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投资500人的电影院要多少资金多长时间回本
一个500人的电影院。也就是说电影院一共在4个厅左右。4个厅的话放映设备应该是在160万左右,这个钱是省不得的。
但是其他的装修是很有操作的空间的。大致算一下,总投资应该会在300-350万左右,视地区而定。
回本的问题,就算一年平均下来的上座率仅仅是两成左右,那两年的时间内也足够回本了。
B. 坡度怎么计算
用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使用百分比表示时,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依次类推。
度数法: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tanα(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离
所以α(坡度)=arc tan (高程差/水平距离)
(2)电影院起坡怎么计算的扩展阅读:
汽车爬坡能力的计量方法就是坡度。这个坡度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坡路的角度,而是坡路的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也有用小数来表示的。即
坡度=(坡路的高度/水平距离)*100%
比如某段道路坡度为30%,事实上就是在水平距离前进100米的情况下,垂直高度又上升30米,但是这段路的角度是16°42" ,而不是30°。而100%的坡度,坡路的角度是45°。
一般城市道路坡度不超过5%,超过10%就算比较大坡了;设计时速为120的高速,其坡度一般不能超过5%。云南的“魔鬼公路”,其坡度超过了8%,所以事故频发。我们看起来非常陡的地下停车场,它的设计坡度其实只是在15%左右,换算成角度约为8.6°。
C. 为什么电影院的座位不整齐 十万个为什么
正规标准的座位空间数据,即每个影厅的前排与后排座位间隔不得低于1.2米,每行的座位与座位之间的距离,左扶手到右扶手为90厘米长。这是利于观众观影伸展与舒适感的正常标准。
观众们也有常常在影院伸不开腿,单个座位过于拥挤的观影体验。王经理介绍,好的影厅有一套五星标准,而观众们感到拘束感的座位间距,多源于影院在设计座位时会尽量压缩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以挪出更多的空间放置更多的座位。而这样造成的效果可能是坐下来腿部刚好与前排座位接触。当有观众起身如厕,把腿收缩起来也会让不出位置,实在拥挤就得起身。“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观众宁可选择靠边座位的原因,体型稍胖的观众也会如此选择。”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有部分影院的座位设置,行与行之间的座位并不对齐,而是交错间隔设置。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前排座位不挡住后排观众的视线,采取错开排列。即第二排的某一个座位视觉中点,在前一排两个座位的正中间。从观众的消费心理来看,这种交错的座位设置是最人性与视线最好的。
其实这种设计比较取巧,真正科学的排序是座位在行与行的台阶高度上的设置,也就是‘起坡’要大。行与行之间间隔度离得远,前面人即使身高、头抬得再高,一般都不会挡住视线。而普通影院的台阶设置一般在行与行之间排得很密。”
一般起坡30厘米为基本水平。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17/11/739691_293438605.shtml
D. 电影院设计中的排座,起坡,银幕高宽之类是在哪个阶段确定
最好在施工前就确定好。
E. 建筑设计中“坡度”是怎么计算的
坡度的计算,是用坡段两端的高差除以坡段的水平投影长度,即为坡度。
坡度值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如您说的“在图纸上看到坡度是20%”。
至于用“0.05”这样的小数值表示,与百分比的表示并不矛盾。它就是由百分比化来的,也可以说是百分比的另一表现形式,这正是用百分比表示坡度的方便之处,二者含义相同。
F. 电影院台阶建筑面积计算
上层计算全面积,看台板以下,按照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结构净高大于2.1m的计算全面积,1.2-2.1m的计算一半面积,小于1.2m的不计算面积。
G. 电影院的建筑要求
观众厅每座面积:甲等不宜小于0.80㎡,乙等不宜小于0.70㎡,丙等不应小于0.60㎡。
注:观众厅面积算至银幕后的墙面。 电影是通过视觉作用为观众所接受。视觉是人们辨别外界物体明暗和颜色特性的感觉,视觉在对物体的空间属性,如大小、远近等的区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观看35毫米常规电影时,因为画面的面积较小,视觉条件只要求看全画面和看清画面,对视觉的空间属性是无法区分的。但是宽银幕、70毫米宽胶片以及其他大视野电影则是利用其画面宽、视野大的特点,使观众的视觉作用接近实际生活,能利用视觉的空间特性,来区分物体的远近、位置、物体间的距离等,从而有助于使观众产生真实感和临场感。
人的单眼固定注视正前方的目标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而双眼视野则较单眼视野为大。整个视野中中央视场是看得最清楚的部分,单眼对中央视场的水平视角为30°,双眼为36°~40°,单眼和双眼的垂直视角均为22°。中央视场的四周为边缘视场,在水平方向可达180°,而在垂直方向可达75°。虽然观看时的清楚程度从中央向边缘逐渐降低。但正是由于这个边缘视场使视觉在物体的空间属性方向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种不同品种电影对视角大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电影院视角的要求决定了观众对银幕的距离,即视距。边座观众的斜视角是根据观看画面时所产生的畸变的程度来决定的,以将画面的畸变限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一排观众座位地面离银幕画面下缘的高度称为设计视点。中国国家标准对35毫米电影系列的设计视点定为2±0.5米。但各品种的电影对视点高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大视野电影由于画面高度很大,一般设计视点均较低。以免观众的仰视角过大而感到不适。最低视点高度只距地面15厘米。视点的高低直接影响观众厅地面的坡度,视点高则观众厅地面的坡度升起较缓,若视点逐渐降低,则地面坡度随之逐渐变陡,所以视点越低,地面坡度越大。但视点低固然视觉条件好,又会因地面坡度不可能升得太高而受到限制;视点高虽可降低地面坡度,但太高又会使视觉条件太差而不符合要求。
视点高度决定之后,可以相邻两排观众视点的距离与视线超高值C所形成的两个相似三角形计算出相邻两排的高差,这样逐排计算直至得到最后一排的地面坡度的标高。视线超高值C是人眼到头顶的平均统计值,C值一般采取12厘米。在35毫米普通银幕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若中区前后排座位错开排列,则C值可按每两排12厘米计,以降低地面坡度,其原理是按错位后,后排观众从前面两个观众头部的空隙中来观看画面。但在大视野电影的地面坡度设计中其C值应以每排12厘米(或10厘米)计,因大视野画面很宽,已无法从前排观众两个头部的空隙中去观看。 观众厅座席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0.50m;
二、座席排距: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75m,软椅不应小于0.80m;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90m,软椅不应小于0.95m;台阶式(散座、楼座)的座席排距应比上述值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
每排座席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为最小排距时,每排座席数不应超过22个,以后排距每增加50mm,可增加2个座席;
二、长排法:每排座席可增至50个;
三、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席数相应减半。
短排法两个横走道之间不宜超过20排;靠后墙不设横走道时,其前面的一个横走道与后墙之间不宜超过10排。
座席应按弧线或与弧线近似的折线布置(小型可按直线布置),或两种方法混合布置。观众厅正中一排或1/2厅长处弧线的曲率半径一般等于银幕至最后一排的水平距离。
优质区的划分办法各异,但一般来说座位区的中心都是优质区。
每排座位通常都按弧形排列,这主要是使来自放映机的光线射到银幕上以后反射到观众的眼中,即利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使观众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来自银幕的反射光。 观众厅走道除应按每百人0.6m分别计算宽度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短排法的中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不宜小于0.8m;横走道的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m;
二、长排法的边走道不应小于1.2m。
观众厅坡地面最大坡度不应大于1:6。超过1:6时应采用台阶式地面;走道坡度为1:10至1:6时,即应采用适当防滑措施,超过1:6时应采用踏步。
H. 开电影院要注意什么前期投入很大吗
1、注重市场调查、市场的分析预测。要仔细考察下品牌在当地同行业的生意状况如何,在一个好盈利的市场背景下处于生意顺景更能轻松致富。
2、尽力选择自己熟悉的品牌,作为投资目标,要充分发挥好品牌的优势,利用其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
3、选择一个好的适合自己的品牌加盟,能给予自己强大持续支持的总部的营运模式就变得非常重要。好品牌与差品牌往往有很大的差距,其中往往体现在运营模式上,好的影院项目能让你轻轻松松,顺顺利利赚钱,而不用过于劳心劳力。
前期投入:
首先,根据电影院的面积算出座位数
方法1:总平方数。不管是租赁的,还是建设时规划的有影院,一般情况下,这里有个公式。总平方数除以3,一般情况下就是影城的标准座位数。举例:1200平方的总面积,除以3等于400。那么,这家影城的总座位数,在400左右(正负10%以内)。
公式:总面积 / 3 + ±10%
方法2 :总平方减去过道面积,规划出大概影厅面积,除以1.4(平均每个座位影厅内的面积是1.4平方左右) 同上例,400座位乘以1.4,那么,影厅面积就是560平方左右(正负10%以内)。剩下的就是公共区域,过道,和办公室。
公式:( 总面积 - 过道面积 ) / 1.4 + ±10%
总座位数字乘以8000元(每个座位单个座位造价)就等于总投资额(不含消防和房租)。接上面的例子:400座位乘以8000等于 320万(不含消防和房租)。
1、平均每个座位装修费用在1200元/平方(标准配置,装修好坏差异很大,我们算个平均值)那么,上面的例子,1200平方乘以1200元/平方等于144万左右。这里,设计图纸,装修费用,起坡费用,总和,一般标准在150万左右。
2、标准的设备费用,一般为装修费用的1.1-1.2之间(标准计算方式,不含任何花里胡哨的全景声啊,巨幕啊,激光啊啥的)那么,设备的总费用在165万-170万左右。正好,通过至少2种验证方法,得到的数据一致,就是总投资在320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