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评价《驴得水》这部电影
嬉笑怒骂间用荒诞的喜剧色彩所酝酿的悲情,使《驴得水》既能逗人捧腹,更在针砭时弊的同时拷问已人性的盲点,固然电影在形式上有着过重的话剧痕迹,但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剧本夯实,耐人寻味恳切的黑色喜剧。
佳佳在话剧里去了美国。我们本来也想让她去美国,但考证了一下,不可能。因为当时去美国,香港那条路已经去不了了。但是,佳佳又必须给她一个结局,因为佳佳是我们站立场的一个人物(刘露:是比较有希望的人物),所以其他人物,是开放性结局,让你们去猜,但佳佳我们给她一个明确的结局。作为当时的年轻人,如果说要坚持底线、追求理想、民主和正义,代表我不妥协、我要抗争,那就是去延安。
② 电影《驴得水》口碑和票房到底怎么样
影片《驴得水》讲述的是在1942年民国时期高原地区的一个贫困乡村小学发生的一系列荒唐搞笑的事。
老校长是一个甘愿清贫,立志为农村基础教育奉献一生的人,也是在这部荒诞剧中为数不多的几个正常人之一。老校长为了缓解一下学校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将一头驴(驴得水)谎报为一位任课老师(吕得水)以换取额外的工资。正当老校长和众老师为多得的经费感到窃喜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大家焦急不已:教育部派出特派员实地考察学校的教育情况。
为了不被发现虚报编制,老校长和老师们临时决定让一个来学校修铃铛的铜匠冒充英语老师(吕得水)。没想到只跟张一曼老师连夜学了几句英语的铜匠居然能以蒙语骗过特派员,为了让迷信的铜匠去照相,深受性解放思想影响,追求自由的张一曼睡服了铜匠去照合影,同样和赵一曼睡过的裴魁山(演员同名)。更让人没想的是,由于校长将吕得水老师吹的太神,居然招来了美国慈善家资助吕得水。校长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得向特派员坦白。但特派员也不是省油的灯,向校长和老师们坦白:美国慈善家资助的10万法币有7万是教育部代征收了的,所以没有吕得水也得变一个吕得水出来。
另一个受害者就是校长,为了“大局”,被迫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甚至出卖掉自己女儿的尊严。但他却始终没有自己的理想,在风波结束后,深受打击的校长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老师们开会,为老师们打气。这也让老校长成为影片中最让人敬佩的角色。
周铁男也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角色。他开始是一个铁男,事事寻求用暴力解决问题,但被保卫美国慈善家的副官射了一枪擦破头后,彻底屈服了暴力,从铁男变成了一只狗。他这个人物也是悲剧性的,却也是必然性的。他这种人代表了对知识分子深刻的讽刺,从原始的抛弃暴力,到接受教育放弃暴力,再到崇拜暴力,最后屈服暴力。他为自己的软弱无耻解释是:就算自己不跪下来求饶,自己被打死了也改变不了大局,还不如屈服一下,等自己有了实力,再去找那些人的把柄报仇。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特派员的那个和周铁男很像也很崇拜暴力脾气火爆,狗仗人势欺凌弱小的助理,周铁男大起来,就是这个助理。
荒涎中见现实是本片的最大特点,讽刺知识分子的虚伪是本片的主要目的,无疑影片在这两方面都展现的很好,这也正是影片优秀的体现。事实上,在我看到张一曼拿裴魁山的性无能开刷时,我就在想:如果本片不拿性这个话题大书特书,这部影片就不算是一部好影片。
③ 如何评价《驴得水》你觉得怎么样
《驴得水》是一部比较优秀的电影作品,这部电影给人引发了很强的深思,希望以后国家能够拍更多这样优秀的电影作品。
④ 《驴得水》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在大雾下去看《驴得水》,雾中影影绰绰中,充满期待,期待笑中看出泪的感觉。看完心中无比沉重,笑了几声,虽然没哭,但心中堵塞,好像大雾污染的残留堵在肺中,心中感慨,好久没看到这样反思历史,盘剥人性的好电影。
电影导演主创都来自话剧,所以话剧感十足,虽然没看这部优秀的开心麻花的话剧,但在电影中感受,还是有很多感触,再这之前的印象好像就是小时候看著名的话剧电影《茶馆》,一个十年,再一个十年,电影也需要字幕帮忙交代,就像我看《驴得水》,前面看到一个1942年,后面看到一个去延安的交代,导演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规避,也是知识分子的聪明,回想电影人心感触,让我穿越千年,想起了高中语文学过的课文:三国演义的一章《杨修之死》。
杨修作为最经典聪明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死在曹操刀下,其实看三国演义的人知道,杨修任丞相府仓曹属主簿(算钱管账)。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这么聪明的人,怎么算不出曹操要杀他之心?我举手问语文老师这个问题,老师沉吟很久说:‘在中国,最聪明的人是手握刀把子的人“,一语道破天机,再回到电影,从杨修到一曼,从孙恒海校长到周铁男东北汉子,从孙佳到铜匠,一群知识分子的塑造,终究摆不脱被玩弄股掌的命运,虽然是电影宣贯道理,但再回想这官本位的中国社会,从古到今,只能是像老外罗斯一声叹息:”太疯狂“
还是回到电影,电影中,最聪明的人应该是特派员,这是一位当官的知识分子,他洞悉了几位乡村老师的一切动机,但为了私欲,导演了后半部的悲剧;最傻的是孙校长,他用貌似单纯伟大的理想牺牲原则亲人,傻到无可救药;最软弱的人是铁男,从犯傻充楞到在强权下毫无骨气,还大言不惭;最可怜之人是一曼,因为自己远离都市就能随心所欲,享受自由,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心杀人;最可恨的是铜匠,从一个最初质朴淳朴变得贪婪可恨,原因却是有了点知识和尊严后,知道权利和位置的重要,上位之后,比其他人更可恶可恨更可悲,就是因为他知道:知识会让暴力更加肆虐,代表人性美丽的花一旦有了吸引的价值只有被摧残命运。
孙佳临走的时候一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了,就只会更糟。”刚一听没听明白,走出影院才感觉脊背发凉。电影延续话剧密集的情节冲突,话剧表演形式,但主题过渡直接进入我们熟悉的历史,一曼被剪了“阴阳头”,孙校长喊着理想口号,裴魁山整个变为利益组织的走狗,被悄然转念的周铁男,说话语气也有了我们熟悉的模样。历史一直就在身边,悲剧从未终结。
开心麻花团队拍摄的电影《驴得水》,将这人间喜剧展现得淋漓尽致。人间便是驴,美好就是水,驴的生活如此不堪,得到水,就是被宰杀的命运,电影中的几声枪响,一声比一声吓人,情节反转,从笑到哭,“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八字电影宣言,道破玄机,人间悲喜莫名,荒唐至极。
电影也不是满分,完全照搬舞台剧台词,人物站位都是舞台式的桌脚占位,过于教化戏剧,夸张催泪表演。人物性格设置也稍微简单粗暴了,目的性太强,但,真的,好久没有看到这样让人思索的悲喜剧。
回来一个人走在大雾弥漫的北京街头,满脑子都是一曼在蒜瓣花里柔光的镜头,耳中是她清唱的歌曲,眼中是任素汐的微笑的样子,如此可爱深入人心又痛彻心扉的电影女主角,我会记忆很久!
午夜,灯光在雾中氤氲,让人辨不清方向,突然想到杀杨修的曹操也是知识分子,《驴得水》电影中的特派员去哪里一定都会生活的很好,他从大兵手下救一曼是良心发现?他为什么不杀铜匠?他也是有一颗虚伪善良不够残忍的知识分子的心,想到这里,突然悲从心起,一颗看电影没有掉落的眼泪夺眶而出,划过脸庞,冰凉。
⑤ 怎么评价电影《驴得水》
“驴得水”原本是一头驴的名字,可是校长为了多拿一份工资,就编出了“驴得水老师”,继而发生了一连串的事情。
孙佳佳,校长的女儿,是这部剧中唯一清醒的人,看了他们几个大人的丑态,最后离开这所学校去了延安发展。最后那一盒跳跳球,她大概也了解到铁男对她的心意了吧。
这部剧真的演的挺有意思的,给人的感受很深,很好看。
⑥ 《驴得水》电影的三观怎么样
我觉得这部电影比较毁三观。具体表现知识分子极度虚伪,农民完全就是一群刁民,官员腐败到极点,唯一一个观众会觉得坦荡的女主,性开放——即表现略淫荡。
当然,不是说这样的情况社会上没有,这些现象社会上都有,但是,一部影片里面全是这么一些东西,那就有问题了,我认为的电影虽然不用太过于宣扬什么,但至少不是这么多负能量的东西拼凑在一起的,所以说很多人觉得驴得水这部电影拍得不错,我却觉得这是哗众取宠的原因。
这样的刻意凑出来,我总觉得这部片子想表达的是其他人都渣,就女主正常的一种错觉,并且这个女主在极力的宣扬一种性开放的观念,美其名曰向XXX接轨,但是任何一个地方的接轨不是以出轨为前提的好吗?
并且,这部片子里面,女主被报复剪了头发,然后……她疯了!请注意重点,是头发!然后各种秀可怜(是编剧里设定她可怜)。拜托~~~女主角自己作,放荡乱睡男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睡男人,跟熟人约炮,用讽刺挖苦的话刺伤睡过得男人,然后人家的报复就是把头发剪了,有问题吗?
总之,我对这部电影无感,这样的三观不知道是怎么被捧得这么高的。
⑦ 电影驴得水好看吗,驴得水看着怎么样
我看了以后感觉是“借国讽共”或者说是“借古讽今”虽然民国也不能说是古时候,但我就有这样的感觉,只是我的感觉啊!
⑧ 如何评价电影《驴得水》
每部影视著作都有它的意义,大家是怎么评价《驴得水》
《驴得水》和商业电影的共同点是都追求“好看”,追求让大众看懂、看过瘾。而我们并非通过堆砌明星或追求大场面来达到好看的目的,而是通过不一般的精彩故事和不一般的鲜活表演。
我们能把蒜皮当雪花,我们也能为活命当狗爬,我们能张嘴是理想,闭嘴是日娘,我们也能前脚踏进金钱的坑,后脚迈入正直的门,作品源于生活,也会放大生活,我们很难因为作品去改变品性
但我们至少可以对照作品完善人格多数时候,我们都一样,用最渺小的私念去支撑最伟大的理,想。
⑨ 《驴得水》是怎样一部电影
提取码:sy55
《驴得水》是由周申、刘露编剧导演,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2017年12月2日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上,电影《驴得水》当选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影。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⑩ 驴得水的电影好看不,讲的是什么
借驴讽今
文/梦里诗书
嬉笑怒骂间用荒诞的喜剧色彩所酝酿的悲情,使《驴得水》既能逗人捧腹,更在针砭时弊的同时拷问已人性的盲点,固然电影在形式上有着过重的话剧痕迹,但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剧本夯实,耐人寻味恳切的黑色喜剧。
电影伊始将时代背景定位于民国一个偏远山村的学校中,校长和三个老师共同合谋了用一头拉水的驴虚构了老师“吕得水”。以此向教育局多领取一份薪水,但怎料教育局特派员来校视察,于是一场用目不识丁的铜匠冒充吕老师的荒诞事由此展开,而为了圆谎而继续编制的谎言,既成为了电影推动剧情的动力,也为其悲剧性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随着这一谎言的持续发酵,这个在特定环境中对知识分子的颠覆和教育腐败的抨击,通过本就并不牢靠的教师与铜匠的同盟关系,使故事变的越发幽默且赋有深度,看似道貌岸然者的愚昧,为了实现所谓梦想的不择手段,最终令电影中每个人本自美好的预期被逐个打破,人性也在贪婪面前彻底沦丧了底线,其丑恶淋漓尽致的展现,构筑了电影极为出色的内在纵深。
谈及这部作品,不可不提的人物便是任素汐饰演的女老师张一曼,她在电影中既担负了诸多的“有料”笑点,也成功塑造了了电影最为矛盾的一个人物形象,张一曼看似放荡的背后,却有着一颗纯真之心,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份纯真,让她成为了这场用喜剧粉饰的悲剧中最为悲情的人物,这实则甚令我感觉电影中的张一曼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玛莲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则是前者凭借于美貌,而后者则是幽默与性格的使然。
如同一场话剧般的表现形式,其实并不是电影的缺陷,这正如《狗镇》这般另类的作品一样都为人拍案叫绝,《驴得水》的问题其实是在于并没有处理好将话剧演变为电影的过程,在电影时长过半后,很明显的能令人感觉到剧情开始了强硬的大幅跳跃,以此引发的人物转变突兀,使人性经不起细致的推敲,最终命题的着点也变的稍显生硬。
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或许存在着微瑕,可仍旧瑕不掩瑜,鲁迅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而借驴讽今的《驴得水》显然正深谙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