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最近电影《左耳》又被提起了,这部电影的评价真有那么好
演员们的面孔是那么新鲜年轻,首先让我们耳目一新,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并不能用偶像小鲜肉来形容他们。每个人都抛下了偶像的光纤,穿着陈旧的衣服,没有任何外部包装足以衬托他们的真实和青春。举例,男一号张漾,比欧豪瘦的太多太多,他的面部没有欧豪饱满,没有欧豪阳光帅气正能量,比欧豪黑了太多个色度,皮肤也没有那么光滑细腻仿佛天天弥漫烟酒之中,他瘦的骨骼明显,甚至可以用饱经沧桑来形容。说他才22岁估计很难有人相信,他不用说话,就站在那里,你都想可怜他。电影宣传时提到了无数次张漾是忧郁不羁的小镇青年,但只有真正进了电影院我才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忧郁,他是歌手出身,但作为演员的职业精神他做到了极限。浸满全身的故事贯穿在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眼神和内心戏里,欧豪赋予张漾生命力。他没有表达出来,但你能感觉得到。仿佛银幕与现实感情相通,就连他露出久违的笑容的时候,你也能感觉到他内心的苦痛。电影中,男女演员个个性格色彩浓烈但并不浮华于表面,每一个镜头都是那么真实诚恳。若形容左耳预告片是燃情岁月,那么左耳正片就是你在角色耳旁听他们给你娓娓道来。电影画面色彩淳朴唯美,画面讲究细节且镜头具有穿透力,但你又看不出来浮华的镜头变换炫技,仅仅是简单的切换也能带你思考。和之前几部青春片明显不同的就是明暗 分配,暗要远多于阳光,这也是左耳的特别之处。校园情节很少,角色早已步入社会。或许很多90后乖学生很难体会到情节中角色的人生,是那么复杂剧情化,带给你太多思考或许有时的不解。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你会理解这就是爱情,它没有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深处热恋的你也有可能会不惜一切甚至做出自己都难以相信难以理解的事情。电影中没有出现“我爱你”,两次角色表白都不是真正的爱,而是有目的的爱。而电影主线的爱可以说它如秘密一样冲击到你的心里,还没有抓住便惋惜逝去在空气中,在你的心头狠狠得划上一道,永远无法忘记。
❷ 你看过《左耳》电影吗怎么评价
《左耳》的剧情太过用力,却还是矫情的爱上了开场白:上帝作证…………在那个年代,有一个传说,甜言蜜语要说给左耳听。在影片里找到了那个年代的文艺少女心。 在临近三十而立的年纪,不再傻傻的沉浸在油腻腻的爱情里。让我感动让我哭的,是吧啦和小耳朵的友谊,一个看似无所谓的女孩,却有着最脆弱最易打动的心。一把伞、一句话,你已经拥有了最美的邂逅。还记得曾经腻在一起的小伙伴吗?还记得在走廊与男神擦肩的扭捏吗?电影里的青春,总是狠狠的抽你一巴掌,让你痛让你记得,最后在时过境迁后感悟长大了。上帝作证,我还真是个好姑娘,老老实实的上学、认认真真的吃饭;抱怨着男神没有降临、抱怨着自己没有勇气,我还真是想知道,小耳朵瘦了吧唧的身材如何护住吧啦、保住许弋。 以前的小说,统一的故事走向让我们也越来越麻木。莫名的误会,总以飞起来的车祸作为结局。我能理解,吧啦在这里终结才能让大家都记着她爱着她……只有离开,你才不会深究她的不完美。只有伤痛,你才不会忘记她的不放弃。死别的遗言说给左耳听,算是一个泪点。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尽情幻想脑补吧!黑人的爱我以为是不起眼的;尤他的心我以为李珥是知道的……为什么在那个懵懂的年纪,你们大家就爱的死去活来,这让坐在底下渐渐老去的我们情何以堪,原来眼泪是哀悼自己活得太顺…… 最后的最后,两个深爱着吧啦的人在一起创业了;两个深爱着吧啦的人在一起甜蜜了……终于,有一个人,在我们准备好的年纪说了最美的情话给左耳。
❸ 如何评价电影《左耳》
虽然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有打架、酗酒、恋爱、怀孕,但是关于青春的情怀,每个人或多或少还是有的。于是,青春片总喜欢拿情怀说事儿,其中各种看似鸡汤的青春箴言成了这类影片最好的宣传标语。甚至这类影片常常想当然的将自己视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左耳》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它就真的比其他国产青春片好,其他片子有的毛病它也存在。比如演员的表演还稍欠火候,几个回忆的片段过渡略显得生硬,将老掉牙的网络段子作为增加影片笑点的手段等等,除此之外,这部片子同样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对黎吧啦临终遗言到底说了什么的处理,张漾很好奇,观众同样,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及张漾这个人物的转变,吧啦到底说了什么真的不重要了,左耳失聪的李珥也不必在未没能听到好友的遗言而自责,这似乎是在向观众暗示,往事如风,放下过往,才能轻松前行。影片另一个值得回味的地方则是张漾跳下水救人的情节。当他拉着落水女孩的手,他突然发现女孩变成了吧啦的模样,于是他看着水面,选择了与吧啦一起呆在不被打扰的海里,如同那个夜晚他们在水里的初次缠绵……不过随后的画面是张漾已经上岸用毛巾擦身体,这一段的衔接太生硬。如同一团刚刚燃起的火焰瞬间被浇灭一般,使得本来充满创意的情节显得有点突兀,让人遗憾。
影片最后,并没有交待许弋的结局,也不知道张漾到底对李珥说了什么。这如同我们的青春,那些曾经爱过的人如今怎么样了,我们可能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到底青春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也不重要了,因为无论你怎么努力试着去表达重现,青春只是一段轻声耳语,你无法听清,同样,你也无需听清。
❹ 谁喜欢《左耳》里的许弋说说理由
昨天晚上看完了《左耳》终结。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结局。许弋死了。张漾失忆,左耳失聪。小耳朵。。。说实话,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局。
看完了这本书,心中就响起了薛之谦的那首新歌《认真的雪》
“雪下的那么深,
下的那么认真,
倒应出我在雪中的伤痕
。。。
爱得那么认真爱得那么认真
可还是听见了你说不可能
一定是几年没下雪的伤痕突然看见
就在你说分手的瞬间
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
倒映出我淌在水中的伤痕
我并不在乎自己究竟多伤痕累累
可我在乎今后你由谁陪
。。。
爱得那么深爱得那么认真
可还是听见了你说不可能
一定是几年没下雪的伤痕突然看见
就在你说分手的瞬间
雪下得那么深下得那么认真
倒映出我淌在水中伤痕
我并不在乎自己究竟多伤痕累累
可我在乎今后你由谁陪
。。。。
完全不着调的歌曲,可就是那么的的确确的让我感动着。仿佛那个唱着歌高喊的悲情王子就是许弋。
无可否认,从开始看《左耳》起就喜欢这个落魄的天使。知道大家都不怎么喜欢许弋,但,这个堕落在肮脏阴沟里的天使我是那么让我喜欢着他。我的许弋他是我的王子。
第一次见到我的王子许弋,他是那么的纯净不受污染,可是我的王子却爱上了一个他不该爱的女人--吧啦。或许大家都是喜欢吧啦的吧,因为她是那么的敢爱敢恨,她是可以为了张漾而不顾一切。可我是那么那么的在讨厌着她。她有她的小白杨张漾,可我的王子许弋呢?他只是吧啦达到目的的一个牺牲品???
今天,我把我的msn和QQ的个性签名都换成了<我爱许弋>我就像高二时的小耳朵一样,那么的迷恋那个从漫画中走出的男孩子,许弋。
和我一起看《左耳》的朋友就问我,这个许弋有什么好的,懦夫一个,自甘堕落的人。不知道看完这句话有没有人会抓狂,在当时,我抓狂了。
从许弋爱上吧啦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是那个纯洁的好孩子,他就变成了堕落的天使。
在看《左耳终结》的时候,我就在想,许弋什么时候变成了那时的张漾。那么叛逆不羁,无所事事。后来才明白,他爱上的女人,一个一个都离他远去了。我的可怜的王子许弋。直到夏米米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那是他懂得珍惜以后爱上的一个女人吧。可是她,就那样里他而去了。毫无痕迹的。许弋,我的王子,他也选用他自己的方式来为夏米米报仇,杀死蒋皎。如果我是许弋的话,我也回选用同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和蒋皎的生命。因为,我爱夏米米。她是他爱的女人。
到现在,我的眼前不是死在酒吧里的许弋,而是,那个如同从漫画中走出的男子
❺ 电影《左耳》很是感人,许弋背叛李珥的原因是什么
许弋认为自己配不上李珥,李珥单纯又美好,温柔又坚毅,虽然许弋是学校的优等生,但是只有许弋自己心里清楚,他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再加上黎吧啦的出现,所以他最终背叛了李珥。
许弋一开始是单纯的乖乖仔,学校里的优等生,后因黎吧啦感情的欺骗和死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从此走向堕落与黑暗,与李珥相恋过一段时光,但因与别人偷情而与李珥分手。
剧情简介:
十七岁的女孩李珥,左耳听力不好,如果站在左边说话就听不见,不起眼而内向的李珥某天突然就暗恋男生许弋,黎吧啦因为爱上张漾而帮助他勾引许弋,暗恋许弋的李珥偶然间与其成为好友并目睹其被张漾殴打的情景,两人关系越走越近。
黎吧啦出车祸死亡,对许弋造成伤害使其堕落,李珥也因此憎恨张漾,张漾与蒋姣分手后与黑人一起干起了生意,李珥在上海与许弋重逢相恋又目睹其偷情后心碎。
张漾感慨李珥的好,多年来坚持对其赠送礼品,两人在家乡再度重逢。
❻ 你怎么看待《左耳》这部电影
心疼许弋
❼ 如何评价《左耳》这部电影
左耳听力不好,如果站在左边说话就听不见,这样一个不起眼而内向的十七岁的女孩李珥(陈都灵 饰),某天突然就暗恋上了男生许弋(杨洋 饰),而同时许弋却被绿色眼影的长裙放浪女孩吧啦(马思纯 饰)追求到手。
❽ 左耳的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作为“青春疼痛系列”的代表作,它可以说展现了另一种青春画面影片里的叛逆与任性,比之前的青春片要真实许多(新浪娱乐评价) 。该片动情动意,非常真诚,让其“哽咽了两回”(陈可辛导演评) 。苏有朋的这部电影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这样的电影受到观众认可,他很开心(《少年班》导演肖洋评) 。《左耳》不是青春纪实,它本身就是一宗再现青春的行为艺术,矫揉造作,自以为是,还有点大惊小怪,像多数人的少年时代一样。导演显然能够把握住这一点。作为导演的苏有朋没有架空地域背景,也没将自己的成长背景强行嫁接在电影身上,镜头中的铜陵隐约能看得出一点儿台北腔调,表哥的设定也颇有些言情小说的味道,不过总体来说,他都在老老实实地讲别人的故事,没有自我卖弄,也没有假公济私玩儿个人情绪,将自身从作品中剥离出来已经比其他半道出家的导演更有志气(搜狐娱乐评) 。
负面评价
李珥与张漾的爱情契机缺乏说服力,李珥个性的转变也突如其来,在故事的进展中观众其实很难抓到重点人物。前半段戏中浓墨重彩的黎吧啦在去世之后突然被遗弃,在此后的任何叙述中都无法唤起观众对她的一丝想念,她成了一个众人伤痛的借口,一个花大力气买来的伤疤,始终被误以为女主角的黎吧啦突然被前半场几乎没有存在感的李珥代替,很难说是成熟的处理方法。如果说黎吧啦这个角色的失衡只是技巧生涩,另一根断掉的线许弋则明显带着赌气的情绪,主创们显然都既不舍得黑化后的许弋堕落走向奇怪的方向,又不想让自己电影的结局落入俗套,只好采取回避,始乱终弃把他丢掉了事。即使在文学作品中,在叙述途中丢失的人物也很难成为高明的留白,何况始终担任线索穿起数名主角关系的许弋突然失踪,完全无法像王家卫解释“一线天”的失踪一样,只说“他是里子”就能算了(搜狐娱乐评) 。
❾ 《左耳》好看嘛,讲的是什么啊!~
十七岁的女孩想变坏。左耳听力不好,如果站在左边说话就听不见,这样一个不起眼而内向的“我”某天突然就暗恋上了男生许弋,而同时许弋却被绿色眼影的长裙放浪女孩吧啦追求到手。心碎的“我”在偶然的机会和吧啦成为朋友,也认识了吧啦真正心爱的男生张漾。原来,张漾为了报复许弋一家而唆使吧啦引诱许弋,再抛弃了他。这个恶毒的阴谋连带出一连串的伤痛,纯洁的爱和年轻的心一一被残酷现实摧毁,当追悔之时,一切都不能回到从前。
《左耳》讲述关于青春成长的故事。生动地塑造了小耳朵、吧啦、张漾、许弋等一批性格迥异的年轻人的形象,并用极富张力的文字完美展现了当下青年人成长时期的疼痛和美好
❿ 你觉得电影《左耳》如何
对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比《致青春》和《匆匆那年》要好看,比较对我的味儿。
虽然和大部分人的观点一样,认为现在的青春电影都拍得太浮躁,太挑事儿了,认为青春就是叛逆,青春就是充斥着各种暧昧和悸动,甚至是各种疯狂的扭曲的初恋故事,不打架不劈腿不堕胎那都不算青春。
对比起《致青春》和《匆匆那年》,这部剧没有狗血的堕胎情节,但是也有狗血的车祸剧情,那悲剧发生的瞬间会令观看的人感到心都揪了起来,惋惜,哀痛,可怜,可恨的情绪一涌而来,黎吧啦这个人物角色很鲜明,敢爱敢恨,勇敢争取,外表堕落实则内心保存着一份女生对爱情的纯真,是影片的一个亮点,虽然这个角色中场便已经逝去,在后面的剧情中,她的影子依旧贯穿其中,反而觉得在这里面,许弋这个角色没有想象中的突出,可能是原著本就是这样,或者是苏导对各个角色的把控的平衡还是不那么到位,但是第一次执导能够拍出这样的水平,还是非常值得赞许的。在各种韩国电影的崛起中,在各种欧美大片的冲击下,我们需要更多的导演做更多的尝试,让中国的电影也能够有更具有鲜明的特点,更富有艺术的生命力。
总体来说,我觉得《左耳》还是非常值得去大荧幕观看感受的一部电影,比我观看之前的心理预期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