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电影半支烟中曾志伟在墙上划火柴是怎么做到的 我昨天划不着 轻点划不着 使点劲划就断了
晕,电影中当然是虚构的,不过要看哪个时间段,在民国时,电影中也经常有这样的场景,点烟时用火柴在皮鞋上一划就把火柴给点燃了,这实际上是当时的火柴用的成分与现在的有所区别,现在的需要磷皮,那时不要,基本上各个地方都能划出火柴。
2. 在电影或电视上,熄灭火柴的时候为什么大都是甩灭,而不是吹灭
以前有听人说过,是一种迷信的说法,说什么吹会把好的东西吹走,所以一般都是用甩的,现实里也有,去寺庙里就能看到,烧香的人都不用吹的
3. 电影中这款旧式火柴是怎么划的
你所说的划墙就能点燃的火柴的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很不稳定,是超过40摄氏度就会自燃的白磷,而现在的\\“安全火柴\\”的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比较稳定的红磷,他需要与火柴盒上的擦层摩擦,并在擦层中的二氧化锰的催化下才能燃烧。
4. 看到电影里的用皮鞋划火柴 ,到底是什么原因啊什么材质的皮鞋和火柴才能点燃
老火柴是能在石头上划着的,现在火柴都是安全火柴,用硫磺取代三硫化四磷,划不着了
5. 鞋底能擦着火柴么电影里外国人怎么擦着火柴的
一般鞋子能擦着火柴的电影一般故事情节都是比较远的年代,比如西部牛仔片。那时火柴易燃。故事年代较近的这样的情节不多见。不过现在也是可能擦的着的,但没过去的火柴容易。在硬地面比较容易点
6. 看到电影里有好多火柴能一擦就燃的 不知道哪有买啊
这是用白磷做的火柴,由于燃点比较低所以稍一摩擦就点燃了,也正是这样不太安全,所以早就不生产了,估计到火柴博物馆里会见到了
7. 电影里面用的那种火柴叫什么火柴
是白磷火柴。
8. 以前的老电影中怎么在鞋底划火柴!
以前的火柴头的燃点很低。
在鞋底磨擦,摩擦生热。
热度达到火柴头的燃点。
所以火柴就点燃了。
现在为了安全火柴头的燃点都提高了...
1830年,法国人沙利埃用白磷代替氯酸钾,制成了一种小巧灵便、长短已接近今天的火柴。这是比较受人欢迎的摩擦火柴。
1845年,人们发现了另一种没有毒的磷——红磷。将白磷隔绝空气在250°C--300°C下加热,就转变成颜色红紫的红磷。红磷要到260°C以上才开始燃烧,可是它单靠摩擦是不能起火的。1855年,瑞典人伦斯特姆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
关于火柴的更多资料:
http://..com/question/39246129.html?si=2
9. 外国的火柴怎么在那都能擦着中国的就不行
楼主说的“外国火柴”是早期的摩擦火柴。
1830年,法国人沙利埃用白磷代替氯酸钾,制成了一种小巧灵便、长短已接近今天的火柴。这是比较受人欢迎的摩擦火柴。 3年以后,瑞典的卑尔加城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不久,火柴很快在欧洲各国流行起来。
这种火柴上涂有硫磺,再覆以白磷、树胶、铅丹火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划火柴时用不着专门的火柴匣,只要在墙上、砖头上火鞋底上轻轻地一擦,火柴就燃着了。这是利用摩擦产生地热,使白磷发火燃烧,接着在铅丹火二氧化锰富氧物质地影响下,使硫燃烧引燃木棒。 白磷地着火点很低,超过40°C就会自动燃烧。
白磷有毒,制造火柴地工人往往因为吸入白磷蒸汽而中毒。用白磷做的摩擦火柴实在不安全,人们提心吊胆地使用了20年。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地小女孩》里描述说:“她手中拿着一束火柴。这一整天谁也没有向她买过一根……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这种火柴就是含白磷的摩擦火柴,那时是论根卖的。
1845年,人们发现了另一种没有毒的磷——红磷。将白磷隔绝空气在250°C--300°C下加热,就转变成颜色红紫的红磷。红磷要到260°C以上才开始燃烧,可是它单靠摩擦是不能起火的。1855年,瑞典人伦斯特姆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他用了一个巧妙而简单的方法,把引火剂分成两部分:火柴头上蘸有氯酸钾盒三硫化二锑,红磷涂在纸条上,贴在火柴匣外侧。当火柴头在火柴盒的侧面摩擦时,达到着火点起火,火星引着三硫化二锑,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帮助燃烧得更旺。火柴杆时椴木、杨木做的,前断又浸透了石蜡盒松香,使火柴擦着后,火焰不易熄灭,容易烧到火柴杆上去。 这种火柴既没有毒,又不易引起火灾,叫作“安全火柴”,很快就风行全世界。
可见我们现在用的火柴更先进更安全。你想,随便一擦就着,你有几条命够烧的?
10. 怎样自制一次性火柴
自制一次性火柴不仅麻烦,而且很危险,涉及危险物品,建议不要自制。(易燃易爆)
火柴头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
这根火柴上涂有少量石蜡。火柴盒两侧的摩擦层由红磷和玻璃粉组成。
火柴点火的主要过程如下:
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磷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