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摄影中怎样拍出电影视角感的镜头效果
当我们观看戏剧或电影时,我们会感受到创作者想要呈现的角色和故事,有时觉得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之一,并且正在与故事中的角色同时进行活动或面对这些事件,我们在摄影中怎样拍出电影感的视角呢?这些构图和电影视角有助于使美丽的照片看起来完美,怎样用摄影来传达主题故事?
电影的语言是视听语言,所谓“视”也就是指镜头内传递的信息。有些镜头虽然很好看,很刺激,但其传递的信息量不多,也不算好镜头。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可能有些人觉得大红大金的很好看,就是好镜头,也未尝不可。见仁见智……
⑶ 如何拍好影视中的广角镜头
1.广角镜头远拍
使用广角镜头远拍有易于凸显以及放大拍摄空间,制造空间感,常用于日常风景展示拍摄;同时,室内拍摄时使用广角镜头远拍会显室内空间更大,小空间也能拍出大的视觉感。
当你处于狭窄的拍摄空间时,可以考虑把主角人物放置镜头中间,使用广角镜头远拍,使得室内空间在视觉上更具空间感。
2. 广角镜头近拍
使用广角镜头近拍,可以夸大拍摄空间距离,使得摄像机运动更速度,跟随人物移动拍摄时较为明显,更强调物体存在;小幅度的摄像机移动配合演员的大幅度移动,在画面中可以制造紧迫感,让画面更具动感。
3. 固定广角镜头
传统的固定广角镜头常用于展示开阔的视野,在电影的运用中,固定广角镜头拍摄也可放大人物间的距离,让镜头画面更具美感。同时,在实际电影运用中,可以利用演员移动对镜头画面进行填充,用简单的固定广角镜头,创造更大的画面镜头。
4. 运动广角镜头
运动广角镜头,一个创造强烈电影感的运动镜头拍摄,多用于拍摄追逐画面的应用场景中。当摄影机与主题离得足够近,并在环境中加速运动,使用运动广角镜头拍摄会呈现强烈的运动感,并让观众也能第一视角地感受到画面速度的冲击感。
关于如何拍好影视中的广角镜头,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影视后期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摄像技巧、后期剪辑的方法及素材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如何拍好影视中的广角镜头?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⑷ 怎样看出影片中的分镜头(各位帮帮忙吧,我马上要艺考了....回答好,还会有加分)
额~如何看出其实很简单~
1、场景一变,或者镜头拍摄的对象一变即使分镜头的大切换。
2、镜头发生移动(例如跟拍摄主角的移动)也是分镜头。
3、镜头逐渐的推入(由拍摄一个大场景逐渐的推镜头拍摄大场景的一个局部)是一个分镜头。
4、镜头的逐渐推出(跟上面相反)也是。
以上是基本的分镜头知识,如果你要参加艺考的话推荐你看一些往年的分镜头试题,以及一些优秀的分镜头稿之类的!
最后还祝你考试顺利!要有信心!
⑸ 如何在电影画面中分辨出摄影师使用的是长焦镜头还是广角镜头拍摄
广角,焦距短,一般是24-38mm
超广角,焦距更短,焦距范围13-24mm
长焦镜头,焦距很长,更有200mm以上的
人眼的焦距在35-55mm 视角在120度左右,但是由于集中力和视网膜的关系,人的清晰视角只有60度左右
广角镜头,因为焦距短,所以有更大的视角,一般广角有60-90度,就是说,广角镜头可以在很近的地方拍摄到更多的景物,但是透视比较大,产生的景深效果也就比较大
如果有鱼目镜,就是镜头是球面的,会拍摄到更广泛的景物,甚至接近180度视角。
长焦镜头,视角小,透视弱,景深短。拍出来的感觉好像角色站在一幅画前面一样,前后景的人大小相差不大,这便是因为透视弱,而广角,短焦距镜头,透视大,前景后景角色大小差别很明显
一般拍一个人站在月下,身后的月亮巨大的是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给人感觉稳定
⑹ 如何通过电影画面来判断镜头的焦距
通过正常的电影画面,来定量推导出焦距,从数学上看,是一个典型的反向问题,而且是一个没有唯一解的反向问题。因此,要相对精确地进行量化估计,就需要一些参考,例如在场景中人为放置一些标记,预先对不同镜头的特征进行测量。题主可在Google Scholar搜索栏中输入"estimation of focal length",自行搜索一下相关的论文。如果只是做定性的判断,可从人的感官角度出发,抓住一些与焦距有关系的视觉特征,如景深、透视关系、镜头的光学畸变等等。经常玩摄影的人,都能通过画面猜测出镜头的大致焦段。
⑺ 你好EF50-200佳能镜头适合拍视频吗 微电影 而且怎么辨别镜头仍性能良好
是EF55-250IS吧?
看你拍什么场景吧,这支镜头拍微电影如果要求不高没什么问题,但是全塑料镜身,可靠性较低。
⑻ 电影好坏你是如何鉴赏的
首先,评价一个电影的质量或者好坏应该是从全面角度(即故事、试听语言、场面调度、服化道、演员表现)去评判。毕竟我们也戏称这个被称作第八个艺术的电影是一个前七种艺术的特质的综合体。 如果不去综合的评判它的话,确实有些偏颇。
那简单从专业的角度去评判一个电影的好坏吧。想拿年初大热的《爱乐之城》做个例子。开篇对于本人的观感来说可以用震撼二字来说。首先几千人在桥梁上的舞蹈拍摄其实一个非常困难的大场面调度,现场的拍摄人员要核对光、演员位置、舞蹈音乐、场面控制等来满足一个或者几个镜头视觉化的呈现,最终完成并实现,所以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亮点。我们可以在开篇看到的镜头与音乐还有演员、灯光的完美配合,同时配上后期的一个剪辑,这就是所谓的试听语言和场面调度。
开篇的车子还有舞蹈演员。有机会可以看看《爱乐之城》的拍摄花絮。
服化道的表现可以体现在女主角在家里和室友唱歌的画面。
其实服化道还有演员的妆容,灯光的调整需要都在统一的一个调性里才能保证整部影片的梦幻的调性。如果男主穿的是黑衣服,又或者女生们穿的礼服裙不是那么统一鲜艳的,或许影片既不能体现出女生要参加PARTY热情的小心心和影片梦幻的影调了。对了,女主角的房间也很梦幻,这是多少女生想要的浪漫和舒适。
演员的专业度表现,可参考二人的一段歌舞演绎那段。要是演员功力不够真不知道这部分到底要拍多久了。
情感还有表现的拿捏程度也奠定了一个影片的基调。哦对了,这部分也能够体现出场面调度和镜头语言的表现。尤其在傍晚的拍摄,灯光的使用非常考究。
最后一点想说的是故事。其实这个片子的故事在网络上的反馈参差不齐。有的人可以潸然泪下,有的人可以昏昏欲睡。这无外乎一个人的理解程度。而现今的观影群对一部影片质量的评价完全或者大部分来源于故事。这样的评价标准对于他们而言是直观却又不科学的。观众大部分的观感受来源于故事好或不好,但我们却不能拿这样的标准说《爱乐之城》不好。从其他的专业角度本人还是非常认可爱乐的表现的。
其实对于一部歌舞片而言,故事确实不是它的重点。毕竟今年奥斯卡没拿最佳剧本奖也是说明了。但我们不能否定导演在这部影片下的功力。
⑼ 哪一部电影的镜头拍摄,应用 十分好 最好带有分析
韩国导演金基德的电影镜头拍摄都非常好……
推荐《空房间》、《春夏秋冬又一春》、《弓》……
一些著名的评论家都赞扬金基德电影的镜头。他的电影台词不多、机会没有。主要就是靠镜头……
《空房间》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评论家指出,别的电影都胜在故事情节上,而金基德的电影就胜在镜头上。
我最喜欢的韩国导演,建议看看……
⑽ 怎样判断电影中的长镜头
长镜头是指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
一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应用长镜头的范例是“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摄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1941年美国奥逊·威尔斯在他的经典影片《公民凯恩》中,又成功地运用了长镜头段落和景深镜头、运动摄影以及多视角的叙事结构。这部影片被誉为“现代电影的里程碑”。
长镜头是指连续地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较长时间的拍摄,所形成的镜头。
在拍摄长镜头时,通过摄象机的运动,形成多角度、多机位的效果,造成画面
空间的真实感和一气呵成的整体感。
它原为电影的拍摄技巧,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在电影发明之初,剪辑技巧还没
成为专门的制作手段时,电影画面大多是采用长镜头拍摄的。
长镜头最根本的在于镜头内纵深的场面调度产生的纪实性和整个影片节奏的起承转合所体现的现实主义风格。当然,相对而言,讲求景深内的场面调度会使镜头的时间变长、节奏变慢。看看侯孝贤等台湾导演的电影就相当明显。
大景深长镜头:是一种采用深焦距拍摄的长镜头。是在长镜头内实现现场画面调度的手段。
这种镜头常用来保持画面时间和空间上的完整统一。
其作用为:
a.能以一个单独的镜头表现完整的动作和事件,而其含义不依赖它与前后镜头的联结就能独立存在
b.强调长镜头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深焦距造成的完整的空间的作用,形成几个平面互相衬映、互相
对比的复杂画面空间结构
c.由于这种多层面和多元性的画面,比然派生出多义性,使大家在欣赏影片时有相当大的选择自由
并自由地对画面形象的某些或全部含义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摄影长镜头的缺点
首先,质量上乘的长镜头价格昂贵.
其次,长镜头往往又大又笨重,在你整天背着它到处转之后,就会有切身体会.
第三,镜头的焦距越长,照相机就必须把握得越稳定,以避免影像模糊.经验准则是只有当快门速度至少等于镜头焦距毫米数的倒数时才能够手持镜头进行拍摄.也就是说,当快门速度低于1/100秒时就不能手持100mm镜头拍摄,低于1/1500秒时就不能手持500mm镜头拍摄等等.在下一课中还会讲到.为了确保得到锐利的影像,我们推荐设置更高的快门速度.我们推荐的设置值是镜头焦距的"两倍".也就是说,当快门速度低于1/200秒时就不能手持100mm镜头拍摄,低于1/1000秒时就不能手持500mm镜头拍摄.因此,对于大多数远摄镜头的拍摄工作都需用要使用三脚架.这样,你不仅仅要背着那只长镜头,而且还要扛着三脚架.
第四,不管长镜头的光学系统多么完美,拍摄远处的物体时,影像总是处于充满尘埃、阴霾和热折射的大气环境中。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清澈空气中,才能获得特别清晰的远摄影像。
我们建议在练习的这个阶段,除了照相机上已经配备的镜头之外,不必再购买任何镜头。以后成为"高手"时,可以考虑较长焦距的镜头。即使在那时,除非对超长镜头具有特殊的需求,并且资金也不成问题,否则我们建议不要考虑超过200mm的任何镜头。如果偶尔需要超长镜头,可以考虑添置一只远摄增距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