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家对关于拍摄微电影有哪些扶持政策吗
国家对关于拍摄微电影的扶持政策是财教〔2014〕56号,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国家税务局、广播影视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中国电影繁荣发展,提高中国电影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国电影在关键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现就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通知如下:
一、加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
加强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征徼、使用和管理,支持电影事业产业发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大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继续安排电影精品专项资金促进电影创作生产,其中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采取重点影片个案报批的方式,用于扶持5-10部有影响力的重点题材影片。
三、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影产业发展
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专门安排资金支持电影产业发展,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推动高新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二是支持中国电影企业走出去;三是支持重要电影工业项目和高科技核心基地建设;四是资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重点影片;五是加强重点专业性电影网站建设。
四、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免征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城市电影放映服务,可以按现行政策规定,选择按照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五、实施中西部地区县级城市影院建设资金补贴政策
中央财政通过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补贴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及东部困难地区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地方财政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促进县城数字影院建设的均衡发展。
六、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
适应电影技术革新、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加强和完善电影发行放映的公共服务和监管体系建设,推动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营、服务和管理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变。
七、对电影产业实行金融支持政策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创新,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股权质押贷款等适应电影企业特点的信贷创新产品的规模,探索开展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拓宽电影企业贷款抵质押物的范围。
积极推动适合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服务模式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电影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金融需求特点,有效衔接信贷业务与结算业务、国际业务、投行业务,有效整合银行公司业务、零售业务、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鼓励银行、投资基金、保险等机构联合采取投资企业股权、债券、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形式为电影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大力推进电影企业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影企业上市,鼓励电影企业发行公司债[-0.01%]、企业债、集合信托和集合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引导私募股权投资资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各类投资机构投资电影产业;中央财政对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影基地、企业和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
八、实行支持影院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
鉴于影院用地来源形式多样,放映方式多样,为鼓励影院建设,可通过单独新建、项目配建、原地改建、异地迁建等多种形式增加观影设施,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协议、挂牌等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一是新建单体影院建设用地实行挂牌出让政策。政府供应影院用地时,可提出影院建设标准要求,通过公开挂牌方式确定土地使用权人。二是积极探索在商服设施项目中配建影院等建设途径及土地供应方式。市、县在供应商服用地或其他房地产用地时,可将在项目中配套建设影院相关要求纳入出让条件,并依法明确影院建成后的处置方式。三是支持现有影院实行改造建设。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现有影院改造可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办公等其他用途,并按协议方式补充办理用地手续。四是鼓励其他公益场所建设适应电影放映的设施。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非营利性公共文化设施中建设适用电影放映设备和场地的,因主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经批准以划拨方式供应用地的,影院用地部分可按文体娱乐用途采取协议方式办理供应手续。五是鼓励利用现有工业、仓储等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影院。经出让方和规划管理部门同意,可按文体娱乐用途采取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六是严格影院用地供后监管。严格影院用地改变用途的审批程序。影院用地使用者应按土地出让合同约定开发、利用、经营土地,需改变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对新供单体影院建设用地,应在出让合同中明确,如改变土地用途的,需由政府依法收回后重新供应。
各地应根据当地影院建设和发展实际,科学规划影院建设布局和总量,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确保影院建设有序进行。影院建设过多的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建影院数量,以调整优化影院布局、结构作为重点;影院建设滞后的地区,应按相关规划,积极推进影院建设。
九、狠抓落实,加强管理
各级发展改革、财税、金融、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认真落实关于支持电影发展的各项经济政策,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宏观调控和评估监管力度。各级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❷ 看了很多抗日题材的电影,怎么汉奸都是中国人
中国的叫汉奸 英国的叫英奸 如果苟同外星生命谋害地球的 是人奸
❸ 中国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啊
好处是让大家了解抗战的历史,铭记先烈,坏处是一些电视剧太夸张了,不管是手撕鬼子,还是其他,太夸张了。
❹ 写一篇由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所反映出来的抗日题材影视剧热潮现象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要从一部影片分析
可以考虑喋血孤城,讲的是常德保卫战了。下面是网上找的
对于国产的战争题材的电影(香港和台湾战争题材基本等于零,所以国产二字可以包圆了),我是相当敬而远之的。因为路数我不看都知道怎么拍,一方面是一堆领导围着沙盘和地图指指点点----参考《南征百战》里领导分析咱们正面有敌人几个师背面又有敌人几个师,然后,沉重的对观众说,形势,是严峻地;另一方面,在地上埋些炸药,配点导弹要飞来的音乐,然后让炸药炸,再配几个机枪突突突突的镜头,再让一堆人横七竖八的倒,行了,这就是量产型的国产战争片了。最后,一定要注意的是,咱们的英雄在牺牲前,一定得拼尽最后的力气喊出若干口号,一定要用颤颤巍巍的手从内衣口袋里摸出浸满了血浆的钱包,递给旁边的战友:我死了,你给我交党费手机费宽带费去!所以,尽管偶尔也有不错的电影出现,但总的来说,我对国产战争片是能不看就不看。一把年纪,实在受不起这个摧残,浪费不起这个时间。
但《喋血孤城》从公布之始就吸引了我。何解?这部电影,是讲1943年抗日战争之时,国民党57师浴血包围湖南常德,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和小日本殊死鏖战的故事。整个故事从头到尾就没共产党什么事,大家不妨想想,这情形多久没正儿八经的在大银幕上见到了?我之前的印象还停留在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某党一贯认为历史是他家小姑娘,想怎么扮就怎么扮,想怎么操就怎么操,所以我国著名的、博士辈的职业孙子曾经以他深厚的学识研究得出结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一共在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军150万人。
欧美拍了无数的二战电影,从各个角度解读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偏偏作为主战场之一的中国,历来的二战题材电影多是些跟历史无关而是替执政党歌功颂德的垃圾,似乎几个土八路藏在山丛里放放冷枪就真的能干掉训练有素的曾经横扫整个亚洲的日本军队。好在包住火的那层纸快烧穿了,如今越来越多真实的历史放在眼前,我们才知道,当时中国的正牌政府国民党所领导的军队,才是抗战的主力。
这部《喋血孤城》里,没共产党什么事,通篇都在讲述驻守湖南常德的国民党第57师八千余名号为“虎贲”的将士,与三万日军展开生死对决,保卫孤城常德的血泪故事。吕良伟饰演57师师长余程万,故事主要集中在袁文康饰演的连长冯葆华和谢孟伟(对,就是那个张嘎)饰演的民兵二虎身上。
从叙事角度来说,战争场面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手提摄影的拍摄手法让战争场面逼真而震撼,尤其是敌我厮杀场景,爆头断肢颇为血腥,限制级的场景让战争的残酷体现得淋漓尽致。比起那些死气沉沉的国产战争片,这部《喋血孤城》在战争场面上是完全合格的,而且其场面的精致与震撼,令我想起《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兄弟连》等国外的战争制作,这在过去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事。至于片中有没有出现枪械方面的低级穿越错误,这一点就要交给军迷和考证癖来研究了。
至于文戏,倒没脱得出国产电影一贯的狗血,非得安排一场安以轩和袁文康的爱情戏,两人卿卿我我的段落是全片最无聊的时候,而且更离谱的是居然还有床戏!还好,还好,仅仅只有床而没有戏,到了点儿立马黑屏了事。虽然说导演的意思是想调节影片节奏,并且对比战争的残酷来表现生活的美好,但这种低劣的表现手法,实在是成为了本片的最大败笔。除此之外,影片未能较为全面的向大家讲述整个战争的地理环境以及相关背景,也许对于我这样爱好历史的人来说不是问题,但考虑到本片面向的观众群(例如安以轩的粉丝们),最起码导演也应该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大致的讲解出一个轮廓,不然大多数观众只知道包围,被包围,反包围,然后突围,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这也是一个遗憾。
不过,瑕不掩瑜,影片的亮点远远超过了上面提到的这两个败笔。武戏已经说过,接着说我最欣赏的一点。《喋血孤城》全片,没有一句“为了新中国向我开炮”之类的口号,没有一句煽情过猛的对白,这部电影至始至终,无论是战死沙场还是抱着必死心态冲上前线,主角都在讲人话,讲的全是朴实无华的大实话。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感觉到这些士兵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也才能受到影片的触动。我觉得这点应该让所有意欲拍战争片的导演都好好的学习一下(那个还在拍《举起手来2》的可以先打车回家了),咱就像《喋血孤城》这么拍,别来那么多视死如归国比家大的口号,保准吸引观众!
另外还有一点,本片里的日军是像模像样的精英部队,而且没有出现那种良心发现的日本好人,这也是值得赞赏的地方。影片里对日本军的刻画是很到位的,他们训练有素,作战能力强而且不择手段,并且里面安排的一场火葬日本军官的戏也相当有气场,总之,这次我们的对手确实是对手,而且是个非常有能耐的对手。
有着以上这些因素,才让这部战争片好看,才让我认为它值得称赞。虽然我对这部电影的票房不感到乐观,但有了第一步,我相信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会走得更好,也能走得更远。好久没有在电影院里为一部国产战争片这么动容了,所以《喋血孤城》,必须力挺之!
❺ 抗战题材电影的观后感
《抗日战争》影片观后感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关东军在我国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掀起了加侵华的序幕。泱泱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阔国土,灿
灿五千年华夏文明,几万万华夏生灵开始遭受日军大规模的践踏与
蹂躏。失陷的国土,逃难的贫民,溃败的军队„„记录着这一苦难
时刻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在这危急关头发出了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筑起抗日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的号召。在国土沦丧,人民危险的阴霾中,这一号召如一声惊雷,如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震响乾坤,一大批优秀华夏儿女投入了抗日的滚滚洪流。就连处在幻想中的国民党,也不得不在全国人民高涨的抗战呼声中,与中国共产党再次合作,结成抗日同盟,开始了艰难的抗战。忻口会战,凇沪会战,武汉会战„„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虽然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但奉行不发动群众的片面抗战的国民党军队却无法阻止日本侵略军入侵的脚步。由于国民党内部反动派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居然成为了蒋介石集团的首要作战任务,于是日本侵略军更加肆无忌惮地长驱直入,
南京大屠杀、冀中平原大扫荡„„他们在中国的国土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骇人听闻的罪恶事件
时间永是流逝,而世界不是永远和平,况且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抹去
我们祖国母亲曾经遭受的苦难。抗日战争结束距今逾有六十年了,
但每念斯耻,每一个中国人都难以掩饰心中震撼。俄罗斯作家托尔
斯泰说过:“不管大事也好,小事也好,一旦人们面临国家存亡的
时候,人们心中便会生腾出巨大的力量,这就是美,这就是人类的
精神。”托尔斯泰把这种精神称为“俄罗斯精神”。而从中国人民
的反侵略史上看得,这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呢?
❻ 中国抗日战争电影大全
郑重推荐 甲午大海战
❼ 关于抗日题材影视的某个常用套路的问题
现在的这样的电视剧不都是这样的套路吗?dang天天宣传自己有铁的纪律,可打起仗来全部是个人英雄主义,铁的纪律荡然无存,而且还是那种毛病越多,打的鬼子也越多。只能呵呵了。
❽ 这几年上映了很多抗战题材的电影,激发了国民的爱国心,你知道有哪些吗
《八佰》讲述了淞沪会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对外以声势为意称共800名官兵,故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闸北的四行仓库,即四行仓库保卫战,亦为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抱定为国捐躯的决心,以弹丸之地抗击日本侵略者,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十余次疯狂进攻。其战斗事迹之英勇,爱国气节之豪壮,振奋国人,震惊世界。
以抗美援朝为题材,通过精巧新颖的叙事角度,讲述了志愿军战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以血肉之身无悔许国的故事。正是无数个出身平凡,却勇于挺身而出的英雄,换来了战争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并为恢复国内建设与和平发展争取到了时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无畏强敌的精神,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值得书写的光辉,同样随着时代发展代代传承,感召着每一个当下的中国人继续奋勇向前。
《明月几时有》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真实事迹为蓝本,讲述了小学教师方兰和她青梅竹马的男友李锦荣、游击队长刘黑仔等人在被日军占领的香港顽强抗争的热血故事,展现香港、沦陷下的平凡人可歌可泣的抗争故事。
❾ 拍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是不是政府有补助或者扶持(几乎每年都有,而且题材不断,古装片拍的多可以理
因为抗日剧比较好演演员也好请不需要太深奥的剧情可以瞎编,相比古装剧成本较低也有人喜欢看政府也支持
❿ 为什么国内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因为抗战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我们国家一直都以重视战争,以前的历史为主要,所以抗战题材的作品一般都比较热血,比较激情,很容易带动民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