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影评 > 长征电影海报怎么做

长征电影海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9-05 01:18:28

Ⅰ 关于"红军长征"的几个问题.

光阴荏苒,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迎来了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征始终是电影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许多影视作品从不同角度对长征给予艺术回眸和审视,歌颂红军取得的英雄业绩,表现斗争的残酷和艰险,传达红军将士的信念和情感,使这可歌可泣的壮举在银屏上永远闪耀着激动人心的光辉。
195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日子里,根据话剧《万水千山》改编的第一部长征题材彩色影片《万水千山》上映。影片从红军某团某营的角度表现长征,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突破天险腊子口等,首次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片中表现了红军指战员翻越大雪山、跋涉沼泽地,与险山恶水搏斗的无畏精神,教导员李有国牺牲前喊出:“让革命骑着马前进!”其景其情令人难忘。

60年代,战史题材片《突破乌江》主要以红军某团为视角,艺术地表现了1934年底红一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乌江防线的战斗过程。我军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小分队乘夜渡江,接应后续部队成功强渡,保证了大部队挺进遵义计划的顺利执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军的战术和战绩。影片《金沙江畔》讲述的是红军北上抗日途中到达金沙江畔,蒋介石的特派员与当地大土豪勾结,制造“红军”抢劫藏族大土司桑格女儿珠玛的事件。红军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为了革命大目标,不惜牺牲,救出珠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通过藏区继续北上。

这个时期,着重从个体角度表现红军的斗争意志和红军精神并产生影响的影片也有几部。影片《红鹰》表现红军长征经过甘南藏族区白沙草原时,红军女医生林华在突围时负伤,她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牧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方针,组织起一支藏民游击队。影片《羌笛颂》中,红军女战士董永贞负伤留在羌寨,发动当地群众与敌人开展斗争。她因伤牺牲后,羌族游击队长瞒住她牺牲的消息,仍然四处张贴署有她名字的标语,以她的名义继续和敌人战斗。

70年代末以来,长征题材影片数量不断增加,题材领域有了新的开拓。影片《赣水苍茫》表现了红军某团指战员与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影片《大渡河》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战斗过程。80年代初,八一厂拍摄的《四渡赤水》是继《万水千山》后又一部大型长征题材影片。影片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真实史料为依据,表现遵义会议召开后,重新掌握军队指挥权的毛泽东指挥红军出奇兵四渡赤水河、摆脱敌人战略包围的壮举。影片通过再现这个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范例,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此后,长征影片的角度、风格、视点越来越多样化。影片《金沙水拍》展现了长征途中毛泽东的情感空间,丰富了毛泽东作为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丈夫、姐夫等多重角色的丰富性格。影片《草地》中,三个方面军的掉队红军指战员组织起来,互相鼓励,走出险恶的草地,从一个小角度凸显红军团结战斗的革命意志。《马蹄声碎》以对红军战士个体感情世界的渲染之笔,使历史更多具象化,更多感悟性。跋涉途中,两个人为寻找食物葬身江水,一人长眠在草地,幸存的5名女兵终于追上了红军大部队。透过她们种种独特的心理和行为,观众可以深深感受到坚强的人格意志力量。影片《彝海结盟》通过刘伯承率领红军先遣队通过彝族地区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刘伯承与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将不惧牺牲的红军征程表现得更加真实、生动、感人。这些影片从红军的坚定步履中意味深长地表达着红军主动精神的胜利,显现着一个极其宝贵的创作立场:人类永远站在历史的连接点上,每一代人都是历史的承前继后者,他们需要在记住历史的同时传承历史的精神。

80年代以来也拍摄了许多长征题材作品。例如,《遵义会议》就富有启示性地详述了革命转折关口的遵义会议的历史过程;《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红军渡过金沙江,最终冲破蒋介石的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整个战略行动过程;《长征岁月》讲述长征途中几名掉队的红军官兵,在追赶大部队中灵魂升华的奋进历程。《太阳女神》通过红军女战士金子追赶部队的故事情节链,寓意着人民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不会停止。《草地之光》首次表现刘少奇同志在长征中担任红军筹粮委员会主任时为红军筹粮的过程,表现了红军将士的乐观精神、牺牲精神和大局意识。《血战万源》表现红四方面军粉碎十万川军对川陕根据地的六路围攻,将处于内外双重困难中的总指挥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和道德情操给予了生动的展现。

世纪之初出现的史诗性长篇电视连续剧《长征》是长征题材电视剧最重要的收获。从该剧中不仅能看到更为真实的战争场面,感受到红军将士艰难无比的跋涉和巨大牺牲,更能看到党是怎样一步步战胜错误路线,确立毛泽东正确路线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与电影《长征》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较之以往规模最大表现最为完整的银屏长征奇观。这两部没有粉饰的长征题材影视片,达到了艺术性、感召力和感染力的融汇统一。影视片中的长征能够得到如此表现,既缘于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缘于历史的进步以及创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它们共同传递着一个信息:长征属于历史,长征精神将永远辉耀着现实和未来。

长征题材影视作品拥有众多观众,这里除了历史内涵选择的因素,还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人性内涵和文化内涵的选择。生活中的长征已成往事,但艺术领域的长征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

正在拍摄中的长征题材影视片

《雄关漫道》:20集电视剧,八一厂和贵州省委宣传部合拍,描述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程,是中宣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

《我的长征》: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以一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普通人的视点展示长征。

《乌蒙磅礴》:30集电视剧,云南影视产业和云南铭鼎影视文化公司共同拍摄,描述了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云南昭通扎西的一段历史。

《不能忘却的长征》:八一厂军教片部拍摄的长征文献纪录片。

《中国工农红军》:12集文献纪录片,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制作,全景式展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至1937年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

《伟大长征》:12集文献纪录片,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局联合拍摄,全景式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长征,不朽的魂》:5集专题片,中央电视台拍摄,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展示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图景。(宋军峰、王友存)

Ⅱ 长征电影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二万五千里。直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剧情介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悲壮的失败中出发,面临着大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大自然的艰难险阻、以及内部错误思想和军事路线的干扰。但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和时刻,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的红军,却勇敢地正视并纠正了自身的错误,重新选择、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和新的领导核心。以顽强的战斗和大无畏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奇迹,终于突破重围,赢得了“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胜利,并由此踏上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

(2)长征电影海报怎么做扩展阅读:

人物介绍——

1、毛泽东 演员唐国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21年参与中共一大,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并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5年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西延安吴起镇。红军胜利完成长征。

2、蒋介石 演员陈道明

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1908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双十二事变后开始联共抗日,1943年参加开罗会议。抗战后,发动全面内战,淮海战役后,宣布“下野”,之后,飞往台湾。1975年,逝世。

3、彭德怀 演员姚居德

十大元帅之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湘赣革命根据地。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抗战时期,发动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与贺龙一起打败胡宗南,收复延安,后进军西北,打败马鸿逵与马步芳,又和平解放新疆,朝鲜战争时期,率领志愿军打败联合国军。

Ⅲ 观看电影长征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观影《长征》有感 今天的党课上,我们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随着镜头再次经历当年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伟大历程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长征》是描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行程的艰难险阻,记述了在战争时代的种种艰辛困苦,我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 长征途中,红军在险境中打了许多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胜仗,其中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等。当看到张国焘拒绝北上抗日,还将参谋长曾中生杀害时,我和旁边的同学都十分气愤!当影片放映到飞夺泸定桥时,我被电影那震撼人心的画面所感染。国民党在红军到达前,已经将所有的木板拆下,只剩下十几根铁链横在大渡河上,形势十分险恶。战斗刚打响,红军所有的武器一起向对岸开火,军号声、枪声震撼山谷,二十二位突击勇士手持冲锋枪、手枪或轻机枪,背挂马刀,腰缠十几颗手榴弹,趴在铁索上匍匐前进。他们不顾下面汹涌的大渡河水和对面敌军密集的枪弹,向桥对面奋勇前进。国民党为了阻止红军前进,在桥口放起了熊熊大火,想把红军挡在桥上。紧急关头,有一位战士中弹跌入大渡河中,但其他战士仍然不怕牺牲,勇猛地向泸定城挺进。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战斗,红军快速占领了泸定城,在桥面上架起了木板,为红军脱离险境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长征的胜利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不仅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革命的宣言书、宣传队和播种机,使得中国革命形成了燎原之势,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如果没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怎能有今天的幸福和平。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想,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总结长征革命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需要学习、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时期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定信念、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依靠群众、重于求实、善于团结的精神发扬光大。 我们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我们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奋发图强,开拓进取。

Ⅳ 红军长征电影有哪些

还是有很多的,毕竟那个时代是红军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为了纪念那一段历史,国内拍摄了不少的电影来作为纪念。

《长征》

在渡过了赤水河之后,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金沙江这个天险了。而大渡河又是最为紧要的一环。在这条河上有一座铁索桥,桥的另一边就是重机枪把守的要塞。说是桥,不过是十几根铁链相连接而已,而用于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险要的地势,才有了后面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威名。

Ⅳ 《长征》电影最受感动的场面要短!60字以上90字以下

啊,复制黏贴的,将就着用一下吧,长点的自己删减一点缩写下就行了。
1长征途中,有位女战士叫小董,才13岁。爬雪山是每人发一个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没带辣椒。小董刚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发抖。队员一直喊:“同志们千万别坐下,坐下就起不来啦。到了山腰,小董实在又冷又累,但还是坚持着,终于到了山顶,小董看队员们都滚了下去,一滚就是几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滚,100多丈。终于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
2、战地女杰:贺子珍的身体里嵌入17块弹片
在悲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活跃着一群特殊身影,她们中有中央领导同志的夫人、有女干部,也有普通女兵。饥饿、疾病、血战、死亡,没有什么能阻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这一群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在弥漫的硝烟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说,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区的大街小巷,苦苦寻找当年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那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耗费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他们依旧乐此不疲,因为每一个采访对象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惊喜,一种久违的精神在召唤着他们、激励着他们、感动着他们。
尽管,当年风华正茂、叱咤风云的红军女战士大多已经告别人世,而女红军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丽故事依然那样荡气回肠、动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机枪子弹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一场紧张的抢救开始了。警卫员骑马去总卫生部请来李芝医生,为贺子珍救治。李芝先为贺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针,然后做了全身检查,发现在她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手术开始了。贺子珍疼得浑身大汗淋漓,眼里噙满泪花,却坚持一声不吭。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战争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3、一袋干粮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4、“红军草鞋”作坊的故事
“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干人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提灯笼访贫农……”
1934年10月,红军从于都开始了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于都结集的10天时间里,于都人民夜以继日赶制出10万多双草鞋。夜渡于都河走上长征路的时候,每个红军战士的行囊中都有两双草鞋。
今年75岁的老人叫陈罗寿,家住于都县罗坳镇步前村。步前村当年是红五军团的结集驻扎地。这个村当时有七八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会打草鞋。陈罗寿的父亲陈善模和母亲孙道秀都是村里打草鞋的高手。陈善模1932年参加红军,1934年10月从家乡渡河走上了长征路。陈善模参加长征不久就因负伤回到了家乡,第二年便去世了。为了生计,陈罗寿小小年纪就跟母亲学会了打草鞋。解放后,陈罗寿还一直靠打草鞋来贴补家用。
令陈罗寿感到些许欣慰的是,随着红色旅游热潮的兴起,每逢节假日,他和他的“红军草鞋”作坊慢慢吸引了不少城里人的眼球。他们或成群结队,或一家老小,或带着亲朋好友,来到这里观看这个独特制作草鞋的过程,感受老区民间手工艺文化的源源流长,同时,也增加了对长征历史的了解。
5、怀念小吴
老红军肖彬永远忘不了他的小通讯员吴玉民。
长征的时候,肖彬在红二方面军6师18团9连当指导员。泽章坝遭遇战中,他负了重伤。过草地的时候,上级给了他一匹马,并安排连里的小通讯员吴玉民照顾他。
小吴这年刚刚16岁,个子不高,黑黑的,长得挺结实。别看小吴年龄小,可是很会照顾人。每到宿营地,他都先找到一块干燥或者背风的地方,把自己那床补丁摞补丁的破被铺在地上,扶肖指导员歇下后,马上支起小铝锅烧开水,给指导员洗伤、消毒,然后拿出半小瓶儿红汞(这是当时他们部队唯一的药品)为指导员换药。
部队一天一天朝前走,肖彬和小吴的粮食袋越来越轻了。伤势好一些,肖指导员开始硬撑着帮小吴打些下手,到了宿营地,小吴拣柴火烧上饭,然后肖指导员看着火,小吴就去放马。
这几天,小吴不用肖指导员烧火了,放马走的时候,他总是带上小锅,说是可以边放马边烧饭,两不耽搁。每回,他都是很晚才回来,把小锅里热腾腾的饭盛给指导员吃。指导员一让他吃,他就笑着拍拍肚子说:“看,鼓鼓的,早吃饱啦!”
可是,指导员总是觉得小吴好象越来越瘦弱了。
这天傍晚,小吴安顿好指导员,又去放马了。
肖指导员悄悄跟上了他。但由于腿上有伤,他只有慢慢地爬,被远远地落在了后头。当他在一处小树林追上小吴时,小吴正端着锅,一口一口地吃着什么。
“小吴!”肖指导员轻轻唤了一声。
小吴吃了一惊,一看是指导员,急忙把小锅藏在了身后,稚气地笑着问:“指导员,你怎么来啦?”
肖指导员没有回答,仍然向前爬着。小吴赶紧起身扶他。指导员顺手端起了小锅。小吴急忙用手去捂,指导员用命令的口气说:“把手拿开!”
小吴只好拿开了手。
肖指导员凑着火光向锅里一看:天啊,这能叫饭吗?一锅黑乎乎的草根树叶,即使是饥肠辘辘的时候,见了它也就“饱”了,而这位只有16岁的小鬼,为了照顾战友,自己竟用它来充饥……肖指导员的眼睛模糊了,这时,他的耳边断断续续传来小吴低低的哀求声:“指导员,你别生气,你批评我什么,我都接受……”
肖指导员能批评小吴什么呢?他放下小锅,一把将小吴紧紧地抱在怀里……
6、血信
1935年,红三军团长征来到娄山关。蒋介石集中了几个师的兵力,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娄山关下。
双方血战最激烈的时候,彭军团长和其他首长来到前线指挥所。中央机关就要过来了,如果不拿下娄山关,红军大部队就有被围歼的可能。彭军团长十分焦急,一边在指挥所里来回踱着,一边低声念叨:“派出的侦察员怎么还不回来?”跟随首长来前沿的军团宣传队长钟明彪也为首长担心,两眼紧紧地盯着前面的山峰。
突然,钟队长发现从敌人阵地背后的山脚下跑过来一个人,个子小小的,穿着一身破旧的老百姓衣服。他一手捂着肚子,一边跌跌撞撞地猫着腰往这边跑,一边往山上招手。钟队长见状,冲出掩体,快速跑去接应。跑近一看,呀,这不是半年前入伍的小战士刘志林吗?此刻,小刘的衣服已被鲜血染红了,肠子都流了出来。见到钟队长,他再也支持不住,右手兜住肠子,一头栽倒在钟队长的怀里,嘴里却吃力地喊着:“快,快去报告彭总,10团一部冲上娄山关主峰,又被敌人给扑压下来了,快派部队增援!”
“给你包扎一下吧!”
“不要管我,我是共产党员,你快去报告呀!”说着,小刘使劲推开了钟队长。
军情紧急,钟队长只好轻轻放下小刘,飞速跑回指挥所向彭军团长作了汇报。
彭军团长立即命令干部团增援,一鼓作气拿下了娄山关。
钟队长发了疯似地跑下山,去救小刘。在娄山关的山路上,他看到一条由一滴滴鲜血滴成的血路。沿着这条血路,他在一棵大树下找到了已经牺牲了的红军小战士刘志林。后面的同志们也赶到了。大家抹去脸上的泪水,掩埋了小刘的遗体,悲痛万分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Ⅵ 红军长征的背景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开始。

1932年,日军向上海发动进攻,制造了“一二八”事变,进一步加快侵华步伐。1933年春,日军相继攻占山海关、热河,并侵占长城以北沿线部分地区,锋芒直指平津。

但蒋介石却逆历史潮流而动,顽固以“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处理内外关系的基本国策,一再对日妥协,不断调集重兵“围剿”苏区和红军。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蒋介石集团“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遭到国人不满和舆论谴责,甚至遭到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和地方实力派的反对。

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抗日大旗,不断发表宣言,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示对日宣战,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

在日本加紧侵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时候,高举着抗日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本应根据国内阶级关系剧烈变动的新情况,进一步制定出正确的战略策略,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推动以抗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党内取得统治地位的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却在革命的生死关头犯了“左”倾错误,使党和红军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王明“左”倾错误推行的恶果,是鄂豫皖、湘鄂西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和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相继失败,红军遭受惨重损失。

部队的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失败,改变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大格局,影响了其他苏区,使长征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

两大危机,考验着濒临绝境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以谋生存、图发展为主旨的长征随之在中华大地上展开。

(6)长征电影海报怎么做扩展阅读:

长征起因:

长征的起因就是中央根据地在先后打败国民党4次反围剿斗争后,第五次失败,为了保住革命火种,保存实力,被迫撤退,开始长征。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中关键转折点是毛泽东提出向国民党部队实力较弱的贵州转移,随后大事件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三人军事小组,扭转了国际共产主义的教条军事指挥,把长征引向了胜利的方向。

还有著名的四渡赤水,为了摆脱消灭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被列为世界经典军事教科书的四渡赤水的胜利,使得中央红军主力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主力军队的围追堵截,奠定了长征胜利的基础。

红军在遵义进行整修,伤员较多,当地老百姓热心拥军,在董公寺,老百姓拿出董酒为战士消炎,疗伤,活血化瘀。因为董酒为高度纯粮固态酿造的白酒,百草入曲具有一定的药酒特性,效果奇佳,深为红军战士认可。

Ⅶ 电影《长征》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情节

电影长征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在逆境中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过程,刻画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挽狂澜于既倒的雄才大略,弘扬了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3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因为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领导导致和中国国民党正面战斗时损失惨重,迫不得已开始向陕甘宁边区大撤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辛万苦重重阻碍的长征最终抵达目的地。

(7)长征电影海报怎么做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1、毛泽东 演员唐国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1921年参与中共一大,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并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5年遵义会议后,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

2、周恩来 演员刘劲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在巴黎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邓小平是成员之一),领导南昌起义。在十年内战时期紧紧站在毛泽东一边。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毛泽东一起运筹帷幄。建国后,在外交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朱德 演员王伍福

十大元帅之一,与周恩来等人一同领导南昌起义,后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建立红四军。时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与毛泽东一起运筹帷幄。

Ⅷ 求《长征》电影下载地址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pdajx002675&category_id=51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123456789mzl&category_id=33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blog088&category_id=50
http://blog.xunlei.com/web/category.html?uin=123456789mzl&category_id=33
用迅雷下载

Ⅸ 电影《长征》梗概

电影《长征》梗概
要短,100字左右
我有更好答案

如最佳答案内容有误,请提交正确答案...
提交
最佳答案
《长征》
广西电影制片厂1996年出品
编剧:王朝柱、黎汝清、翟俊杰
导演:翟俊杰
主演:唐国强、刘劲
故事梗概::
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根据地,突围北上抗日。湘江一战,八万六千红军锐减为三万余人。李德、博古等人不顾蒋介石众兵设伏,把希望寄托在和红二、六军团的湘西会师上,中央红军危在旦夕。
危难时刻,已被错误路线剥夺军权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在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的支持下,力挽狂澜,经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终于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初步清算了“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再越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接着又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巧夺金沙江,飞越大渡河,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后,红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北上到达西康阿坝地区后,张国焘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红军。面对危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率红军先遣队继续北上,使红军再一次摆脱困境。
193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东部会师,完成了历时两年的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热心网友 推荐于:2017-12-16
896
243
分享
查看更多回答(8)
周围人还关注
绍兴安昌古镇
宫斗游戏
绍兴老台门客栈
垫鼻子假体图片
冰雪奇缘奶茶店加盟
湿疣前兆图片
女孩白斑初期图
整形双眼皮图片

网络知道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
立即下载
相关问题
电影《长征》的梗概 189
电影《长征》梗概 164
《长征》电影简介 2
长征电影主要内容 627
关于《长征》电影简介,大约20字. 104
电影《我的长征》的主要内容 340
《长征》电影简介 267
更多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

关于“长征”的更多知识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一些感人故事! 3633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资料 1017
红军长征过草地故事 505
长征故事梗概!速度,200字 203
《我的长征》故事梗概 175
相关搜索
《长征》电影主要内容 电影长征演员表 电影长征简介 长征电影简介
相关行家
周洋china
电影学生
已帮助
28157325人
已回答
29791人
被点赞
24238人
oprahlnn
电影学生
已帮助
23566人
已回答
910人
被点赞
1048人
向Ta求助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
立即下载
名字余娜的知道 退出 反馈 申诉
电脑版 ©2017 Bai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阅读全文

与长征电影海报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偷手机那个方言版电影叫什么 浏览:831
盗古墓的鬼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729
有个yy电影网站是多少时间 浏览:471
刘德华电影演阿虎叫什么名字 浏览:206
周比利于海对打是什么电影 浏览:399
假戏真做的视频或电影有哪些 浏览:327
有好看的韩剧爱情电影吗 浏览:697
电影隔绝玛丽琳怎么死的 浏览:933
港台三级最好看电影 浏览:207
好看的女女电影推荐 浏览:555
哪些电影是短篇小说改编的 浏览:832
关于飞机的电影有什么 浏览:650
免费剧情片电影孕妇 浏览:614
电影里的血是怎么演出来的 浏览:247
贾玲都好看客串电影 浏览:79
电视订购的电影怎么看 浏览:192
猫眼电影撤档兑换券怎么办 浏览:62
电影什么名单 浏览:270
aa免费高清电影 浏览:39
殷秀梅电影免费看 浏览: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