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电影我的战争怎么样

电影我的战争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9-18 10:36:43

如何评价电影《我的战争》

难生共鸣的“我”
文/梦里诗书

个人对战争片的好坏之分,从不指在电影能有着多么宏大刺激的战争场面,而更在于其本身能否用那些鲜活真实的生命去承载战争之殇与和平之思,但《我的战争》中一味的战火渲染,剧情的散乱,人性的苍白,都只是使电影变的肤浅平庸。

难以否认这是一部在战争场面上下了不少功夫的作品,可惜于逼真的战争并没有去写实其所带来的冷酷残忍,电影只是用战争在不间断的渲染着主旋律的英雄情怀,但这不是一部虚构的《指环王》,无数人的生死都可赋之笑谈,战争背后有着多少的苦难,数以万计的英魂却只是在电影中成为了衬托那一腔英雄热血的悲情,这样的作品从本质上来说,虽然稍胜于全然无法入目的抗日神片,但与前者不思战争之殇的做法并无不同。

《我的战争》虽是一部以小人物为视角的作品,但电影并没有为观众带来一个小人物面对战争的那种真实,其只是一再的用一场接一场的战火来营造看点,殊不知这样建立起来的战争早已败絮其中,爱情的附加不但难以引人共鸣,反而使故事充满了虚假的做作,而单一化的视角,更令本错综复杂多方角逐的鏖战,变成了一场毫无战术可言的自欺欺人,如若不是电影将背景在伊始设定于了抗美援朝,那么这甚是一场可以套搬于其他战争之中的移花接木。

在现如今,不论意识形态如何,战争片所最终着点的都必当该是反战,电影看完后给人的观感绝不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而是对战争原罪本身深省的反思,以此再突显的爱国主义情怀才会变的真挚动人,但在这部剧情散乱的电影中几乎无从建立起真挚的人物情感,人海战术的牺牲亦变的难有感怀,当生命的逝去只是变成了电影强行煽情的手法,这样的战争片且不谈对比何般他国经典,就拿冯小刚的《集结号》来说也是谬之千里。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最为根本的是有对生命的尊崇和战争的反思,但无论从诸多国产的抗日神片,还是这部以“我”来着点的抗美援朝,却连这一点都做的乏善可陈,又能拿什么来引人共鸣,追思先烈。

② 《我的战争》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战争片作为类型片的一种,在全球粉丝、影迷心中都享有很高的盛誉。不少影片、影人都在奥斯卡亦或是柏林、威尼斯、戛纳等国际A级电影节上揽获多项大奖殊荣。


之于我,战争电影的启蒙则属于纯正国产味儿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英雄儿女》什么的。那时候没有娱乐,电视机都很少。在偏远山村的露天电影院能看一部电影,已经是非常满足的一件事儿了。也因此,会记忆如此犹新。


再后来就是三大战役,当时被称为史诗级的战争大片,那场面之壮观,在当年看来绝对是叹为观止。当然,还有就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豆瓣评分高达8.1,即使是国产片中,也算是佼佼者。



进入录像厅时代后,看到了不少未能在内地院线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其中就包括不少的战争大片。对比之下才发现,好莱坞电影工业真牛。虽然国产的战争大片三大战役在内地已经非常牛气,但看了《战争启示录》《野战排》《拯救大兵瑞恩》后,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大片。


再后来,冯小刚用一部《集结号》定义了国产战争大片的新标准。影片上映之后,无论口碑还是票房,点赞与撒花齐飞,票房与交口共舞,成为当年一部现象级国产大片。而张艺谋《金陵十三钗》中的街头巷战战争戏拍的也很有里程碑意义。冯小刚《一九四二》中虽然战争戏份不算多,但很用心,延续了《集结号》的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的《集结号》《一九四二》的战争爆破团队来自韩国,并因此与韩国的幕后制作团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则首次在国产大片中使用好莱坞团队,为其打造残酷且惨烈的战争场景。效果极为震撼,而且非常安全,不会有人员因爆炸烟火而伤亡。


这几年,随着片源的不断丰富,看的战争片越来越少了。再加上一些国产抗战神剧、神片对该类型片的过度消费,观众对国产战争片的兴趣也很难再提得起来。很多人对国产战争片的印象还停留在《集结号》,甚至《血战台儿庄》阶段。不过,这部《我的战争》或将扭转观众对国产战争电影的固有看法和偏见,用实力再次为国产战争大片定义新标准。


《我的战争》,重点突出“我”和“战争”。这种视角,在以往的国产战争大片中是比较鲜见的。既然是“我的战争”,那影片就注定有很多主观视角来呈现战争的残酷性。也因此,在拍摄上,《我的战争》动用了很多全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我”为核心切入点,将战争场面打造的淋漓鲜活,让每一个观众都仿若置身战争场景中,成为影片主角“我”。


《我的战争》其核心内容之一是“活着回来、平安回来”。片中,类似的主题被反复呈现,真正体现了人本位。而这,也是以往主旋律、高大上国产战争大片中鲜少出现的元素。因为有了人本位这个主题,影片对兄弟情、战友情、儿女情、父子情、母子情等人间真情的诠释与刻画,才如此丰盈动人,充沛感人。战争的残酷性也从这个侧面更加凸现出来。


《我的战争》角色有次重,主次人物的戏份也有多寡之分,但总体上讲,这是一个群戏,每一个角色,无论主角孙北川(刘烨)、孟三夏(王珞丹),还是配角张洛东(杨祐宁)、李顺良(黄志忠)、王文珺(叶青),都被塑造的鲜活而立体,丰润而饱满。


诚然,在战争片笃粉心中,《我的战争》最值得说道说道的还是其对战争场面的神还原,视觉上的冲击配合于情感上共鸣,从而让影片的戏剧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饱满释放。


用一个字形容《我的战争》的战争场面,就是“真”。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太真了”。影片在细节上的处理显得非常老道。无论是军人的服装服饰,还是面部妆容,亦或是战地的尖刻条件,都被复原的出神入化。对情感诉求的表达则很东方,很中国。


而对爆炸硝烟、枪林弹雨、飞机狂轰、强力火力等写实画面的打造,《我的战争》更是不遗余力。其气势,绝不输于任何一部好莱坞战争大片。远景、近景镜头的无缝切换,将“我”以及兄弟姐妹们的战争心况都传递的恰到好处。由于要表达的是“我”的战争,影片后半程的战争场面戏,有很多时候都是以“我”为第一视角的,从而让现场感更加逼真,也更加淋漓尽致。战争的残酷性也因此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对观众内心世界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全景式再现战争的宏大和残酷,《我的战争》从导演到摄影再到演员也是吃尽了苦头。摄影师全程贴身跟拍刘烨、杨祐宁等;刘烨在拍摄爆炸戏时差点被毁容,在拍摄肉搏戏份时脚被崴伤;杨祐宁腰部也受伤;以王珞丹为首的女演员虽然扮演的是后方文艺兵,但拍摄时条件也相当艰苦。在零下数度的天气状况下,趟冰水,过冰河,而且拒用替身。如此敬业,值得点赞。

③ 票房惨败,豆瓣评分仅5分的《我的战争》到底有多烂

看过,没多烂,相反还挺好的,豆瓣瞎鸡评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评这低我都怀疑是不是故意有人差评

④ 如何看待电影《我的战争》

影片充分体现了导演对历史的无知、战争的无知、对解放军的无知。做为一部战争片,导演却在影片中给我们展现出他对战争的无知。最雷人的场景就是炸山埋坦克的情节,凭几个炸药包就能把半面山给炸塌了?朝鲜战争的因素体现不够明显,打斗的场面太过虚假,每次打斗美军每次都是呆若木鸡坐以待毙。

⑤ 如何评价《我的战争》

不要骂我说话难听,这部电影就是个球,一点意识都没,演的什么玩意?

⑥ 如何评价电影《我的战争》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香港鬼才导演彭顺执导,刘烨、王珞丹、杨祐宁、黄志忠、叶青、王龙华主演的战争史诗巨制《我的战争》将于9月30日全国上映,近日片方发布了“冰与火之歌” 版导演特辑,第一次展现了影片拍摄现场彭顺不为人知的一面。通过视频不但可以看到导演如何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表现不一样的宏大战争场面,更能感受到彭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犹如一曲冰天雪地的片场和热火朝天的爆破场面所谱写成的冰与火之歌。
彭顺导演凭借《见鬼》、《危城曼谷》(泰国版)、《C+侦探》、《风云II》、《妄想》等作品早已蜚声影坛,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香港金像奖、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多次获得奖项和提名。对于首次执导战争题材电影,在导演特辑中彭顺表示非常希望拍一部具有自己风格的战争电影,把自己的商业视角和独特的拍摄手法与传统战争题材相结合,完成一部真正的商业战争大片。据了解,为了尊重历史并拍摄好《我的战争》,电影开拍前彭顺翻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和影像资料,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入了解学习,在电影拍摄间隙彭顺则抓紧时间和枪械组老师交流,充分熟悉每一种武器装备,以便更好的完成拍摄,如此狂热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细节的极致把控,使得主创人员对导演深感佩服。
“导演希望能够呈现给我们不一样的战争片,而且压力非常大,但是在片场他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只为了让我们能更专注的投入到拍摄中”,王珞丹这样评价导演。杨祐宁则表示:“导演在片场只要一坐上导演椅就会很亢奋,有什么画面,需要补什么画面,全在他的脑子里。”刘烨对导演的评价是最中肯的:“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人,在片场一直专注的看着镜头,就是那种典型的工作狂类型,工作占满了他全部的时间,很专业,很敬业。”
为了尽量真实还原抗美援朝战斗场面、把最真实的感觉呈现给观众,彭顺表示:自己坚持实景拍摄战争场面,并在拍摄战斗戏时会要求摄影师在距离炸点最近的位置完成拍摄,跟演员一起经过炸点,只有这样才会体现出战场的真实感。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大量的使用GoPro进行拍摄,用第一人视角呈现画面,给人更加真实的感受。在使用GoPro拍摄过程中,不仅要求演员持机表演,彭顺还亲自持机进入“战场”真实感受战场的危险。彭顺要求电影中的爆破场面使用真实爆破,这对影片增加了很大的拍摄难度。在保证演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影片中大部分爆破镜头都是采用真实爆破,在拍摄过程中同一个画面,会因为爆破或者演员走动问题重复拍摄多次。彭顺希望通过这种拍摄手法和严格的画面要求,让观众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最真的战场,用不一样的拍摄方式梳理战争电影的全新模式,带给观众全新感受,希望能够创作出一部真正有他个人风格的战争题材商业大片。
辗转多地拍摄,导演与工作人员同甘共苦
《我的战争》于2015年9月28日在辽宁省调兵山市正式开机,全片历时118天,转战三省四县十几个拍摄场地,于2016年1月13日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杀青。拍摄过程中,剧组从气温摄氏二十多度的北京转战气温近零下二十度的河北、东北等地,全部工作人员曾在零下十几度的情况下拍摄近半个月的夜戏,被风沙塞满口鼻和浓烟熏黑衣服更是家常便饭。即使是第一次如此严酷的地点拍摄,彭顺依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总是第一个到片场检查场地、道具等,确保不耽误拍摄进度,拍摄过程中多次亲身上阵示范指导,其敬业程度得到全剧组认可。在面对镜头时彭顺也幽默的表示道:“我平常很想跟工作人员、演员一起,所以我在外边跟他们一起感受这个拍摄现场,但天真的太冷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的战争》拍摄期间彭顺迎来了50岁生日,工作人员贴心的准备了生日蛋糕为他庆祝生日,彭顺感谢剧组人员关心的同时表示虽然剧组拍摄条件艰苦,但一定要通过努力拍摄出一部真正商业战争大片呈现给观众。

⑦ 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

《我的战争》和以往的战争片一样,战争场面拍的气势恢宏巨大,但我觉得现在的战争片画面音效更加逼真。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战争 观后感 ,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战争观后感篇一
《我的战争》节选自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的是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的 故事 。我想,《我的战争》选择在“九·一八”纪念日的前夕上映,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为的是唤醒中国人的民族荣辱感,铭记历史,继续前进。

80后的我,除了在教科书里学到了关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之外,就是通过影视作品了解相关历史。我感觉影视作品更有渲染力,更直观。近几年,关于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大制作越来越多,例如《百团大战》、《集结号》、《辛亥革命》等,这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息息相关。2013年11月,在考察山东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 文化 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流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这也符合80后、90后的观影需求,他们不太习惯通过历史书了解历史,而是对反映历史的影视作品颇感兴趣。

我对抗美援朝战争知之甚少,通过观看《我的战争》,我被老一辈爱国将士的精神深深震撼着:中国抗美援朝军人典型代表——九连连长孙北川,他身经百战,习惯了枪林弹雨,不知道什么是恐惧,是个真正的战斗英雄。在第三场巷战战役中,当他陷入弹尽粮绝,生死一线之际,他陷入了劫后余生的恐惧,面对残酷的战争,面对随时而来的死亡,面对随时都可能失去的爱情,他第一次害怕了。但在恋人孟三夏的情感激励下,在面对战友兄弟一个一个倒下之时,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呼唤之下,他重新走出了恐惧的阴影,再一次拿起了冲锋枪,踏上战场;文工团乐队指挥刘诗文,中国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主动报名参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朝鲜战场,可是在面临极其艰苦的环境之时,又陷入了强烈的恐惧之中,最终,当女友文珺意外牺牲之后,刘诗文心底的坚韧终于被激发出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付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是我们可以深爱我们的国家,“铭记历史、继续前进”。
我的战争观后感篇二
这是一部在上映前就引发争议的影片!

这是一部在观影后仍引人思考的影片!

血与火交织的朝鲜战争,是这部影片聚焦的主题。影片改编自巴金的小说《团圆》,讲述了一群平凡又非凡的年轻军人为保卫共和国毅然决然奔赴战场,在残酷的血雨中所经历的那些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

观看完这样一部“标准”构思的战争影片,感触最深的首先还是战争暴力的血腥与残酷。作为“装饰死亡的艺术”,战争的残酷从来就是古今中外影视或文学作品呈现的焦点,朝鲜战争尤其如此。战火后的疮痍不时敲击着观影者的心灵。其实,在影片之外,有关这场战争的残酷还是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当然,这种残酷部分源于敌我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

根据金一南《军人生来为战胜》一书记载,朝鲜战场上美军一个军就拥有坦克430辆,而我志愿军入朝的6个军,一辆坦克也没有。这一装备差距的代价,在影片中得以呈现。再比如,美军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就拥有汽车约7000辆,而我志愿军入朝之初,主力三十八军只有汽车100辆,二十七军则只有45辆。空中力量的悬殊就更大了。我志愿军当时不但没有飞机,连防空武器也极度缺乏。面对美军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当时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75毫米高炮,还要留12门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最初带入朝鲜的,竟然只有旧式的日制高炮24门。至于雷达则一部也没有,搜索空中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对此,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后来也回忆道:“我们在北朝鲜战场上空几乎未遭抵抗。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线。在头一年,对方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

对于这场战争的残酷,当年的影片《上甘岭》也曾有过经典的刻画。影片以“战壕真实”为鲜明特征。在尚不具备鸿篇巨制条件下,当时的影片编导选择了上甘岭战役这个局部,“以小见大”式地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将镜头聚焦于战役中志愿军某师某部八连和八连驻守的坑道特定环境,集中塑造八连连长张忠发等基层官兵形象,让观众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志愿军作为整体坚不可摧的意志和力量。影片中那个生动的细节感染了几代人。志愿军官兵在坑道里坚守多日,没有喝上一滴水,口渴难耐,排长讲望梅止渴的故事,连长带头干咽饼干。师长派人给坑道官兵送来两个苹果,大家拿在手里轮流闻一闻,谁也舍不得吃一口。影片之所以被誉为战争的诗篇,应该讲,其诗情中渗透着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无比深情,这是重要的原因所在。

在《我的战争》影片中,也有类似的细节刻画。比如,在影片的末尾,穿越战场硝烟的火车回来了,跟片头几年前的热闹一样,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只是车头上少了孙北川以及千千万万个和孙北川一样的英雄儿女,画面上其他跟孙北川一样的战士抱着家人痛哭,当张洛东跑向孟三夏的时候,孙北川的笑容定格了。站台上,孟三夏下意识地捂着断臂,胜利的列车驶来,姑娘却没有等来自己的爱情。战争就是战争,它在不经意之间猝然来临,又在不经意之间分隔生死。敌机呼啸的轰炸、漫山遍野的枪炮,几乎让观众闻不到一丝生机的味道。曾经,列车驶 出国 境的第一站就是空前惨烈的伤亡,而今,列车归来更是承载着太多痛失亲人的噩耗。原著巴金小说题为《团圆》,或许想表达的就是这种残缺后的团圆。

犹记得,韩静霆在小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中,对女人在战争中的牺牲与承受赞誉有加。在充满雄性荷尔蒙单一的世界里,应该说,影片中孟三夏的出现平添了一丝柔和的温度和色彩。战争将男人练就铮铮铁骨,亦让女性多了份飒爽英姿。在《我的战争》影片中,王珞丹演的应该说很出色,通过江面大桥遭遇战、五里亭攻坚战、小镇突围战和537高地争夺战,在腥风血雨中描摹出了共和国女军人的作风和情怀。

意大利左派导演贝尔纳多·贝托鲁奇曾经说过,个人是历史的人质。60多年过去了,有关这场战争的定位有些讨论也不足为怪。但有一点却是无法遗忘与虚无的,那就是与这场战争关联的所有个体表现出的那些英勇、牺牲、无私与大爱。这一点,无论是普通的战士,抑或共和国元帅,情感是相通的,也是共鸣的。比如,有关这场战争的出兵,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元帅在《彭德怀自述》一书中如此追忆道:

“1950年10月1日国庆后,4日午,北京突然派来飞机,令我立即上飞机去北京开会,一分钟也不准停留。……散会后,中央管理科的同志把我送到北京饭店。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以为是沙发床,此福受不了,搬在地毯上,也睡不着。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美国人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的后记中,也超越政治层面对这场战争进行评述说:“这场战争中大量具有人性的事例——战场上的英雄主义、自我牺牲精神、对敌人个人的仁慈和同情——使有关这场战争的讨论经久不衰。”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令人深思——“你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以后会不会有人记得?”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永远深思的叩问!
我的战争观后感篇三
中秋节 这天,南京受台风影响,从早到晚下一直雨,而且越下越大,但这并没有阻挡我要去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卢米埃南京弘阳广场影城。

说起看电影,那还要追溯到2006年秋天的一天,在上海出差的我,独自一人闲暇之时,到曹杨电影院看了一场由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世贸中心》,电影描写了911恐怖袭击中纽约消防局的消防队员参加世贸中心救援的故事,是一部在灾难片中宣扬美国人性和价值观,宣扬英雄主义的影片,和《拯救大兵瑞恩》《第一滴血》《真实的谎言》历来的美国大片一样,影片推崇的是美国式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情结,当时我懵懵懂懂的想,中国历史上在抵御倭寇的战争中,在反法西斯和民族解放战争中,也有那么多英雄,怎么现在的银幕上出现的都是“美国英雄”。

这就是我时隔10年后,今天特地走出家门,冒雨走进影城观影的原因,因为今天有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我的战争》全国首映,因为这部电影的宣传片在网上引起争议,因为我十年没有看电影了。

因为知识储备有限,由于掌握的资源和信息量的匮乏,我是不擅长写专业性影评的,充其量写这篇小文只能说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抒发一下自己的观影感受。

近年来,在追求商业利益的电影市场,在追逐票房第一目标的竞争中,国产电影观众和票房经常不敌美国大片,这种现状已持续多年。看《我的战争》我是有了思想准备的,不为观众的多少动摇我的观影决心,也不会因争议纷乱影响我的观影心情。

《我的战争》和以往的战争片一样,战争场面拍的气势恢宏巨大,但我觉得现在的战争片画面音效更加逼真,战争场面更加震撼、惨烈,可见如今的电影拍摄技术借助于电脑特技已经日新月异了。

影片从志愿军九连和文工队入朝参战前的火车站相遇拉开序幕,先后设置了江面大桥遇袭、五义亭阻击攻坚战、小镇排雷突围战、537高地争夺战等剧情,通过一批血性军人,热血青年入朝参战,在一场场枪林弹雨战斗中生死与共的经历,演绎了战火纷飞中的兄弟情、父子情、父女情、恋人情,讴歌了人生角色的升华和生命在残酷战争中的蜕变,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战地英雄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影片中的每一场战斗中,都有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壮烈牺牲:五义亭峡谷为炸毁美军坦克牺牲的大斧子、小镇突围中掩护战友牺牲的老爹和王文珺、537高地争夺战牺牲的老梆子、连长孙北川,还有在江面大桥遇袭、小镇突围、537高地争夺战中倒下去的没有名字的志愿军战士。还有那些在战斗中血肉模糊的战士,那些在战地救护中疼痛无比的伤员,那些虽伤残但活着回来的勇士,哪一个不是最可爱的人,哪一个不是共和国的英雄!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为正义而战是神圣的,国家的英雄是可敬的。全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歌颂为国家为民族或献身或活着的英雄,每个国家都有或活着或牺牲的英雄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美国大片中更是不断向全世界推崇他们在二战、朝鲜战争、中的英雄,不断推崇在灾难来临之时充满人性光辉的英雄,不断推销输出他们的价值观,我们的电影观众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没有感到奇怪和诧异。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有他们国家的荣誉和骄傲,他们民族的尊严和自豪,他们崇拜英雄情结。纵观各国数不清的无名烈士纪念碑,无名英雄墓,无不彰显崇尚英雄的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这些国家的人们并没有过多议论所在国家参与或发动战争的正义与否。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和国的缔造者在北京建造了雄伟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是共产党执政后奠基的,但看看纪念碑后面的碑文就知道纪念碑不只是纪念缅怀共产党的英雄。

我一直觉得不可理解的是,各国都在歌颂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英雄,也没有人过多追问英雄产生的那场战争正义与否,不知道《我的战争》与别的战争有多大区别,为什么对《我的战争》这么敏感。

说实在,只有经过战争才知道战争的残酷,只有经过战争才知道生命的脆弱,只有经过战争才知道和平的宝贵,只有经过战争才会厌恶战争。全世界各国都不想卷入战争,各国人民都不愿意置身战争,但发动战争是国家行为,是统治者的意志,人民只能被迫参与战争,所以,正义和非正义战争不是哪个人书写的,而是由历史定论的,看待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必须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不能割裂,也不能偷梁换柱,不能把战争和战争中的英雄等同而论。记得当年有句经典的话说过,什么阶级说什么话。因此,我认为评论战争所持的立场决定了对战争历史的态度和战争背景的审视。

《我的战争》这部影片和众多的以战争为题材的中外影片并无多少不同,之所以引发争议不是战争片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今信仰的缺失,精神支柱的垮塌,各种思潮泛滥,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尖锐的斗争,改变中国颜色的暗流涌动,推波助澜的背景下,这样理解这场因影片和宣传片引发的争议我认为就不奇怪了。

影片《我的战争》最后,在537高地争夺战中身负重伤的孙北川和张洛东躺在阵地上有句 经典台词 对话:张洛东问连长孙北川“我们现在所做的事,以后的人是不是还会记得”,孙北川回答道:“会记得的”。听了这样的话,我感动的眼泪流了下来,时隔数十年,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我们能忘记这些用血肉之躯换来几十年和平的英雄吗?我们还记得这些英雄吗?我们还在喋喋不休的为影片名称争论吗?

影片《我的战争》和影片《英雄儿女》都取材于巴金先生的作品《团圆》,都是以战争为大背景的英雄颂歌。我觉得,有民族尊严和民族精神的人,有英雄情结的人,不要再分“左粉”“右粉”了。让我们在尊敬各国英雄的同时,首先尊敬自己国家的英雄!不要忘记“我的战争”中我们的英雄!

向为国家和民族尊严而战的英雄致敬!

看了电影我的战争观后感的人还看了:

1. 《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

2. 《我的战争》观后感

3. 我的战争观后感精选

4. 观《我的战争》后感

5. 《我的战争》观后感 《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

⑧ 电影我的战争好看

我的战争这部电影很一般,战争场面还可以,但电影太主旋律了,英雄人物都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战争可以拍,但是要拍出人性化的一面,跟现在上映的《血战钢锯岭》相比就差了很大一截,跟国内的集结号比也有差距。

⑨ 如何评价电影 我的战争 My War

二流子导演凭着地摊知识和意淫拍出的强行煽情的战争片,从预告到剧情都膈应人

⑩ 电影《我的战争》剧情怎么样 剧情介绍

剧情简介:
中国有这样一支英武勇猛的志愿军,他们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远赴朝鲜,在并肩作战的日子里一起经历生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孙北川(刘烨饰演)是这支队伍的核心首领,他身经百战、个性粗犷但心地善良,在战场上向来无所畏惧,而遇见文工团队长孟三夏(王珞丹饰演)之后,这份勇猛又多了一层责任感。孟三夏是个性格爽朗、嘴硬心软的直肠子,跟粗线条的孙北川缘起于抬杠,在共同经历了战场的生死考验之后,孟三夏内心的柔情被唤醒。与此同时,孙北川的好兄弟、司号员张洛东(杨祐宁饰演)也对孟三夏暗生情愫,孑然一身的命运造就了他单纯、乐观的个性,为了撮合北川与三夏,他甘愿隐藏自己的感情,但在唯一的亲人老爹李顺良(黄志忠饰演)牺牲后,张洛东第一次尝到痛苦的滋味。李顺良是张洛东的养父,也是队伍里的老兵油子,他淡泊世事讲话句句戳中要害,是九连的润滑剂,也是张洛东的精神导师,他的牺牲促成了张洛东人生的重大蜕变。

阅读全文

与电影我的战争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什么超清电影免费网站 浏览:811
电影院什么格式3d 浏览:140
老电影东方旭完整版免费观看 浏览:785
最近新播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917
好看的最新3d动漫电影大全 浏览:391
好看的电影主题人物形象 浏览:595
上世纪有声电影有哪些 浏览:962
末代溥仪电影免费 浏览:561
囧妈在线免费大电影 浏览:382
影音先锋里电影怎么下载 浏览:555
你将要看什么电影英语怎么说 浏览:866
首个电影你们看的什么 浏览:591
单位发的万达电影票如何使用 浏览:848
优酷有的电影为什么不能投屏 浏览:786
为什么电影下进u盘看不了怎么办 浏览:946
爱色情的电影有什么名字叫什么名字 浏览:769
后天免费电影在哪里看 浏览:351
qq买了电影票怎么退 浏览:771
2015韩国19禁电影有哪些 浏览:360
下乡放电影多少钱一场 浏览: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