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代久远的电影,是如何制成高清片的呢
当然是用电影的母盘(分辨率非常高,当然是相对于电视来说),然后用计算机进行数字修复,之后在重新制作成高清晰的版本
前面所说的分辨率是对于电视来说,目前数字视频与数码摄像道理是一样的,现在很多电影和照片仍然再用胶片拍摄,就是说数字摄录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胶片的还原效果,同样,以前的电影也是胶片摄录,那个时候制作VCD或DVD也是用胶片母盘复刻压缩而成,如果用母盘进行重制,以现在的数字技术,制作出来的效果一样非常出色 ,并不是说现在的高清版是用以前的VCD或DVD来制作的,那肯定是不可能
再通俗的解释给你听,普通的胶片拍摄出来的效果放大倍数可以等值于现在数码相机的2000W以上的像素,一些专业的反转片甚至能等效达到5000万像素,现在普及型数码相机也就发展到1000多W像素是吧,甚至更专业的中幅120,中大4*5,大幅8*10 ,像素都是几亿几十亿,所以胶片经过数码修复重制之后是可以还原成像现在的所谓老片的高清版
2. 电影是怎么拍摄出来的怎么显示出来的
用 摄像机拍摄下来后,然后用影视制作的相关软件把镜头等修饰一下,然后在把修饰好的放到另个软件里,转插转角等镜头。要特技的话也可以用这些软件做出来。本人影视制作国际证书。怕用专业术语讲各位不懂,所以只能这么说了。
3. 电影是怎么拍摄的
电影的拍摄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费心力的工作,特别是商业大片,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最终完成。一般来说,电影拍摄离不开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三个步骤。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现在的电影很多场景和特效都要靠后期来完成,所以这部分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如果没有现场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声,那也得处理现场的杂音等等,做到声画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还要补拍补录等等,特效团队负责做影片中无法直接拍摄出的特效,这都是非常繁复的工作。
在我们外行人看来,这些事情想想都会觉得可怕,其实也只要有经验的导演统筹调度,严格执行片场制度,各部门人员很快就能适应,然后就是默契配合,寻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4. 中国老电影是如何拍摄的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他曾在 5年的时间里,多次运用多架照相机给一匹正在奔跑的马进行连续拍摄的实验,并于1878年获得成功。 1882年,法国人马莱利用左轮手枪的间歇原理,研制了一种可以进行连续拍摄的“摄影枪”。此后他又发明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终于以一架摄影机开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组照相机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在欧洲,许多国家中的科学家、发明家们也都研制了不同类型的摄影机。其中,美国的托马斯·爱迪生和他的机械师狄克为了使胶片在摄影机中以同样间隔进行移动,而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上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活动照相”的“摄影术”得以完成。 目前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电影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
5. 八十年代的电影特效是怎么制作的
在上世纪电脑方兴未艾的时候,大概是70年以后,到80年之间的时候,电影特效的组成部分非常复杂,有以下几个方式是比较主流的
1、在拍摄好的电影胶片上制作,这个成本很高昂,因为需要很多拷贝来制作。比如像同场景下的同一个人出现进行复数动作,就需要将演员单独拍摄一段动作后从胶片上一格一格的抠下来,配合背景进行二次曝光。另外,像激光神马的也是这个道理
这种无需纯色背景,而像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制作很简单的。举例说下,比如说两组胶片,A是举枪射击,B是荧光灯管的全画面拍摄,比如红色、蓝色、绿色这种。那么在A拍摄完成后,顺着枪口方向和烟火爆破效果之间,逐帧刻出一条渐进的镂空线条,将剪裁好的B贴在A下面进行二次拍摄
然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段带着激光飞舞的A片段,即C了。而之后,将C与其他片段组合,拷贝后,就可以拿到电影院去放映了。
2、模型的制作使用,这个同上面,很早在黑白电影时就有过了,最出名的模型莫过于星球大战,但单价成本最高昂的却是铁达尼号……
3、SGI图形工作站,这种东西效果类似于现在的电脑,不过很明显那会电脑没那么发达,所以说对于完整视频的处理根本无法想象,所以被称之为图形工作站,因为处理制作时都是单帧进行的。
====================
至于一楼所说的纯色背景,这个在拍摄胶片时确实被电影人认识到了,但并不是必然肯定是蓝色的,在最早时期,使用白色背景的更多,然后经历了拍什么背底的片段,用什么颜色的背景;青色、蓝色、绿色这样一个阶段
到现在为止,仍然会有因为背景需要而改变纯色幕布的情况出现
====================
嗯,值得一说的是终结者2的那个液态机器人,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上述三种方法都使用到了。
特效师先将机器人T-1000(后称T1K)的扮演者制作出一个完整比例的模型,芭比娃娃那么大的。然后将其摆放成不同动作进行逐帧拍摄(单幅画面),然后将其放入图形工作站上进行身上的效果处理(比如创口、比如透明液态化等等)
最后,将这段视频进行抠像,再输出、冲洗成胶片和原始拍摄素材进行二次曝光制作成成品。
(打字不易,知道这些东西也不易,所以说,采纳答案吧)
6. 如何拍电影 电影怎么拍摄
1、电影的核心是剧本,一部好的剧本离不开良好的文化底蕴,这种内涵和思想上的深度源于读书和积累。
2、拍摄设备,这个是拍摄电影的关键,哪怕是微电影,都不离开拍摄设备,摄像机越专业。
3、一部电影有两个核心,第一是导演,第二是摄影师,摄影师其实站在第一观众的角度来拍摄电影,所以一个有着丰富的拍摄感触非常重要。
4、演员的表演不能太过于僵硬,有时候一个剧本构思的再精妙,拍摄设备在如何专业,演员的表演没有感染力都是徒劳的。
5、主演的知名度,对于很草根艺人,没什么太高的知名度,非常值得导演,编剧去思考如何找到在本地有影响力的人参与,这样所拍的电影就会有更高的知名度。
6、拍摄团队的配合,一部电影离不开编剧,导演,摄影,剪辑,还有演员,所以这至少在十多个人组成的团队配合下完成。
7. 拍摄电影的五个步骤
很多人都想拍摄属于自己的电影,但是去电影学院或者其他培训机构学习又代价太大,去真正的拍摄剧组学习又没有机会。那么,怎么拍摄电影??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拍摄电影。
拍摄电影步骤1、写剧本
根据要表现的故事先写出剧本,最好是分镜头剧本,然后规划出场景,确定演员(基本上找同学及朋友)。
拍摄电影步骤2、确定演员
道具、场景:提供剧本或剧情给预定演员,寻求他们是否愿意出演,并准备道具,再到预选场景踩点,最好试拍看看效果。
拍摄电影步骤3、开拍
每拍一场必须将视频物料(拍好的视频)存档并备份,若有时间可以一边拍摄一边剪辑,对不满意的镜头可以重拍、补拍。拍摄时尽量减少手持,可使用三脚架或放置在物体上,以防画面抖动。
拍摄电影步骤4、剪辑及后期
剪辑使用Edius软件(sony机器拍摄的MTS格式使用sony vegas),对电脑配置要求低,可流畅剪辑和输出高清视频,配乐直接加在音频轨道即可。视频剪辑完成后,先导出低分辨率成片或音频,导入小灰熊制作外挂字幕srt,字幕校对无误后,导出高清视频成片,将成片和外挂字幕导入格式工厂压缩输出。
拍摄电影步骤5、上传分享
待成片完成后,仔细检查音频与字幕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即可上传网络与朋友分享!切记自己留备份,因为上传后的视频会打上水印。
8. 以前的红色电影是怎么拍摄的为什么那么逼真
那时候没有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完全靠道具、拍摄手法等技巧。和演员的实力也很大关系。
9. 老电影是怎么拍的难道那些外国人还会来当临时演员,战时
新中国50,60年代拍的电影中的“外国人”,有的是请在华外国人,比如《白求恩大夫》中的“白求恩”,《停战谈判》中的美国顾问,是一位叫谭宁邦的外国人。其他的则是中国演员化妆的。其中有些是有混血,比如邱岳峰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还有请新疆人演苏联人,如《熊迹》。
10. 电影是如何拍摄的,有什么要求吗
1. 反打
反打是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2.变焦拍摄
变焦拍摄是指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3.主观拍摄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4.跟踪拍摄
跟踪拍摄是指跟移,除此之外,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5.区别调焦
区别调焦 又名转移调焦,是在被摄景物和电影摄影机的位置均相对静止的前提下,边拍摄边连续移动摄影镜头的调焦环,以改变最能清晰成像的被摄平面的前后位置(俗称前后移动的“焦点”)从而通过不同远近的被摄物体,如近景人物与远景人物虚实效果的改变,使所摄主体和陪体之间,发生相互转换的一种调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