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评价电影《嘉年华》
如果不是观看第五十四届金马奖颁奖典礼,我不会知道居然还有《嘉年华》这部电影。之所以用“居然”这个词,是因为《嘉年华》这部电影拍摄视角的特殊性。
电影以两个女孩(小文和新新)被新新的干爹(有钱有势的商会会长)诱奸性侵为背景,展示了当下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堕落。当然,电影也展示了以律师、小文父亲及“黑户”小米所代表的追求公道、公正和自尊、自我拯救的希望。
电影中两个女孩的老师,只是停留在对孩子迟到行为的批评和惩罚(罚站在教室之外),让老师失去了对孩子行为背后存在可疑问题的洞察!也就失去了对孩子应有的教育关怀!
影片中那个“黑户”女孩小米是逃离自己家乡的女孩。小米比两个受性侵的女孩大不了几岁。但是生活已经让她学会了很多。只是这份命运不免有点残酷!小米是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在课堂里学习!
两个女孩在课堂里学傻了!而小米在生活的磨练中学聪明了。上学很少的小米还保留着良知和自尊,恰恰是所谓的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让人的良知渐渐泯灭了。
在小米走投无路时仍然不愿意回老家去,因为她说“这里暖和,就连要饭的晚上也能睡个好觉。”但愿这里不只是天气暖和,人心也会让人感到暖和!
虽然可能还很遥远,我们一起努力,一代又一代,相信终究会到来的!
2. 如何看待电影《嘉年华》反应的社会问题
嘉年华这部电影反馈了很多社会的问题,比如说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们对很多的时间都有很强的操控能力,而那些没有权没有实力的人,他们只能等着被那些有钱的人去处罚
3. 电影《嘉年华》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嘉年华》很棒,不是像《熔炉》一样充满冲突,而就是在隐忍的平静中撕开一道道裂缝。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讲述怎么将罪犯绳之以法的故事,聚焦的不是性侵本身,甚至不是受害者,这里有性教育的缺失、有面对伤害的选择、有边缘人物的挣扎、有集体的冷漠、有女性的物化。
电影里梦露的雕像一次次出现也是电影情节的节点。性感尤物,也许承载的是社会对女性的看法,欲望的象征。从完好到贴满小广告的斑驳再到被移走,影片也从性侵发生到发生后二次伤害再到“正义”复位。在这里还是特别想提到一个细节,就是小米在看到雕像被贴满小广告时的举动,真的特别单纯,在她的眼里这就是美的象征,也许是心之所向,没有欲望。
那么在面对这类案件的时候我们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我想正义是要伸张的,但如何帮助受害者走出阴影则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小米和莉莉在电影中是个很别样的存在,我会恍惚间感觉莉莉就是小米的长大版。小米真切的就是社会边缘人物,在异乡漂泊的少女,她是另一个受伤的儿童,在没有经历这场事件时就已经是社会的受害者,在她的面前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保障什么的统统是虚无的存在,一个没有户口的十六岁少女,要如何走下去。
我们没有办法去谴责,为什么不肯作证,为什么不愿意拿出证据,你要如何让一个连自己基本权利都保障不了的人去做别人的救世主呢。
小米拿出莉莉的耳环、莉莉的口红,坐在床前,听着电视里的新闻,打开口红又盖上,带上的耳环又摘掉,偷跑出去砸断电动车的锁链,这一片段大概是整个影片里最让我紧张的时刻,但是她挣脱了,她穿着白色的裙子,梦露的雕像从她身边驶过,看着她一路向前的背影,电影结束了。
4. 电影《嘉年华》主要讲了什么
电影《嘉年华》聚焦在两个少女的身上,讲述了在一家旅店打工的小米,碰巧成为在旅店发生的一起案件的唯一知情者,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决定保持沉默,一番挣扎与挫折之后,她终于醒悟,说出事情的真相。
小米,15岁,一家旅馆服务员,一天,一位大叔带着两个小学生模样的女孩来住宿,小米好奇地盯着监控视频看得出神,但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她选择了缄默,她并没有预知到自己将卷入一宗刑事案件。
孟小文,12岁女孩,6年级学生,遭遇中年男子的侵犯,在律师帮助下,案件虽然已经取得决定性证据,但却以警察和性侵者的勾结不了了之,这让小文留下了绝望的泪水。
郝洁,一名律师,是位知识分子,她是有很深厚的阅历,同时她也是一个有爱心,愿意去帮助弱势群体。她是小文案件的关键人物,能找到帮助案件的途径,也很努力去做这个事情。
孟涛,小文的父亲,跟妻子也离婚,是一个不像父亲的父亲,没有参与过孩子的成长,也没有陪伴过孩子的成长,使女儿承受同龄无法承受的痛苦。
(4)怎么评价电影嘉年华扩展阅读
电影《嘉年华》是由喀什嘉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文晏执导,文淇、周美君、史可、耿乐联合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7年11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获奖记录:
2017年10月27日,第54届安塔利亚金橘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嘉年华》,获奖 。
2017年11月,第39届南特三大洲电影节,银气球奖 ,《嘉年华》,获奖 。
2017年12月14日,第二届澳门国际影展,亚洲电影奈派克奖,《嘉年华》,获奖 。
2018年3月26日,《青年电影手册》2017年度华语十佳,年度十佳影片,《嘉年华》,获奖 。
2018年5月6日,第2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嘉年华》,获奖 。
5. 《嘉年华》评价和口碑怎么样
《嘉年华》的导演文晏,是中国内地新生代优秀导演和制片人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曾担任64届柏林金熊奖的影片《白日焰火》的制片人。
2013年个人处女作《水印街》成为中国内地唯一一部入围70届威尼斯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的剧情长片。
而文晏的这部新片——《嘉年华》也入围了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2017年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影片的原名是《水上嘉年华》只得是片中孟小文的父亲所管理的游乐园。影片讲述了,两个小学生孟小文和张新新,因为父母疏于照顾,被她们的“干爹”——当地的一位大老板带到旅馆进行了性侵。
而旅馆的服务人员小米成为了整起事件唯一的见证人,并且保存下了视频资料。而这也使她成为了警方、旅店老板、律师,以及闲杂社会人员,多方势力争相拉拢的目标。
而年仅15岁的小文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个人情感世界的敏感纤细与外部社会力量的纠葛冲突相互交织。如何展外部社会矛盾的激烈和少女内心世界的细腻,对于导演文晏和饰演小文的米琪来说都是个巨大挑战。最终的成片证明,她们不负众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引人入胜、震撼人心的故事。
片中的重要意象——梦露雕像,高达数十米的“梦露”摆出了她最经典的“抚裙”动作。所以每当人们抬头仰望,总能够看到她若隐若现的“裙底”。但是没过多久雕像的小腿就贴满了各种广告,原本鲜红的脚趾甲也被人刮花。
这个在海滩边搔首弄姿的美国性感女星雕像,柔弱、魅惑、令人浮想联翩,却更容易招来非议。其现实原型来自“广西贵港建立全球最大梦露雕像,后因有伤风化被拆除”的事件。导演将其移用到影片中,使其具有了多重象征意味。
这座雕像和影片的英文名字“Angels Wear White”相呼应,无疑成为了当代女性社会地位的象征。与男人相比她们是弱者,但雌性的诱惑却一再让她们成为男性暴力和强权的受害者,而作为旁观者她们既不敢也没有能力发声。“梦露”就是片中孟小文、张新新和小米的代表,更是全社会女性形象的集合体。
另外片名“嘉年华”来自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狂欢节”,所有人在固定的几天内忘记身为地位差别,为所欲为尽情释放自己的原欲。其象征着当前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都不再被重视。每个在金钱大潮中“弄潮”的投机者,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刻被潮水裹挟、吞没的对象。而《嘉年华》则导演文晏对当代社会现实,女性身份、儿童侵害等问题的全面反思。
6. 《嘉年华》想表达什么主题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众所周知,《嘉年华》是一部儿童性侵题材的电影,本片的导演文宴正是凭着《嘉年华》斩获第54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嘉年华》也同时成为唯一一部入选威尼斯电影节的华语电影。这部电影究竟有何魅力,作为在国内难得的能上映在荧幕上的如此题材影片,文宴导演想表达的仅仅是对于儿童性侵的痛斥和思考吗?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电影始于沙滩上巨型梦露雕像的裙下。12岁的女孩小文和小新被当地商会会长强暴,而15岁的女服务员小米目睹了这一切。故事由此展开。影片中梦露的巨大雕像贯穿始终。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道德的涌动下,被人们追捧。但在我国小镇中,甚至很多看似发达的城市里,梦露掀起的过高的裙摆,被视作荡妇。在小米的眼里,梦露是如天使般美丽纯洁的,可是她却被贴满了广告和脏东西,女性形象受到肆意的玷污和践踏。
影片中少女们无助的眼光中,折射了现代社会物化女性、对女性畸形对待的冰山一角。最让人揪心的一幕恐怕就是本应给予小文最大关怀的母亲,竟迁怒于小文。看似戏剧化的情节其实是真实的。在同一个道德污点下,男性受到的谴责和非议远不如女性,相比之下,女人可能会万劫不复,这是极度不公平的。
我想,影片真正要表达的有二。一是揭露了现代社会对女性的畸形对待和物化,性压抑下对性观念的不成熟认知;二是抗争,像小米一样,打开枷锁,在人间炼狱里,做好自己,保持本心。正如电影《熔炉》里所言: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能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7. 电影《嘉年华》这部电影折射出怎样的现实
《嘉年华》的导演文晏说:“真正的罪犯,可能是整个社会中,大家的缺失。”
《嘉年华》的原型是海南万宁著名的未成年人性侵案“校长带小学生开房”,不熟悉的人,可能不知道前面还在假造妇科检查记录、嫌犯在动用金钱收买私了,为什么突然“神转折”成了坏人被收监,坏警察被惩处。实际上,被省略的是网上抗议“校长开房找我”以及其他女权公益人士的活动。
“广州大学城黄波案”的黄波在把黑手伸向大学生的时候,事实上是一个缓刑期的强奸犯。他在公司强奸女下属未遂,最后不仅在司法系统人员的帮助下赔偿换取谅解书,还获得了并不适用的缓刑;而且,在法院某些人员巧妙斡旋下,他的缓刑并未执行。于是这个强奸犯全国满地跑,从缓刑期就开始性侵女大学生。而对他后来的作为,尽管有四名受害者报案,警方拒绝立案。
所以,财雄势大者的性侵,往往可以逍遥法外。这不是罪犯一个人的“功劳”,而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二次伤害当事人的处警,出卖当事人隐私的媒体,窃窃私语中咎责受害者的路人们,以及贪赃枉法者。《嘉年华》是一部难得的观照现实的电影,每一个希望生活在真实中的人都应该去看。