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查理·卓别林的演艺经历
1912年9月,他被选中参加卡尔诺剧团在美国的巡回演出。这次巡回从1910年的9月一直持续到1912年的6月。与他一同参加巡演的还有兰开夏剧团的一名年轻喜剧演员史丹利·杰弗逊,也就是后来的斯坦·劳瑞尔。剧团在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横跨美国巡演之后,回到欧洲呆了4个月的他迎来了第二次去美国巡演的机会,那是1912年的10月。1913年的春天,卓别林被要求与启斯东电影公司的纽约总公司克塞尔和鲍曼公司联系。双方于1913年的9月23日签订了一年的工作合约 。
1914年,卓别林的处女电影《谋生》上映。之后又拍摄了《20分钟的爱》(Twenty Minutes of Love)和《美宝的婚姻》(Mabel's Married Life)等多部电影 。1914年底,卓别林的为期一年的合同到期了。这时候Essanay电影公司以每周1250美元的工资和10000美元的签字费挖走了卓别林 。
在Essanay电影公司,卓别林争取到了更大的自由空间,也遇到了他日后的妻子埃德娜·珀维安斯。《流氓》让他开始用喜剧表现底层人民的生活,《工作》中强烈的讽刺意味让他得到掌声。在这之后的《女人》、《在银行》和《警察》让他在民众中声名大噪。在结束了Essanay电影公司日子之后,电影《查尔斯·卓别林的滑稽戏》和《三重麻烦》未经卓别林的同意,就被擅自播出了,卓别林起诉之后并没有获得法律上的认可 。
1917年6月17日,卓别林与First National Exhibitors Circuit公司签署了被大肆炒作的“百万美元合同”,这家公司将为卓别林独立制作的8部影片每部影片提前支付125000美元。第一部完工的电影是《狗的生活》,随后推出的是1918年的《从军记》、1919年的《光明面》和《快乐的一天》。他还在1921年的《有闲阶级》中扮演了两个角色,一个无聊的有钱人和一位是他替身的流浪汉。在1922年的《发工资的日子》中,他扮演了一位有家的工薪族。在《伪牧师》一片中,他扮演了一位被误认作乡村牧师的逃犯 。
1918年,由于在独立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卓别林建立了自己的制片厂。卓别林在这一期间还进行了一些独立制片活动。他在喜剧记录片《如何制作电影》中展示了他的新制片厂。发行公司拒绝发行这部记录片,这一记录片在七十年后被重新制作才进行了放映。《债券》是卓别林电影制片厂为战争所作的努力,是一部呼吁人们购买战争债券的喜剧片。《教授》一片没能最终完成,但是部分情节紧张的片段得以幸存。《Nice and Friendly》是一部很短的剧情喜剧,拜访卓别林的朋友在剧中作了客串演出 。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
1923年的电影《巴黎一妇人》中,卓别林客串了一名车站搬运工。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 ,他在片中分别扮演犹太理发师和希特勒。1947年他拍摄了《凡尔杜先生》。
1952年,他的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1957年的《纽约王》被认为是对这段生活的写照。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75年授予已经86岁的卓别林爵士封号。1977年12月25日圣诞节早上,卓别林在其家中睡眠时安然去世,享年88岁 。
❷ 卓别林拍摄的影片有哪些特点
卓别林拍摄的影片除了《公园里》、《在海边》是一本的长度,《卡门》是四本的长度外,其他均为2本。这其中就有让人笑得肚子痛的《流浪汉》、《赛拳》、《夏尔洛当水手》、《游艺场之夜》等片。
《夏尔洛当提琴手》、《夏尔洛拍电影》、《夏尔洛溜冰》、《当铺》、《流浪汉》、《移民》、《越狱》一部一部的精品推出来了。
❸ 怎样评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的拍摄手法以及意义
有人说《城市之光》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但我依然认为这部《摩登时代》才是卓别林默片时代最后的收尾之作。现在回顾《摩登时代》的拍摄年代,我们不得不佩服卓别林的强大。此部影片摄制于1935年,这时好莱坞已经是有声电影的天下,无声电影已经濒临退出历史舞台的边缘,而局部彩色片也在这一年诞生,这是一个电影摄制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但很多人总是固守着一些东西不肯放弃,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古板!正如音乐届的恩雅一般,卓别林就用他的《摩登时代》向我们证明了这种坚持的伟大。卓别林始终认为肢体语言的表现才是电影艺术的真正的精髓,而这一理念在现今电影技术大爆炸的今天依然极具指导意义。在卓别林的坚持下《摩登时代》正如传统无声电影一样屏蔽了对白,只留下少许音响和背景人声,而它也证明,经典不会因为形式而失去它的色彩。
现在人们都在赞叹这部电影的伟大,却不知道当年电影上映后引起了一场海啸级别的争议,因为影片中的讽刺辛辣而犀利,对底层工人的同情显而易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丑化了资本所有者的形象。自然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体反击,再加上很多评论人员抑或无心抑或有意的歪曲评论,导致影片中对当时社会问题深刻的反映被完全忽视,反而被认定是一部有红色共产倾向的危险性作品。但真理永远不会被世俗所埋没,这部作品经过时间的洗刷过后依然被公认为影视经典,它不但是卓别林的一个个人突破,影片超越了其他单纯以他个人特点为卖点的悲剧性主题作品,改而反映当时社会中一些重要的问题。而对整个电影届的发展而言,也使当时技术至上的电影人看到了一部电影所应该具备的核心。(新浪娱乐 评)
❹ 如何拍电影卓别林
基本上如果开始的话尽量找一些相关的检验,然后好好的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慢慢的肯定会非常好的。
❺ 卓别林的电影
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
从1919年开始,卓别林独立制片,此后一生共拍摄80余部喜剧片,其中在电影史上著名的影片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舞台生涯》等。
凯斯东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
1914年
谋生
夏洛特自鸣得意
梅布尔奇遇记
夏洛特和雨伞
夏洛特拍电影
夏洛特跳舞
酒吧和爱情间的夏洛特
夏洛特候爵
夏洛特爱上了老板娘
梅布尔驾车
夏洛特和马表
咖啡待者夏洛特
讨厌的夏洛特
夏洛特太太
夏洛特的球棍
强盗朋友
夏洛特和法蒂在摔跤场
夏洛特和香肠
夏洛特和时装模特
牙医夏洛特
道具管理员夏洛特
画家夏洛特
春天的热度
夏洛特卖弄风情
护工夏洛特
夏洛特和法蒂吃喝作乐
门卫夏洛特
情敌夏洛特
小伙计夏洛特
夏洛特和梅布尔赛车
搬运工夏洛特
夏洛特爸爸
蒂丽情史
夏洛特和梅布尔漫步街头
国王夏洛特
埃森耐公司拍摄的影片
1915年
夏洛特崭露头脚
夏洛特花天酒地
拳击师夏洛特
夏洛特在公园里
夏洛特结婚
流浪者
夏洛特在沙滩上
学徒夏洛特
夏洛特小姐
夏洛特在银行里
海员夏洛特
夏洛特在杂耍场
1916年
卡门
小偷夏洛特
夏洛特的不幸
缪区尔公司拍摄的影片
1916年
柜台长夏洛特
消防队员夏洛特
小提琴手夏洛特
夏洛特晚归
夏洛特和伯爵
高利贷者夏洛特
置景工
夏洛特溜冰
1917年
警察夏洛特
夏洛特疗养
移民
夏洛特越狱
第一国民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
1918年
狗的生涯
保证人
士兵夏洛特
1919年
田园牧歌
愉快的一日
1921年
孩子
夏洛特和铁面罩
1922年
发薪日
朝圣者
联美电影公司拍摄的影片
1923年
巴黎女人
1925年
淘金记
1928年
马戏团
1931年
城市之光
1936年
摩登时代
1940年
大独载者
1946年
凡尔杜先生
1952年
舞台生涯
回英国后拍摄的影片
1952年,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离开美国,定居瑞士。在瑞士期间,他拍摄了尖锐讽刺麦卡锡主义的影片《一个国王在纽约》。
1957年
一个国王在纽约
1967年
香港女伯爵
❻ 卓别林那么老的电影为什么还那么清晰比90年代香港的电影清晰的多啊,是为什呢 相差几十年的技术啊
卓别林的电影的电影是胶片拍摄,在保质期内,他可以转带成较好的视频,就是你刚才说的清晰度高的视频。香港90年代的电影有一个时代背景,那个时候VCD特别风行,为了销售及市场业绩,批量拷贝、销售。后来才有DVD,当胶片转成DVD或是高清的视频,成本太高,没有人为其付费,所以就任由VCD版本的视频在市场上流通了
而卓别林的电影,那个时候没有VCD,一般是用胶片机在电影院直接播放。当然后来可以转成高清的视频。国外的经典,也有人愿意为其付费。
黑背电影的对比度好,质感强,也有这个成分在里面
❼ 卓别林如何开始了喜剧电影生涯
卓别林的精湛表演引起了美国喜剧电影制片商——“启斯东”公司董事长亚当·凯塞尔的极大兴趣,他再三聘请卓别林到启斯东公司拍喜剧片。卓别林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才找到好莱坞·塞纳特电影制片厂。
在好莱坞,面对陌生的国度,陌生的人们,卓别林摸索独立拍电影。他导演了第一部喜剧片《二十分钟的爱情》,尽管不成熟,但他那精湛的演技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兴趣,观众中喝彩声响成一片。美国观众愈来愈喜欢他的演技了。英国哑剧造就了一代喜剧电影大师。
❽ 查理·卓别林的生平事迹是什么样的拍摄了哪些作品
查理·卓别林于1889年4月16日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贫苦的喜剧演员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极端困苦。5岁时卓别林就登台表演,最后成为当代最伟大的喜剧大师、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一生创作了80多部影片,他是自己影片的编剧、总导演、主要演员,在多数场合又是剪辑导演。随着有声片的出现,他又成了自己影片的作曲家。这是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个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正规教育的人,以他超人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解决了自己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难题,从而使自己的影片独树一帜,达到高度的统一、精美和完整。
卓别林在1912年随剧团到美国巡回演出路经纽约时,被美国喜剧电影之父赛纳特一眼看中,同他签订了去好莱坞的合同。到了好莱坞赛纳特的启斯东公司后,卓别林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谋生》并没有给观众任何有关流浪汉即将出现的启示。在拍摄第二部影片时,公司通知他洛杉矶正在举行一场汽车比赛,要他设法搞一身滑稽打扮,扮演一个在现场拍摄影片的摄影师。接到通知的卓别林迅速冲到化妆间,随手抓过以“畔哥”闻名的丑角的肥大裤子和他的假发假须。破皮鞋是在化妆间的角落里捡到的,尺寸也明显过大。礼帽、手杖和过于窄小的上衣也都是那天上午随手捡到的。在拍摄的过程中,卓别林想起了伦敦街头一个老摊贩横着走路的滑稽步伐,将此本能地借用了过来。这一切都完全不是出于事先的精心设计,而应当说是偶然的凑合,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不朽的流浪汉形象。
在启斯东公司,卓别林大约拍了五部喜剧片后,觉得这些搞笑片不能表现他对幽默的理解,便要求自编自导自演一部喜剧片。这部影片名叫《遇雨》,影片上映后,挺招人笑而且挺卖座。以后卓别林便自导自演自编自己的所有喜剧片。从此,影片上只要出现启斯东公司的广告,观众便一阵骚动和兴奋,卓别林刚在影片上出现,观众就发出欢畅的笑声。
合同期满后,卓别林又到过爱塞耐公司、纽约互助公司和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和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签订合同时,卓别林29岁,已是一个百万富翁。在这里,卓别林拍摄了轰动全球的《狗的生涯》、《从军记》、《寻子遇仙记》等。《寻子遇仙记》被评为一流的艺术品。这时的卓别林已红遍美国,而且整个世界都在为他发狂。
在长期的拍片过程中,卓别林开始发现了他偶然创造的流浪汉形象的深刻意义。离开启斯东公司后,流浪汉形象不再只是单纯地挨打出丑,而是越来越表现出深沉的感情,越来越具有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有的“小人物”共同的悲剧色彩。在观看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影片时,观众发现,自己的笑声几次都突然被泪水噎住。
卓别林从1919年开始自行集资建厂,成了好莱坞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从20年代到40年代,卓别林拍出了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淘金记》、《都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
众所周知,卓别林一生中多次结婚,另外还有许多的女人,但卓别林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他最后的妻子乌娜。乌娜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这位高贵的女人嫁给54岁的卓别林时只有18岁,他们一同生活了30多年,她为卓别林生了7个儿女。卓别林在乌娜嫁给他后写道:“我们开始了天作之合的最幸福的生活,我一心只想将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她。”1977年12月24日,卓别林在圣诞夜去世时,乌娜和他的7个儿女随侍在侧。
❾ 卓别林在哪家公司拍摄了多少影片
埃山奈影片公司把卓别林喜剧片的拷贝,成百上千的卖向市场。1915年卓别林在这家公司拍了12部片子,1916年拍了2部,1918年还给他们拍了1部,共15部喜剧片。
❿ 卓别林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
卓别林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著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