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林家铺子 观后感
1959年是新中国影史上相当辉煌的一年,这一年诞生了《林则徐》《青春之歌》《五朵金花》等优秀的影片,而《林家铺子》则更成为其中的翘楚。该片改编自矛盾同名小说,它不仅以其沉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作了对茅盾作品的形象注解,还呈现出它特别作为一部现实主义影片的示范性。笔者看来,所谓现实主义并不仅仅在于作品内容或者时空架构的现实性,而是具备一整套能够穿透历史进行时代本质摹写的原则和艺术方法。本文将对该片各项电影元素(剧作、影像、声音、剪辑还有表演)进行考量,去发现它是如何成为一部现实主义影片的典范之作。
从剧作来看,该片讲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发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一个小镇上的一家普通店铺“林家铺子”倒闭的故事——“倒闭”本身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倒闭。影片围绕着“林家铺子”如何倒闭这一问题,折射出当时的外族入侵、国内政治黑暗、民族工商业的凋敝和农村经济的破产等一系列连带问题。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乃是当时广阔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典型性的形象呈现。现实主义讲究“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可以说,典型化是现实主义的核心,是区别于自然主义的标志。生活现象是纷纭复杂的,如实记录生活,不过是照相师的手艺;现实主义则要求作者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经过个性化和概括化的艺术加工,创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形象。细节的真实性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切实呈现。现实主义作品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用历史的、具体的人生图画来反映社会生活。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当小镇的各家店铺降价销售迎接年关之时,刻画了一系列农民购买力降低的细节。农民对于琳琅满目的商品是渴求的,然而他们仅仅是看看就匆忙离开。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林家铺子,而是广泛存在于所有商户。农村经济的破产显而易见。第三,作品也呈现出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不是创作者自己或借人物之口特别地说出来。比如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影片剧作对矛盾原著的一个显著修改点在于增加了林老板向一个更小的商户王老板索债的情节。说它显著,并不在于情节意义上,而是在于创作者的态度上。通过这一小小的改动,就使创作者对林老板的态度超越了原作中的“可怜”而变得中立。并且通过场面的细致呈现,让人觉得这种态度是真实的、可以信服的。影片的剧作充分遵循了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要求,这是影片现实主义的基础保证。
从影像来看,影片的影调浓重而黯淡,有力地创造出影片的悲剧氛围,同时,这也是那个时代的写照。这是艺术的写实。影片一开始,小船慢慢摇进小镇,当小船进入一段狭窄的河道,水边的墙壁上呈现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字样,这时,一桶污水倒入平静的河水中,污水冲击河底沉渣泛起,水面浮现出“1931年”,寓意一个黑暗、灾难的年代,污泥浊水泛滥。在现实主义作品中,,时代感是重要元素,准确的时代界定和呈现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方法却可以多种多样,该片这样一种表现无疑是成功的一种。接下来,摄影机进入林明秀所在的学校,学生们正掀起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运动,穿着日制长袍的林明秀受到同学的指责。随后,摄影机跟随明秀运动,或远景或全景或明秀本人的神情近景,更加细致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图景。在这里,我们看到导演水华对于景别的运用是很讲究的。水华认为,“展现环境一般用全景,介绍人物一般用近景”。水华在这一段影像中的讲究之处在于并不仅仅从大环境角度去介绍时代,他还进入人物的内心,用人物的心理反应去折射时代。除了镜头元素的运用外,影片的布景、道具、服装等美工造型也以它们的精致准确甚至一丝不苟完成了对于时代的呈现,比如林明秀乱翻自己的衣箱那一场戏和难民生活场景的呈现等等。
现实主义不同于写实主义,它并不排除写意性元素的运用。影片在影像上可以看作是完全写实的,但在背景音乐的运用上则是完全写意的。这部影片不同于那一时期的其它影片比如《我这一辈子》的交响乐和《早春二月》的钢琴乐等等,而是完全使用民族音乐作为它的背景音乐,具体来说就是琵琶和二胡乐器的奏乐。这两者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乐器,当它们运用到这部影片中时,形式的意义似乎更大于内容的意义。尽管音乐也含有一定的悲剧力量,但就与故事内容的对应而言,肯定还有更合适的旋律,甚至消除背景音乐也可能会成为更好的选择。在此情形之下,就不得不注意这两种乐器了。我想创作者的本意可能更在于在虚实的映照之间表达他深切的民族关怀。这是作者在他的现实主义中表露出来的政治倾向。
在对现实主义的表现上,该片的剪辑做到了这样两点:摹写现实主义场景,表达现实主义情绪。截取影片开始和结束时的两个场景为例。上文提到,在开始林明秀从学校回家一段中,从她跨出校门到回家的4个镜头时介绍当时社会图景的,这4个镜头在剪辑时用了叠印手法,在视觉上倾向于取消镜头之间的隔离,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是出于作者表现小镇“整体面貌”的考虑。在结尾林老板坐船离开小镇一场中,我们看到坐于船上愁眉紧锁的林老板,耳边却仍然传来上一场景中张寡妇的凄厉哭喊,这在观众心理层面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的强烈情绪。应该注意到,这里声画分离的剪辑也是写意性的。而在这部影片的高潮段落中,也就是林老板逃走众人索债那一场中,剪辑则把两者归一,短短一场戏使用了56个镜头,频繁切换中既摹写了残酷的时代场景,又激烈地表达了作者愤慨的情绪。
作为影片性格元素的表演,谢添(饰林老板)的加盟让这部影片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又进一步。林老板是当时民族工商业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他的身上,的确有着剥削性的一面,但不可否认,那也是为时所迫,他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受压迫者。因此,简单的处于夹缝中的阶层定位不能成为对他形象理解的全部。谢添的把握是准确的,那就是一个人,一个为生存而劳碌的人。因此,谢添的林老板勤勤恳恳;因此,于会长向他表露卜局长的讨妾愿望时,他会下意识地说不;因此,朱三太像他讨要红利时,他没有概念化的去表现凶狠。谢添的表演是内敛的,是性格的,他塑造的林老板既在人物形象的真实层面上体现了现实主义的意图,又在工商业者代表的层面上塑造了一个带有共性的典型形象。
综上所论可以看出,《林家铺子》之所以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影片,首先得益于现实主义题材的选取,而意旨明确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就等于说它是完美的,在表现手法方面,有许多地方是可以去更加完善。现实主义是电影世界中相当主要的一种样式,前人已有杰出贡献,对它的挖掘则需要千千万万影人的继续努力,我们拭目以待。
② 高智商电影铺子 有没有相关的影视百度网盘资源
相关影片有:[铁甲钢拳 Real Steel][2011][剧情/动作][美国] 搏击俱乐部 怪谈新耳袋 孤堡惊情 控方证人 网络网盘资源高清免费下载在线观看
[铁甲钢拳 Real Steel][2011][剧情/动作][美国] 链接: https://pan..com/s/1hGYOVQDWwv5F5bYbmN1Zkw
搏击俱乐部 链接: https://pan..com/s/1OPRQvabmi2DwiUj3LBNwRA
怪谈新耳袋 链接: https://pan..com/s/1j05OD3-Yp1Zu1IjnLK3EZA
孤堡惊情 链接: https://pan..com/s/1JrcURG1uP__LLxqWvyh1RA
控方证人 链接: https://pan..com/s/1BViSiG9Ex058z2p28Gjxkg
③ 江南某小镇的生活图景是哪部电影
江南某小镇的生活图景是电影《林家铺子》。
电影《林家铺子》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水华执导,谢添、于蓝等人主演,描绘了一幅20世纪30年代遭受战乱冲击的江南某小镇的生活图景。
以1931年的中国江南某小镇为背景,通过小工商业者的挣扎生存、最终倒闭,和林老板一家的命运,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
(3)电影铺子怎么看电影扩展阅读:
《林家铺子》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理想精神与文艺热忱的时代凝聚,编导以极其凝炼隽永的笔触,描绘了一幅30年代遭受战乱冲击的江南某镇的生活图景,简洁地勾勒出了饱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榨的中国社会的缩影——林家铺子的命运变化图。
与将社会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相比,该片更出色的地方在于角色细致的刻画和人与人相处时基本人性的展现,个中流露的人文精神,有一股传统中国读书人的悲悯。
在片中,谢添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这个既是被压迫、被剥削者,又是压迫、剥削者的旧社会小商人的艺术形象,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这个人物的双重性格,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特定人物的复杂心态,以精湛的演技从不同侧面刻画了林老板的独特性格,使其在当时影片工农兵英雄形象林立的情况下独具风采。
④ 我在电影院旁边有个10平方米的小铺子,我在哪做什么生意好
可以做些电影周边,
一是这样的东西都不多,实体店也少,
二是这样在电影院旁也好卖,最好能根据热门电影进不同的东西。
还可以闲暇倒卖些电影兑换券之类的,赚的不多,但一般电影院旁的小店都有这样的服务吧
⑤ 电影院怎么看电影
1、先想好看什么电影(比如说“盗梦空间”)
2、注意看售票处的大屏幕或者观影时间表,每个电影都有对应的时间和观影厅号码(假如时间表上写 二厅 12:10 14:20 16:30 18:40 盗梦空间 )
3、去买票,说我要看几号厅几点的什么什么电影(跟售票妹子说 求合体……额不对,来两张14:20二厅的盗梦空间)
4、看售票员面前的屏幕,显示的就是那个电影厅座位,深色表示有人坐,浅色是还没人。售票员会让你选座位,一般尽量选中后排中间位置
5、拿到票后记好位置X排X号
6、等开演前10分钟入场,跟着人潮(- -)走,注意大厅号码,进对大厅,一般很少有同时开场的电影,看别人进哪里你也进哪里就对了
7、注意看每排第一个座位的边角或者楼梯台阶,会有个数字表明是第几排,进去……
8、看座位的扶手,会有号码和箭头,箭头指示方向就是你的座位。
9、坐下等电影开始、散场,跟着人潮撤。
⑥ 哪些公众号可以看影视剧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查找:
1、网络知道(https://..com)
搜片源的时候,先网络一下这谁都知道,但广告满天飞也是真的烦人,总结了一下以往能网络出来资源出处,惊人发现!!真正有资源的有效链接基本藏在网络知道里!!
SO,为什么不直接在网络知道里搜呢??瞬间高效!
优点:一些河蟹资源、老剧、偏门的剧,特别多!尤其是一些外国小众电影,在这里搜!有惊喜!!
缺点:新剧比较少,尤其是一些版权保护的,即便有,链接也很容易失效,毕竟是一个敞开门面的地方嘛……大家懂的。
PS:搜的时候搜“片名+网盘”,基本你想要的就有了~!如:搜“穆赫兰道 网盘”
推荐指数:4星★★★★
⑦ 电影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江南小镇如何
电影《林家铺子》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由水华执导,谢添、于蓝等人主演,描绘了一幅20世纪30年代遭受战乱冲击的江南某小镇的生活图景。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讲述的是当时江南杭嘉湖地区一个小店铺的主人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再三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人物介绍
林老板,他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个很有个性的小商人,他熟谙生意经,刻苦耐劳,虽然身处困难,但仍苦苦挣扎把生意做下去,可以说是为了营生才不得不去巴结权贵。
他是林家货铺的主人,是当时民族工商业者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林老板是一个生命顽强的人,他在三座大山压迫里找出裂缝,狭缝里重生。林家铺子虽然遇到种种困难,但他总是有办法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⑧ 《矛盾》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是什么
电影《春蚕》、《林家铺子》是根据矛盾的同名小说改编。
1、《林家铺子》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水华执导、夏衍编剧、谢添主演的剧情片,于1959年上映。该片根据茅盾的同名小说改编,以1931年的中国江南某小镇为背景,
通过小工商业者的挣扎生存、最终倒闭,和林老板一家的命运,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黑暗现实。
(8)电影铺子怎么看电影扩展阅读
1、林家铺子
林老板——演员谢添
在镇上也算得上有些头脸,做生意很精明。他受尽权力阶层诸般欺凌,但也反过来剥削势力比他弱的人。虽然他费尽力气想在乱世中挣扎着活下去,但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道中,最终还是撑不下去,只得逃走。
林大娘——演员林彬
林老板的妻子。慈爱、自尊,宁可把女儿明秀嫁给店里的穷伙计,也不愿让她去有钱人家为妾。当大难临头时,她拿出体己钱让丈夫女儿逃走,自己留下应付一切。
林明秀——演员马薇
林家的独生女儿,林老板夫妻的掌上明珠。有些娇气但本性不失质朴,是个爱国、追求进步的青年学生。因为美貌差点被警察局长霸占,最后随父亲逃走。
2、春蚕
故事讲述了老通宝一家人,盼望着有一个好收成,能够偿还债务,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些。但可笑的是虽然老通宝得到了所盼望的丰收,因为蚕厂的接连倒闭,他的茧子卖不出去,最终不但没有偿还上债务,反而增添了新的债务。
⑨ 由水华执导的电影,谢添主演的是什么
是电影《林家铺子》。
《林家铺子》是茅盾先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50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将该小说改编、拍摄成了电影。
电影《林家铺子》由夏衍编剧,水华执导,谢添、林彬等主演。该片以1931年中国江南杭嘉湖地区某小镇为背景,讲述了小店铺林源记林老板在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的社会背景下,虽苦苦挣扎,但在黑暗势力的盘剥下终于破产的故事。
《林家铺子》人物介绍
谢添饰演的林源记林老板是电影主人公,他既势利狡猾,又诚实守信。但林老板面对外来的欺凌,没有有效地反抗应对,只是消极逃避,最终,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道中,走向了破产之路。
林彬饰演的林老板妻子自尊、自重,十分疼爱女儿。当有钱的警察局长提出要纳她的女儿为妾时,她宁愿将女儿许配给寿生,也不愿让女儿给人做姨太太。最后,她让丈夫带女儿逃跑,自己留下来应对未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