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把老电影修复成1080p
现在最好的胶片配最好的扫描仪可以达到五亿像素 ,所以修复成1080p是完全无压力的。
用电影的母盘(分辨率非常高,当然是相对于电视来说),然后用计算机进行数字修复,之后在重新制作成高清晰的版本 。
㈡ 如何把一个低分辨率的视频变成高清晰视频
1、把低分辨率的视频变成高清晰视频,我们需要下载一个软件:Apowersoft视频转换王
㈢ 我下载了一部电影但是非常不清晰有什么办法能把它变成高清或者超清吗
可能最大的可能只是用超级软件修复下,但是这种超级软件耗时耗力,只有那些大的做特效或者效果的公司才有,电影越转化画质只会越差,每转换一次会损失一些画质!
如果是只改分辨率的话这倒好办,但是也无济于事,因为源文件的质量就在那里,基本是没有提高的希望了!
你下载的电影大可重新下载下,难倒是很难找的资源么?
㈣ 老电影是怎么被弄成高清的
老电影修复性提高画质、35胶卷转IMAX等都是使用一套类似的系统完成。具体有些什么软件工具估计各家特效公司各有不同,都是些不为大众所了解的专业软件系统,总体方法都是软件+人手调整,不可能单纯靠软件完成。一些半专业的视频处理软件(例如Premiere),都有提高画面锐利的功能,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低分辨率图像的清晰度,原理不外乎一堆算法,但其功能充其量是“让画面看起来舒服点”,没有专业人手调整不可能找回丢失的信息。
采纳哦
㈤ 老电影 电视剧 经过什么的技术处理能变成高清的
高科技的修复手段可以批量去噪、去模糊、去划痕、去闪烁、去抖动、高帧率等。最开始修复的是片源品质较好的好莱坞片和港片,像李连杰的《黄飞鸿》就在其中,据说修复完成以后画质可高达4K。
㈥ 480p视频如何做修复成1080p
用会声会影可以 先设置成480P的项目,输出时再变换成1080P的,但视频质量下降很大,两边也会有黑边,最好是PR软件,高质量输出,视频可以拉伸成1080P,质量要比会声会影好很多。
如果一定要用会声会影,建义把项目设置为16:9的,然后手动变形素材成16:9,最后输出就没有黑边了,但输出的视频会变形。
介绍:
1080p是一种视频显示格式,外语字母P意为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ning)。
它是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最高等级高清数字电视的格式标准,有效显示格式为:1920×1080.SMPTE。
它是将数字高清信号数字电视扫描线的不同分为1080P、1080I、720P(i是interlace,隔行的意思,p是progressive,逐行的意思)。是一种在逐行扫描下达到1920×1080的分辨率的显示格式。是数字电视和计算机技术的完美融合。
视频格式实质是视频编码方式,可以分为适合本地播放的本地影像视频和适合在网络中播放的网络流媒体影像视频两大类。尽管后者在播放的稳定性和播放画面质量上可能没有前者优秀。
但网络流媒体影像视频的广泛传播性使之正被广泛应用于视频点播、网络演示、远程教育、网络视频广告等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 视频格式
㈦ 如何修复老影片为高清影视
对老电影进行数码修复可以一项艰巨而乏味的工作,得需要一个工作班子和完备的器材。首先要用专业的胶片扫描仪将电影胶片逐帧扫描进电脑,然后用专业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颜色校正和像素修复(去除污损、划痕对图像的遮罩)。修复的效果要看原始胶片保存的状况和修复人员的技术水平。你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国外老电影的蓝光碟片和高清视频,图像质量优异,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欧美国家对电影胶片良好的保存。近几年国内也开始了老的胶片电影的数码修复工作,在中央台和上海东方台都播出了一些。坦率的说,修复后品质高的不多,主要和原始胶片保存状态有关(尤其70年代之前出品的电影)。当然现在播出的很多所谓高清修复国产片,根本不是在胶片基础上做的,估计片源就是以前电视台或制片厂转录的视频录像带,有点滥竽充数的感觉。当然修复技术也很重要,以前看过贝托鲁奇的电影《随波逐流》,最近下载了数码修复的高清视频。看一遍,效果和原电影差距太大,色彩过于靓丽,胶片的颗粒感全没了。
㈧ 如何让模糊的视频变清晰
开软件后,把要修复的视频文件添加进去。
先将需要编辑的视频“导入”,或选择“文件夹管理器”游览查找电脑中的文件。
点击一下导入的视频文件,可在右上方播放视频。点击打开在界面右下方的“编辑”选项(开始是隐藏起来的),然后再按需选择编辑“标题”、“修正”、“微调”。下图所示为“修正”部分。
在优化和效果中,按情况选择反交错、锐化、自动白平衡、补光、稳定、平滑、自动对比度、黑白、棕褐色、鲜艳色彩、发光、颗粒、复古等,点击预览窗口下面的“比较”,可看出明显效果。
弹出保存选项窗口,如下图所示,可以选择输出分辨率,格式,文件名,保存路径等。然后点击“保存”。
属性介绍
画面更新率
Frame rate中文常译为“画面更新率”或“帧率”,是指视频格式每秒钟播放的静态画面数量。典型的画面更新率由早期的每秒6或8张(frame per second,简称fps)至现今的每秒120张不等。
PAL(欧洲,亚洲,澳洲等地的电视广播格式) 与SECAM(法国,俄国,部分非洲等地的电视广播格式) 规定其更新率为25fps,而NTSC(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地的电视广播格式) 则规定其更新率为29.97 fps。
电影胶卷则是以稍慢的24fps在拍摄;这使得各国电视广播在播映电影时需要一些复杂的转换手续(参考Telecine转换)。要达成最基本的视觉暂留效果大约需要10fps的速度。
扫描传送
视频可以用逐行扫描或隔行扫描来传送,交错扫描是早年广播技术不发达,带宽甚低时用来改善画质的方法(其技术细节请参见其主条目)。NTSC,PAL与SECAM皆为交错扫描格式。在视频分辨率的简写当中经常以i来代表交错扫描。
例如PAL格式的分辨率经常被写为576i50,其中576 代表垂直扫描线数量,i代表隔行扫描,50代表每秒50个field(一半的画面扫描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