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剑下天山的具体介绍
基本信息
金城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的连环画,共计4册。其内容和香港新雅版《天山豪侠传》一致,已两册并一册的形式出版。
内容简介
第一册 《杨云骢托孤》《大闹五台山》
第二册 《桂仲明》《凌未风护宝》
第三册 《刺多铎》《救兰珠》
第四册 《冰山剑影》《天山七侠》 基本信息
外文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的《中国武侠小说名著》连环画第三辑中的一篇。第三辑收录了《萍踪侠影》《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四个故事。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
《七剑下天山》是梁羽生新武侠小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故事叙述天山的七名剑客,即凌未风、易兰珠、桂仲明、张华昭、飞红巾、武琼瑶、冒浣莲闯荡江湖、抗清复明的曲折经历及他们之间复杂的感情纠葛。天山神芒凌未风是本书的主人公。他少年时本为明鲁王旧部,入狱后被人诈出机密,致使旧部人员几被清兵一网打尽,女伴刘郁芳以为他贪生怕死而招供,打了他一耳光。凌未风于是假作投江,上天山向晦明禅师学剑。十六年后艺成下山,恶斗楚昭南,勇闯平西王府,智保义军藏金,救出易兰珠,收服辛龙子,在江湖上闯下了赫赫威名。他遇到刘郁芳后又不愿披露真相,而刘郁芳也为少年时错打凌未风的过错而内疚,不愿理睬天地会总舵主韩志邦的求爱,终日郁郁。还是韩志邦看穿了他俩的心事,在凌未风遇难被囚时将凌换出,壮烈就义。凌、刘两人因此也愧对死者,天各一方。另位六位剑客的故事也同样精彩。尤其是桂仲明的经历,杂糅了当代西方电影手法,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成果,使故事扑朔迷离,扣人心弦。全书情节曲折,节奏紧张,意境幽美,是一部成功的武侠作品。 基本信息
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连环画,共计6册。
内容简介
第一册
改编:吴绿星
绘画:邓志刚 范新生
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同名小说改编的。它以康熙年间的一班武林忠士抗击清廷鹰犬的一场斗争为线索,歌颂了各族人民不畏强暴的反抗精神。全书共分六集。
第一集描写杭州明宗室后裔的一批武林志士,在山西五台山清凉寺刺杀鄂亲王未成,汇合了各地来的反清侠士分头发动群众。被分派往云南的天山大侠凌未风及同伴在路经大同时,碰上师弟楚昭南——清廷的鹰犬,于是,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第二册
改编:吴绿星
绘画:陶穗洪 严永满
内容提要
凌未风与刘郁芳一路艰辛,途中会合了李自成的侄孙李思永。到了昆明,与吴三桂谈判联合抗清。不料吴三桂心怀叵测,想借抗清之名,吞掉闯王余部。这一阴谋被识破之后,他竟用计把三人送进地牢作人质,幸得被傅青主、冒浣莲救出。这时,一个神秘的黄衫少年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黄衫少年能敌千军,战后却呆若木人,连自己姓名也记不清。为了弄清他的身份,冒浣莲、凌未风到了黄衫少年的故居,结果又引出了一段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
第三册
改编:吴绿星
绘画:梁 祥 梁启金
内容提要
黄衫少年桂仲明从死去的养父留下的一件衣服中,发现一幅奇怪的图画。根据这张图,凌未风等人在附近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十八尊用黄金铸成的罗汉,并送给李自成在四川的后代——李来亨起义军。不久,清军准备派多铎攻打四川,在北京的易兰珠接到李来亨要牵制清军的指示,在京刺杀了多铎,但自己却被捕入狱。冒浣莲为救易兰珠化装入宫,却在一间久无人住的书房中,被闯入的康熙发现,危在眉睫……
第四册
改编:吴绿星
绘画:郭 慈 吴 柏
内容提要
冒浣莲脱险后,取得了三公主暗中送来的皇诏密使的信物朱果金符。凌未风凭着金符,独闯戒备森严的天牢,终于在天山侠女飞红巾的帮助下,救出了易兰珠。
可是,飞红巾为解独居天山之寂,竟私自把易兰珠挟带上天山收为门徒。凌未风、张华昭等跋涉万里,上了天山。在天山剑法大师晦明的帮助下,张华昭取得了飞红巾的师父白发魔女的信任。白发魔女交给他一支玉簪,作为信物让飞红巾放出易兰珠。凌未风等人找到飞红巾后,事情又出现了曲折……
第五册
改编:吴绿星
绘画:范新生 邱 页
内容提要
为联络更多的反清力量,凌未风带着达摩怪手辛龙子到喀尔沁草原,争取各部落酋长。势力最大的喀达尔酋长孟禄勾结了清廷的鹰犬,企图在部落联席会议上用武力镇慑酋长们。结果,凌未风在孟禄女儿孟丽丝和她未婚夫呼克济的帮助下,粉碎了孟禄的阴谋,实现了各族人民的联合。凌未风在归途中经过慕士塔格山,碰上前来阻截的楚昭南。两人展开一场生死立判的搏斗。结果,凌未风因痉挛症突发,被楚昭南活捉了。
第六册
改编:吴绿星
绘画:邓志刚
内容提要
为了救囚在西藏的凌未风,傅青主等人打破了镇守在草原的清军包围圈,到了拉萨。一天夜晚,在天牢的看守周青、马方配合下,群雄强攻布达拉宫,但是因迷道纵横而未成。原山西天地会舵主韩志邦施用巧计,才救出了凌未风。在激烈的战斗中,傅青主等武林高手终于处死了楚昭南,清军也被迫撤出了疆藏。
群雄千里迢迢回到天山,在那里扎下根,准备迎接更大的战斗。 基本信息
科学普及出版社于1985年出版的连环画,共计7册。
内容简介
第一册 《五台寻仇》
改编:坤 宜
绘画:冯正梁 许 放 赵 元
内容简介
本册是根据著名作家梁羽生先生的杰作《七剑下天山》改编的系列连环画之一。它绘画的是群雄为再图复汉豪举,挟十六年之宿仇而刺杀清鄂王多铎,大闹五台山,威震三军的一个撼人心魄故事。
第二册 《筵前虎斗》
改编:坤 宜
绘画:王政平 张志安 梁 鸿
内容简介
本册是根据著名作家梁羽生先生的杰作《七剑下天山》改编的系列连环画之二。它绘画的是群雄深入平西王府,借筵前一场龙虎斗,揭破吴三桂假反清实出卖义军部众的罪恶图谋的故事。
第三册 《怪杰神功》
改编:坤 宜
绘画:庞先健 庞先强
内容简介
本册是根据著名作家梁羽生先生的杰作《七剑下天山》改编的系列连环画之三。它绘画的是身世离奇的怪杰桂仲明,如何在群雄帮助下恢复灵智、弃暗投明、收伏魔头,为护卫义军藏宝而大显神功的故事。
第四册 《侠侣同心》
改编:坤 宜
绘画:王向明 金莉莉
内容简介
本册是根据著名作家梁羽生先生的杰作《七剑下天山》改编的系列连环画之四。它绘画的是前义军统帅之子张华昭因伤失陷相府,群雄冒险往救,大败清廷鹰犬,终令侠侣得结同心的故事。
第五册 《群雄救珠》
改编:安 其
绘画:戴红杰 戴红倩
内容简介
本册是根据著名作家粱羽生先生的杰作《七剑下天山》改编的系列连环画之五。其内容是围绕着易兰珠刺杀清鄂王多铎后被捕和群雄营救易兰珠这条主线,展开讲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
第六册 《天山历奇》
改编:安 其
绘画:任伯言 王显中
内容简介
本册是根据著名作家梁羽生先生的杰作《七剑下天山》而改编的系列连环画之六。其内容是讲述天山剑派的小侠们上天山拜谒武林前辈和他们在天山上的各种惊险奇异的遭遇。
第七册 《边陲举义》
改编:安 其
绘画:王显宗 任伯言
内容简介
本册是根据著名作家梁羽生先生的杰作《七剑下天山》而改编的系列连环画之七(结束篇)。其内容是讲述群雄去回疆和西藏联络各部族人民举义抗清,粉碎了清廷的绥靖边陲行动,歼灭了清廷鹰犬。 基本信息
香港新雅七彩画片公司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由莫染高编绘的连环画,共计8册。
内容简介
第一册 《杨云骢托孤》
第二册 《大闹五台山》
第三册 《桂仲明》
第四册 《凌未风护宝》
第五册 《刺多铎》
第六册 《救兰珠》
第七册 《冰山剑影》
第八册 《天山七侠》 基本信息
中国文苑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连环画,目前只出版了一册。中国文苑版是再版了香港新雅版《天山豪侠传》,并重新绘制了封面。考虑到原书每册过于单薄,现将原八册并为四册出版并更名为《天山英雄谱》。
内容简介
第一册 《杨云骢托孤》
2009年10月1版1印
印数:1-2000(采用流水编号)
定价:28.50元
原著:梁羽生
编绘:莫染高
封面编绘:刘丽焕
2. 七剑下天山如何
原著是梁羽生写的,根据梁羽生的以往风格,七剑下天山的缺点在于主角不突出,无法分清主次。但每一个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宏大的场面描写壮阔,善于引用古诗词。
而在赵文卓主演的电视剧中,情节较为丰富,属于中上等。
3. 七剑的影片评价
《七剑》表达的概念太多,有些粗糙的杂乱感,但这恰巧符合那个明清易代的西北边陲的景象。之所以剧情上有些散乱,是因为电影具备了对抗、成长、感情、恩怨、计谋与打斗等诸多要素,相比《七武士》和《指环王》等影片要复杂。武侠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现代人虽然不曾生活在江湖之上,但是对于江湖故事总会一种主动的比附。本片其实分出两个江湖,七剑和天地会作为反抗清朝残暴统治而抗争是一,他们的信念来自于民间和原始正义;二是风火连城和他的雇佣军,虽然徐克将十二门将卡通化野兽化处理,但是他代表了一种与执政当局妥协的力量,在他眼里弱肉强食是铁定的规则,他依然处于江湖和庙堂之间。
而所谓乱世,便是有今天没明天。影片进一步阐述了乱世的人性,而且直接逼近内心。过往的武侠电影,正邪相对简单,没有本片的沉重和繁复。出场的角色众多,十几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需要面对,选择自己的方向,本片已经没有高大全的偶像人物,武功得来也不靠奇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尤其是恩怨与感情,牵涉到的人数量之多,人物各具特色很是难得。大侠们要吃饭穿衣,要有情爱,不再潇洒,更接近世人。
影片在宏伟的叙事下反应了真实的现实,人物站立在地面之上,没有人拥有超能力,人和剑合为一体才能杀敌。而反派则是鬼头大刀和各种歪门邪道的兵器,人格和兵器在相当程度上是统一的。以刘家良为首的武术指导们,回归以体能为基础的硬派打斗,电影以中近景镜头为主,凌厉、迅速、直接,厮杀和搏斗遵循写实的原则。
总的来说,《七剑》中,众多往事与近事,只是略加暗示或言语提及,而没有全面铺开。传承的正义精神,值得再三品味。剧本相当的扎实,表现在电影上,便是跳跃和留白的大量使用。面面俱到的叙事,并不适应于徐克,徐克一生坚持革新电影表现手法,横冲直撞地在前面,寂寞有时,误解有时,成败集于一身,所谓先行者,大都如此。
(以上为信息时报评) 开场5分钟,风火连城的十二门将屠城,场面极尽凄厉,徐克的写实武侠在此尽显锋芒。接下来傅青主盗木牌、勇斗十二门将、遭追杀逃至武庄遇武元英相救,整个段落一气呵成,无论是场面、动作还是表演都堪称徐克水准。但是,观众立即迎来一个又一个问号。武元英一众遇天火坠落天山,接下来一个镜头,他们已经躺在杨云骢身边,傅青主则与晦明交谈,谁救了她们?晦明将七把剑交与七人带下山救助武庄,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武元英和韩志邦二人列入七剑?他又如何看出这两人的不同特征而授予各自适合的剑?来自高丽的绿珠又为何会在天山附近被俘?风火连城与被俘虏的绿珠,之前到底是什么关系。接下来的剧情,就更经不起推敲了。影片结尾的高潮出现了最可怕的硬伤:六剑一起去搭救楚昭南,明知道武庄有内奸,却为何不分人留守,任由内奸杀得性起?武庄惨遭大屠杀,只有刘郁芳与几个孩子逃生,之前全庄习武成了笑谈不说,七剑竟无一人表示内疚,难道楚昭南的性命比武庄三百余人更重要?如此说来,七剑下天山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剧情让人看得糊涂,在人物刻画方面多下功夫,倒也能弥补一下不足。徐克曾说《七剑》重点是描写人性,所以文戏比较多。只可惜他所谓的文戏大多数表现在各式各样的恋情上,并没有提升所谓“武”和“侠”的主题。韩志邦与武元英青梅竹马,后来移情于刘郁芳;刘郁芳对楚昭南一见钟情,于是拒绝与韩志邦野合;楚昭南则爱上了风火连城的女人绿珠;绿珠则与刘郁芳为争夺楚昭南相互斗气;武元英也没闲着,最后跟杨云骢搂在了一起。完全搞不清楚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既然是部武侠片,武打动作应该是重中之重,徐克曾不厌其烦地介绍每一把剑的不同特点,由龙带啸声,青干外表粗糙,竟星有链子可以飞来飞去,日月是双剑合璧,天瀑是双头剑,舍神像把大铁槌,唯一看不清特点的是傅青主的莫问剑。那持剑人的身手呢?除了七剑第一次出现在武庄中整体亮了一次相,就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长镜头可以让人能看清他们的身手,每个人似乎都只会摆架势。即使是楚昭南大战风火连城的高潮段落,也没有超过5秒钟以上的镜头。所谓“落到实地”的写实武侠仍旧没有摸出一条令人大呼过瘾的套路。这部电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武打动作多么潇洒凌厉,而是剑本身,徐克再度沉迷技术主义无法自拔。
总体来说,《七剑》看起来千疮百孔,影片整体失控,让人哭笑不得。
(以上为信息时报评)
4. 七剑下天山的电影剧情
梁穆郎因不慎泄露机密,致令反清复明义士伤亡惨重,遭爱人刘郁芳责难,从此易名凌未风,独来独往。多年后郁芳与众义士行刺康熙失败,幸得穆郎相救,穆郎却拒绝与郁芳相认,只肯与郁芳一起招聚义士,继续反清事业。
5. 为什么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和原著的完全不一样
其实,电视剧和电影的《七剑下天山》就是借了个名,包括书名、人物名,其他的都和原著没什么关系。
6. 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的结局和电影版的《七剑下天山》结局有什么不同
电影版是浓缩加改编,只是借用了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其情节与书本身相差甚远。
而电视版基本是按照原著来定剧情的。
7. 《七剑》影评怎么样
《七剑》表达的概念太多,有些粗糙的杂乱感,但这恰巧符合那个明清易代的西北边陲的景象。之所以剧情上有些散乱,是因为电影具备了对抗、成长、感情、恩怨、计谋与打斗等诸多要素,相比《七武士》和《指环王》等影片要复杂。武侠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现代人虽然不曾生活在江湖之上,但是对于江湖故事总会一种主动的比附。本片其实分出两个江湖,七剑和天地会作为反抗清朝残暴统治而抗争是一,他们的信念来自于民间和原始正义;二是风火连城和他的雇佣军,虽然徐克将十二门将卡通化野兽化处理,但是他代表了一种与执政当局妥协的力量,在他眼里弱肉强食是铁定的规则,他依然处于江湖和庙堂之间。而所谓乱世,便是有今天没明天。影片进一步阐述了乱世的人性,而且直接逼近内心。过往的武侠电影,正邪相对简单,没有本片的沉重和繁复。出场的角色众多,十几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需要面对,选择自己的方向,本片已经没有高大全的偶像人物,武功得来也不靠奇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尤其是恩怨与感情,牵涉到的人数量之多,人物各具特色很是难得。大侠们要吃饭穿衣,要有情爱,不再潇洒,更接近世人。影片在宏伟的叙事下反应了真实的现实,人物站立在地面之上,没有人拥有超能力,人和剑合为一体才能杀敌。而反派则是鬼头大刀和各种歪门邪道的兵器,人格和兵器在相当程度上是统一的。以刘家良为首的武术指导们,回归以体能为基础的硬派打斗,电影以中近景镜头为主,凌厉、迅速、直接,厮杀和搏斗遵循写实的原则。
8. <<七剑下天山>>主要讲的什么,能具体一点可以吗
公元1643年,满清入关取缔政权,为求控制大局,严禁士子结社集会,不许百姓练武,到处搜捕武林高手,反抗者格杀勿论,令天下大乱。
隐居天山山脉一带的剑术高手傅青主、张煌言、武元英往寻天山名宿晦明禅师商议拯救中原。晦明禅师得知天下黎民受清军铁蹄蹂躏,遂派杨云骢、辛龙子、楚昭南及穆郎,四徒,连同三侠,七剑下天山!
七剑侠下山会合民间庞大组织的正义力量“天地会”,四处和清兵对抗。一次因行踪败露,七剑被迫分道扬镳,各自执行任务,并相约一年后中秋在钱塘江畔七剑重叙。
七剑之一杨云骢在大漠巧遇草原女英雄飞红巾。二人并肩抗击清兵,暗生情愫。但杨云骢在一次激战受伤,为敌方将军之女纳兰明慧所救。明慧的温雅多情,使杨另投爱河。心高气傲的飞红巾因妒成恨,和杨云骢关系分裂。其间,七剑中的楚昭南因利变节,挟持人质叛投敌营。杨潜入清营营救人质。也会见了明慧,明慧正因亲王多铎来说亲,父命难违,两个相爱的人是注定不能在一起了,含泪惜别,缱绻缠绵。
数月后,杨云骢正进行任务中,获知纳兰明慧与多铎在江南杭州大婚。大婚前夕,杨云骢潜入将军府,期望明慧和他出走,但明慧不能负累家族,杨一气之下由她手中抢走女儿,赶赴钱塘江畔之约。中秋月圆,江潮澎湃,但七剑各遭不幸,前来赴约的仅有小师弟穆郎一人。而穆郎亦被“天地会”女舵主刘郁芳误会叛敌,含冤莫白,正要投江自尽,却目睹杨云骢遭多铎追杀,杨临终时将女儿托付给穆郎带上天山学艺。天山七剑从此在江湖上隐没......
十八年后,“天山神芒”凌未风〔即穆郎〕得晦明禅师真传,名震江湖。他当年带上山的女婴易兰珠,学成天山剑法,立志杀多铎以报父仇。而七剑剩余几剑亦已成为“天地会”领袖。
五台山,群雄聚会,“天地会”获悉康熙皇帝将前来五台山清凉寺礼佛,他们精心部署刺杀计划,被半途杀出的易兰珠,坏了大事。“天地会”青年骨干张华昭负伤被擒。与此同时,傅青主的徒弟冒浣莲无意中发现一桩惊人秘密,原来五台山老和尚竟是失踪多年的老皇帝顺治。康熙为保皇位,暗杀亲父。冒浣莲莲等以此秘密要挟康熙,放群雄下山。
易兰珠因自已鲁莽而误大事,心怀歉疚,独往京城营救张华昭。
凌未风因易兰珠事件,重会十八年前的恋人刘郁芳,和韩志邦共上京城。旅途之中,适逢清廷卫士抢劫西藏佛门圣物“舍利子”,凌未风仗义制止,力败不肖师兄楚昭南,自己亦被大内卫士暗器烧伤。刘郁芳对凌未风关怀倍至,一解当年误会。韩志邦本暗恋刘郁芳,见此情景,黯然神伤,自行离去。
在云南境内,凌未风、刘郁芳,会合傅青主与冒浣莲,加上来自昆明的少年桂仲明形成五剑。桂武功奇高,却因自以为杀死生父而神经错乱,由傅青主指点冒浣莲以爱心和耐心将他治愈,两人成为爱侣。
易兰珠久无消息。桂仲明、冒浣莲奉命进京探讯。其间,满族大才子纳兰容若对冒浣莲一往情深。几经周折,热恋张华昭的三格格,为情牺牲自己,终于使张华昭、易兰珠双双脱险。在生死共患难的遭际之中,张华昭与易兰珠永结同心。
其时多铎承旨出征,临行之前多铎与纳兰明慧辞别途中,被易兰珠刺杀身亡。然而易兰珠亦被擒而打入天牢。纳兰明慧无计救女,绝望自尽。凌未风大闹天牢亦功败垂成。后得飞红巾相助,这才把易兰珠救出。
刘郁芳、傅青主等人潜入回疆,群雄聚会,几厉生死。凌未风在恶门之际,突发痉挛症,被楚昭南所擒。楚昭南为迫使凌未风交出晦明禅师遗下的拳经剑谱,将凌未风关押到西藏布达拉宫之中,百般折磨。凌未风越狱不成,自度将死,便设法带出血书一封,向刘郁芳承认自己便是那“死去”多年的少年穆郎。见刘郁芳悲痛欲绝,韩志邦铤而走险,化妆入宫,说动活佛将已丧失功力的凌未风带出,自己则假扮凌未风模样,留在迷宫之中。后被楚昭南发现,韩志邦不敌身死。傅青主、刘郁芳等率众杀入迷宫,楚昭南终于在易兰珠的剑逼下无奈自杀。
天山七剑终于重整旗鼓,由飞红巾、傅青主、桂仲明、冒浣莲、易兰珠、张华昭、刘郁芳组成的新七剑,再度计划刺杀康熙皇帝。但当即将得手之际,却为纳兰容若劝阻,并用“天下为重”道理解释康熙乃胸怀大志的年青皇帝,他继承皇位后,曾为定祸乱有过杀戮,但在太平时期德政连连,立功不少,刺杀了他,将使天下重新陷入混乱,胜王败寇,将来做皇帝的人也未必好过康熙。七剑侠觉得纳兰容若言之有理,要他好好襄助康熙施仁政,如康熙与天下百姓为敌,七剑侠将会为民请命,一定不会放过康熙!
此后“天山七剑”便以天山为家,光大天山剑派,并经常下山仗义行侠……
9. 七剑下天山有人看过吗怎么样啊感觉
感觉很好看,去电影院看看吧
10. 电影七剑好不好看
本片改编於梁羽生的同名小说,由一向擅长大刀阔斧改编的徐克来拍,自然和小说风格风马牛不相及(梁羽生原著是文人雅士的冒险和简单纯朴的感情,徐克改编则成了原始世界的粗犷暴烈)。徐克在创作上特意模仿黑泽明的《七武士》冷与热,力与美的结合,但徐克不似黑泽明的有一种小说家的深刻和敏感,反而暴露了自己在驾驭故事方面的缺陷(颠倒次序),且随著情节的多变,人物形象反而更加模糊。但徐克还是很难得放下了自己在《蜀山传》中的瑰丽炫目的视觉奇观,而是返璞归真,重新回归踏实的作风,由刘家良担任武指的动作场面保持了其阳刚凌厉的风格,楚昭南和烽火连城的最後决战重现《武馆》的窄墙内斗之险,且更有新意,对七把剑的设计更是巧妙得让人拍案叫绝,可分可合,可连可断,杀招奇招不断,刘家良亦以此片夺得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