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票房是怎么算的 我想知道怎么算票房
电影每次上映以后。看是否好看。都是看
票房
。怎么算的呢?
票房就是卖了多少票,收的总票款。
每家
电影院
都有票房,加一起就是总票房。
公布的票房都是
观众
买
电影票
的钱,暂且认为没有水份
然后电影院,制片方、发行方(有时候和制片方是一体的)按50%,35—40%,10—15%进行分成。也就是制片方一般只能拿到票房的1/3左右。...
㈡ 电影的票房是怎么统计,怎么计算票房的
票房=票价X购买人数。(票价无论购买者是否有折金券或打折,一律按原价计算),引用下别人 对这两者比较的回答吧:12年以前,《泰坦尼克号》在中国上映的时候,票价是20元一张,有的地方10元一张,而《阿凡达》以济南新世纪电影城的票价为例:普通票价:50元。普通3D:80元。IMAX:150元(北京价格还在不停的涨),再说《阿凡达》作为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看的就是3D效果,自然高价票卖得多。于是可见,《阿凡达》的平均票价比当年泰坦尼克号高了一倍还多。这还是在经济状况较为稳定的济南,如果是上海,北京,广州,这种差距会更大。12年以前,统计制度也是不完善的,或者上报数量存在很大误差。统计的大多是“公办”影院,而现在的统计制度比较完善了。在很多非发达国家,以前看一场电影是非常奢侈的消费,而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看电影只是普通的一种消费手段。但就是在12年前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仍然有数量极其巨大的国人观看了泰坦尼克号(包括当年只有6岁的我),所以说硬用票房来比较《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的高低,对后者不够公平。这样计算下来,即使不计经济发展,统计水平等各方面原因,只看票价。《泰坦尼克号》当年的全球票房是18亿美元。今天的《阿凡达》要想超越泰坦尼克号,则必须拿出30亿以上的票房才可以。
㈢ 票房是怎么算的
目前国内统计票房的机构主要有两家,一个是广电总局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另一个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
前者是通过影院的计算机售票系统统计,后者是通过各个放映单位逐层联网上报完成。 但是由于目前通过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完成数据报送的影院只存在于大城市的部分主流院线(业内称为一级市场),像县级市这样的二级市场和农村市场,以及主流院线内没有安装计算机售票系统的影院,仍然是以手工统计上报为主
㈣ 一个电影的票房是什么按怎么计算
票房就是电影院卖出多少该片的电影票的数目乘以这个电影票的票价所得,票房越高说明电影越卖座越多人看,但是不同电影票价有些许出入,所以票房只是一个大概的比较并不绝对,同时也并不是票房越高这个电影赚越多,因为电影的成本不一样所以也不能直观地说票房高他就赚得比票房低点的多,还有根据片方和电影院的分成协议来瓜分最后的票房收入,并非所有票房都进片方口袋。
票房一般是指这部电影从上映到下架为止的票房收入,单日票房就是指当天电影卖出的票的总值,单周票房指这周卖出的票总值,根据当周票房和单日票房其实可以看出电影的火爆程度,因为有些票房高的可能是上映时间长累计的,一些票房低的可能他才上映没几天所以看不出当中的区别,用当日票房比较就能容易看出今天看这部片子的人多还是那部片子的人多(前提是票价相差不远)。
㈤ 电影票房是怎么算的
票房就是卖了多少票,收的总票款。 每家电影院都有票房,加一起就是总票房。 公布的票房都是观众买电影票的钱,暂且认为没有水份 然后电影院,制片方、发行方(有时候和制片方是一体的)按50%,35—40%,10—15%进行分成。也就是制片方一般只能拿到票房的1/3左右。
㈥ 电影院的票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每天统计,通过影城的售票系统直接在结束当日营业后上报当日票房数据到中影,再由中影的数据处理系统算出结果,全部数字化。
比如a影院一天放映了6场建党伟业,有学生票:30元,共10人,标准票:60元,共10人,团体票:20元,共10人,会员票价:15元,一共10人,那一天的总票房是:30*10+60*10+20*10+15*10 现在影院都实行的电脑售票,这些售票系统是和国家电影局电影专项基金管理中心联网的,每天的固定时间都会自动向专基中心发送票房数据,分成统计和票房统计是一个体系内的东西,不能分为两个体系,分成肯定要依靠影院票房的数据,跟票房没有关系的单位随便去统计,影院也不让,能设计到分成的也就是院线和发行公司,统计也是院线发给发行公司。 发行公司在发行前会给影院一个发行通知,每部电影都会规定一个最低售票价:比如变形金刚三的最低售票价15元,任何形式的团体、优惠会员卡均不得低于15元,也就是只要进一个人看电影,就最少要出一张15元的票。
㈦ 电影票房怎么算
票房就是一部电影从开放预售到从所有影院下映中间过程中,观众为这部电影付出的实际票钱。比如一部电影票价50块,那么看这部电影所付的票钱就是50块。假如售票APP给打八折,那么这些折扣和优惠虽然也是在观影过程中付出的消费,但不计入票钱的计算。
而一部电影的平均票价乘以它的总人次,就是一部电影的总票房。
(7)电影票是怎么算票房的扩展阅读:
截止2021年3月3日中国票房最高的是《战狼Ⅱ》,该片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以56.8亿元雄踞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并在中国内地创下累计观影人次1.4亿的成绩,荣登“单一市场观影人次”全球榜首。
截止2021年3月3日全球票房最高的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影片改编自美国漫威漫画,是漫威电影宇宙的第22部电影,讲述了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毁灭性事件过后,复仇者联盟在剩余盟友的帮助下再一次集结,逆转过去,重新创造希望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4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2019年4月26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以全球票房27亿美元的成绩,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成绩第一名。
㈧ 包场电影怎么算票房
根据票数计算
电影院包场看电影是预先定下一场电影的全部或大部分座位,将全场暂时据为己有。
票房,原指电影院售票处,后引申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电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况。后来逐渐有公司专门统计电影的票房,给出更为明确和直观的数据。包场后别人就不能再买这个场次的电影票,而票房自然也就不再卖票了。
包场也可用于网吧、酒吧等营业性场所,在支付一定货币后某一时段内对相关物品的使用权。想要包场看电影可以去电影院前台询问具体费用。
电影院规模分类: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中型701座~1200座或5~7个厅,小型700座以下或4个厅。
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
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
㈨ 票房是怎么算的 我想知道怎么算票房
电影每次上映以后。看是否好看。都是看票房。怎么算的呢?
票房就是卖了多少票,收的总票款。
每家电影院都有票房,加一起就是总票房。
公布的票房都是观众买电影票的钱,暂且认为没有水份
然后电影院,制片方、发行方(有时候和制片方是一体的)按50%,35—40%,10—15%进行分成。也就是制片方一般只能拿到票房的1/3左右。...
㈩ 电影票房是如何计算的
行业常用的票房收入计算公式为“票房=总座位数×场次×上座率×平均票价×天数”。
但此公式只是一个演变转化后的公式,而还是不完整的表达公式。
票房收入的表达为“票房收入=观影人次×票价A+观影人次×票价B+观影人次×票价C…………”。若进行简单的转化,可得到“票房收入=总观影人次×平均票价”。而展示公式也是在这基础的表达式中衍生的,其中展示公式中“总座位数×放映场次×上座率”这三者乘积的实质就是“观影人次”。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更有条件找到“总座位数、放映场次、上座率”这个三个预测数据,因此才有了常用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