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恐怖片到底应该怎么拍呢
分享转发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哟!
关注剧透社订阅号(Jutou321)
剧透,让你更懂电影!
2. 已经被禁掉的恐怖片
被禁播的恐怖片有《德国电锯杀人狂》《驱魔人》《人体蜈蚣2》,友情提示:谨慎观看!
《德国电锯杀人狂》其实是由人物原型的,那就是出自1957年的美国杀人狂,这部电影有着许多的血腥局面,给人以恐惧的冲击。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在半路的要求搭车的搭车客突然之间发了风,开始拿着电锯乱杀人,整部影片非常的暴力、血腥,一直以来都受到大家的非议。
3. 有史以来第一部鬼片是那个国家拍的什么
弗兰肯斯坦》(1910年)
导演:J·塞尔·卓雷
主演:玛丽·弗勒
国别:美国
一部历史上有特殊地位的作品,改编自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后来被多次搬上银幕。它的KB同样在于它的KB是划时代的。科学家用不同尸体上的不同部分拼凑成了一个“人”,在雷电交加的晚上运用闪电的电能赋予那个“人”生命。本书的作者玛丽·雪莱夫人在18世纪时就预言了科学失控造成的灾难,全片只有12分钟。1932年詹姆斯·惠尔就重拍了该片。
《吸血僵尸》(1922年)
导演:F·W穆瑙
主演:施莱克
国别:德国
无论《夜访吸血鬼》里的两大帅哥吸血鬼如何优雅,我们都不能忘记世界上第一个吸血僵尸诺斯费拉图。这部穆瑙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同时也是地位崇高的经典默片作品。诺斯费拉图阴森怪异的造型,光与影造成的诡秘效果,布景、服装设计的精巧独特,都是KB片的典范。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被无数导演重拍,其中就包括德国著名导演韦纳·赫尔佐格1979年拍摄的《诺斯费拉图》以及艾里亚斯·莫希格直接猜想穆瑙拍摄《吸血僵尸》经历的《吸血鬼的魅力》。
《木乃伊》(1932年)
导演:卡尔·弗伦德
主演:波利斯·卡洛夫
国别:美国
环球公司经典系列“木乃伊”电影的第一部。这是刚刚完成《弗兰肯斯坦》的波利斯·卡洛夫与德国电影摄影大师卡尔·弗伦德合作拍摄的历史上第一部《木乃伊》。这部电影虽然很短,但却营造出了浓厚的木乃伊意境,由本片开始,电影界培育了一大批的木乃伊续集和重拍片。1999年的《木乃伊》和2001年的《木乃伊2》都是本片的重拍片
《苍白巫师》(1932年)
导演:维克多·赫尔帕林
主演:贝拉·卢高斯
国别:美国
据说是第一部以巫术操控僵尸为题材的电影。本片以海地为舞台,描述一名巫师通过巫毒教的巫术唤醒大群的僵尸,让他们不分昼夜的在制糖工厂里操作着机器。巫师还将所有来到岛上的白人美女变成僵尸。但是,这里面所出现的僵尸除了可怜以外,丝毫没有任何的KB感。当然这出戏里想传递的并不是僵尸吃人的恐惧感,而是把人变成僵尸在心理的上恐惧感。
狼人》(1941年)
导演:乔治·华格纳
主演:龙·乔尼
国别:美国
西方KB电影四个族群中“狼人”分支的启蒙作品,但后来很多“狼人电影”都是受此片影响。环球电影公司将1935年的《伦敦狼人》重新挖掘出来,改造成新版《狼人》。影片所想象的一旦人被狼咬过,就会变成狼人,而且如果狼人又咬噬了其他人,其他人同样要化作狼人的演变途径,也成为了以后狼人影片约定俗成的模式。
魔鬼圣婴》(1968年)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米娅·法罗
国别:美国
《魔鬼圣婴》在美国《娱乐周刊》评选的“有史以来最KB的25部电影”中排名第9,堪称KB片中的经典。影片可以看成是波兰斯基向希区柯克致敬,同时他作为一个非KB片和娱乐片出身的导演,拍摄KB片并没有一般KB片令人窒息的高潮,而是在用让生活中的各种元素散发出KB,这种手法被后来的KB片包括我们熟知的《午夜凶铃》普遍借鉴。
驱魔人》(1973年)
导演:威廉·弗莱德金
主演:埃伦·伯斯泰因
国别:美国
拍出过《猛鬼街》的导演韦斯·克莱文说,真正吓到他的影片有两部,《驱魔人》是其中一部。 影片《驱魔人》是根据一起真实事件改编的。十四岁的小男孩约翰是马里兰州一个大家庭的一员,1949年的1月阿姨多萝希突然离奇身亡,从而引发了一连串诡异之事。这部影片于1973年在全美公映,在第二年获得10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获得两项大奖以及4项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大奖等。
《德克萨斯电锯杀人》(1974年)
导演:托比·霍伯
主演:杰西卡·贝尔
国别:美国
这部KB片的杰作并没有海报和片名的血淋淋,没有血腥残杀和伤口的近镜头,而是使这一切都表现在镜头之外,它让你感觉到的是真正窒息的惊恐,却不像其他KB片那样让人吓得精疲力尽。片中莎丽被当做一个半死不活杀人狂的晚餐,虽然她最终逃过一劫,但也只是人类的身体勉强抵住了斧头的砍杀才得以逃脱的,这个镜头被认为是70年代影片中最令人不快的镜头了。
万圣节》(1978年)
导演:约翰·卡朋特
主演:杰米·李·柯蒂斯
国别:美国
本片是当时最成功的独立制作的电影,同时改变了KB片的一贯面孔,被认为是仅次于《弗兰肯斯坦》重要的KB片。其开创的面目变态校园杀人者成为美国KB片的教材,直到1981年,美国公映影片中有60%以上都是追杀类影片。从1978年开始,这部系列片在11年里共拍了5集,一部比一部血腥。
纸屋》(1989年)
导演:伯纳德·罗斯
主演:查罗特·巴克
国别:英国
孤寂的安娜发现自己能进入自己画的房子里面,而且发现了更多现实与自己幻想境界的联系,于是她被拉进了这个KB的梦魇。这部电影曾被KB小说大师史蒂芬·金选为最佳KB片之一,好莱坞也因为此片而挖他去拍KB片,但却渐渐脱离KB片而是转拍文艺片。
《惊声尖叫》(1996年)
导演:威斯·克瑞安
主演:鲁高夫·杰克逊
国别:美国
将这样一部青春和怀旧气息明显的KB片放入其中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但《惊声尖叫》系列以及由此演变而来的《惊声尖笑》系列电影重新振作了90年代已经渐渐低迷的美国KB片。片中大量涉及到的经典KB电影片段以及其对后世KB电影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次深入浅出的总结。影片同时请来许多KB片明星客串,譬如《大法师》中被鬼附身的小女孩在片中饰演咆哮着“人民有知的权利”的记者,使本片以及系列成为了美国KB片的教材。
《午夜凶铃》(1999年)
导演:中田秀夫
主演:松岛菜菜子
国别:日本
本片继《四谷怪谈》、《牡丹灯笼》传统日本鬼片之后创立了“后午夜凶铃时代KB片”。跟传统日本KB片是截然不同的,它们颠覆了过去,自行发展出一套推销模式、内涵、甚至自创一套崭新的KB电影语言。它所具有的浓郁的东方玄学色彩,也让其KB自成一派,影片高居票房榜首,之后美国翻拍的《午夜凶铃》票房也超过1亿。
《女巫布莱尔》(1999年)
导演:丹尼尔·米瑞克
主演:哈兹·多纳休
国别:美国
这已经不仅是1999年夏天好莱坞的最大黑马了,可以说这部投资仅100万美元的低成本影片,书写了鬼片新概念。影片以纪录片形式,之前通过网络等外界手段为影片制造KB气氛,让观众一度混淆了虚拟与真实,片中KB的核心布莱尔女巫虽然一直没有直接出现,但她所制造出来的蛛丝马迹却在亦真亦假中成为了不露声色的经典女鬼。
4. 国外恐怖片怎么拍的,为什么那么真实,中国就不行呢
首先是技术上的差距,不过这是小问题,好的恐怖片不仅仅依靠感官刺激。
更重要的是电影审批,中国的广 电 总 局不允许你搞怪力乱神,这你有多好技术,多好剧本都白搭。你看进口大片啥时候有恐怖片的,国产的都是些什么货色。。。
5. 在拍摄期间或之后,有哪些恐怖电影出了名的恐怖事故或问题
让我们回顾一下《驱魔人》的拍摄过程。
“我真的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怪人,但是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我们正在处理一些非常沉重的材料,而您不会无所事事电影中有很多人死亡,琳达的祖父去世,助理摄影师的妻子生了一个婴儿,他去世了,冷藏房间的那个人死了,照看大楼的看门人被枪杀了……我认为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总共有9人死亡,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这很可怕。”-艾伦·伯斯汀(Ellen Burstyn)
在纽约,其中一位木匠不小心将他的拇指切掉在场景上,一位照明技术人员失去了脚趾。伊拉克的实地考察行程从相对凉爽的春天推迟到7月,这是夏天最热的部分,当时温度升至130度或更高。
在被派往那里的18名机组人员中,弗里德金因痢疾或中暑而一次又一次失去了其中9人的服务。更糟糕的是,装在一个十英尺长的板条箱中的新亚述人带翅膀的恶魔帕扎祖的青铜雕像从洛杉矶的一次空运中迷路了,最终抵达香港,这又造成了两周的延误。
6. 你不知道的,14部热门恐怖电影中隐藏的拍摄秘密
虽然很多恐怖电影的名场面都让人记忆深刻,但即使是这样,它们却还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一些秘密。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揭开隐藏在热门恐怖电影中的拍摄秘辛。如果知道更换演员的原因和意外的拍摄地点,似乎恐惧的深度会增加。
1.《闪灵》(1980)
我正在练习挥舞斧头,这很危险......
杰克尼科尔森用斧头砸浴室门并大喊“约翰尼!”是一个著名的场景,只要记住它就会让你感到惊悚。为了准备这一幕,杰克在射击场练习了N次挥动斧头的动作。
然而,杰克并没有注意到,工作人员就站在他的身后......!
好在工作人员当场闪避,避免了一场灾难。
2.《呐喊》 (1996)
令人惊讶的原因
代表90年代的恐怖电影《呐喊》。
在制作开始时,西德尼·普雷斯科特(Sidney Prescott)的主角被提供给了德鲁·巴里摩尔(Drew Barrymore)。然而,她拒绝了,并决定扮演“开场被斩首”的角色。
像德鲁这样的当红明星,开场一眨眼就被杀了,让观众惊呆了!聪明的德鲁似乎明白这种影响。
3.《超自然活动》(2007)
斯皮尔伯格的建议
在这部独立恐怖片上映之前,大电影公司派拉蒙就想着请一位著名的明星来担任主角。然而,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建议下,他保留了原来的演员阵容。
一天晚上,斯皮尔伯格开始在家看电影的预览 DVD,但吓得停了下来。还有一集我不得不白天再看一遍。
他说服制片厂照原样上映,认为“一个不知名的演员会增加电影的可信度”。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超自然活动》是随后制作了五部续集的高利润恐怖系列之一。
4.《十三号星期五》(1980)
在现有的露营地拍摄!
这部具有 历史 意义的电影是在新泽西州的童子军露营地 No-Be-Bo-Sco 拍摄的。它成立于 1927 年,以该州最古老的侦察营地而闻名!
1979年秋,制作方获准在淡季期间使用营地进行拍摄。即使是现在,“13 号星期五”外景巡演仍在定期举行。
5.《驱魔人》(1973)
被父母反对,改变演员阵容
当时 14 岁的女演员杰米·李·柯蒂斯本该扮演魔女里根的角色,但她的父母,演员珍妮特·利和托尼·柯蒂斯在剧组中提出了极大的反对。
因此,琳达布莱尔扮演了里根的角色。顺便说一句,杰米19岁就出演了电影《万圣节》。
6.《万圣节》(1978)
为了表达洛杉矶的秋天...
虽然《万圣节》的背景设定在伊利诺伊州一个名叫哈登菲尔德的虚构小镇,但它实际上是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拍摄的,主要是在西好莱坞和帕萨迪纳。
为了在阳光明媚的洛杉矶营造秋天的氛围,每个场景都撒上了假落叶。
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主线故事的每个角落,你可以在一些场景中看到棕榈树。
7.《榆树街的噩梦》(1984)
在真正的房子里拍的,不是一套
这部作品中出现的“南希之家”实际上是用几栋房子拍摄的。
外观来自西好莱坞的一所房子,内部由不同地点的几栋房屋组成。也是在情景喜剧《我爱露西》中使用的房子。
8.《电锯惊魂》 (2004)
独创性,因为这是一个低预算......
至今已发布多部系列作品。因为是超低预算,所以在布景和特殊处理上都 颇有匠心。
还有一个场景是用真正的猪肠子来表现人的肠子。
9.《布莱尔女巫计划》(1999)
期待额外奖励的演员们得到了什么......
独立电影《布莱尔女巫计划》制作成本为 6 万美元。
1999 年夏天上映时,它在全球创下了 2.48 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想知道在这部产生巨额利润的作品中出现的演员最终得到了多少报酬?
三位明星(Heather Donahue、Joshua Leonard 和 Michael C. Williams)获得了 1,000 美元的表演费,其中包括在马里兰州州立公园的林地进行为期六天的拍摄。
根据希瑟的说法,他透露“在意外票房成功后,我期待额外付款,但(没有付款)却只收到了一个水果篮”!
10.《招魂》(2013)
原来是不同的标题!?
2013年上映的《招魂》是一部深受恐怖迷喜爱的作品,后来又制作了续集和衍生作品。
英文名是“The Conjuring”,但在制作之初,完全不同的标题“Warren File”(这部作品是根据超自然现象研究人员沃伦和他的妻子遇到的事件改编的)。
拍摄结束后,制作公司改名为《招魂》
11.《沉默的羔羊》(1991)
选角不是最喜欢的
在朱迪福斯特被任命为《沉默的羔羊》中的 FBI 实习生克拉丽丝斯塔林扮演者之前,制作方提出她与梅格瑞恩、米歇尔菲佛和劳拉邓恩竞争这个角色。
最后朱迪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结果证明她是最适合的!
12.《小丑回魂》(2017)
恐怖电影史上的最佳影片!
这部改编自斯蒂芬金的热门恐怖小说《IT》的电影票房收入达到 7 亿美元,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电影。
续集《IT / It THE END》再加上4.3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是超过10亿美元的巨作,这对于一部恐怖片来说通常是不可能的!
13.《迷迭香的婴儿》(1968)
杰克尼科尔森可能是她的丈夫!?
在计划阶段,罗伯特·雷德福被选为罗斯玛丽的丈夫,但因日程安排而放弃。在那之后,杰克尼科尔森进行了屏幕测试,但最终约翰卡萨维茨被选上了。
14.《精神病》(1960)
历史 性时刻的名场面!
《Psycho》的淋浴场景是恐怖电影史上的著名场景之一,但它似乎是另一种意义上的“ 历史 ”。
有镜头聚焦抽水马桶的场景,但这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出现抽水马桶的场景!
7. 鬼片是怎么拍的
直接网络,有介绍
1、割喉、挖心、撕头皮,硅胶假体少不了
血浆通过硅胶假皮里的导管喷出。挖心、撕头皮的戏份也是如法炮制,拍摄的时候演员需要做的只是狰狞痛苦的面部表情,剩下的全部交给硅胶假体、工作人员和后期的剪辑师了。“拍恐怖片,硅胶假体少不了,大家在银幕上看到的五马分尸、掏心挖肚,就本都是靠硅胶作出来的效果。”
不过,也有一些镜头要依靠电脑特效,“像国外的丧尸片,会有人被僵尸吃掉一半的镜头,这种戏单靠硅胶不行,需要在拍摄时把演员身体的一半涂成蓝色或者绿色,后期再用电脑CG(计算机图形学)将涂蓝涂绿的部分去掉,营造出只剩半个身子的效果。”
血浆颜色有讲究,呕吐物是土豆泥配绿豆汤
对于恐怖片来说,血浆无疑是必不可少的道具,在库布里克导演的恐怖经典之作《闪灵》中,最血腥恐怖的场景莫过于如同洪水般的鲜血从电梯中汹涌而出,淹没了走廊的那一幕。
相比于电脑特效这些新兴技术手段,制作假血浆对于恐怖片道具师来说,可以算是“代代相传的手艺”了。据刘吉介绍,现在制作假血浆的主要原料是色素、蜂蜜、水或者酒精,其中蜂蜜负责调解粘稠度,让假血浆看起来更真实。如果在冬天拍摄,就要用上酒精,避免假血浆凝结过快。
但是记者注意到,在刘吉调配假血浆的工具箱里,还有绿色、蓝色和黄色等色素,对此,刘吉解释道,“血浆的颜色其实也有讲究的,因为血离开人身体后,颜色是会发生变化的。刚流出的血会带点粉色,比较新鲜。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变黑,这个时候就需要加点绿色跟咖啡色来调和。”
刘吉还向记者介绍了另外一个经常出现在恐怖片中的道具——呕吐物,“大多数都是土豆泥或者绿豆汤调出来的。”
2、化妆:画鬼容易画人难,记者亲身体验伤痕妆
刘吉坦言,做了这么长时间的特效化妆,做鬼怪野兽这类造型并不算难,最难的其实是“写实”。“不管是鬼怪,还是野兽,都比不上人物的写实特效来得困难。前
者允许想象力的发挥,没有一个参照物。但是如果写实做得不好,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其实和美术界的“画鬼容易画人难”是同一道理。
那什么样的造型算是写实特效呢?刘吉告诉记者,比如恐怖片里常见的伤痕、伤口妆这类就属于写实。
化妆师为腾讯娱乐记者化“抓伤妆”
为了更好的向我们展示特效妆容是如何化出来的,刘吉安排了一位特效化妆师给记者现场化了个伤痕妆。
特效化妆师在记者的脸颊上打好底色后,贴上一层薄硅胶,按照伤口不同的部位化上不同的颜色。
化妆师表示,脸上的伤痕妆要求非常高,仅是一个头部要分额头、脸颊、下巴、鼻子和脖子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要求都不同。不过,正如之前所说的,基础都是靠硅胶,但是做伤痕的硅胶要非常非常薄,尽量像皮肤一样,然后化妆师便要在这层薄薄的硅胶上施展自己的本领。
化妆师要在记者的脸颊上示范一小块“抓伤妆”。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化妆师拿着各种颜料笔在记者脸上不断上色,从外围的淤青到最中心溃败的血
肉,一共上了十几遍,一块拇指大的抓伤,耗时长达半小时。“这还是小伤口,如果碰到大面积的伤痕妆,我们基本上是从天亮站到天黑,一刻不停地在化。”
刘吉还提到,其实伤口妆的区别也很大,而帮记者化的伤口装算是比较简单的了,“伤口妆虽然是比较常见的特效化妆,但每次接到这类任务时,我们都要先问清
楚,究竟是什么情况下形成的伤疤,枪伤、刺刀伤、炸伤还是烧伤,每一种伤口都不一样,所以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准备。”
3、场景:墓地野坟坡都得去,拍完赶紧磕个头
“恐怖片夜戏多,拍摄场地很多都在荒郊野外,很多地方现在想起来都很后怕。记得有一次,导演安排我跑到一个小土坡上,后来才发现这个土坡是个小坟,所以拍
完这场戏,我对这那个土坡不停地磕头。”在《笔仙惊魂》中饰演小武的翟文斌出演过多部恐怖片,他担任编剧并主演的《咒丝》将于暑期上映。
谈到恐怖片的拍摄场地,翟文斌介绍:“除了荒郊野岭,老宅、墓地等,一些具有诡异气息的地方也是拍恐怖片的必备场所,《咒丝》选用的主要拍摄场地,其实就是老旧的化工厂和深夜的地铁站。”
浴室、楼梯、空房子,一样“吓果”惊人
除了在荒郊野外拍摄的场景,日常的生活场景也是恐怖片中不可或缺的“吓人”之地。如《午夜凶铃》中,安静的房间中突然响起的电话声;《咒怨》
中,伽椰子从楼梯转角处蠕动爬下……实际上,电话铃声、楼梯、浴室、镜子……这类常见得不能再常见的地方,只是被导演巧用静与动、人少与多对比的方法,配
以音效、灯光和布景,容易让人产生“带入感”,才营造出了心灵上的恐惧感觉。
4、音效:恐怖音乐有“神器”,
没有音效的恐怖片,是要打大折扣的。《驱魔人》里,那个被魔鬼俯身的小女孩歇斯底里的粗口话和阴森的笑声,《切肤之爱》里女主角用钢丝锯男主角的小腿时的声音,《咒怨》里伽椰子从楼梯爬下来那“嘎嘎嘎嘎”的声音,都让人汗毛直竖。
“如果有一部恐怖片,恐怖到让你不仅要捂住双眼,还要堵住耳朵,那才是真正成功的”,电影音效设计师罗锟曾为20多部恐怖片做过配乐,在他看来,每部恐怖电影都有自己的整体基调,根据这个基调,再按照不同的情节和不同的出场人物转化配乐,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大提琴、金属乐是恐怖片中常见配乐
以大提琴为例,大提琴音色较为低沉,容易给人一种压抑紧张的感觉,因此常以大提琴的声音作为事件的序幕,而大提琴哀凄的音色更能表现出恐怖片想传达的“死
亡”主题,例如《大白鲨》的背景音乐,听似简单,只有高低两节音符的曲调,通过巧妙地编排之后却变成了营造紧张气氛的最大功臣,成功地表现了鲨鱼正一步步
逼近的感受。
金属乐队使用的电子合成器也能制作出恐怖的音效,金属乐的风格偏向于狂吼咆哮、诡异吓人、死亡仇恨等,电子合成乐器则可做出尖锐的鸣声,藉由忽大忽小的音
量、忽快忽慢的音速,给人一种受压迫、急躁不安的感觉,容易引导观众进入片中营造的恐怖氛围。
当然,并不是所有恐怖片的音效都是这么高端大气,女鬼的笑声、歌声、半夜猫叫、乌鸦叫、敲门声、血溅出来的声音……这些都是鬼片里必不可少的因素,而它们
大多是“拟声音效”,由拟声师在特定的环境下人工合成的。在拟声师手中,电影中的任何声音,都能用再普通不过的物件模拟出来:用木块捶打沙土模仿马蹄声,
用铁板模仿雷击声,甚至用芹菜抽打皮垫模仿出众人扭打的撞击声。
5、演员:拍前“补阳气”,“女鬼”都是大美妞
别以为恐怖片单靠道具、场景和音效就能制造出恐怖效果,实际上,恐怖片对演员演技要求非常高,需要凭借演员出色的演技,带动观众如临其境,产生
“吓果”。同样一句台词,为什么在恐怖电影中说出来,会格外吓人?执导过《鬼铃》《公寓》《笔仙》等多部惊悚片的导演韩国安兵基认为:“演员台词的语调和
呼吸很重要。尤其不能让在演员在演戏时眨眼睛。因为演员一眨眼睛,观众的紧张感就会消失。”
虽说恐怖片的门道内行人都懂,但恐怖片“阴气过重”,许多剧组都会在开拍前做足准备:“《笔仙》的时候就有请活佛为大家加持,毕竟片里要死人,要杀人。
《咒丝》开机的时候也有做法事。开机前整个剧组主创都齐聚八大处烧香。”而翟文斌自己每次在拍恐怖片时都要在片场念《心经》,在他看来,念经是“补阳气”
的最好方法。
演女鬼要求高,身形够瘦眼够大
另外,“鬼魂”作为片中的核心人物,人选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女鬼,对外形的要求十分高,要消瘦,绝不能太胖,眼睛要大,单眼皮都不行,所以卸妆后的
“女鬼”基本都是大美妞。“她们的妆容都很恐怖,或苍白或血腥,总之看不出真人的模样,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演这个角色。
8. 恐怖片 是那个地方先拍出来的
1910年,爱迪生第一次把后来成为恐怖片反复拍摄的题材的民间传说--吸血鬼“德拉库拉”的故事搬上了银幕。尽管以当时的电影手段,其恐怖效果十分有限,影片也只有一本的长度,但它无疑已被今天好莱坞的后来者们视为能够代表其“光荣历史”的经典,甚至被列入美国国会急切寻找和加以保护的10部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欧洲是电影的故乡,更是恐怖电影的发源地。在今天来看,早期一部重要的恐怖片是1916年由德国著名舞台剧演员保罗·韦格纳演出并协助导演的一部根据希伯来传奇中的人物改编的影片《无魂人》(原意为“一种有生命的人”)。是第一部有影响的恐怖片,而1919年德国乌发公司的《卡尔加里博士的小屋》引起了轰动,之后又有《吸血鬼》、《蜡像》等佳片相继问世,使恐怖片成为最早确立风格的片种之一。
1920年的德国的表现主义恐怖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虽然在当时毁誉参半,但却极大地激发起德国电影强调想象和恐惧。在其影响下,最著名的影片是茂瑙1922年的《诺斯费拉杜》,它同样改编自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
正是在德国的影响下,美国的恐怖片真正兴起。默片时代最著名的美国恐怖片是1920年的《杰克医生和海德先生》,1925的《歌剧院里的幽灵》
1931年,两部堪称恐怖片经典的影片首先映入了观众的眼帘:它们是勃郎宁的《德拉库拉》和詹姆斯·惠尔改编自玛丽·雪莱的小说的《弗兰肯斯坦》(又译《科学怪人》)。
随着这两部影片的成功,恐怖片开始在环球公司的流水线上源源不断地倾泻而出。其中较有名气的影片中包括《木乃伊》(1932),《隐身人》、《黑色老房子》、《畸形人》(1932)、《金钢》(1933)以及属于“科学怪人”系列的《弗兰肯斯坦的新娘》(1935)。1931年,出现了所谓恐怖片的经典作品:《吸血僵尸》、《科学怪人》、《鬼医》。1936年,卡孟隆·孟席斯拍摄的《未来世界》,描写一百年以后将在地球上发生的突变。与此同时,英国也拍摄了一个美国富豪把一座古堡连同他的鬼魂搬运到大洋彼岸的《鬼魂西行》(1936),
40年代,虽然恐怖片开始作为低成本的B级片拍摄,这一类型中的许多影片仍然取了引人嘱目的成就。环球公司开发出了和“吸血鬼”同样在夜间出没的“动物恐怖片”《狼人》(1941)。其中以《猫人》(1942)和《我与僵尸同行》(1943)尤为观众和影评人所称道。
50年代,随着核威胁和麦卡西主义散布的“共产主义渗透”阴影,恐怖片暂时脱离了早期的各种超自然的幽灵和神怪,而与科幻片结合起来以各种“核怪物”或外层空间的天外来客为核心形象,不断渲染和演义着所谓“东方威胁”的神话。前者中如日本的《哥兹拉》系列(1955),美国的《它们》(1953),《黑湖怪兽》(1956);后者则以《身体入侵者》(1954)为代表。与此同时,在英国则出现了充满暴力和性的彩色恐怖片。《弗兰肯斯坦的诅咒》(1957)、《德拉库拉的恐惧》(1958)等。
60年代,以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为开端,标志着恐怖片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它从以前的各种幽灵、鬼怪、疯狂的科学家和来自外星世界的异物转向了一种“写人的”恐怖片;同时期还有恐怖/ 灾难片《群鸟》。
1973年,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为70和80年代的恐怖片树立起了一个样板。这部明显向传统的“魔怪”回归的恐怖片激发了一系列的妖术和魔怪电影,如《凶兆》系列(1976)、《魔女嘉丽》(1976)以及《驱魔人续集》等。
法国掀起六、七十年代恐怖片大行其道现象的经典作品,应是《Les Yeux Sans Visage》(没有脸的眼睛 ),一九六○年(另有说一九五九年)导演是Georges Franju;《死后的爱情》 (Buio Omega)等
80年代以来,裹挟着当代电影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恐怖片不断在好莱坞银幕上掀起阵阵热潮。首当其冲的是一贯被好莱坞电影视作“异类”的女性,大量以“女性威胁”为主题的恐怖片涌上银幕,其中如德·帕尔玛的《化装杀人》(1980)和保罗·施莱德尔根据1942年的版本重拍的《猫人》(1982)都把性与暴力联系在一起,进而把女性变成一种令人恐怖的社会形象。而接下来的恐怖片的“牺牲品”则是青少年甚至儿童,随着《万圣节》系列和《走失的儿童》等影片的上映,“问题少年”终于被塑造成了一种社会的恐怖。穿插于其间的还有各种来自太空或疯狂科学家手中的“异物”。如克伦伯格的《苍蝇1、2》、斯科特的《异形》系列。而近年来,一方面是传统的恐怖形象“吸血鬼”和“科学怪人”的不断被重新搬上银幕,并多由著名的大导演执导。如科波拉的《吸血惊情四百年》(1992)、尼尔·乔丹的《夜访吸血鬼》(1994)、《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994)。他们纷纷以最忠实于原著相标榜,以现代电影的手段重新演义古老的恐怖故事,使人感到世界似乎只是经历又一轮新的轮回;
另一方面,大量现实中的暴力和罪恶经过已经轻车熟路的恐怖片的包装之后也不断成为好莱坞新的卖点。
这些影片从表现以剥取人皮为癖的连环杀手的《沉默的羔羊》到以“起居室中的威胁”为核心的《晃动摇篮的手》,都令观众对其现实生活中的危机四伏感到震憾。 而1996年,大型独立制片公司米兰·麦克斯推出的《尖声狂叫》更以变态的连环杀人的疯狂杀人令人观之失色。该片创下了有史以来恐怖片最高票房--一亿美元的收入佳绩。这使麦克斯公司的老板大受鼓舞,几乎把自己也变成了“连环杀人”--该片已经创作了三集。同时较有影响力的还有《去年夏天搞的鬼1、2》
因获得金棕榈大奖的《暴雨将至》而成名的马其顿导演曼切夫斯基也来到好莱坞拍摄了一部表现一队被困在冰雪中的美国大兵成为一名食人者盘中餐的恐怖片《恶魔军官》(又名《贪婪者》)。
西方鬼片中,吸血鬼堪称“鬼王至尊”,至尊中的最经典的是一个叫德库拉(Dracule)伯爵的吸血鬼。吸血鬼的名片有《惊栗夜》(Fright Night,1985)及《德库拉吸血鬼》(Bran Stoker's Dracula,1992)等
制作恐怖片最积极的欧洲国家是西班牙,如九七年出品的《变脸惊情》、历桑德罗·阿曼巴执导的《挣开你的眼睛》,1999年西班牙影片《无名死婴》以出色的美工、音响、大胆的剧情而达到了相当震撼的效果。
墨西哥同时受着西班牙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出色的恐怖片导演奎勒摩·德尔托罗在2001年的作品《魔鬼的脊梁》中,融合了美国式的先进技术、欧洲式的精美画面、音乐和营造心理恐怖气氛的方式,以及南美的魔幻色彩,是当年最佳恐怖片之一。
亚洲的恐怖片已经有很长发展时间了,影片数量尤其以香港为最,在这里只做一些简单介绍:香港恐怖片:卫斯理之《老猫》、《蝶变》、《灵气迫人》、《怪谈协会》、《凶榜》、《夜半一点钟》、《小姐撞到鬼》、《七月十四》、《目露凶光》、《幽灵人间1、2》、《阴阳路》系列、《乡村老尸》、 《古镜怪谈》,《美容尸》、《裸体红唇》、《拜错神》, 《午夜上网》、《弟切草》、《枕边凶灵》(2002)、《我左眼见到鬼》(2002)、《office有鬼》(2002)、《三更》(2002)、《鬼书》(2002) 、《见鬼》(2002)、《双瞳》(2002)等
韩国电影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恐怖片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2001年韩国新锐导演尹忠灿推出了恐怖片《毛骨悚然》,还有一些票房很好和影响力的例如《手机Phone》、《《幽灵凶咒A》》、《死亡录播》、《退魔录》、《女高怪谈》、《死亡教室》、《鬼之恋》、《蔷花红莲》、《狐狸楼梯》、《四人餐桌》、《在镜子中》、《洋槐树》等
日本作为亚洲的电影大国,不仅艺术影片在国际影坛享有盛誉,恐怖片同样佳作不断。除了人们熟知的《午夜凶灵》系列,还有《死国》、《催眠》、《案山子》、《回路》、《鬼水凶灵》、《鬼娃花子》、《钱仙》、《咒怨1、2》、《冬季恐怖作》等
泰国恐怖片不错的也有几部《鳄鱼魔女》、《鬼妻》等。
平心而论,美国恐怖片中大量的高科技运用往往给观众带来的只是刺激的视觉奇观,而恐怖效果却不够强烈。当然,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工业的中心,也在不断吸纳世界各国的人才,不断创作出一些偏离“美国色彩”的恐怖片。2000年,印度导演奈特夏马兰在好莱坞的第一部影片(心理恐怖片)《第六感》以2亿8000万美元的成绩横扫美国电影票房;2001年,西班牙导演亚历桑德罗·阿曼巴的作品《小岛惊魂》带有浓厚的欧洲心理恐怖片的色彩,成为当年最成功的电影之一。2002年奈特夏马兰又执导了惊僳恐怖片《天兆》又一次创造了票房神话;美国上映了改编自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的美国版《凶铃》;同时购买了香港恐怖片《见鬼》的版权。
恐怖片常见的故事类型
(一)科幻恐怖类。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异形》系列。此外还有《异物》(Thing)、《异种1、2》、《黑洞表面》、《入侵脑细胞》、《捉梦人》根据游戏改编的《生化危机》、《捉梦人》等
(二)鬼怪类。这类恐怖片占了最大比重。不管是妖怪、恶灵,还是什么恐怖的外太空生物都可以归到其中。著名的有库布里克的《闪灵》(被誉为史上最恐怖的恐怖片)、《驱魔人》、《恶魔婴儿》、《人玩鬼》、《活魔人》、《宇宙天魔》、《活尸之夜》、《鬼追人》系列、《魔方》系列、《鬼食人》系列、《幽冥怪谈》系列、《13号星期五》系列、《生人勿近》系列、《搭便车》、《夜半鬼敲门》、《撒旦回归》、《鬼娃新娘》系列、《猛鬼街》系列、《夜访吸血鬼》(今年号称其续集的《吸血鬼女王》很滥)、《无头骑士》、《死神来了1、2》、《鬼入侵》、《危机四伏》、《13幽灵》、《幽灵船》、《千尸屋》到最新的《佛列迪对杰森》等。
(三)生命变异恐怖片。比如《鸟》、《活跳尸》、《苍蝇》、《糖人》、《食人鱼》、《群尸玩过界》、《狂蟒之灾》、《史前巨鳄》、《极度深寒》、《水深火热》、《八脚怪》、《惊变28天》。
(四)连环变态杀手类:著名的《万圣节》(《月光光心慌慌》)系列可以从1978年一直拍到今年的第八集《万圣节惊魂——刀光再现》、《德克萨斯电锯杀人狂》、《连环杀手肖像:亨利》、《危情十日》、《继父》、《尖声惊叫》系列、《去年夏天搞的鬼1、2》、《毛骨悚然》、《七宗罪》、《来自地狱》、《沉默的羔羊》、《汉尼拔》到今年的《红龙》、《支解狂魔》、《毛骨悚然2》等
最后特别介绍英国恐怖片《杀人如麻》(CRADLE OF FEAR)
听听,光是片名就已叫人头皮发麻。它还有晾两个吓人名字《催眠终结者》、《生砌人肉》。影片的情节有点乱,但耀眼的血光已经晃的人睁不开眼睛,情节已无暇顾及。用暴力,血腥,色情,变态来形容这个电影毫不为过。最变态的情节是女人做爱前竟然舔男人残疾的大腿断肢,而且是特写镜头,简直令人发指。它的恐怖是来自血腥,杀人场面均以写实手法拍摄,血肉横飞,血点好像都溅到了你脸上。中国绝对不会公映此片,因为片剪之后,影片已没有情节。
9. 美国一部魔鬼的片子
《驱魔人》(The Exorcist)是一部1973年的美国恐怖片,改编自1971年威廉·彼得·布雷迪的同名小说。故事描述一个被恶灵附身的小女孩,她的母亲试过各种途径来治疗小女孩,但都无效,最后只好请牧师来为小女孩进行驱魔仪式。
琳达.布莱尔Linda Blair
成名作:《驱魔人》
美国,生于1959年。1973年以《驱魔人》 一片轰动世界影坛,当时年龄只有14岁,还是一名高中生时,就从无数的童星中被选出来饰演《驱魔人》中那位被恶魔附身的少女。琳达以她小小的年龄,竟能成功地完成了这艰难角色的演出,使她获得了金球奖的最佳女配角奖。成名后,她以叛逆少女型象主演了一些青春片。1977年再演《驱魔人续集》,但未能再掀高 潮。其后她患上了毒瘾,被迫中止了演艺事业。
10. 驱魔者有几部
一共拍了四部..
驱魔人,驱魔人2,驱魔人3,驱魔人前传.
资料:
纵观此前面世的《驱魔人》系列电影,能够真正让观众奉为旗帜的莫过于1973年的第一集。这部甚至对后来美国流行文化都影像颇深的影片无疑成为后来恐怖片争相效仿的范本。或许是前作太过突出,其后的两部续集并没有引起太多反响。尤其是1977年的《驱魔人2》更是由于导演约翰·伯尔曼(John Boorman)对原作的不屑一顾而成为贻笑大方的烂片“典范”。从历史的角度看,此次制片方之所以痛下决心重拍前传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同时,也说明“驱魔人”的道路必须要有四处喷溅的血浆和令人作呕的特效支撑才能引起广泛的认可。
1990年,原著作者布拉蒂为挽回《驱魔人2》的不良声誉,自编自导了《驱魔人3》,但影片仍旧没能完全继承第一集强力震撼的视觉刺痛。而是通过较为隐忍的想象调动观众的恐惧。或许是由于自身导演功力所限,第一集中极富创意的取角与运镜在第三集中也消失无踪。即便如此,第三集仍凭借紧凑的情节和贯穿始终的邪恶氛围成为驱魔人“真正的续集”。
为影片拍摄前传,在好莱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举动。为影史上最为成功的恐怖片拍摄前传其压力可想而知。无论是饱受票房困扰的芬兰导演雷尼,还是被逼无奈再次“放血”的投资方,一定都在期待这部《驱魔人前传》能为他们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