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的拍摄技巧有哪些
在电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有一些用普通拍摄方法不能表达,或难以做到的电影场面,这时就必须借用特技来完成了。
特技拍摄有以下几种拍法:
1.以假乱真法。影片中往往有许多诸如失火、爆炸、空战等镜头,这些是不可能用真实的场景来拍摄的。因此就以模型、绘画或照片资料等来替代实景进行拍摄。
2.非正常摄影方法,如用倒拍、停机再拍、逐格摄影、快速摄影、慢速摄影等拍摄的镜头,用正常方法放映出,就可产生一些与实际情形相违背的运动效果,如水倒流、打碎的花瓶恢复原状、南瓜变成了马车、运动过程的慢镜头等。
3.合成拍摄法。将模型、布景、实景等按剧情需要,真真假假地放在一起同时拍摄,取得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如驾车追逐的惊险境头,往往是采用了“背景放映合成法”。即背景中的公路是事先拍好的,放映到银幕上作为背景,演员其实是在不动的汽车上表演各种开车驾驶的动作的,将背景与演员的动作同时拍摄,即是典型的合成拍摄法之一。
4.使用特殊设备,采用特殊方法,如活动这片合成,技巧印片机、电脑合成等方法,对各种不同的镜头进行随意的合成,以取得所需效果。
汽车撞人的场面是用“倒拍”的方法拍摄的。首先让被撞的演员倒在汽车轮下,然后让汽车猛然倒开,演员同时做被撞时的相反动作,这样拍下来的影片放映时就成为汽车疾驰过来把人撞了的惊险镜头了。
在影片《红楼梦》里的古建筑群,其实都是在摄影棚里搭建起来的部分布景来进行拍摄的。
『贰』 电影中人物照镜子的场景是怎么拍摄的
关灯拆电影 导演居然让我演隐形人
一只冰冰
双胞胎大法
在摄影机还是个吃胶片的庞然大物的年代,导演们是如何拍摄镜面戏的呢?
1933年的《鸭羹》应该是世界上第一部跟镜子过不去的电影,导演莱奥·麦卡雷另辟蹊径,虽说是拍照镜子的戏,却把墙给拆了,根本不设镜面,用两个打扮长相相似的演员同时进行镜面表演来模拟镜面效果,我们暂且把这种方法称为双胞胎大法。
《鸭羹》中虽然演员漏洞百出,倒也很符合影片需要的喜剧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拍镜子戏的思路,一直到今天这种看似笨,实则妙的方法还在被不断使用着。
《终结者2》当中就有这么一场戏,摄影机大摇大摆地从镜子前摇过,镜中却没有摄影师的影子,原因正和《鸭羹》一样,镜子根本就不存在。
施瓦辛格本尊其实坐在镜子界面之后,里面看到的景也是早就搭建好的摄影棚的另一侧,我们看到的终结者后脑勺其实是个替身演员,或许应该叫他脑替?
而前景后景中都有正面出现的莎拉·康纳,其实是卡梅隆请了自己老婆琳达·汉密尔顿和她的双胞胎妹妹莱斯利同时出演的。
这种拍摄法保证了摄影机在所谓的镜子前能够自由运动,使画面不断变换,摆脱呆板的印象,却也有着诸多难以实现的条件。
首先不是人人都有双胞胎这么好的资源的……
其次,搭两个一模一样的布景也比较耗时耗资。
当然,演员表演的同步率也是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运用双胞胎大法拍摄的NG次数往往会高于其他手法,效率也是在片场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万能绿幕
镜面拍摄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场戏出现在1997年的《超时空接触》。
年幼的艾丽发现父亲发病倒地,她一路狂奔到洗手台前取药,整个镜头一气呵成,令人惊叹的是结尾画面处竟然从镜子中拉出,变成了小女孩的视点。
一面固定在墙上的镜子究竟是怎么做到九曲十八弯跟随着小艾丽一路上楼的呢?
后来该片的摄影指导Ken Ralston和Stephen Rosenbaum揭秘说,艾丽上楼的戏其实是事先拍摄好的,而这面镜子根本就不存在,是一块用于后期制作的绿幕。第二次拍摄只需跟拍艾丽的手打开玻璃门即可。
影片《黑天鹅》当中也大量使用了绿幕伪装镜面的效果,主要为了契合精神分裂的主题,在镜子中展示出妮娜的邪恶人格。唯有通过绿幕技术才可能做到镜里镜外画面不同。
当然有时候拍戏不一定要表现镜面,却也会遇到橱窗玻璃反射等棘手的问题,除了以上说的运用移轴镜头、后期处理等方法,更为直接的还有在实体空间内巧妙安排遮挡物这样的方法。
如《快乐结局》中坐轮椅压马路的那场戏,满大街玻璃橱窗等着要捕捉摄影师的漏洞,导演哈内克都巧妙地安排了遮蔽物要么挡住玻璃,要么是来往的车辆挡住镜头。
好的导演就是拍这样一场一镜到底,没有台词的戏,也会反复操演,确保完全没有漏洞。
别看镜子是电影中的常客
要拍好它却需要摄影师和导演深厚的功力
创意、才情,和认真的态度
请持续关注“关灯拆电影”微信公众号
与我们一同深度拆解电影台前幕后。
我们,只读经典。
『叁』 电影是怎么拍摄的
这些特技表演基本上是由前期拍摄的素材通过后期制作加工而表现的。
1、刺激和惊险打斗的场面,首先是由导演要求,武指创作,演员表演完成的,有些拍摄动作并不快,后期制作的时候可以压缩时间从而达到加快动作的效果,再加上镜头迅速的切换,制造激烈的效果。惊险的场面,比如飞来飞去是由吊钢丝完成的,后期再把钢丝做掉。还有就是比如悬崖峭壁上惊险的动作,演员可以在摄影棚内就能完成,在蓝背景或绿背景下拍摄,再拍摄外景,通过后期相加,就把人放在在悬崖峭壁上了,呵呵,我这些举例都是比较通俗的说法,便于你的理解。
2、大型的汽车啦飞机什么的,那也是小问题,有的电影投资比较大,运用飞机的一般都是租用,拍摄自己所需的镜头,当然真实的飞机不能爆炸了,那也是通过后期的加工来完成,大部分就是假的。
3、压碎的小轿车,房子,火车翻车,飞机爆炸基本都是用模型来拍摄的,首先制作逼真的模型,通过后期制作使它们与真实的镜头相组合来创造比较真实的效果,说白了都是掩人耳目。
现在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为电影制作奠定的坚实的基础,视觉上的东西什么都可以用电脑做出来,就怕你想不到,只要能想到的东西就能做出来,当然,这要求专业的技术力量的,电影特效的制作全世界没几家做的是顶级的,那就要看电影投资的Money了。
『肆』 拍电影中的取景,取景是什么意思
按距离可分为远景、近景、特写三种。许多电影特效,就是利用多种软件合作,制作出“蓝屏特效”。
『伍』 电影拍摄手法
1、麦格芬手法是一种电影的表现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复仇者、《蝴蝶梦》中的丽贝卡、《迷魂记》中的玛德琳。有时又利用虚化的事件,比如《后窗》中的推销员谋杀案。
2、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包括室内设计和艺术涂料领域。
3、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 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5)电影拍摄地怎么拍照扩展阅读:
立体电影拍摄技术特指用两台摄影机同时以一定间距和夹角来记录影像的方式。
立体特效可采用正投、背投,平面、环幕,主动、被动等多种实现方式。
目前大多数立体电影制作还停留在电脑三维的虚拟绘制状态,实拍因为两台摄影机云台的同步对焦,同步变焦,同步角度调整需要几个人同时同步作业,非常难以协调,这也是观众最终在电影荧幕上看立体效果时间长会导致双眼疲劳和难受的原因.此问题目前已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在后期剪辑时也可以校正。
『陆』 电影的拍摄手法有哪些
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
短:指短镜头。电影一般指30秒(每秒24格)、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每秒25帧)、约合750帧以下的连续画面。
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
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指一个铁盒装的拷贝)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
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近景、特写、半身均可),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
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
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
『柒』 影视拍摄中如何选择场景
1.在选取场景时,需要注意下拍摄场地与文稿中的风格是否有相关性,这样才能保持整个片子的风格不走形。如若文稿里面的风格是“小桥、流水、人家”,那么千万别傻乎乎的去用“高山仰止、连绵不绝”。
2.场地光线是否适合拍摄、是否适合布景、温度是否适宜人员着装等等。这些全道文化都要着重考虑,避免拍摄期间措不及手。
3.场地协调防止有大型施工或者工程影响广告片拍摄进度。
『捌』 用照相机如何拍摄电影画面
如果想用照相机拍摄下电影某一个画面,关键是如何选择照相机的快门速度。
电影胶片并不是连续的,一般每秒钟放映24张画面,由于人的视觉暂留,才不会感觉有中断。因此,在用照相机拍摄电影画面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一般选择1/50秒(或1/60秒)。在这一瞬间,电影只放1~2个画面,能够被比较清晰地拍摄下来。
若选择1/1200秒,1/500秒,就有可能正好摄取了画面经过半格的位置,得不到完整的画面。如果选择1秒、2秒,必然把许多画面的内容重叠起来,造成画面模糊不清。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实践一下。
『玖』 电影是怎么拍摄的
电影的拍摄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费心力的工作,特别是商业大片,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最终完成。一般来说,电影拍摄离不开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三个步骤。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现在的电影很多场景和特效都要靠后期来完成,所以这部分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如果没有现场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声,那也得处理现场的杂音等等,做到声画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还要补拍补录等等,特效团队负责做影片中无法直接拍摄出的特效,这都是非常繁复的工作。
在我们外行人看来,这些事情想想都会觉得可怕,其实也只要有经验的导演统筹调度,严格执行片场制度,各部门人员很快就能适应,然后就是默契配合,寻得最佳的拍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