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
绝杀慕尼黑改编自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缔造这段传奇的幕后功臣,就是苏联当时的教练加兰任。在“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这场比赛的输赢甚至关乎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面对整整统治了篮球界36年、没有在奥运会中品尝过一次败绩的美国队时,加兰任率领队伍团结一心向“不可能”宣战。
饰演教练加兰任的是参演过《碟中谍4》的俄罗斯高国民度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拥有精健身躯和刚毅眼神的“硬汉专业户”马什科夫和电影中临危受命的“铁血教头”加兰任,无论外形还是气质都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
在电影中,马什科夫也精准展现了这位“铁血教头”刚毅中带着柔软的一面,他背负着家庭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但他也尊重每个球员的习惯和信仰;他顶着舆论把国际上最新的训练方式带给相对闭塞的队员们;他耐心地用理解和信任将一群不被看好的小伙子拧成一股绳,团结成一支队伍。
在坚毅和强硬背后,他用充满人情味的鼓励和帮助,让队员们相信了“相信”的力量,他成为了队员们“挑战不可能之路”上最有力的信念支撑和信心源泉。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对于苏联人和美国人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场赛事结果争议极大,以至于现在美国人仍拒绝承认这场比赛。
《绝杀慕尼黑》是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上,前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钟凭借一记投篮绝杀,以51:50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是一部表达坚忍不拔精神的剧作。
(2)法国电影绝杀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绝杀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于2017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上映,于2019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
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在比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苏联国家队在最后的三秒里拼尽全力,最终使比赛结果发生逆转。
3. 《绝杀慕尼黑》为何评价很高
这部绝杀慕尼黑的电影,在豆瓣网上评分是8.3,可以说已经不低了。
他之所以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所认可,满足了家庭主妇,产生了一种心理,有很多最后一次检查过程中,把你开心的作者告诉我们,谁努力了,一切皆有可能,画一个大饼给大家,无疑是在那个时代给大家打了一针强心剂,普通的球队也可以战胜大神的球队,戏剧性的转折让自己成为了奇迹的创造者。
我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地方,他们有很多英雄主义,小人物大梦想,有很多电影都是以这种为题材。
4. 《绝杀慕尼黑》最后3秒的悬案,至今仍充满争议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体育 电影《绝杀慕尼黑》成为俄罗斯电影票房黑马,引进中国也收获了极佳的口碑。46年过去了,前苏联男篮在1972年奥运会男篮决赛上最后3秒“绝杀”当时的篮坛霸主美国队,至今都充满争议。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篮球队队员合照。
赛事还原
1972年9月10日,慕尼黑奥林匹克 体育 馆,当时不可一世的美国男篮在决赛中与前苏联队遭遇。为了大洋彼岸的观看需求,这场男篮决赛被安排在当地时间晚间11点45分开球。
但以为夺金如探囊取物的美国人却被当头泼了盆冷水——前苏联队半场时以26比21领先,下半场甚至一度拥有两位数优势。
好莱坞大片般的英雄绝地反击在第4节还剩6分钟时开始上演,分差逐渐被缩小。终场前10秒,美国男篮仍以48比49落后,球权在对方手中。此时,凯文·乔伊斯阻止了前苏联队的传球,道格·科林斯拿球后反击,遭到亚历山大·贝洛夫犯规。最后3秒,前者两罚命中反超比分,美国人已经开始提前欢庆。
历史 性一刻就在此时发生。前苏联队最后仓促一攻未果。但就在终场哨响美国人以为金牌到手时,裁判却提出回表到终场前3秒,重新比赛。场地很快被清理干净,美国人瞬间从天堂坠入地狱。前苏联队员伊万·艾德斯库后场底线长传球找到此前赔上关键犯规的亚历山大,后者在篮下用假动作晃开两名美国队员出手,球打板入筐。
亚历山大完成绝杀。
绝杀生效。美国人当即提出申诉,但最终以2票支持对3票反对被驳回。这场比赛被当作最伟大的时刻载入后来的俄罗斯篮球史。
第二个3秒究竟是否该有,至今都是悬案,但前苏联人在有效时间内命中绝杀却是不争的事实。
争议人物
原本比赛的最后3秒,前苏联队在科林斯执行第2罚之前试图请求暂停,但裁判未予理会,在美国篮球规则中也不允许这样做。美国队开始庆祝的同时,前苏联队官员则冲向裁判,质疑这3秒的判罚。
此时,时任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伸出3个手指,支持了前苏联队的诉求。美国人至今对其举动耿耿于怀,认为他根本没有权力左右比赛结果,而裁判慑于其地位和影响力,最终做出了回表3秒的决定。
多年后,琼斯告诉美国篮协官员,他当时只想追求程序正义,根本没想过前苏联队能真正打成一次绝杀进攻。
即使这3根手指算是琼斯履历上的“黑点”,但与这位英国人对篮球事业的贡献相比,实在是瑕不掩瑜。琼斯是国际篮联创始人之一,1932年至1976年一直担任秘书长一职,也是推动篮球入奥的关键人物之一(1936年柏林奥运会篮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外,他还为中国篮协1974年恢复在国际篮联的合法席位,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都做出了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创立的奈史密斯名人堂在1964年向威廉·琼斯颁发了贡献奖。2007年,琼斯入选国际篮联名人堂。
催生梦之队
这是美国男篮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吃到败仗。16年后的汉城奥运会,前苏联人又一次尝到击败世界霸主的滋味:男篮半决赛,他们以毫无争议的82比76将全美大学精英组成的球队挡在决赛之外。
1992年美国男篮“梦之队”队员合照。图/视觉中国
两次被前苏联踩着肩膀拿到奥运会金牌,让美国人意识到,大学生球员在国际赛场上已没有统治力,只有派出最顶尖的球员才能维持霸主地位。接下来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和巴克利等NBA巨星联手为全世界球迷奉献了一场盛宴,为“梦之队”的传承揭开了序幕。
编辑 张云锋 校对 吴兴发
5. 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 1972年苏联篮球队险胜美国(魔性改编)
最近在中国上映没几天的俄罗斯影史本土电影票房冠军,《绝杀慕尼黑》想必许多人已经去影院中看过了,许多人至今还在怀念电影中的剧情,这部电影是根据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改编的,虽然电影剧情没什么问题,但它最开始因为魔性事实改编,而遭到了当事人的反对。
《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是在2019年6月份在中国上映的,而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男子篮球队在决赛中,以1分险胜美国队夺得金牌的故事。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其导演就这部电影称之为还原祖国英雄们的伟大壮举的电影,可谓是十分的自信。
不过电影上映之后,就遭到了原型故事主角的亲属们的不满,纷纷指责其与真实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对于真实故事情节进行了大量的篡改,甚至有些故事情节完全都不符合当时的情况,可谓是分分钟打脸的节奏,那电影有哪些情节是得到了篡改的呢?下面就来具体的看看吧。
电影的一个主线就是苏联主教练“加兰任”拿奖金给儿子治病,教练把原本给儿子治病的钱,最后拿去拯救患重病的弟子小别洛夫,球队赢得金牌后,全体球员都把自己的奖金都交给教练,而真实情况是,教练带队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祖国、为了荣誉而战,并不是所谓的拯救儿子的生命,所以后来主教练原型的遗孀,将导演告上法庭。
还有就是电影中出现了精彩的“扣篮”得分的镜头,这如果要是放在今天本不没有什么错,但是在当时的苏联篮球界,扣篮被认为是一种不尊重对手的动作,同时在1976年以前,NCAA明文禁止球员在比赛中扣篮的,所以电影中苏联篮球队员是不会因为扣篮而得分的。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还出现出现了许多的与真实事实完全不相符的情节,有些情节甚至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错误,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这部电影在俄罗斯却获得了本土电影票房冠军,不过还是要说的是,电影中有艺术添加,这本无可厚非,但过于注重其艺术效果,而缺乏事实,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就是一种错误。
6. 如何评价电影《绝杀慕尼黑》这部电影的真实事件是什么
《绝杀慕尼黑》是改编自历史上的真实事件: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上,前苏联队在最后的三秒钟凭借一记投篮绝杀,以51:50战胜36年未尝败绩的美国队,是一部表达坚忍不拔精神的剧作。
(6)法国电影绝杀怎么回事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绝杀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是由安东·梅格迪契夫执导,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约翰·沙维奇、马拉特·巴沙罗夫、谢尔盖·加尔迈什、伊万·科列斯尼科夫主演的传记类剧情电影。于2017年12月28日在俄罗斯上映,于2019年6月13日在中国上映。
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篮球锦标赛的决赛中,在比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然而,苏联国家队在最后的三秒里拼尽全力,最终使比赛结果发生逆转。
7. 绝杀慕尼黑真实事件(电影背后真实的故事)
《绝杀慕尼黑》取自当时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那么真实事件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将为您还原当时比赛的过程。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已经保持奥运会63连胜的美国大学生队,阵容并非最优,但实力依然无可匹敌。美苏之间的决赛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比赛,双方每进一个球,每得一分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
趁着美国队立足未稳,苏联队开场便先声夺人,一度取得了10分的领先优势,上半场结束时他们以26比21领先。到了下半场,美国队改变了此前以求稳为主的战术,开始加快进攻节奏,在防守上也加大了紧逼的力度,苏联队对此非常不适应,自身失误显著增多,比分上的优势一点一点被蚕食。
美国领先结束比赛
然而,直到比赛结束前10秒,苏联队一直在苦苦维持领先地位。苏联队在一次关键的进攻没有得分,美国队抢到篮板后马上快攻,道格·科林斯试图上篮得分,苏联队6号萨坎杰利泽情急之下把科林斯拽倒,美国队得到两次罚球的机会,此时比赛时间剩下最后3秒,苏联队以49比48领先。
科林斯第一次罚球命中,苏联队主教练康德拉辛向技术台请求暂停,布置苏联队最后三秒的进攻战术,然而这个暂停没有被执行。
科林斯又稳稳地罚中第二球,美国队反而以50比49领先1分,留给苏联的时间只有3秒了。康德拉辛请求的暂停仍然没有到来,苏联队员只好自己决定这关键一攻怎么打。
苏联队从后场发球,谢尔盖·别洛夫刚接过球,裁判才如梦方醒,吹停了比赛,给了苏联暂停的机会,此时剩余时间只有1秒多。暂停完毕,球员回到球场上,计时器显示时间依然只剩1秒,苏联队员没有顾及其他,他们要争分夺秒作最后一搏。
球从苏联队的底线直接发到美国队的篮下,但等候在此的队友并没有接到球,此时终场的哨声响起,美国队开始激动地庆祝胜利,因为他们非常肯定,他们还是胜利者,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最后三秒重赛
对于最后一分惜败,苏联队似乎已经认命,没有去投诉什么,不管胜负与否,这已经是苏联在奥运会面对美国队打出的最佳表现。
然而,一位在篮球界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美国队忘情庆祝时站了出来,做出了一个改变比赛结果的决定,这个人就是国际篮联的秘书长威廉·琼斯!
琼斯中止了美国人的庆祝,要求裁判重新开始比赛,把比赛时间调回到3秒——科林斯罚完球后比赛剩下的时间。
他的理由是:苏联队在科林斯罚球时已经向技术台申请了暂停,只是当时球场上噪音太大,技术台没有听到,所以当时暂停完后比赛时间剩下1秒是一个错误设置,必须得重新打,而且要打3秒。
苏联绝杀比赛
而死里逃生的苏联队绝不愿意放弃这最后一次机会,只是,这主宰球队命运的最后一球该交给谁去投呢?
康德拉辛最后出人意料地让球队的另一个别洛夫——年仅21岁的亚历山大去解决比赛。
一番折腾以后,两队球员重新回到场上,但美国队对苏联队的最后一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甚至没有派出队中最高的球员去干扰苏联队发球的线路。
年轻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此前手感不佳,11投仅有两中,但关键时刻,他的最后绝杀把最终比分定格在51比50,胜利者变成了苏联。
美国赛后拒绝承认比赛结果
奥运会七连冠,63场连胜,经过这场巨变后烟消云散,美国队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他们向裁判委员会提出了申诉,裁判委员会的五名成员,分别来自匈牙利、古巴、波兰、意大利和波多黎各,后两位支持美国队的申诉,而前三位不同意,申诉最终被驳回。
这届奥运会篮球赛冠军苏联、亚军美国、季军古巴。美国队拒绝承认结果,他们也拒绝领取本该颁发给他们的银牌,于是这些奖牌至今仍被保管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默默地等待他们的主人,但是这批美国队员至死都没有去把银牌带回家,也不让自己的家人、后代去领取。
8. 绝杀慕尼黑立陶宛球员为什么坐牢
因为倒外汇的原因
绝杀慕尼黑立陶宛事件是奥运会期间,苏联男子篮球国家队的立陶宛球员保劳斯卡斯,因为倒外汇的原因,甚至可能面临监禁。
绝杀慕尼黑是由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导演的一部讲述有关篮球运动题材的电影。该电影是根据真实体育历史中著名的传奇真实事件改编的。
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前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
然而,一位来自苏联的不知名篮球教练,率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比赛结果发生逆转,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真实事件中这场球赛的传奇之处就是因为在比赛绝杀前,美国对还是领先的,甚至开始庆祝比赛的胜利,而苏联队的领队好不容易争取了3秒钟的时间,并在这3秒钟内完成得分,而且还是在底线发球,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了,但是最终苏联队做到了,以至于当时的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都不敢相信。
9. 如何评价电影《绝杀慕尼黑》
《绝杀慕尼黑》是一部体育电影,还原了1972年9月10号,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馆,美国篮球队和前苏联队相遇,可以说实力相当的美国篮球队和前苏联队,打的扣人心弦。其结果是苏联队最终战胜。
感谢您的阅读。
10. 绝杀播出后的评分是多少
绝杀这部剧在播出之后评分并不是很理想,在豆瓣的评分只有5.5分。好多人都对这部剧没有什么太大了喜爱之处,我也从影视点评中看到了对这部剧好多人都是非常不满意的。那么今天在这里就给大家具体说一下,具体不满意的点的地方在哪吧?
第1点,业余演员的表现。
该剧在剧情的编辑上有很大的错误,好多人都说如果一部电视剧的底线如何来形容就可以参考此部剧。换句话来说就是根本没有任何底线剧中很奇葩的行为是抗日剧里的女特工,居然还带有现代的美瞳,好多人都对其不是很满意,完全没有体现出抗日,使得那种气氛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而且剧情完全没有逻辑,好多地方都解释不通,而且那些业余演员的表现,更是遭到很多人的批评,批评他们简直是在浪费剧组的经费。
第2点,影评有太多的差评。
在这里我就筛选几条差评给大家看看吧。第1条就是我是非常喜欢看谍战片的,但是这么差的谍战片还是头一次见到。第2条就是剧情非常的差劲,而且漏洞百出,该填的坑没有填上,该解释的没有解释清楚。第3条就是女主角的演技是很差劲的,表情非常的僵硬,而且说话的语气完全不符合该角色的期间。还有其他非常强烈的批评,在这里我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大家感兴趣可以去自行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