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爱迪生怎么想的要发明电影的

爱迪生怎么想的要发明电影的

发布时间:2023-09-21 11:58:13

① 电影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电影他的诞生与摄影技术的发展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众所皆知,最初的影片是有一张一张的照片组合而成,按照一定的速度不停的切换照片播放给人视觉上的,人物在动,呈现出视频的感觉。
早在1823年的时候,银版照相法诞生,但是在那个时候,照相技术极度不成熟,当时的一张照片需要14个小时来进行曝光,可想而知,如果想要一个两秒的视频都需要许多张照片,这都算得上是一个大工程了,更何况几十分钟的电影。在人们成功地掌握了电影的拍摄与放映方式之后,这才让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由最初的胶片发展成现在的数字数码电影,从以前每分钟24张照片的规格,发展到现在64,到现在的蓝光、高清等。

② 电影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有两个人为一桩事打起赌来。这并不稀奇,因为美国人似乎有爱打赌的天性。但那天的打赌对我们来说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最终导致了电影的发明。

在一家酒吧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争执的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方式——打赌来解决。他们约定了打赌的金额后,请了一位驯马好手来作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断定谁是谁非。这很正常,因为单凭人的眼睛确实难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马蹄是如何运动的。

裁判的好友、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知道了这件事后,表示可由他来试一试。他在跑道的一边安置了24架照相机,排成一行,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边,他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这些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对面每架照相机的快门上。

一切准备就绪后,麦布里奇牵来了一匹骏马,让它从跑道的一端飞奔过来。当跑马经过这一区域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24架照相机的快门也就依次被拉动而拍下了24张照片。麦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按先后顺序剪接起来,组成了一条连贯的照片带。根据这组照片,裁判终于看出马在奔跑时总有一蹄着地,不会四蹄腾空,从而判定科恩赢了。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方式太麻烦了。马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1888年发明了被后人称为“马莱枪”的枪形摄影机。它的“枪管”实际上是一只能够伸缩的用来调整距离的镜筒。“枪托”上的圆盒里装有4米长的胶卷。扣动开关,它就能以每秒12幅的速度把影像拍摄进去。

1889年8月,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应邀参加。在那里,爱迪生见到了“马莱枪”。这新奇的发明给爱迪生留下极深的印象,他马上想起小时候曾玩过的旋盘玩具。那是比利时的普拉多在1832年根据“视觉暂留”原理发明的:在一个能转动的旋盘边缘,画上各种连续变化的人和动物图像,当旋盘旋转起来以后,从旋盘外壳的一个小小开口望进去,这些图像上的人和动物好像突然有了生命,竟然活动了起来。

“如果能把马莱的发明和普拉多的玩具结合起来的话,那一定是一样更有趣的东西。”爱迪生开始了研究。1891年,爱迪生的“活动影戏”问世了。它是一只高1.5米的长方形大柜,上面装有透视镜,里面装有电灯。胶卷绕在两只大圆盘上,用手柄摇动使胶卷以每秒16格的速度在电灯前移动,观众则坐在透视镜前观看。与普拉多的旋盘一样,它每次“放映”只能供一人观看。

爱迪生的发明可视为原始的电影放映机。经过许多科学家接力式的创作发明之后,电影呼之欲出了。终于,电影发明史上关键性的人物——吕米埃尔兄弟出场了。

这兄弟俩出生于法国贝桑松的一个油漆工家庭里,两人从小就有钻研精神,当他们一起从里昂的马蒂里埃工商学院毕业后,坚持在一起搞科学发明。

1894年初,他们见到了爱迪生的“活动影戏”,极感兴趣,不但反复观看,还把它拆开来作详细的研究。他们有一个想法:这么好的东西,每次应让许多人同时观赏。

他们很快找到了办法:让电灯将胶片上的影像放到幕布上去。但有一个难题却让他们的发明止步不前:爱迪生的放映机用人力摇动手柄作动力,速度很难控制,放出的影像质量也由此大打折扣。

一天,弟弟用缝纫机缝制窗帘,看着缝纫机针一上一下的运动过程,他突然醒悟:机针往下插进时布料停一下,机针拉上时布料进一下。这一停一进,不是可以运用到放映机上去控制速度吗?高兴的弟弟和哥哥苦干了一个月,在放映机上安上了一组能动能停的抓片结构,终于使电影活灵活现地走上了银幕。

1895年12月28日下午,巴黎的一些社会名流应吕米埃尔兄弟的邀请,来到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观看了他们的发明。室内的灯熄了后,一道白光直射到银幕上,观众被惊呆了。有位记者曾这样报道当时的情形:“一辆马车被飞跑着的马拉着,迎面跑来。我邻座的一位女客看到这一景象竟害怕得突然站了起来。当白布上的火车头喷着烟、吐着火开过来时,一位先生竟失声惊叫起来……”

这一天,成了电影的生日。

③ 爱迪生发明电影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虽然能发出亮光,但光线刺眼,寿命短.
于是,爱迪生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用炭条、白金丝,还有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都以失败而告终.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爱迪生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发现可以用棉线做灯丝,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爱迪生经进一步试验发现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
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灯泡.

④ 电影的发明经历了哪些过程

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ThomasEdison)向伊斯门要来了一些70毫米宽的新胶卷。他将胶卷从中间切开,使之成为35毫米宽的长条,并在两边打上转片用的小孔,进行拍摄电影的试验。后来,35毫米就成了电影胶片的国际标准。35毫米的业余摄影机也随之设计出来,以适应这个宽度的胶片。

爱迪生还利用自己发明的“白炽灯”,采用马雷连续摄影的方法,制成了人们称之为“西洋镜”的“电影视镜”。他将连续拍摄的影像首尾连接,用马达驱动后放在一个柜子里循环放映。透过安装在窥视孔上的放大镜,人们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活动画面。

后来,爱迪生的“电影视镜”传入法国,立刻被卢米埃尔(Lumiere)兄弟采用,他们对它进行了改造,采用马尔蒂的十字轮结构,解决了影片间歇运动的问题。1894年底,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影放映机,并成功地把图像投射到银幕上,使更多的人能够同时观看。他们也因此成为电影的发明者。

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成为电影的诞生日。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在银幕上为观众放映了他们拍摄的影片。这表明,活动影像的摄取和放映在技术上最终成为可能。

⑤ 爱迪生发明电影的原理

电影的原理

1825年,帕里士博士发明了一个游戏:一块硬纸板,一面画着鸟笼,另一面画一只鸟。纸板的两侧各打两个孔,系上线绳。绕足了圈后,拉紧线绳,使纸板快速的转动,这时,人们能看到,小鸟进到笼子里去了。这个游戏后人称作帕里士西洋镜。大家不要小瞧这个小游戏,它是现代电影的始祖。
受它的启迪,爱迪生在1891年制作了第一台动画镜。以每秒48个镜头的速度演放了1440张不同而又连贯且依次变化的照片,在这半分钟内人们看到的是完全活动的影象,现代电影由此产生了。

电影放映机是把电影胶片上的各个画幅连贯而又等速地反映在银幕上的机器。电影放映机一般由输片、动力传动、光学、还音和电路五大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如图。其中光学系统又可分为照明光学、放映光学和还音光学三大部分。照明部分主要包括放映灯泡、反光镜、聚光镜等。常用放映灯泡有弧光灯、氙灯、铟灯等。放映光学部分主要是放映镜头。它是使银幕获得明亮、清晰和放大影像的主要光学部件。一般是由数片性能不同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嵌放在内壁涂有防漫反射光黑色涂料的金属圆筒内组成的。放映镜头分普通电影放映镜头和宽银幕放映镜头两大类。还声光学部分由激励灯和激励镜头组成。激励灯是发出光流去激励光电元件使之产生音频电流的光源,是激励镜头的光源。激励镜头由两片柱形平凸透镜排列在镜筒中组成。其主要作用是把激励灯射来的光聚集成一条细长的光刃,投射在移动的影片声带上,影片声带使透过它的光通量发生变化,再由光电元件使变化的光通量转化为变化的电流,将电流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还原为声音。电影放映机规格繁多,常用的有 70mm 固定式放映机、 35mm 放映机、 16mm 放映机、 8mm 放映机等。

⑥ 爱迪生如何发明

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他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电的新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1863年,爱迪生担任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从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担任报务员,过着类似流浪的生活。足迹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韦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Indianapolis)、辛辛那提(Connecticut)、那什维尔 (Nashville)、田纳西(Tennessee)、孟斐斯(Memphis)、路易斯维尔、休伦等地。
1868年,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Boston)。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
1869年6月初,他来到纽约(New York)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能修好电报机的人,于是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一个“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New Jersey)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同时,也巧遇了勤快的玛丽(Mary Stilwell),他未来的第一个新娘。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New Jersey)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
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法国的居里夫人(出生于波兰)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不幸的是,就在这次庆祝大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辞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他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10月18日,这位为人类作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逝世,终年84岁。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在“发明工厂”,把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里面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共100多人,爱迪生的许多重大发明就是靠这个集体的力量才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还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有人作过统计:爱迪生一生中的发明,在专利局正式登记的有1300种左右。1881年是他发明的最高纪录年。这一年,他申请立案的发明就有141种,平均每三天就有一种新发明。
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生告诉我们:巨大的成就,出于艰巨的劳动。
爱迪生不会随着时光流走而被人们遗忘,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他的一切是为人类的。爱迪生小时候就有造电灯的决心,他用智慧救了妈妈,那时还是做手术的时候。
爱迪生从1881年冬开始,在纽约居住的时间越来越长,相对在门罗公园的时间越来越短。他的妻小都住在纽约,老家门罗公园成了专供夏天避暑的地方。爱迪生全家在门罗公园度过了几个夏天。
1884年,爱迪生37岁。这一年对爱迪生来说,是他悲伤的一年。1884年夏天,玛丽·爱迪生在这里患了伤寒,这是一种危险的疾病。起初以为她只不过是受了点凉,吃几服药就会好的。因此,正在纽约奋战的爱迪生没有去看她。玛丽的妹妹爱丽丝和医生们每天尽力看护,一直在床边陪伴。
不久,夫人的病情恶化,爱迪生也有好几天没有去研究所了。爱迪生被人笑做“工作虫”,他不到研究所来是很少有的事情,所以同事们都很担心。爱迪生夫人康复的希望落空,1884年8月9日凌晨,玛丽·爱迪生去世。在住宅中举行丧仪后,就把棺柩运到一个小车站上,由火车送到她儿时的家乡纽约克。她去世的消息是8月16日发出的: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之夫人突于本月九日星期六于新泽西门罗公园逝世。十二日下午举行丧礼,到宾客400余人。其中有爱迪生公司经理爱登,副经理约翰逊,劳雷,德纳瓦洛与罗斯福等人。吊客致送鲜花极多。她被埋葬在纽约克快乐山的墓地上。
爱迪生夫人去世后给他遗下了三个幼年的孩子,11岁的多特,8岁的小阿尔瓦(Thomas Alva Jr .)和6岁的威廉·莱斯(William L.)。妻子的谢世,使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寂。然而他不得不继续工作。他是不能因此而把工作停顿下来的。他把他的住屋租给了威廉姆(William )和霍尔泽(Alice h olzer ),把孩子们送到纽约去,托外祖母史蒂威尔代管。
门罗公园所能给予那发明家的除了悲伤的回忆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他于是把那些机件、药品、仪器等统统搬了出来而把它舍弃了。几年之后这所老屋因为受到雷击而焚毁了,宾夕法尼亚铁路旁的那所旧时的电灯厂也烧毁了。在爱迪生搬出后是农夫们搬去居住的。
实验室楼上的那间大房间租出作为跳舞会之用。休西(L.m .Hussey )利用它作为他的管乐队的总部,并在室后搭起了一个舞台。楼下的一层曾一度充作牛棚。这所古老的建筑物渐渐地分散了,木料也给拆了去建筑近边的房屋,最后也就倒塌了。
那所砖筑的机器厂的东头改成门罗公园消防处堆储杂物的储藏室。另一端也曾一度充作牛棚。有一个名叫麦康纳尔(Thomas j .McConncl )的农夫住在那间玻璃小室里,在那草场上养了许多猪。后来一家姓威尔考克斯(Willcox )的搬进那以前的办公室的屋中来,并且在屋中养了许多的鸡。
在1884年和1885年之间的岁月中爱迪生的生活是寂寞单调的。玛丽在世时,她对汤姆没有太多的要求,她爱他,理解他的事业的重要,爱迪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过家庭生活,但玛丽总是等待着他。现在爱迪生非常寂寞单调,他也许已向她道歉,因为他没有花很多时间。
爱迪生在1877年开始了改革弧光灯的试验,提出了要搞分电流,变弧光灯为白光灯。这项试验要达到满意的程度。必须找到一种能燃烧到白热的物质做灯丝,这种灯丝要经住热度在二千度一千小时以上的燃烧。同时用法要简单,能经受日常使用的击碰,价格要低廉,还要使一个灯的明和灭不影响另外任何一个灯的明和灭,保持每个灯的相对独立性为了选择这种做灯。这在当时是极大胆的设想,需要下极大的功夫去探索,去试验。 丝用的物质,爱迪生先是用炭化物质做试验,失败后又以金属铂与铱高熔点合金做灯丝试验,还做过上质矿石和矿苗共一千六百种不同的试验,结果都失败了。但这时他和他的助手们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知道白热灯丝必须密封在一个高度真空玻璃球内,而不易熔掉的道理。这样,他的试验又回到炭质灯丝上来了。他昼夜不息地用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全副精力在炭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炭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他的试验笔记簿多达二百多本,共计四万余页,先后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每天清早三、四点的时候,他才头枕两、三本书,躺在实验用的桌子下面睡觉。有时他一天在凳子上睡三、四次,每次只半小时。
到了1880年的上半年,爱迪生的白热灯试验仍无结果,就连他的助手也灰心了。有一天,他把试验室里的一把芭蕉扇边上缚着一条竹丝撕成细丝,经炭化后做成一根灯丝,结果这一次比以前做的种种试验都优异,这便是爱迪生最早发明的白热电灯——竹丝电灯。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爱迪生在这以后开始研制的碱性蓄电池,困难很大,他的钻研精神,更是十分惊人。这种蓄电池是用来供给原动力的。他和一个精选的助手苦心孤诣地研究了近十年的时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失败,一会儿他以为走到目的地了,但一会儿又知道错了。但爱迪生从来没有动摇过,而再重新开始。大约经过五万次的试验,写成试验笔记一百五十多本,方才达到目的。
参考:爱迪生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他活到84岁,一生中的发明有1100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爱迪生20岁出头开始研究电灯,历时10余年,他先后选用了竹棉、石墨、钽……等等上千种不同物质作灯丝材料进行试验,时常通霄达旦,有一次他和助手们竟连续工作5昼夜。1879年爱迪生用碳丝作为白炽灯丝,并点燃40小时。由于碳丝表面多孔,性脆,强度很低。不久被钨丝代替。
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燃烧煤油或煤气,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更严重的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酿成大祸。多少年来,很多科学家想尽办法,想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电灯。

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国发明家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这位发明家的名字,就象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入了千家万户。他,就是被后人赞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

⑦ 爱迪生怎样发明电影

爱迪生发明有声电影放映机


托马斯·阿瓦尔·爱迪生今天晚上展示了他的最新发明:有声电影。一批见证人被邀请到爱迪生位于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实验室,去参观他发明的“电影放映机”。这部机器可以把留声机的声音和电影的影像结合在一起。

其他的人也尝试发明有声电影,但成就有限。爱迪生成就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可以把声音和影像同步收录。利用一部部分是摄影机、部分是留声机的机器,爱迪生让演员可以自由活动。

爱迪生过去两年来一直在研究发展有声电影,他说他的目标是在两年内完成一部可以在电影院里放映的有声电影。他说,如果他研究成功,那电影不只可能有声音,它还可能会有各种的色彩。自学成功的爱迪生有一份辉煌的事业。他发明过的东西包括:自动电报收发机(1874年)、留声机(1877年)、碳粒话筒(1877年—1878年)和碳丝电灯(1879年)。

恐怖的都在这里:http://www.parlancebbs.com

普通的免费电影:http://www.nb126.com和http://www.196dy.com

如果是HTTP下载的话,那么请到http://www.googlemtv.com里面的影视资源区里面,什么都有。

如果觉得好的话,记得给我加点分哦。

阅读全文

与爱迪生怎么想的要发明电影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过三关歌曲什么电影的歌曲 浏览:850
完美逃亡电影中字幕免费观看 浏览:99
好看的暴力复仇电影排行榜 浏览:592
2020年世界好看的电影 浏览:123
黄晓明演的最新电影叫什么 浏览:588
11会出什么电影 浏览:561
手机爱奇艺下载的电影怎么QQ传 浏览:916
电影怎么卖给爱奇艺 浏览:608
哪些国外电影有床戏 浏览:358
电话诈骗集团电影名有哪些 浏览:726
8t硬盘电影手机怎么用 浏览:40
国外电影多久网上 浏览:793
6月大陆电影有哪些 浏览:470
2015在中国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426
国产电影剪刀完整免费观看 浏览:201
金典好看的美国电影 浏览:564
有什么好看的日漫爱情电影 浏览:111
带动高清电影要多少带宽 浏览:833
电影空降箱子里是什么 浏览:356
单性核桃脑外星人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