亦真亦幻的方式,隐晦的分为表主题和里主题。表主题无外乎是人性与社会,这两个韩国电影中常见的主题。里主题则是隐藏在这其中的根源,也就是现实即是虚幻,欲望即是存在。在整个电影中有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地方,其实都在阐述着里主题。

钟秀跟着海美回家这一幕就有很多的伏笔。这些伏笔也都和里主题密切相关。

首先是猫。

海美拜托钟秀帮她喂猫,因为她要去非洲旅行。海美跟他说,她家的猫叫锅炉,很怕人,有陌生人一定不会出来。钟秀怀疑海美并没有猫,海美却说不会让他每天都来喂不存在的事物。

但是在钟秀每天喂猫的时候,却从来没有见到过锅炉。唯一能够证明锅炉存在的只是空猫盆和猫屎。之后海美消失,钟秀去找她的邻居问的时候,邻居说我们这里不允许养猫的,根本没有猫。

在帮本找猫的时候,他小心的叫那只从不亲近人的猫锅炉,那只猫就靠近了他。这让钟秀对本的怀疑更深了。但是在之前本的家中,那只猫出现的时候并不怕人,和锅盔看到陌生人一定不会出来的设定完全相反。

所以,究竟海美家有没有一只叫锅盔的猫呢?本的猫是不是海美的猫?这些都是没有进行直接解释。

然后是光。

海美说自家窗户向北,每天只有对面塔反射的光才能进来,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这个阳光,阳光对于她很难得。而在钟秀和海美在做爱时,钟秀看到了那一瞬而过的阳光。在这里,阳光可以解读为两个人都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道光芒。

但是之后钟秀每天都来海美家,没事的时候就对着塔撸一发。在他的角度看塔,会发现塔上反光部位和角度根本不会将光投到屋里。

因此钟秀所见的光是真实还是想象的?海美生命中是否出现过光?这些也都没有明确答案。

之后是海美和钟秀过去的关系。

海美和钟秀做爱前,她说两个人在中学时基本上没说过话,除了钟秀说她很丑外。在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海美和钟秀曾经并不是好朋友,两个人再相遇只是因为心灵的孤寂,而不是过去的友谊。

换句话说,海美和钟秀都没有什么朋友,两个人都是漂泊在城市中的孤单者。所以在相遇后才会产生共鸣,让过去可以算作只是认识的人结合在一起。

但是海美之后提到,钟秀曾经救过她一命。可钟秀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这件事曾经发生过。

这就与后面钟秀不断去寻找海美到底小时候有没有掉下井的记忆有关系。如果海美掉下去过,那么自己救她一命这个事实就存在。但海美的母亲说她家没有井,钟秀的母亲却说她家有过井。这也是亦真亦假的事实。

最后在做爱时,海美熟练地抽出了床下的柜子拿出了安全套。这个动作似乎在展示海美的生活很开放,她经常带人回家。

之后,海美前往非洲,钟秀搬回了老房子。在这里开始穿插着原著中并没有的,钟秀父亲惹上官司的事件。看似这段故事有些多余,但其实代表着不同时期钟秀对于法律和整个社会的看法。

在最初,钟秀相信法律,相信整个社会。他写请愿书,找律师,想要帮助父亲脱离法律的制裁。因为他的父亲是个好人,只是脾气暴躁了些。

随着他的父亲一次次的上法庭,不被谅解,也不愿意认错。最终法律狠狠地判处了他。钟秀也对整个社会的规则与法律彻底失望,导致他最后的过激行为。

在海美从非洲回来时,带来了个住在江南区的高帅富本。钟秀虽然很吃醋,但是他也知道自己怎么也比不上高帅富,只能默默祝福。他不明白各方面都很完美的本为什么会喜欢海美。海美告诉他,因为本觉得她有意思。

关于本,也有许多的伏笔。比如在他们吃肥肠火锅的时候,本说自己从来不哭,也不知道哭是种什么感觉。在这里就为他的反社会人格做了铺垫。

之后本提到了自己为自己祭祀,说明他本身是很在意祭祀这个形式,也为他的动机做了解释。

在本朋友的聚会中,海美不断地说着旅行见闻,本的朋友把她当作笑料,而他装作很有兴趣的听却控制不住的打哈欠。说明本其实并不觉得海美有意思,他所有的举动都是在装样子。

通过这些细节,将一个反社会连环杀人犯用伏笔的方式侧面勾画的淋漓尽致。

在这部电影中,里主题为虚幻与存在。三个主角都在虚幻中寻找着存在的意义。

海美通过旅行的方式,去拜访非洲的大饥饿者,也就是寻找生命意义之人,来寻找自己的意义。她在本朋友面前跳的舞蹈,以及吸完大麻后在阳光下的裸舞都是部落里大饥饿者的舞蹈。她是一个被社会,被家庭所抛弃的人。因为卡债,被家人赶出家门。没有朋友,没有亲近的人,身无分文。她迷茫而又孤独,成为了本心中理想的塑料大棚。

钟秀迷茫于存在的意义,他天真而又善良,想要寻找真正的现实,却被虚幻所迷惑。他相信社会,相信法律,而又因为父亲的判罚对这些完全失望。虽然是个作家,但也没有写出什么作品。他困惑于生活,困惑于存在,只是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

本是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不用努力就可以住上上好的房子,开着保时捷。他的内心极度空虚,用祭祀的方式满足自己的空虚,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他所谓的祭祀,就是告诉钟秀的塑料大棚。而所谓的塑料大棚其实是像海美那样社会地位低微,被孤立的女人。她们如同被废气在田野上的大棚,没人关心,没人在乎,本身就是在自我毁灭。放一把火,只是加速她们的毁灭。

在《燃烧》中,真正的着火只有三次。第一次是钟秀用打火机点燃了一个废弃的塑料大棚。因为他对本所说的,”我要烧的塑料大棚离你非常近“,这句话非常在意。

钟秀每天都魂不守舍的骑着车寻找着自己家附近的大棚,他甚至觉得本是在暗示他,让他去烧掉塑料大棚。但当大棚上的塑料被点燃的时候,胆小又守法的钟秀还是扑灭了它。

这个时候的钟秀对法律和社会规则依旧抱有希望,并被约束着行为。在父亲被判决后,他彻底的对这些绝望,真正的释放了内心的怒火,进行了彻底的燃烧。

初次外,还有钟秀梦中自己面对着燃烧的塑料大棚片段,这些来自于他对焚烧母亲用品的记忆。证明他的内心其实也充满了渴望。本的出现,点燃了他内心中沉寂的欲望。

燃烧不仅是毁灭,更是新生,像是一个仪式。这个仪式对于本而言是祭祀。对于钟秀而言是告别。

第一次钟秀焚烧母亲的用品,是童年和母亲告别。结尾处的燃烧,是他向自己进行告别。

除了这些之外,《燃烧》这部电影还有着对社会的反思。那就是在这个物质与金钱至上的社会中,人的感情该如何依托。海美是因为卡债而被家人所抛弃,钟秀的母亲也是因为卡债而抛弃了他。通过电视新闻,以及路人聊天也可以听到,人们对于卡债的恐慌,以及对现在这个社会金钱至上的不安。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的慢节奏电影。也是少数比原著更为精彩的电影。在村上春树的原著中,烧谷仓一方面指代的是连环杀人犯对被社会孤立的女人下手,一方面是指当代人精神世界的空虚。

在《燃烧》这部电影中,导演将主题进行了延展。连环杀手杀人只是表面上的情节,更多亦真亦幻的现实,在看似矛盾中寻找着存在的价值。

只需要忘掉这里没有橘子,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渴望吃橘子,会真的觉得好吃。

这句听起来很拗口,实际上却与幻觉差不多。

欲望即为存在。

② 电影《燃烧》:电影通常很难超越文字,但这次大概超过了。

韩国《燃烧》这部电影,单单看李沧东、村上春树和刘亚仁这组合就很吸引人了!

电影本身是根据村上春树的故事改编的,但是你去对比村上春树的原故事,会有不同的体验。

穷人的饿是肉体的小饿,吃饭就解决了,富人的饿是精神大饿,空虚焦虑如枯井,性酒精毒品也难解,一把火烧掉心头的仓房,下一个仓房又出来了。

李沧东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强调了阶级意识和“饿感”,当你忘记手中的橘子心中才会有橘子,当你忘记看不见的猫真的猫才会出现,当你忘记即将烧毁的仓房,仓房变牢牢的占据你的心。

不只是这样,李沧东导演还在后半部分额外加内容,让整体基调指向了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也因此有了更加饱满的情感力量,方向也略有变化,对于其中利弊就看个人看法了。

电影中,剥橘子皮的哑剧表演,Great hunger的舞蹈拂动,阳光穿透下的情欲,烧掉仓房的隐喻,这种亦真亦幻的留白故事,让故事有了更多层次的空间可以解读,并随着观众的继续深入思索和探究,细思极恐。

富二代本嘴里的“塑料棚”跟小说里“仓房”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来作为隐喻,隐喻的是女主角这样无人问津社会放弃的人。

生活无忧无虑的本同样是一个愤怒的载体,找不到更多的生活乐趣,提不上任何感知的兴趣,有钱的生活一度索然无味,唯一让自己乐此不疲的癖好是烧塑料棚,而这是唯一能给他带来喜悦感且能自我感知犹如贝斯声一样心跳的事情。

以至于疯狂到每次找到“塑料棚”都召集朋友圈,共同了解“塑料棚”们的世界以及“塑料棚”们的世界观。本就是这样一个阶层的角色,愤怒到想以此来清洗世界,多少有着宗教信义洗礼自我的意思。洗手间的那个化妆盒是这种清洗的工具,而抽屉里的首饰以及那只原本以为不存在的猫是比“塑料棚”更有存在价值的体现,简直讽刺至极,典型且浓烈的韩国电影写实腔调。

结尾处的燃烧意味深长,冰天雪地里,男主脱光后带着一种自我洗礼的韵味点燃火种,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一次次愤怒的呼吸声,是对这个谜一样古怪的世界最深刻的呐喊。

对于古怪的世界,或多或少有失落也有惊喜,看大家如何去理解这个世界的美好,如果没有预先安排的美好,那就请努力的自我创造它并归于平静的定格它。

关注「 七芒电影 」分享看电影的乐趣,爱上电影从这里开始。

③ 韩国高分电影《燃烧》,也许它揭示了每个人都有想毁灭的东西

聊聊韩国电影《燃烧》,这部电影未映先红,而且在中国基本没有上映的可能性。

首先看下红的因素:

第一,去年五月在戛纳电影节上首映,场刊拿下破纪录的3.8分(满分4分)引起轰动。

第二,改编自春上村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

第三,影帝刘亚仁主演。

这三条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热门话题。

好的故事是内核,村上春树的这篇不到一万字的小说,写得极其简洁,人物之间对话不多,但每句都仿佛意味深长,让人 看过之后有种淡淡的迷失。

导演改编时加了一把火,将身份悬殊、贫富差距、社会矛盾加进去,导致男主角不再能置身事外,而是成为故事的推动者,为观众去追寻“燃烧”的真相。

故事看似在非常平淡的展开,男女主角是十多年前的邻居,在打工中偶遇,女主声称小时候男主救过她,而男主并没有印象。

然后并没有太多感情的铺垫就在一起,女主不久后去非洲旅行,将猫托付给男主照料,可几次来女主家投食都没有见到猫的影子,只是猫粮会减少。。。。。。

一切都显得不真实,不论是女主的到来,还是从未出现的猫,这段感情更像是两个极度孤独的人找到的借口。

正当男主开始期待女主归来后结束孤独的生活,女主回来了还带来了男二,这个与他们明显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男二住在富人区,开着豪车而且不用工作,这些财富的悬殊让男主自卑,却极度吸引着女主。不用工作只享受生活,好像这是他们活着的唯一目的。

男主开始是避开他们的,但有意无意间男二的世界却向男主不断的敞开,却引来了男主层层的怀疑,最大的疑点是男二好像并不喜欢女主,在洗手间发现的各类廉价女性饰品,加重了男主对男二的怀疑。

有次三人一起吸过大麻后,男二说起自己有个小嗜好,烧没人在意的旧仓房,大概每二个月烧一次。引起了男主更深的怀疑,直到有一天女主失踪了,可没人在意,更没人想知道她的去向。

男主没有放弃,一再跟踪下寻找线索,他几乎肯定是男二杀了女主,只是没有证据。

男主在女主的公寓里写着他的小说,里面的内容到底会是什么,没有说明。

电影的最后男主在一片荒野中杀了男二,并且用“烧仓房”的方式处理了他,男主将自己的全身衣物一并烧掉,当他裸身离开时,仿佛要与这世界划清界线。

最后的结局是男主小说里的审判,还是他真的会这么做,不得而知。

“燃烧”这个词在这里具有多重隐喻,男主和男二来是不同阶层,但他们都仿佛对现实不满意。

燃烧对他们来说是一场清理,把不喜欢的东西烧掉,就仿佛它没存在过。 这种看似毁灭的解决办法,其实藏着深深的逃避。

所以,他们最终在逃避什么?

至于什么是真相,只存在于每个人心里,电影最后也留给观众很大的思考空间,这应该是最好的悬疑片结尾方式--故事讲完了,但思考还没有停止。

阅读全文

与电影燃烧怎么理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大蛇类电影哪个好看些 浏览:582
狼群之中电影结局是什么 浏览:898
戛纳电影节最高荣誉是什么奖 浏览:288
好看的印度电影灵魂奔跑者 浏览:544
谁的电影解说最好看 浏览:347
洪金宝演的什么秃鹰电影 浏览:262
爱奇艺哆啦a梦最好看电影 浏览:668
电影片段如何搜索 浏览:893
卡特教练电影想要表达什么 浏览:67
电影售票系统鼎新怎么样 浏览:30
小熊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13
好看的美国法律电影 浏览:768
周星驰相互吐口水是什么电影 浏览:27
智能电视免费的好电影 浏览:931
好看韩国电影兄弟 浏览:287
下载的的电影优盘怎么看不了 浏览:753
买了腾讯电影看不了怎么回事 浏览:623
侏罗纪世界电影特展能玩多久 浏览:253
好看最新电影西瓜影音 浏览:742
什么电影3部 浏览: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