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0-90年代港片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指的是拍摄时间)拍出那么好的片子
首先了解片子为什么慢,先从剧本开始,剧本5-15w字左右,首先按照网络写手的速度十天就能搞定,但是哪吒的剧本写了好几年。
其中原因是因为一个逻辑完整的故事是有套路的,三段式,冲突,合适的台词设计。当一个电影完全不考虑逻辑漏洞,不考虑台词深度的时候剧本的速度能加快几倍到几十倍。
香港电影的优势是用强烈的冲突和紧张的情节会让观众忽略片子本身的漏洞,这叫以瑕掩瑜。
从演员来说摄影来说,一个严格的片子是要出分镜,严格控制演员走位表演深度,严格控制摄像机运动构图,一个认真的片子一般一天只能拍几个镜头。
香港电影因为不是过于注重走位摄影机运动,只把大故事讲清楚自然拍摄速度快。
从后期来说,后期特效是特别占用时间的,一个电影级别的人物模型制作周期至少两三个月,三维场景也是,外加后期渲染,和特效。时间成本一下就上来了。
香港电影基本没有运用特效拍摄的,后期调色校色都很少。
从演员来说,香港有成熟的产业链,摄影师演员,道具服装,等。都很快能就位。
前期中期后期下来,其他电影几年的时间,香港电影只要几周就能出来一部。
2. 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电影的制作成本是多少钱
这个时候投资基本上在200-300万,高一点500-600,不过当时这个价位已经很高了,所以有的影片为了提高知名度说投资过千万,现在贵的主要原因是后期制作,和胶片质量多比以前贵,例如有的后期制作一个特技要花掉100万(我也不知道为何如此昂贵),3D技术胶片等。那个时候票房高的业绩两三千万,连续好多年稳居票房第一位的基本上就是王晶和周星驰的组合,前十位有几个都是周星驰的喜剧片,后来他那种无厘头就不行了,香港电影也很低迷,后来刘伟强的无间道问世,香港电影慢慢有了深度,我们观众的欣赏水平也跟着提高了,90年代初的艺人一般收入都不高(按照现在的水平),每年第一的基本上是张学友,前十位每年都有成龙,刘德华周润发等,而第一的张学友最高也不过一个亿多,主要还是唱片的利润,后来成龙周润发等到了好莱坞就不一样了,据说当年的尖峰时刻2,管分红成龙就得了3000万美元,所以其他的港星这个时候没有可比性了,综上当时一般投资较低,还算了演员的片酬。
3. 请问关于电影炒作
那个时侯的电影不流行炒作,80年代初电影可谓是花样百出,那个时侯出了
相当多的烂电影,但是也还是有少数不错的电影。那个时侯导演制片疯狂制造电
影,只要数量和庸俗的剧情,成本也很低,跟本不用炒作,因为一部电影刚一来
就有无数烂片将之埋没,没有慧眼很难挑到好电影,至于90年代后的电影无论中
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只是电影成本都不会像现在的大片那样离谱,自然炒作的费
用也是有限的,所以就成了宣传~
4. 90年代香港电影靠什么赚钱
没赚什么钱,演员和导演就赚了个名声。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版权明确的概念,所以钱都被盗版光碟赚去了,不像现在,听个歌都要会员,看个电影也要会员。
5. 农村电影是靠什么赚钱
农村包围城市
6. 90年代内地电影主角做梦都想发财,被一个卖表的骗了,后来弄了个空壳公司被和一个厂子的销售合伙赚了钱
《钱作怪》阿英(许冠英 饰)和肥波(古国华 饰)两人自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长大后,两人一起到了汽水厂里当了维修工。虽然收入卑微,家境贫寒,但是两人却也其乐融融。一日,两人合伙一起买彩票,不料真的中了头奖,两个穷光蛋一夜间变成了百万富翁。
7. 香港90年代电影名字赚钱还是歌手赚钱
这个是不一定的,主要是看其影响力。
就拿1990年为例
排名第一是当时最红的歌手梅艳芳!收入2730万
排名第二的是当时红透半边天的刘德华,收入是2500万!
第三位是功夫巨星成龙,90年成功正是自己演艺事业巅峰!收入是1600万!
第四位是谭咏麟谭校长,当时正是谭张争霸结尾时期,谭咏麟也退出所有颁奖典礼,当时谭校长一年收入是1300万!
第五位是身高长相都顶级的大美女王祖贤!90年拍了电影《倩女幽魂》叶小倩!被称为最经典的女鬼!收入是1210万!
第六位到第十位分别是郑裕玲 许冠文 王杰 林子祥 任达华!他们收入在1000万到700万不等!
8. 90年代中国内地影视演员的片酬收入一般是多少
尤勇几年前一集5万,其它人不详
9. 90年代电影出租车司机捡到一个孩子 先是放到后备箱养开出租 赚钱
名为《带轱辘的摇篮》。
10. 美国电影每年出口赚多少钱
90年代,我们常听说美国的电影出口赚钱仅次于航空业。这应该是事实。电影业作为美国仅攻于军工企业的第二大产业,在1996年产值已高达600忆美元。普华永道的报告数据指出,2004年全球电影业的产值是780亿美元。2000年后,美国影视和音像产品超过了航天航空业,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世界100部畅销影片中,美国片共占88部,稳稳占据垄断地位。1994年,在美国影视娱乐产品高达180亿美元的年收入中,有80亿美元(44.4%)来自出口,同年,美国电影票房在海外市场的收入第一次超过本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